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2號),經申報、公示、審核等程序,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結果,並徵求有關部門意見,確定新增審批專業名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智能製造工程專業正式通過教育部審核予以備案,小萱這就帶你了解一下它!
01、設置背景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深度融合,開啟了智能製造的新領域,給製造業帶來新的理念、模式、技術和應用。人類社會步入「工業4.0」時代的背後,智能製造成為各國競相角逐的一個新的制高點。
製造業的巨大變革同時帶來了本科教育理念上的轉變,亟需培養智能製造工程領域大量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和緊缺專門人才。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開始啟動新工科專業建設,「智能製造工程」已成為熱門的新工科專業之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始終以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使命,面向製造強國戰略對先進航空航天與高端製造人才培養的發展需求,學校從戰略全局統籌規劃,以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為主體專業依託,結合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等相關專業優勢資源,傾力打造「智能製造工程」專業,培養面向航空航天與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學科交叉高層次專門人才。
02、專業概況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計劃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以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為承載學院,將聯合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人工智慧研究院、計算機學院等單位實施專業交叉培養模式,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拓展學生的專業面向,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
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的總目標,智能製造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堅持「強化基礎、突出實踐、重在素質、面向創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方針,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科學、人文素養,系統掌握智能製造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重點掌握智能製造工藝與裝備、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智能生產管理及智能製造系統技術,具有從事智能製造技術與系統的規劃設計、工程應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敢於面對未來挑戰,富有創新潛質,具備團隊精神和國際視野,善於學習實踐的高素質學科交叉型工程技術人才和具備培養潛質的複合型科學研究人才。
03、核心課程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規劃的核心課程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類、大類平臺類、機電控測基礎類及智能製造專業類。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體系具有4個顯著特點。首先,夯實智能基礎。設置了工業智能與軟體、工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技術、數字孿生與信息物理系統等課程,為學生建立智能製造的技術基礎與專業間橋梁;其次,融合機電控測。有效與機械工程專業的機械、電子、控制、測試四大模塊平臺課程進行銜接,為學生在掌握機械工程技術基礎之後從事智能製造工程專業學習與實踐奠定堅實基礎;第三,強化綜合實踐。上述專業基礎課以及智能(增材、機加、裝配)工藝與裝備、數位化製造、智能工廠與管理專業課都將開設配套實驗課,專業課中還設置了依託智能學習工廠的智能製造綜合實踐,以加強理論與實踐結合,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素質。
第四,重視自我培養。智能製造工程專業重視學生的自我培養,在必修課基礎上,專業將規劃增材製造、工業機器人、智能無損檢測、設備運維與健康管理、製造信息系統、虛擬與增強現實、製造系統建模與仿真、雲服務製造、機器視覺與機器學習等若干選修課程模塊,並鼓勵學生結合個人興趣與發展規劃,自主設計個性化的專業選修課程方案。
主幹課程包括:智能製造導論、工業智能與軟體、工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技術、數字孿生與信息物理系統、智能(增材、機加、裝配)製造工藝與裝備、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智能生產運作與管理,智能製造綜合實踐等。
智能工廠及其技術層級
數位化設計與製造
工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技術
智能生產運作與管理
智能工廠管控平臺
04、師資隊伍
自上世紀80年代,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就成為國內開展智能製造研究的主要單位之一,在數位化設計製造集成技術、智能工藝與裝備技術、智能生產系統與管理技術、工業雲製造模式協同製造技術、工業網際網路與工業大數據技術等方面形成了學科比較優勢。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所依託的學術優勢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數控及伺服控制、先進位造裝備、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智能生產工程、產品保障服務、現代質量工程、信息系統與信息化工程、服務型製造等。作為智能製造工程專業的主要依託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擁有機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和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擁有工信部「航空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數位化設計製造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防科技工業高效數控加工技術創新中心、面向高端裝備製造的機器人技術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示範類)、北京市高效綠色數控加工工藝及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先進位造技術與系統創新基地等。
智能製造工程專業的教師隊伍以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師為主體,還有部分師資將來自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學院和人工智慧研究院等校內學科交叉單位以及國內製造工程領軍企業和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員。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目前有教師180餘人,院士(兼職)2人、各類高層次海外及青年人才38人,其中智能製造工程專業現有教授19人,副教授20人。
05、特色資源
圍繞智能製造工程新工科專業,建設課程教材7部;充分依託多個國家和部委的科研教學平臺或工程中心,完成智能製造工程實驗教學條件的建設和更新;通過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智能製造校外實習實踐基地。與航空航天、高端裝備製造、精密特種製造等行業內龍頭研究所、公司具有密切的行業聯繫。
06、國際化培養
深度參與學校「遠航計劃」和校際學生交換項目,專業依託學院具有成熟的國際化交流平臺,與英法等國多所國際名校開展聯合培養雙碩士學位和雙博士學位工作,形成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合作課程和交流機制(中法)。與美國加州伯克利等知名大學長期開展「暑期學校」計劃,打造特色暑期小學期。年均數百人次專家學者師生互訪,中青年教師均具有海外學習或訪學經歷,本科畢業生年均出國繼續深造比例達22%以上。
讀到這裡,你了解我航新增設的智能製造工程專業了嗎?
2020年北航本科大類招生專業中,智能製造工程為工科試驗班類(航空航天類)新增專業方向。
對新增專業方向感興趣的同學,可選擇對應的大類報考,報考成功後,經過一年的大類培養,可在大一結束時進行具體學院或專業選擇。
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 素材來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編輯 | 錢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