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周的文禮書院首屆英文經典培訓營已經進行了一半多的時間。豐富的課程規劃,緊緻的日程安排,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們收穫滿滿。本文為第一周學員心得的精選:
王敏(來自江蘇連雲港集謙學堂(耕心源國學幼教),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傳統文化老師,2015年接觸讀經教育三年,擔任中英文讀經教師、班主任工作,已成功挑戰《學庸論語》800遍並包本錄像。)
我帶著太多太多的疑問和困惑,來到嚮往已久的文禮書院,參加首屆英文經典培訓營,僅僅幾天時間,解開了我所有的疑惑,不虛此行。
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在英文學習方面有很大的收穫,突飛猛進的提高。讓我深刻感受到英文的魅力所在,我們學到的決不僅僅是英文知識和學習方法,還有人生的智慧……真是學無止境啊……
我從文禮書院每一位老師身上深刻感受到什麼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什麼是「快樂讀經」,每一位老師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和魅力,有的是在海外生活多年(美國、英國、德國)擁有讀經教學經驗的老師,有的是國內知名大學的老師,雖然他們生活背景不同,教學經驗不同,但老師們對學生的那份愛、那份真誠是一樣的。在生活上老師對每一位學生的體貼和關愛,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馨;在學習上對我們因材施教,根據我們英文程度的不同而分組教學,對我們的鼓勵,無論我們的問題是多麼簡單,多麼難,老師都會細心教導,給我們解惑。
我們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我們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生活習慣不同,英文基礎不同,有的來自海外的留學生,有的是即將準備出國的學生,有的來自學堂老師,有的是在校大學生,有的是學堂小學生,還有斷奶期間的全職媽媽,但這所有的不同,都不影響我們在一起生活、學習,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溫、良、恭、儉、讓,都在文禮書院老師身上一一體現,老師們身體力行的告訴我們什麼是「其身正,不令而行」;文禮書院老師們都在做著一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情,她們為人類文化默默奉獻自己的一切。
張月(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留學日本,喜歡聽各類音樂,彈古琴,畫畫。現從事英日雙語教學工作 。)
冥冥之中有一種安排,緣分也好,命運也罷,人生中總會遇到能點燃你的靈性,激發你的潛能,讓你有一種脫胎換骨的強烈感受的老師。
真的可以說是幾世的緣分,從三月五號看到英文經典學習的推文時,直覺告訴我,這是我想要的。雖然平日很忙,需要排除困難,但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倔強但不糊塗。學習任何東西,沒有師承,談不上求真。現代社會的教育雖然有很多弊端,但我總覺得一定有一群人是清醒的。人生需要活明白,即使是學英語,也要遇到名師,絕不是會很多單詞,會做很多題那麼膚淺。行萬裡路不如名師指路。有名師指路還需要你的努力,對老師的敬重,緣分福報。體和用,很多人都只停留在用的層面還不得其解。講本體的老師,可能在這個世間,不是最符合學生自己本身需求的老師,但她們絕對是你真正需要的老師,可惜很多人不認識真相,迷途而不知返。
來到美麗的竹裡,首先感受的就是清新的空氣,如仙境般的學習環境。身邊不理解的朋友,會覺得一個山溝能有什麼好學校,其實不然。自古學習修行都要打造環境,才能做的更好。塵世的高樓大廈的學校多的是,我也沒必要大老遠來浙江來學習了。來學習是為了遇到好老師,不是只看相,人是有能量的,有高有低,相信每個人都想往高處走,越來越好,竹裡的老師們就給我一種我會被帶到高處的直觀感受。朱光潛在《談美》中說過,人只有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竹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沒有爾虞我詐,只有精進工作和學習。你可以在這裡感受溫暖和大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問,英語你學到了什麼,我會告訴你,學會了學習任何東西的方法,竅決,就是這樣神奇。
李星儀(18歲,來自北京,畢業於北京市人大附中通州校區 。)
起初,抱著練習英語口語和聽力的心態來參加這個培訓營,而剛剛來到之初卻有些失望,要收手機,每天很早便要起床,一個半小時一節的大課,一條條一件件看起來都似乎令人無法忍受。而我寫下這些文字時,已經在第六天完成一天課業的晚上了。我又試著回想過去的六天,發現,原來離開手機,時間依然會過去,原來五點半起床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痛苦不堪,原來一個半小時的大課也沒有那麼漫長難耐。一點點適應,一分一秒,一時一天,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此時再回頭看看,培訓營的一半已經過去了。
但我依然記得,剛來時驚嘆於名著課上老師有關教育精彩絕倫的演講;後來喜歡體育讀經課上簡單高效多用途的防身術;最後卻折服於班主任老師的關懷備至與風趣幽默;這些,讓我一次次的認識到曾抱著到這裡來「練習聽力」 「練習口語」的心態太片面太狹隘。了解教育,了解經典,明白語言背後的淵源與經典,這些,難道不是更重要的嗎?
