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和平 實習生 何欣)經前期運作,7月8日,「市民園長」成立會在長沙市曉園管理處舉行,10名熱心市民「走馬上任」,組建成該園的「市民園長」團隊,開創了省會長沙公園「市民園長」制先河。該創新之舉旨在藉助「市民園長」之手,當好文明遊園的示範者、市民意見的代言人和不文明遊園行為的勸導者,真正實現公園管理的共治善治,也為市民遊客提供更高質量的遊園服務。「市民園長」到任後怎麼樣開展工作,履職情況如何?7月14日,記者跟著來了一天的體驗。
巡園
耐心勸導大媽們取下了小樹上的背包
14日是工作日,也是長沙「晴熱模式」開啟以來的一天。上午8時多,長沙火車站廣場車水馬龍,行人步履匆匆,而與之毗鄰的曉園公園內,卻是綠意盎然,亭臺水榭處,隨處可見散步、晨練的慢節奏身影。
「羅爹,來搞鍛鍊了!」在曉園南門一側健身區,有人遠遠招手,向大步走來的一老人熱情打招呼。羅爹是誰?原來是曉園「市民園長」團隊成員之一,也是曉園健身群體的「常客」。羅爹名叫羅國珊,今年79歲,是地道長沙人,退休前搞過工程技術,也幹過行政,愛好健身的羅爹腰板硬朗,與同齡人相比,看起來似乎年輕不少。當日,他和另一名搭檔王淑琴到崗,開始了一天的輪值。
在曉園南門西側,這裡的值班室如今是「市民園長」輪值服務站,門口「市民園長學雷鋒自願服務站」牌上,公布了當日輪值「市民園長」的姓名、聯繫電話,以及作為聯絡員的曉園管理處輪值負責人姓名和電話。服務站內,備有防遊客中暑急需的簡單用藥,以及輪椅等應急器材,接受遊客的求助或投訴。
掛上工作牌,別好「黨員志願者」紅袖章,走入園區,羅國珊掃視一遍公園,邁開腳步,開始了例行的巡園。迂迴曲折的遊道上,散步的市民三三兩兩;樹蔭下的健身廣場上,有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的身影;涼亭裡、石桌前,有演奏樂器的、練嗓音的,有打牌的,也有喝茶閒聊的,大家各取所需,樂在其中。「各位遊客好,我是『市民園長』,這些背包是誰的,不能咯樣掛在小樹上,麻煩你們配合一下,取下來。」當巡園至公園北側,羅國珊停下腳步有了「發現」。記者注意到,原來,圍坐石桌打牌的大媽們,將攜帶的好幾個背包均掛在了身邊一棵不大的桂花樹丫上。「沒地方掛,建議公園在石桌旁立個掛架,方便大家。」「這個建議好,我一定向管理處反映。」走近打牌的大媽們,羅國珊耐心傾聽,細心解釋,不顧額頭上大汗淋漓,隨後大媽們紛紛起身,將掛在樹上的背包一一取下,放在了身邊的地上。
下午,除了巡園,羅國珊特意來到惦記已久的園區環衛工人用餐處。這是曉園管理處提供的一處用房,廚房空間小,環衛工用餐比較擁擠。羅國珊和做飯的環衛工伍澤軍交流過後,決定將這一情況反映給管理處。
「偶爾有踐踏草地的,有個別採摘園內果子的。其餘亂丟垃圾、打赤膊的,幾乎看不到了,到底還是遊客素質整體提升了。」一番巡園下來羅國珊如是說,果然,當天從上午到下午,在他的巡園中再也沒有新的「發現」。
護園
向管理處提六條建議均逐一「打收條」
「建議園區儘早恢復音響、噴灌系統,建議實現無線網絡信號全覆蓋,建議更換健身廣場破損的塑膠地面,健身器材不方便使用建議重新布局,建議改善園區環衛工的就餐條件,建議園區增設掛物架。」在當天長沙市曉園管理處組織的例行工作會議上,加上自己前期輪值的收集整理,作為到任一個星期的「市民園長」,羅國珊向管理處正式提交了6條建議。「現在遊客一般集中園區南邊,建議將遊客引導到北邊園區來,如設立情侶角、英語角,這個我認為還不太成熟,暫時就不提這個建議了。」羅國珊告訴記者。
「羅老很熱心,也很盡責,發現了公園存在的不足,也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議,管理處認真研究,逐一作答和解決。」在會上的解答環節,長沙市曉園管理處主任張晉拿出記錄本,就「市民園長」羅國珊提交的6條建議「打收條」,並逐一作答:園區音響、噴灌系統之前都已安裝,只是音響有部分音箱已損壞,噴灌也有部分噴頭已壞,公園將開展檢修,爭取在今年國慶節前落實好,提高公園舒適感 ;公園Wifi無線網絡信號系統已有,只是沒有續費而已,路由器也有損壞,這項工作在下個月底前搞好,以方便遊客;更換健身廣場破損塑膠地面,這個管理處已經作了安排,這次更換確保做到使用環保材料,今年10月底前完成;至於健身器材不方便使用,哪個要移位、怎麼科學布局,大家一起商定,然後儘快落實;園區環衛工的就餐條件改善,這個情況管理處已掌握,也在協調中;至於園區增設掛物架,這個建議很好,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園區將儘快增設掛物架。
「三分建,七分管,可公園的管理與被管理者往往有對立情緒。曉園推行『市民園長』制,就改變了以往的這一情況。」曉園管理處綜合科科長胡文華介紹,自「市民園長」機制今年初探索以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園區不文明的現象明顯減少,市民投訴較去年減少了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