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大時代,再沒有什麼比教育更重要.
暑期到了,疫情穩了,最紅火的就是家長們帶著孩子奔走在各個培訓機構的火熱場景,那一刻,你恨不得把時間掰成兩半,把孩子一切為二,每一個班都要試一試。
現在,網絡教育為您的焦慮送上安慰劑,各種在線課程為孩子們打開了更多的知識之窗。
湖南衛視首檔互動知識分享節目《叮咚上線!老師好》就是這麼一個初衷,聯合「有道精品課」就集中了各類網紅老師,給孩子們普及最硬核的學科知識,讓他們在短短7分鐘的時間內愛上學習。
從節目一開始的高考填報到之後熱門人工智慧,都有一說一,節奏明快。
模式:7分鐘短平快,乾貨猛料+靈魂拷問
老師們語速普遍偏快,要在短短7分鐘內講好一個知識點,覆蓋一個學科,讓學生進入到這個知識大門,這其實是非常非常考驗人的。
難怪主持人杜海濤要同學們反覆拉進度條,慢慢回看,甚至要0.5倍速。
金句一覽:
高考志願:無論是「得語文得天下」還是「得數理化者得天下」,只有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做到優秀,才是王道
數學:學好數學並不是只是去菜市場買菜,而是決定你去哪個菜市場買菜
物理學:口紅色號的問題上,男生不要妄自菲薄;他們在辯色能力上,天生要弱一些
《叮咚上線》強調的是「全年齡互動課堂」
7分鐘講解之後,就有各個年齡段的同學來提問,
各種靈魂拷問和人生質詢
A 學經濟學是不是就是搞財務?
B 古人什麼時候有「追星」這一概念?
老師: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奉獻段子和知識
大咖雲集,C位好老師。
既然是網紅,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領。
有老師是實踐出真知,用自己的考古、挖墓的實戰經驗來傳授歷史
有老師當初拿出自己才藝,和小朋友換手彈鋼琴
更多是拿出抖機靈的小段子、小故事、小理論,比如墨菲定律.
當然,並不是盡善盡美,就像學習,永無止境。《叮咚上線!老師好》播出了已經超過十集,還是暴露出一些問題:
雞肋1:
有道問問團的設計過於娛樂化,就像大眾評委。
50名各個年齡段的同學給老師打分,對課堂內容實時「扣1」反饋,只有收穫超過40位觀眾的好奇反饋「知識分享官」才能獲得講述加時!
但所有的老師都得到了40以上,這不是雞肋嗎?
還不如直接進入「靈魂拷問、唇槍舌劍」環節。
雞肋2:
偏科嚴重,偏重歷史、物理、語文等;好玩的講述比較多,基礎的涵蓋還是少。
數學只有一次,有顏值的廣州小哥哥並沒有帶來太多;像概率、微積分、統計、集合等好玩的數學都沒呀;
地理、化學、生物、自然,甚至全民都瘋狂的英語都還沒有涉及。
英雀說:知識的路越走越寬,越走人越多,希望這樣的好節目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