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禮書院院長寄語(院長、學生與千年書院的願景)

2021-02-22 愛讀經

       王財貴先生,字季謙,文禮書院創始人兼院長,臺灣臺中教育大學退休教授,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臺灣漢學教育協會理事長,美國科技教育協會研究員。


       先生是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師承隱者掌牧民先生與哲學巨匠牟宗三先生,五十年勤學會通中西文化,五十年體證接續儒家道統,繼承並傳續陽明「心學」,以一元帶動多元,提出「全盤化西」之理想,以破解當今世界全盤西化之迷思,為全人類文化融會及文明發展指明方向。季謙先生以對人性通透的洞察,經過長期的實踐驗證,構建嚴謹且圓融的兒童讀經教育理論,直指教育之本源。

       1994年,季謙先生正式向社會倡導兒童讀經,之後又鼓勵全民讀經,以振聾發聵之聲起百年沉痾。先生二十年傳道誨人不倦,二十年心憂天下奔走呼號,自臺灣一隅延至全國及世界,各地演講兩千餘場,上億人因之而受益。季謙先生指出教育是「按照人性來開發人性」之工程,當傳承聖賢之經典,汲取東西方之智慧;志在博文約禮,作育中西兼備、造就頂天立地之時代大才。


(書院師生)

文禮書院院長寄語

       如果有一種學問,起自人人的內心,既是主觀的自覺,又是客觀的共識;永遠嚮往於理想,並隨時關注現實;嚴格要求自我,寬容體諒他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願成就別人;認為天下學問都有其價值,都應給予恰當的尊重;希望天下萬事萬物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這樣的學問,就稱為「儒學」;追求這一種生活的人,就稱為「儒家」。

        所以儒家是好學不倦、躬行不已,並與時俱進的。面對不同的人與事,都願對之做出合理的思考、判斷,盡其可能給予最恰當的安頓;面對不同的文化系統、時代變局,都樂於觀摩參與,勇於創造,打開新局;相信人類智慧可以相通相融,相信世界文明可以共享共榮。這種儒家的志業,曾在歷史中,護佑著中華民族,令其生生不已。這樣的儒家志業,在當代,依然活躍。遵行這種志業的人,稱為「當代新儒家」。

       即使不用「儒家」這個名號,我們期待世界上永遠有人願意追求那種學問;即使不用「當代新儒家」這樣的稱呼,我們也期待我們自己,或我們的身旁,有人願意承擔起這樣的時代使命。當然,這種學問與人格,並不是容易成就的。一個人,或許必需從小開始,就接受包括中、西、印等全人類高度智慧的薰陶,飽飫詩書,經典在抱。到了青少年時期,當他的憤悱之情油然生心之時,需要接受啟發——要解經以就其學問之深,博覽以拓其見識之廣。我們要給他們一個成長的空間,扶持他們,栽培他們。這一種成長的空間,我們或許可以依古人的習慣,叫它作「書院」。「文禮書院」正為此一目的而開設。

       所以,「文禮書院」,不是某一個人的,不是某一學派的。她,是時代的,是民族的;而她,也是永遠的,也是全人類的……

王財貴

孔元二五六六年歲次乙未

長按二維碼,關注文禮書院官方服務號

微信名:文禮書院

博文|約禮|志道|樂學

微信ID:wenliac

文禮書院印象記:

教育家【4月刊 · 開篇】:烏託邦乎?

教育家|這就是一個目的王國 ——文禮書院王財貴先生訪談

教育家【4月刊 · 封面精選】:千年書院的期許——文禮書院印象記

【文禮書院】《文禮書院日常禮》講解

【文禮書院】什麼是文禮書院—書院的精神

【文禮書院】文禮書院雪鄉之旅隨行記

【文禮書院】人文淵藪 千年期許——文禮書院(15分鐘了解一個高遠的教育理想)

心心念念,書院必成:

【文禮書院】人有善願,天必從之,天必佑之——千年理想之文禮書院(視頻/文字)

