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縣衙,中國現存最大的縣衙,來了解一下吧

2020-12-22 羊總的旅行日記

山西平遙有許多名勝古蹟,短暫之際,縣政府就值得一看,但我從來沒有想到,縣政府遠非想像中的那樣,原本以為縣政府只是個小地方,其實不是,我一進儀仗門,兩邊的對聯就突出了衙門內外的區別:「門外四季春雨甘甜,案中三尺法,烈日當空」,這個衙門,雙府堂裝飾著封建權力的威嚴,地牢讓人感受到嚴酷殘酷的刑罰,而後院的風景卻很美,從一個縣政府,你可以看到過去的真相。

平遙縣衙,位於古城中心,建於北魏,保存最早的建築是600多年前,平遙縣政府是中國四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政府機關之一,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政府機關,整個政府辦公室朝南,呈軸對稱布局。整個建築群井然有序,錯落有致,結構合理,是一個有機整體,在建築布局和功能設置上堪稱宮殿的縮影。

縣政府又叫衙門,可見「門」對縣政府的重要性,俗話說「自古以來,政府朝南,沒錢不能進來」,可見進衙門,必須有經濟保障,縣衙內門多,門是實的,儀門是虛的,府門是實的,屏門是虛的,就像中國功夫一樣,但在平遙縣的官式大堂,又稱宮廷和「親民堂」,有一副對聯很不錯,「人吃人民的飯,穿人民的衣服,就可以欺騙自己,成為人民,不要說一個官員沒用的地方就靠一個官員」,這對聯很對,知縣的衣食都是老百姓,不要以為普通人辦案容易欺負,回想起來,你在當官之前也是一個普通人,得到官位不是光榮人民的事,失去官位不是恥辱,不要說這個官沒用,地方繁榮衰弱,黎巴嫩人民的生存就靠這個七品芝麻官了。

進入縣政府大門並不直接通向大堂,而是通過大門與大堂之間的第二道屏障。這是縣衙內專門修建的禮儀門,稱為儀門。儀門一般都是關著的,只有知縣上任,迎接貴賓,舉行重大慶典時才會打開。

