-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農業+」模式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行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王希錄/提供 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推動「農業+旅遊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王希錄/提供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 於凱春 王希錄 記者 扈煒)今年以來,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
-
河北故城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打造「農業+」新模式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於凱春、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東大窪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思路,創新打造「農業+」發展新模式,推進農業與農產品深加工、電子商務、生態旅遊等產業合作,努力實現一產接二連三,三大產業良性融合發展。
-
河北故城以「旅遊+」助力縣域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齊紅雨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翟一杉 通訊員王希錄)今年以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以承辦衡水市第四屆旅發大會為契機,培育壯大全新旅遊業態,全力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全縣文化旅遊產業呈現良好局面。「旅遊+文化」。故城縣將當地特色歷史文化注入旅遊,提升旅遊業發展品位。京杭大運河流經故城75公裡,深厚的運河文化底蘊是故城縣發展旅遊產業的基礎。
-
河北故城全景導覽系統上線 「旅遊+」開創故城文旅融合發展新時代
據了解,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正在打造以東大窪旅遊區、正大食品工業旅遊園、以嶺康養莊園為代表的一二三產業融合風景帶,以大運河文化中心、大運河(故城)國家文化公園、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為代表的大運河文化觀光旅遊帶,以董子「學」村、慶林寺塔、甘陵書院等多個文化旅遊景點為支撐點打造全域旅遊產業。「旅遊+」成為了故城縣全域旅遊發展的「關鍵詞」。
-
迎旅發 遊故城|一起走進東大窪旅遊區
第四屆衡水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將於10月12日-14日在景縣、故城縣和阜城縣召開本期,我們一起走進東大窪旅遊區東大窪旅遊區位於京杭大運河西畔,故城縣城西南部今年,旅遊區重點打造了德國農莊農旅文化項目和正大集團鱷魚養殖場項目,將生態種養殖、文化和旅遊相融合,實現現代都市特色農業的承載基地、牽引基地、示範基地。旅遊區現有綠康·德國農莊、菊花博覽園、全民健身中心和正大鱷魚主題體驗館等四個項目,環境優美、設施先進、技術領先,正在爭創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同時創建4A級景區。
-
現代農業產業園助推海南農業發展
「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現代農業產業園助推海南農業發展。從2015年開始,海南省啟動了百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行動,至今已成功創建3家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86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
臨沂:創新發展理念 助推現代農業發展
齊魯網4月17日訊日前,在山東綠沃川智慧農業示範園草莓智能化溫室大棚裡,鋼質種植管一線排開、高低錯落,一株株草莓懸吊在半空中,紅豔豔的果實惹人喜愛。作為一家集智能化草莓、水培蔬菜生產、高科技展示和三產融合等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示範產業園。
-
天全縣召開農業農村十四五暨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座談會
10月13日,天全縣召開農業農村十四五暨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座談會。省農業農村廳原常務副廳長、省統籌城鄉研究會特邀副會長、鄉村振興委主任傅志康率省統籌城鄉研究會有關負責人出席會議,縣委書記餘力出席會議並講話。
-
走進江蘇濱海農業園區,感受現代農業產業魅力
總投資4.5億元,佔地730畝的濱海農旅·朗坤農科園項目,推動「農業+」多業態發展。肖勇攝肖勇攝總面積64平方公裡的江蘇省濱海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自2019年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和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後,重點在農業科技、食品加工、特色農旅等方面持續發力,蜜梨、甘藍、蛋白桑、花卉等主導產業特色明顯,已形成萬畝果園、萬畝菜園、食品加工物流、農業休閒旅遊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現代農業園區「五良」融合工作推進機制內容是什麼?
為貫徹落實《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意見》(川委發〔2019〕21號)、《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19〕24號)精神,推動良種、良法、良制、良田、良機有機融合(以下簡稱「『五良』融合」),把現代農業園區建成集機械化、智能化、數位化為一體的高質量農業園區
-
發展休閒農業,促進三產融合:長清區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農業旅遊新產業
特色產業,特色旅遊:——突出特色產業,擴大休閒農業的品牌影響力長清茶、中藥材、小雜糧等特色產業是長清現代農業發展的代表,也是長清休閒農業的一張重要名片。齊魯8號風情線」,推進文旅茶融合和產學研一體化;積極爭取全省高效特色農業發展平臺茶葉產業縣項目,總投資587萬元,其中省以上財政補助資金300萬元。
-
衡水故城縣「五金」扶貧產業助力貧困群眾穩定增收 - 河青新聞網...
近年來,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按照「企業挑兩端、農戶居中間、科技先行官、信貸做支撐、保險防風險、黨委政府是靠山」的思路,積極做好資源、資金、資本、資產四篇文章,著力培育「金雞」「金蟬」「金奶牛」「金豬」「金棚」「五金」產業扶貧模式,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
-
河北銘福隆打造百億企業助力故城現代農業展翅騰飛
近年來,衡水市故城縣堅持以工業化理念抓農業,以產業化經營促發展,把培育農業龍頭企業作為加速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頭戲來抓,培育了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發展潛力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的優質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全面推進農業產業不斷升級,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步伐。
-
「三產融合」激發雪城現代農業發展新活力
東北網12月15日訊龍頭企業引領、電子商務助推、品牌之力推動……今年,我市堅持把加速三產融合互動作為打造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在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農產品營銷模式創新、優勢農產品品牌建設等方面有了新突破,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提質增效。
-
大連:95個現代農業園區引領都市農業發展
「十二五」時期,大連市緊緊圍繞全域城市化發展戰略需要,按照發展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農業的總體要求,堅持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方向,以發展八大農業為主線,以壯大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高效開發服務都市功能需求的「生產、生活、生態和人文」四大農業功能,創建都市型現代農業園區95個,輻射帶動面積達到50萬畝,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樣板、農業科技示範推廣的展示臺、帶動農戶與市場對接的新平臺、
-
自貢市富順縣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高歌猛進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年來,自貢富順縣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中心緊扣四川省委、省政府「10+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高定位、高標準、高起點規劃現代農業園區,在「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三個環節上下足功夫,園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顯著提升。
-
泗水: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為加快培育新經濟,激發新動能,增創新優勢,引領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泗水縣立足山區實際和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堅持新發展理念,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加快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培育生態循環農業。該縣推進農業資源往復多層與高效流動,通過採取秸稈和畜禽糞汙資源化、飼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等途徑,推進解決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加快農牧一體化進程。推進土壤健康管理,實施農藥、化肥定額「雙減」,構建農業健康產業體系。加大「三品一標」認證,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到2023年底達到150個以上。培育數字智慧農業。
-
德陽市旌陽區孝感鎮:打造都市休閒農業產業園區 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據悉,孝感鎮紅伏村依託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以產業興旺為抓手,助推鄉村振興,打造以「紅光印象」為主題的都市休閒農業產業園區,規劃區域總面積3200畝,先後引進優禾上品、勿忘我花海、娜芽植物等9家農業公司、農業合作社,按「一軸、一帶、十園」進行功能布局:一軸即香樟大道觀光主軸;一帶即菠蘿堰水景遊憩帶;十園即十大主題農園,依照「一園一主題、一園一亮點,同類不同質、優勢可互補」的原則,把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村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