【文禮書院】千年書院,千年之約——人間最美的土地

【文禮書院】人有善願,天必從之,天必佑之——千年理想之文禮書院

【文禮書院】只此一念真心相助,便是世間最殊勝的功德——永恆的理想所在

【文禮書院】北大教授趙延風——心心念念、 」千年之約「的感動

【文禮書院】一燈燃、千燈亮——助力「千年之約」,共建文禮書院

書院學生:

【文禮書院】立志於學 造就聖賢人格——王財貴教授對文禮書院學生們的期勉

【文禮書院】當今之世,舍我取誰——文禮書院學生侯信佑

【文禮書院】兩年完成四十萬的經典背誦,夏梓朝父母給孩子去文禮書院的推薦信

【文禮書院】縱開高明,橫開廣大——覃詩茵父母給孩子進入文禮書院的推介信(2)

【文禮書院】文禮書院參訪記:書院的所見所聞——附文禮書院學生家長林子歆、子熙父親的讀後感

「愛讀經」品牌名稱由王財貴教授命名,北京季謙教育諮詢中心(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註冊,北京文禮經典文化有限公司負責「愛讀經」系列經典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其旗下包括讀經教材、愛讀經讀經機、經典名畫、教育用具等系列經典教育產品。

請長按上面二維碼,關注愛讀經微信平臺

王財貴兒童讀經教育理念學習平臺:

中心官網:http://www.aidujing.com/

中心電話:010-82759708
愛讀經讀書會QQ群:103382880
機構:北京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


點擊關注,獲取更多讀經教材、產品信息

讀經教材、產品購買與諮詢:

