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現在社會階層固化了,高考就成為很多考生突破階層桎梏,實現人生飛躍的重要途徑,高考是一個人人生的轉折點,也是一個人人生走向成功的起點,誰都希望自己能走進心中理想的學府。有很多人說高考是一座獨木橋,能走過這座獨木橋的學生就能為自己贏得人生中第一次成功,由此可見高考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他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高考是我國長期以來堅持的一項選人制度,公平是其設立之初衷,也是其一直所標榜的追求的終極目標。嚴格審查加分項目、嚴格審查加分項目、加強考生身份的審核等等一系列的改革或措施無不考慮了教育公平這一基本原則。
對於最近熱議的全國1卷第8題,11號各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的紅頭文件。自認為自己的水平到不了專家的水平,但是從個文件可以看出,雖然有各種爭議和非議,從「經高考理科綜合科目評卷專家組評議認為,我省使用的2018年高考理科綜合試卷第8題本身無問題。」可以看出這道題本身並無問題,題目沒有問題那就應該按照題目要求的只有一個正確選項,開始答案制定的也只有一個A。並且A中有著非常明顯的錯誤,現在的處理決定卻是「考慮到不同群體從不同角度,對該試題B選項有不同理解,也考慮到高中教學實際,綜合各方面的意見,經專家組研究,我省確定對該題單選A或單選B的答卷均給6分。」很多網友就質疑:把B也定義為正確選項對於選A的同學是否公平?
就有網友這樣評論:
當然也有為此鼓掌的:
面對錯誤,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實乃教育。為教育部點讚,有擔當就有發展。
還有一個最讓你腦洞大開的問題,同時選擇了A和B的同學如何處理?
有網友這樣評論
同時選擇了A和B的知識掌握的紮實準確,而且果敢。
難道給同時選擇了A和B的同學12分嗎?但是這是一個單選題,難道要給0分?
Ps:腹黑的我腦補一下,在這樣的公告通知下怒火衝衝的多數是選「A」的學生家長,聲聲讚揚的則應該是選「B」的學生家長,戲謔調侃的則應該是吃瓜群眾。
當年的「AlCl3電解問題」當時雖然爭議較大,但是一直沒見明確的官方說法,這次在網民的熱議下終於有了權威的結論,也可以說是一種社會的進步。也許這不是能讓大家都滿意的答案,但是這也許是現在這個情景下最好的答案。高考評閱就是這樣,沒有絕對的公平,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我們只是希望以後這樣的問題不要再出現,高考公平,我們一直在路上……
事件始末:全國1卷第8題在考試後引起廣泛討論2018高考全國I卷理綜第8題內容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蔗糖,果糖,麥芽糖均為雙糖B.酶是一類具有高選擇催化性能的蛋白質C.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澱粉和纖維素水解的最終產物均為葡萄糖參考答案:A爭議:B選項也是錯誤的爭議依據:根據高中生物必修一教科書的關於酶概念的闡述「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是蛋白質。」,酶不一定全是蛋白質,也有可能是RNA。根據2015年印刷人教版化學選修一教材第18頁原話「酶是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最新消息:多個使用全國1卷省份的教育考試院11深夜統一發文關於2018年高考理科綜合試卷第8題評卷有關事項的說明經高考理科綜合科目評卷專家組評議認為,我省使用的2018年高考理科綜合試卷第8題本身無問題。考慮到不同群體從不同角度,對該試題B選項有不同理解,也考慮到高中教學實際,綜合各方面的意見,經專家組研究,我省確定對該題單選A或單選B的答卷均給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