而讓我受益頗深的是那晚楊嵋老師關於英文經典的講座,忽然曾有那麼一瞬,讓我感覺到一個人在時代的洪流中那麼渺小,那麼脆弱,那麼不值一提卻又那麼偉大,能夠有那麼大那麼深遠的影響。同時,一種無力感卻又油然而生,我們僅僅是一個普通人,在世俗紅塵中掙紮起伏。我們沒有任何辦法讓中國讓世界頓悟經典與人類文明的重要性。可與此同時,卻又是幸運的,幸運的是會有像季謙先生、楊嵋老師這樣一批人,為了人類文化和經典的復興而奔波勞碌,為人類共同的文明而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犧牲。而我,一個再平凡不過的高中生,能夠做的太少太有限,我掌控不了別人的思想,而能把握的,惟此心而已。
李承卓(英文教師)
作為一名剛入行的英文老師,我迫切的想了解什麼是最合適的英文教學內容,什麼是最恰當的方法,還有一個對我來說很模糊卻很重要的問題:為什麼要學英語?難道只是為了使用?走出國門?
在如今的教育體制中,大學本科畢業的學生差不多要花至少10年的時間和英語死磕,可不幸的是大部分還只是停留在只能粗淺讀寫的啞巴英語,難道英語如此難嗎?還是我們的學習方法和內容偏離了軌道?
我們在讓技能知識提升的同時,是否給予我們的靈魂以慰籍和滋養?
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我讀到了季謙先生的《教育的智慧學》,慶幸的是在書中我得到了最根本的答案,並且了解和深信學習「語言」的真正價值,還通過對「讀經教育」的了解,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獲得了很多啟發,同時想對讀經教育的實操性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就這樣我結緣了文禮書院首屆英語經典的培訓營。
我本意是了解讀經教育體系,卻意外收穫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篤定地走在讀經教育道路上的、背負著將其經典教育推廣至世界每個角落的充滿使命的前輩們!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充滿著溫暖、感動和喜悅;我們被英文經典的淳厚所薰陶,被課程老師的博學和謙虛所激勵,同時又被班主任老師們精心呵護關照著,培訓營時間雖剛過半,大家就已經開始紛紛立志、切磋和計劃,使命感油然而生!這些暢想絕非心血來潮:而是當發心質樸純粹的人遇到合乎天道且智慧的教育,並在恰當的時刻,因緣和合下一定會迸發的靈感和力量!
由衷希望有更多的人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讓讀經教育普及到每個家庭、每個社區,讓我們的孩子從小受古聖先賢的智慧精髓薰染,讓我們的未來充滿正念、能量和希望! 感恩我們的相聚。
易琳(Fianna )( 山西大學涉外經濟專業,畢業後一直在外企從事國際貿易翻譯工作。2016年因孩子教育問題偶然接觸讀經教育,並開始了解季謙先生的讀經教育理念。由此志於讀經教育以及國學經典文化的傳承與推廣。)
時間如隙,不知不覺今天已經是讀經學習的第八天了,每一天過的都是那麼得充實和快樂!每一天都是那麼得溫暖和充滿力量!我參加英文經典培訓的初心,是讓自己好好沉下心來,學習英文讀經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帶領孩子們讀好英文讀經。
幾天下來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真切感受到了楊校長的誨人不倦,王蓮梅老師的溫柔敦厚,馮老師的幽默詼諧,李偉霞老師的治學嚴謹;學會了李秋敏老師的分層教學法和王徐慧老師的滴水不漏教學法。體育讀經課任義老師的武功和專業指導讓我們大開眼界!
在老師們潤物細無聲般的引領下,我不知不覺中漸入佳境,嚴格要求自己,每一個單詞發音都不敢輕易略過,即使這個單詞我已經很熟悉,我依然聽了一遍又一遍,跟讀了一遍又一遍,自讀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被自己感動。原來磁場的力量這麼偉大,經典的力量這麼偉大。經典在抱,念茲在茲!
通過這次英文經典培訓,我真真切切得感覺到自身的提高。英文理論的學習,英文經典的薰陶,音樂經典的吟唱,體育經典的實操,藝術經典的感悟,真的非常感謝每一位授課老師精彩用心的傳教,使自己的理論基礎,道德水準,禮儀修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文明禮儀,文化的傳承讓禮儀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晨始拜孔,上課禮,下課禮,夕畢拜孔,祭菜禮,對書本的恭敬,對老師的尊敬,對學生的體貼,同學之間的互助······都淋漓盡致的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經典是一切的根源,從我做起,把心態打開,只做我們應該做的事,以理而思,按理而做。感恩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