相關焦點

  • 國內僅存縣衙4座,江西山西各一座河南兩座 第一衙到底屬於誰?
    該縣衙為江南唯一保存較完整的清代縣衙,也是全國僅存的幾處古縣衙之一, 1987年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東側按察院配套,可全面反映封建社會統治體制。現存的浮梁古縣衙,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 170年,佔地64495平方米(95畝),規模宏偉,是我國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衙署,有「中國第一縣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稱。
  • 河南內鄉縣衙,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縣衙,被譽「天下第一衙」!
    最早實行郡縣制度是在秦朝,從那時就已經有了縣衙了。歷史上全國各地曾有超兩萬多座各級衙門,時間的車輪磨滅了歷史的遺蹟,至今僅殘存有7座,其中縣衙僅餘4座,這幾座縣衙分別是江西浮梁縣衙、山西平遙縣衙和河南省內鄉縣衙與葉縣縣衙。
  • 我國規模很大的縣衙,門前「寫錯」兩個字,卻成史上著名錯別字
    建於西周宣王時代(公元前827年)的山西平遙古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 古城自明洪武三年( 1370年)重建以來,不僅保存了明清時代的古城牆、街道及古民居,還保存了全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縣衙。平遙縣衙建於北魏時代,根據《平遙縣誌》記載「原大德7年( 1303年) 8月6日晚,縣境發生大地震,古城建築物倒塌」, 唯一二堂院內的漢代刺槐依然聳立著,明萬曆四十七年( 1619年),當地對縣衙進行了大規模翻修,整體機關坐南北,佔地面積26000餘平方米,是全國現存最大規模的古縣衙。
  • 平遙縣衙裡有道菜譜,分自餐和待客餐,可菜譜上的二五眼是什麼菜
    在每年的節假日,都有無數的遊客慕古城之名,千裡迢迢去到平遙縣,感受一番平遙古城2700多年的厚重歷史,以及文化底蘊。在平遙古城中,最久負盛名的就是平遙縣衙,不過令很多遊客感到疑惑的是,縣衙裡的一道菜譜竟讓人看不明白,尤其「二五眼」是道什麼菜呢?
  • 中國現存「最古老派出所」,已有600年歷史,引無數遊客前來遊玩
    現在的人習慣了現代化的東西, 例如,我習慣於高樓和各種科學技術, 當然,大家旅行都會去有古代氣息的地方吧, 我想看古人的建築, 我想知道古人的生活, 看古裝劇的小夥伴應該認識古代人——大俠,在人們心中,古代戰士都有很高的武功、俠義之心,隨時隨地拿著強鋤幫助弱者, 古代只有戰士才能為人們申冤嗎? 其實不然, 古代也有比較完善的治安機構衙門, 就像我們周圍的派出所一樣,只要有冤案就可以告衙門。
  • 中國現存最完美的古城之一,山西平遙古城,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之一。平遙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平遙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徵。而且,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 江西這座縣衙 347任縣官無一人貪腐 被譽為「中國第一縣衙」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江西這座縣衙 347任縣官無一人貪腐 被譽為「中國第一縣衙」始建於唐元和十一年(816年)的浮梁古縣衙,是中國僅存的四處古縣衙之一(另三處是河南內鄉,浙江慈城,山東即墨),一千多年來,浮梁古縣衙屢毀屢建,現存建築重建於清道光年間
  • 我國保存完整的縣衙,門聯有意思,被譽「天下第一衙」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祖先們給我留下了很多像政府機關一樣具有深遠意義的建築物,至今中國古代衙門建築有四個古典代表,他們分別是北京故宮、保定直隸總督府、山西霍州署衙、河南內鄉縣衙,他們吸引了無數國內外遊客來參觀。
  • 全國規模很大縣衙,門前罕見「寫錯」兩字,卻成著名錯別字!
    建立於西周先王時代(公元前827年)的山西平遙古城是中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代縣城。古城不僅保存了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後明清時期的古城牆、街道和古民居,還保存著全國現存的最完整的古賢雅。平遙縣衙建立於北魏時代,據《平遙縣誌》記載:「元大德七年(1303年)8月6日晚,賢慶發生大地震,古城建築物倒塌。」只有兩個黨員中,只有一棵漢代古槐屹立不倒。明萬曆47年(1619年),當地對泫雅進行了大規模整修,整個官廳坐在北朝南,佔地26000多平方米,是為全國現有規模最大的高賢雅準備的。
  • 獨家:探訪即墨老縣衙 省內僅存的三堂老衙
    即墨老縣衙也位於即墨古城項目中,在此次古城建設中,省級保護文物老縣衙也將得到修繕。老縣衙正堂老照片    老縣衙正堂現狀    即墨老縣衙是在即墨博物館舊址的後面,是即墨古建築的代表之一。    據了解,即墨老衙是山東省內僅存的一座三堂老衙。
  • NO.58 | 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景點、美食
    「匯通天下」的日升昌票號被譽為「中國現代銀行的鼻祖」,雙林寺被譽為「東方彩塑藝術寶庫」,鎮國寺萬佛大殿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之一。平遙主要景點還包括平遙縣衙、文廟、清虛觀、甕城、城門頂、角樓、點將臺等。平遙縣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遙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與雲南麗江古城、四川閬中古城、安徽歙縣古城並稱為中國現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
  • 《第1929期》內鄉縣衙推出暑期優惠活動
    推出暑期優惠活動內 鄉 縣 衙 宣 傳 營 銷 部圖文/編輯:嶽 立 王 勇 暑期來臨走進內鄉縣衙,感悟優秀的傳統文化內涵。內鄉縣衙有眾多稱號:中國楹聯文化重點教育基地、中國楹聯博物院、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等。
  • 國內最大古縣衙,房屋400多間曾為北宋州府所在地
    古裝影視劇中經常見到,縣太爺升堂辦案,縣衙就是古時一縣的行政中心,也是縣官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在山西就保留著這麼一座完整的古縣衙,而且還是全國最大的一座。從山西省會太原往南大約30公裡,就是晉中市的榆次老城,這座老城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榆次古縣衙就坐落在老城內。
  • 內鄉縣衙博物館迎來央視紀錄片《中國司法之路》拍攝組
    6月18日,央視紀錄片《中國司法之路》在內鄉縣衙博物館取景拍攝,該片將在近期中央電視臺9套節目中播出。 取景拍攝內鄉縣衙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1984年被批准為全國第一家衙門博物館,因保存完整和文化內涵豐富而素有「天下第一衙」之稱。
  • 《第1957期》內鄉縣衙博物館祝廣大教師節日快樂!
    內 鄉 縣 衙 宣 傳 營 銷 部圖文/編輯:嶽 立 王 勇 多年來,內鄉縣衙博物館與全縣各中小學緊密聯繫,開展了一系列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之餘了解感悟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特別是近年來,內鄉縣衙博物館制訂出「弘揚傳統文化,研學內鄉縣衙」的科普研學課題,進一步強化了研學旅遊工作,結合內鄉縣衙自身的文化特點,開發了「十個一」( 即參觀一次官德研學基地、觀看一場知縣審案表演、吟誦一次縣衙官德名聯、觀賞一場縣衙動漫電影、製作一次古代官箴拓片、參加一次清代秀才考試、聆聽一場非遺宛梆演唱、體驗一次宛西民俗活動、參與一次知縣出巡儀式、召開一次研學主題班會)為主的研學課程。
  • 「爾俸爾祿 民脂民膏,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走進南陽府衙
    「豫南首郡」的南陽府衙,這一套完整的古代府縣官衙,能夠保存下來,多虧了南陽末代知府傅鳳颺和內鄉最後知縣章炳燾。章炳燾鑑於清末捻軍燒毀內鄉縣衙,而借住察院官署。內鄉縣自此留不住知縣,多了一年 少了半年,走馬燈似的流水官,並不能為內鄉人辦一點實事。而章炳燾任內鄉知縣九年,終於把內鄉當成了自己的家鄉,建了一座結構完備的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