愛讀經官網:www.idujing.com

讀經資料網:wangcaigui.taobao.com
客服電話:15011170557(可加微信)
公司:北京文禮經典文化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海澱區西二旗西路領秀新矽谷c區19號樓101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學院及書院院長給2020屆畢業生的寄語!
    在畢業這個時刻,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逸夫書院、學勤書院和思廷書院的院長、副院長或助理院長等老師紛紛寄語畢業生。在未來的徵途中,希望你們能夠坦然面對所有的苦難,腳踏實地,不斷學習,求知若飢,虛心若愚,用智慧與愛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勇敢地揚帆起航吧!
  • 文禮書院院長開講:如何做一個永不嘆氣的人?
    本次WOW課堂邀請到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教授(季謙先生),讓這樣一位孜孜不倦行走在全人類生命教育大道上的學者、思想家、教育家啟發您生命本有的智慧光明,讓您在人生歷程中活出本來的自己!
  • 專訪逸夫書院院長梁美兒:望學生找到個人興趣
    港中大(深圳)逸夫書院院長梁美兒。大公網記者李望賢攝  文|大公網記者李望賢  港中大(深圳)沿襲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模式。第一所書院逸夫書院院長梁美兒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不同於學院側重於學術方面的教學,書院安排了許多不同的活動,比如晨跑、新春美食節、晚宴、「Master Tea」等,還有知名學者交流,她表示,希望學生在這些不同的活動中,找到個人興趣,啟發自己的人生之路。  據悉,作為港中大(深圳)第一所書院,逸夫書院於2016年9月舉行開幕典禮。
  • 文禮書院院長季謙先生2020年元旦致辭
    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季謙)先生元旦致辭 各位收看這個視頻的朋友——可能大部分都是讀經界的朋友,大家好! 文禮書院的建築設計稿已經大體完成,預計在今年,就是2020年的春天就要開工動土。我希望各界的朋友大家一起來支持,大家一起來期待。我本人以及文禮書院的所有同仁,也都會持續認真地來把文禮書院辦好。書院更希望將來行有餘力能夠對海內外各地的讀經人有所支援。希望讀經界常常互相關照、互相提攜。
  • 被聘為蘇大敬文書院名譽院長
    朱恩餘(左)被聘為敬文書院名譽院長。王巖 攝「很高興受聘成為敬文書院的名譽院長,希望書院的同學們都能夠傳承好『為國儲才,自助助人』的敬文精神,刻苦學習,成為愛國和德才兼備的人。」蘇州大學在古樸的鐘樓禮堂舉行隆重的敬文書院開學典禮,正式聘請香港愛國實業家朱恩餘先生擔任敬文書院的名譽院長,並為在座的敬文書院首批111名學生做了演講。作為今年蘇州大學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一項創新舉措,設立敬文書院旨在探索高等教育大眾化條件下的卓越人才培養模式。
  • 文禮書院招生信息變更通知
    入學申請資料不得在網絡公布及宣傳,如有相關信息流出,則取消該生申請資格;6.提交報名表前請慎重考慮,建議家長及孩子共學讀經教育理念及文禮書院規劃,確保理念清晰透徹且信心堅定;1.品行審核:以學生自傳、家長申請、學堂推薦等綜合考察之。
  • 港中大新亞書院院長斥「港獨」學生:不要忘記中國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前會長周豎峰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前會長周豎峰因在中大「民主牆」前以「支那人」辱罵反「港獨」的內地學生而「一醜成名」。其過粗暴言行激起外界猛烈批評。但周豎峰不僅宣稱自己辱罵蠻夷為「支那人」無錯,還在「臉書」上引用中大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和唐君毅等先賢的言論為自己辯解,聲稱要繼承先師意志,「立命文化抗共」。
  • 港中大新亞書院院長斥"港獨"學生:不要忘記中國!
    【環球網報導】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前會長周豎峰因在中大「民主牆」前以「支那人」辱罵反「港獨」的內地學生而「一醜成名」。其過粗暴言行激起外界猛烈批評。但周豎峰不僅宣稱自己辱罵蠻夷為「支那人」無錯,還在「臉書」上引用中大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和唐君毅等先賢的言論為自己辯解,聲稱要繼承先師意志,「立命文化抗共」。
  • 我校舉行「傷寒書院」建設專項基金捐贈儀式暨「傷寒書院」院長聘任儀式
    3月15日,「傷寒書院」建設專項基金捐贈儀式暨「傷寒書院」院長聘任儀式在明德樓竹軒會議室舉行。
  • 返本開新 以文化人——文禮書院 《王財貴65文集》網絡學習平臺 (試行版)
    可謂「一燈照盡千年暗,從此教育回本源!」文禮書院院長 王財貴教授 王財貴先生,字季謙,臺灣臺中教育大學退休教授,文禮書院創始山長,全球兒童讀經教育首倡者,當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1994年就職於中國鐵建中鐵二十局;2011年1月19日接觸讀經教育,同年5月4日13歲的女兒就讀全日制老實大量讀經學堂;2013年8月21日進入北京王財貴讀經教育推廣中心,同年10月15日女兒就讀文禮書院;2015年8月27日隨文禮書院從北京遷至溫州泰順竹裡至今。
  • 新亞書院院長黃乃正公開信全文
