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禮書院院長王財貴(季謙)先生元旦致辭
各位收看這個視頻的朋友——可能大部分都是讀經界的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2020年元旦。2020這個數字是耶穌的紀年,如果用我們孔子的紀元,那是2571年。2571這個數字很好記的,如果減去2500年,就是71年,共和國建國71年,而且我也是71歲,所以記得孔子紀元就記得我的年齡了。
在今天這個大日子裡,回想過去2019這一年,似乎是很特別的一年——其實也是很平常的一年,因為所有的年都是特別的,但所有的特別其實也是很平常的——為什麼說它平常又特別呢?因為去年這一年,尤其在讀經界是充滿了危機與轉機的一年。那麼人生何處何時不如此呢——雖然充滿了危機,但是也充滿了轉機。不過,不管危機還是轉機,這個年總是已經過去了,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以現在是該慶幸的,因為我們還一息尚存,那麼我們就可以再繼續往前走。如果你以前曾遇到困難,希望你依然不忘初心,相信機會方來;如果你以前尚稱順暢,希望你也要居安思危,隨時誠敬存身。總之,要有道,以道自任,你如果有道,那道是恆常不變的,它是可以以不變來應萬變的。如果以道來應世,你的人生應該就會像《中庸》所說的「素富貴行乎富貴」,而「素貧賤」呢?就「行乎貧賤」,甚至「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這樣的人生就是所謂的「無入而不自得」了。
我們推廣讀經,其實就是在推廣文化,推廣文化其實就是在發揚人性。所以我說,教育是以人性啟發人性,以光明點亮光明的一項事業,這樣的事業不是一般的事業,而應該說是志業。我們各位朋友多年來一直在從事、在推廣這樣的志業,這志業可以說是有道的志業。有道的志業必須有道的人來做,才是恰如其份的。那麼什麼叫有道?剛才說了,一定是面對不論是成功、輝煌,還是艱難、困頓,都是如如安定,因為你所為的是道,不是為了成功或失敗。所以我們讀經的推廣一路走來,我常說,都是毫無困難,都是一日千裡。縱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是充滿著希望,因為人人心中有道。
所謂有道的老師教導學生,是依人性而教導的,而且是依人性的光明的這一面來引導的。因為孩子固然有他的動物性,但是孩子的動物性,你平心靜氣地想一想,他還是蠻可愛的。而一個孩子最重要的、表現的最好的,其實是他的光明性,所以一個讀經的老師應該更注重孩子的光明性。而你怎麼注重孩子的光明性呢?必須你自己有光明的心靈。所以,我以前雖然說阿貓阿狗都可以當讀經老師,但,這是一句「險語」,就是險峻的話,容易被誤解的話。這句話的意思本來是說一個教師應該對經典有十足的信心,應該對人性、對孩子有十足的信心,你教讀經,就不要參雜太多自己的意見,你就只是如如然,照著經典,順著人性,去推廣、去教學就對了。如果有人誤會我的意思,說我勸人要找讀經的老師,故意找些沒有品德、沒有學問,甚至沒有愛心、沒有方法的人,那是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一直鼓勵推廣讀經以及教讀經的人,都要能夠修道,能夠進學,大家好好修養自己,好好讀讀書,以免別人真的認為讀經教師都是一群無聊人。
在去年也是元旦那一天,剛好海內外發起《65文集》的讀書會,我也在那開啟的時候鼓勵大家能夠讀讀《65文集》。後來海內外有許多的讀書會同時成立,持續到現在大家還在共讀,我非常高興,希望今年能有更多人參加這樣的讀書會。其實讀《65文集》,我一直說,不是讀我個人主觀的理念,我一直勸大家在聽人講話的時候、讀人文章的時候,一定要有內在的琢磨。假如真受了啟發了,是很令人愉快的事;假如有疑問,孔子說「多聞闕疑,多見闕殆」,如果有疑問或不同的意見,一定要自己停下來思考一番,比較一番,然後再做抉擇。所以我們提倡,是大家共同來討論,大家共同來長進,大家從主觀而能夠漸漸激發出客觀的見解。大家就能夠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我希望推廣讀經的朋友們,大家永遠不要忘記進德修業,以聖賢之道為標準,以人性的開發為我們的基本的職責。每一個人在教育之道上、在人生之道上共同攜手前進。再說一遍,假如一帆風順的,你一定要居安思危,一定要認真謹慎。如果你遇到困難了,一定要以你的初心為標準,「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人生的考驗一直都有、永遠都有,但是人生的希望也一直都有、永遠都有。我祝福來年是希望之年,是長進之年。
文禮書院的建築設計稿已經大體完成,預計在今年,就是2020年的春天就要開工動土。我希望各界的朋友大家一起來支持,大家一起來期待。我本人以及文禮書院的所有同仁,也都會持續認真地來把文禮書院辦好。書院更希望將來行有餘力能夠對海內外各地的讀經人有所支援。希望讀經界常常互相關照、互相提攜。祝福大家在這2571年,也就是2020年,四季平安,進德修業,健康快樂!
恭喜各位!謝謝各位!
(文字已經季謙先生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