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但是有些定律是不會改變的,早知道不僅能讓你多了解點知識,也能讓你避免很多錯誤和遺憾。
在玩玉當中,當然也有著這麼一些金科玉律,不僅有趣,還十分有道理,弄懂了,你就可以稱得上資深玩家了!
不是看得早就是你的,行動才有結果
有一種玉友,他們不是沒有遇到過好玉,而是因為自己的猶豫,讓好玉和自己失之交臂。
每當看到一塊好玉時,他們除了覺得好看之外,就是各種猶豫不決:這塊玉會不會是假的?這塊玉買了能不能升值?這塊玉是不是有小瑕疵,我沒看出來?我要不要讓懂玉的朋友來幫我再看看……
在想太多之後,終於咬咬牙,鼓起勇氣,準備買了,然後被告知:不好意思,已經被別人買走了。
其實,命運的戲謔就在於此,一開始你一直猶豫不決,當你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卻已經到了謝幕的時候。
等待你的只有錯過後的懊惱與遺憾,不過生活就是如此,不僅好玉不等人,好的機會也不會等人!
與其想太多,猶猶豫豫,不如行動起來,畢竟時不待我,很多機會和美玉都是在你猶豫之時,離你遠去。
你要知道:很多東西看得早不代表屬於你,很多東西錯過了就不再來,只有果敢行動,才能有所收穫!
不是說的好就是好的,要看東西
大多數去玉石市場買過玉的玩家都經歷過一件事情:聽玉商講故事!
每塊玉好像都有一段離奇、動人的故事,當然不排除這塊玉真的很優秀,本身就自帶故事,很多玩家聽著聽著也會感到很高興。
但是,每當說完故事之後,玉商就會開始天花亂墜的誇這塊玉:什麼這是羊脂玉,這是千年難見的和田玉,這個買回去絕對會升值幾十倍……
當然一些經不住誘惑的人聽到這些,那是立馬就要掏錢買!
但是,最後十有八九會被騙,因為要是有這麼好的玉,還升值幾十倍,為什麼玉商不給自己留著呢?
有時不妨動動自己的腦子想想,再動動自己的眼睛去仔細觀察,不要別人說好就好,要拿到實物看東西說話!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是真的好玉,總會通過種種特徵體現出來的,與其聽別人各種花裡花哨的講法,不如自己親自看看來得實際。
不是別人說好就是好的,要自己喜歡
一位玉友剛玩玉時,聽別人說籽料最好,山料、戈壁料都沒有籽料好,於是就專注玩籽料。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件自己十分心儀的雕件,當時就很想買,但是朋友說:「這是山料的,不好,別買了,沒什麼升值空間。」然後,他就沒有買。
又過了幾天,他和朋友去玉石市場,朋友指著其中一個作品說:「這是籽料的,特別好,你要不要也買一個!」雖然不是特別喜歡,但是他還是買了一個。
當然事後這個籽料作品既沒有升值,又因為不喜歡,被擱置了角落,身上長滿了灰,而他戀戀不忘的還是當初自己因為聽了朋友的話而沒有買的那個山料雕件,並為此後悔不已……
其實,玩玉,就是圖個開心,圖個喜歡,當然如果能夠升值更好,不能,也無所謂。
不要別人說好就覺得好,要聽從自己的本心,而且和田玉每一個種類都有好的,並且好不好也只是其中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喜歡!
不是完美才是好的,有瑕才是完美
熱鬧的玉石市場,琳琅滿目的玉石,一群人評手論足:
A說:「這塊玉要是再白一點就好了!」
B說:「這塊玉就被這點棉給毀了,太遺憾了。」
C說:「這塊玉哪哪都好,就是不夠圓潤,盤起來肯定不舒服。」
……
很多人買玉都喜歡完美兩字,但其實大自然的產物並沒有那麼完美,經過風化侵蝕的玉石有瑕疵也很正常。
不過,人總是喜歡雙標,可以忽略自己的缺點,卻要無限放大別人或其他事物的瑕疵。為什麼不能寬容一點呢?原諒白璧微瑕的玉石,也原諒不那麼完美的自己。
最後,你會發現不是完美的才是最好的,其實,有瑕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完美,能讓你更好的認清自己,也能讓你遇到更多縱使白璧微瑕,依舊瑕不掩瑜的玉石。
不是便宜有好貨,而是好貨不便宜
有人認為佔小便宜是精明,有人認為佔小便宜是會過日子,當然這有可能和從小接受的勤儉節約教育有關,導致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喜歡貪小便宜。
比如,買玉時,很多人都喜歡撿漏,想花小价錢去買到絕世好玉,也有的人實際點,和老闆砍價,當然砍到最後虧沒虧不好說。
尤其是當他們一聽到老闆說:「給別人都很貴,給你便宜點」、「進價都一萬多,就這幾個了,六千賣給你」、「急用錢,便宜轉手」……
立馬就開始控制不住自己,一心只想買,覺得自己賺了大便宜。
當然,最後無一例外的就是:商家說得越情真意切,騙你的就越狠,迎接你的要麼是買貴,要麼是買假。
《萊根譚》中有句話叫:「不求非分之福,不貪無故之獲。」
有些你自以為的便宜,往往都是上天給你的陷阱,便宜有沒有好貨不好講,但是好貨一定不便宜!
當然,和田玉行業的定律遠不止於此,但是,這五個卻是玩玉的你不得不提前搞懂的!
很多時候,玩玉高手與新生的區別就在於一種態度,當你對玉的理解對了,那麼,你也是一位真正的玩玉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