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8月10日訊「現在打麻藥,要等上三五分鐘。」「這個牙縫以後可以用牙線清理一下。」這是青島市口腔醫院口腔種植科每天最平常的一幕。而他們的主任鄧悅永遠是科裡最忙碌的一位,從病人躺到躺椅上直到整個拔牙過程結束,他一直沒停止與病人的交流。鄧悅說他們的職責就是將用所有辦法,讓牙齒再次回到患者的身體。他們不是簡單的牙齒修補人,而是「種植牙」締造者,是患者後半生笑口常開的守護者。
鄧悅
重點學習種植牙技術 赴韓留學積累臨床經驗
1993年畢業後,鄧悅就來到青島口腔醫院當起了一名牙科醫生。在邊工作邊學習的過程中他發現,雖然中國的牙齒種植從上世紀80年代就起步了,但是發展卻十分緩慢,與發達國家間差距非常大。而且由於技術、價格等多方面因素,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對牙齒種植的接受度都不高。
為了將種植牙技術更好地應用於臨床,從1998年起,鄧悅開始著手種植牙技術知識與臨床經驗的儲備,他先後利用兩年的時間到北京醫科大學(今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進修,重點學習了種植牙技術,2001年,他又在青島大學醫學院在職研究生學習,主攻口腔種植學,這段時間的積累,讓鄧悅在種植牙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然而促他「闊步前行」的,還得益於以後難得的機遇。
2003年醫院公派鄧悅赴韓國口腔界著名的高麗大學臨床齒醫學研究生院,專修口腔種植學。面對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鄧悅備加珍惜,他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在韓國兩年多的時間裡,鄧悅閱讀了大量的專業書籍,積極參與、實施了10餘項臨床試驗,他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圍繞著儘快恢復患者的功能來開展的,由於在韓國口腔種植治療開展得較為廣泛,平均每個月鄧悅都會輔助完成100至150顆種植體,這讓鄧悅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鄧悅說:「以前的時候,為患者種植牙還是有很多顧慮的,覺得自己的技術不夠成熟,但是通過這幾年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對面不同症狀的患者,為他們治療也更有經驗和把握。」
鄧悅手術中
據了解,通過鄧悅各方面的努力,近幾年青島牙齒種植數量大致以每年30%—50%的速度穩定發展。去年,整個山東省大致做了10000顆,其中青島就做了5000顆。「這方面,以青煙威沿海城市、濟南為主。」去年僅鄧悅帶領的團隊就做了500顆牙齒種植,他也表示現在牙齒種植已經佔據了他所有工作的2/3,成為「主業」。
堅守種牙原則 做好「一頭一尾工作」
「嚴肅、認真。」當記者問起口腔種植科的其他同事時,他們對鄧悅的評價都很統一。在工作裡,鄧悅是力求零失誤的完美主義者,也是很多患者口中「執拗」的大夫。有人迫切希望做種植牙,鄧悅卻不止一次將患者拒之門外,不管對方種植意願有多強、經濟條件有多好。鄧悅都耐心的告訴患者「種植牙不是你想種就能種,牙齒鬆動、發炎,平時口腔衛生做不好的話,即便種了將來也不能保證效果。」
鄧悅告訴記者,牙種植並不是簡單將種植體植入後安上假牙就可以了,而是要在治療之前進行非常仔細地檢查,並根據患者的解剖條件、全身狀況、治療的意願以及經濟條件等制定一個詳細的適合該患者的治療計劃,然後再實施種植手術和修復治療,如果患者適合做種植手術,那麼按照治療方案給患者佩戴義齒以後也並非完事大吉,術後的追蹤和維護更加重要,只有這「一頭一尾」的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保證患者長期、穩定、和諧地恢復咬合系統的功能。也就是說,口腔種植醫生應該是個綜合設計師,他給患者制定的治療方案雖不是最好的,卻是最適合的。
在鄧悅曾經選擇種植時,他很清晰的記得前一任主任對鄧悅說的話。「種牙,你可以種一輩子!」現在鄧悅越來越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人們對種植牙的需求越來越大,相應的對種植醫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顆小小的牙齒,卻考驗著醫生全方面的能力。鄧悅表示「想要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種植牙大夫必須做到三點:以修復學為原則,種牙不是為了買一個釘子,而是為了一顆牙齒,一顆能長期、穩定、有功能的牙齒。要做到這些需要有過硬的本領,稍微偏差一點都會有問題;生物學為原則。種植體的長期穩定跟種植體周圍的軟硬組織有關,軟組織一定是清潔的,菌斑聚集少,硬組織牙骨也一定要足夠承擔種植牙才能實現穩定;最後,你的所有想法和設計是否能夠實現,就要以外科學為基礎。」
言傳身教 希望醫學帶給患者完美生活
在鄧悅「掌門」的種植科,不管多忙都有幾個雷打不動的規定:任何事情都會有失誤,種植牙也並非100%成功,每個月月底,他們會對每一位種植修復完的病人做質量檢查和控制,如果有問題聯繫病人回來檢查。每周一,先回顧上周的患者情況,哪些做的比較好、哪些做的不好,問題在哪,同時把本周即將做手術的病人方案順一遍,設計是否合理,要注意哪些方面;每周二下午集體學習文獻,讓大家「尋證」醫學……設定這些嚴苛的制度,不苟言笑的鄧悅無形中給年輕醫生們一種壓力感。他深知:「種牙是很考量人的」,正是這份「苛刻」,讓科室裡的醫生迅速成長,也讓他們贏得了眾多信任者和「回頭客」。他表示希望通過他的言傳身教,讓更多的醫生掌握這一技術,讓種植牙造福更多的島城人。
選擇種植、堅守種植,更要追隨它的方向繼續發展,鄧悅和所有的「種牙者」一樣,內心充滿著驕傲。鄧悅還有一個願望,未來要讓島城達到目前歐洲種植牙的普及率,即失牙患者中的30%能通過種植牙技術獲得和真牙一樣的使用功能。鄧悅說牙再生技術是他今後研究的方向,希望他這一代醫務工作者能將這一技術應用於臨床,讓醫學帶給人們更完美的生活。
半島網記者 於千千
【來源:半島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