    致本院師生、校友和關懷本院的社會人士  敬啟者:  最近本院學生、中大前學生會會長周竪峰與幾位內地生在大學本部文化廣場發生口角,據現場錄影片段顯示,周同學以粗言穢語辱罵內地同學和以不當語言侮辱國人  唐先生在《與青年談中國文化》一文中,說到:「人有禮,能自己謙讓以尊敬他人。所以能尊敬父母,尊敬師長,尊敬聖賢豪傑,尊敬一切對人類文化有貢獻的人;以至尊敬一切我以外之人,我以前之古人,我以後之後生、來者。」  錢唐兩位先賢在中國文化花果飄零的年代,避居香港,創立新亞書院,傳承中華文化,育才無數、著作不輟,備受海內外士林推崇。
  • 91科技集團許澤瑋作為特聘導師出席北航士諤書院2019級志士領航禮...
    來源:金融八卦女2020年9月20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士諤書院2019級志士領航禮暨2020級未來志士啟航禮隆重舉行。士諤書院院長馬殿富、學業總導師張有光,來自信息大類7個專業學院的領導老師,士諤書院2019級優秀班主任、導師代表和學生夢拓代表,2020級新生班主任和導師、學生輔導員以及士諤書院2020級全體同學參加開學典禮。士諤書院特聘導師、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與林士諤先生長子林德偉,書院新聘任導師、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浩東一同應邀出席本次典禮。典禮由士諤書院執行院長丁丁主持。
  • 蘇科大敬文書院首屆開學典禮:朱恩餘、朱永新受聘名譽院長
    10月22日,蘇州科技大學敬文書院首屆新生開學典禮在書院報告廳舉行。香港朱敬文教育基金會主席、香港善源基金會會長朱恩餘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專職副主席朱永新分別受聘為敬文書院名譽院長。
  • 武大國學院院長郭齊勇:當前國學熱與書院熱主要是民間自發
    傳統的書院,包括嵩陽書院等最有名的書院在內,60多年來只是文博機構,成為文物,或博物館或旅遊景點,不再具有古代書院的職能。老書院煥發青春的唯一典範是嶽麓書院,該院得天時、地利、人和,結合傳統與現代,使千年書院獲得新生。
  • 嶽陽市成立憂樂書院 王新科任院長
    (市憂樂書院成立暨憂樂精神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座談會現場)嶽陽廣電全媒體12月20日訊(記者/寧平 特約記者/劉衍清)弘揚憂樂精神,擦亮文化品牌。12月18日,嶽陽市憂樂書院成立暨憂樂精神賦能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座談會舉行。
  • 文禮書院戊戌冬季講學公告
    佛家的學問對當代世界文化發展有哪些啟示…… 對於上述問題,文禮書院將恭請院長王財貴(季謙)先生於2018年12月7-9日在上海以「佛家哲學要義——解脫之道與渡人之學」為主題進行講學。 ▲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季謙)先生王財貴先生,字季謙,臺灣臺中教育大學退休教授,文禮書院創始山長
  • 北京師範大學會同書院舉行首屆學生入院儀式暨院長聘任儀式
    9月6日上午,北京師範大學會同書院舉行首屆學生入院儀式暨院長聘任儀式。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珠海校區管委會主任王守軍,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神經科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郭愛克院士,北京師範大學校長助理、珠海校區管委會副主任、教務長鄭國民,珠海校區管委會副主任、會同書院執行院長虞立紅,珠海校區黨委副書記亓振華,會同書院直屬黨支部書記兼副院長徐愛,會同書院全體教師、學生代表共計200餘人參加了活動。
  • 文禮書院:只有成功,沒有失敗!
    說「牟宗三的學問,根本不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什麼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者之意,恐怕只是「辦事能力」。心靈的問題不解決,生命無方向,無情懷,無抱負,無思想,不知要辦成甚事? 關於書院培養人才的模式,該文前面說:「只是籠統的背誦完三十萬字中文經典之後,學習各種外文,包括梵文、英文、德文、拉丁文,再讀牟宗三的著作。」後面又說:書院「讓學生讀經讀史,博覽群書。」
  • 周豎峰引錢穆開脫「港獨」罪責,港中大書院院長發文反擊
    1、在遭內地學生質疑「港獨」後,理屈詞窮的周豎峰連爆髒話,竟狂喊100多句「支那人」、「滾回支那」、「支那人食屎了」…這不,最近這位滿嘴汙言穢語的前學生會長,不僅宣稱自己辱罵蠻夷為「支那人」無錯,還在「臉書」上引用中大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和唐君毅等先賢的言論為自己辯解,聲稱要繼承先師意志,「立命文化抗共」。周豎峰,能不能繼承先賢的遺志,你自己心裡就沒點數麼?
  •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廣東省東方談判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守常教授
    是中國哲學史、思想史與宗教學學者,作為影響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文化熱"的三大團體之一"中國文化書院"的早期參與者與現任"掌門人",是中國新時期"國學"教育的倡導者與實踐者。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史、佛教,近、現代思想史等,以國學、孫子兵法與企業謀略、"儒家中庸觀之發展"、"墨子宗教觀辨析"、"二十世紀儒佛之爭"為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