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2020-07-31 吳大嶸小兒推拿


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上回我們提到了小兒推拿輔助退熱的基礎方,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三十而已》中最讓寶爸寶媽揪心的情節,遇到這種事該怎麼辦?


其實,在上述手法的基礎上,如果伴隨其他表現,家長也可諮詢醫生後辨證加用其他小兒推拿手法:

1. 外感發熱

❶ 當孩子發熱,並伴有流清涕、打噴嚏、鼻塞時,可加用揉迎香手法推拿鼻周部位,時間15~20分鐘。

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私信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❷ 當孩子伴有微汗出、流黃涕、咽紅痛等表現時,可用清肺經,推拿15~20分鐘,同時還可以提捏大椎10-20次。

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私信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❸ 當孩子伴有惡寒、無汗等表現時,可用揉一窩風,按揉15~20分鐘。

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私信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2. 肺胃實熱

❶ 當孩子伴有口渴、噁心嘔吐、嘔吐物酸臭等表現時,可用清板門,推拿15~20分鐘。

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❷ 當孩子伴有大便幹、味酸臭等表現時,可採用清脾經的手法,推拿5~10分鐘。

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私信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

3. 陰虛發熱

當孩子伴有午後夜間發熱、手足心熱,盜汗,大便幹、小便黃,食少消瘦等表現時,可加用揉二馬,推拿15~20分鐘。

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4. 驚恐發熱

當孩子伴有面色青、驚悸哭鬧,容易在睡中驚醒時的表現時,可加用取天河水,推拿15~20分鐘。

孩子發熱分很多種情況,具體用哪種小兒推拿手法?有講究


許多寶爸寶媽在私信裡問我,小兒推拿在操作時需要注意些什麼才能有效,也有家長好奇我的體質學說,想根據孩子的體質進行調理。

有些要點,我在前面已經和大家說了,如果大家仍然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私信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

相關焦點

  • 小兒推拿可以有效的治療發熱嗎
    發熱這樣的現象出現在孩子的身上的現象是相當的普遍的,我們也知道小兒發熱帶來的潛在的傷害也是相當的嚴重的,其實小兒推拿是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擺脫這樣的疾病帶來的困擾的,那麼小兒推拿可以有效的治療發熱嗎?小兒發熱的推拿手法推拿退熱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退熱效果,一次治療後就可以出汗好退熱。
  • 21種小兒推拿手法大合集
    從今天開始,我會給姐妹們講講關於小兒推拿的知識~ 為什麼要學小兒推拿呢? 很多姐妹都會小兒推拿,但是會得不是很多,小兒推拿的話見效比較快,而且也不需要做太多準備,隨時都能做~ 最重要的是沒有副作用,比吃藥好使多了~我今天先給姐妹們講的21種咱們比較常見的推拿手法~ 從明天開始我也會給姐妹們介紹一些疾病的推拿手法,希望姐妹們認真看!!
  • 小兒推拿14種手法,輕鬆搞定幾種常見病
    小兒推拿保健師是在中醫基本理論基礎上,根據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運用小兒推拿療法在其體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的專業護理保健人員。今天給大家分享14種在生活中能給孩子用到的推拿手法1、揉湧泉,頭痛發熱,嘔吐腹瀉,補益腎氣
  • 掌握著 13種小兒推拿手法,輕鬆解決寶寶日常小病!
    藏象培訓學校 您有 32位 好友已關注 小兒推拿在操作方法上強調輕快柔和、平穩著實, 注重補瀉手法和操作程序, 對常見病、多發病均有較好療效, 對消化道病症療效尤佳。
  • 小兒推拿治百病 教你4種常見手法
    在民間有小兒推拿治百病的說法,這是否有科學依據呢?小編提醒,在為寶寶進行推拿之前要先學習正確的推拿手法,這樣才不會由於錯誤的方法而傷害到孩子的健康。   在民間有小兒推拿治百病的說法,這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 19種實用小兒推拿教學
    而具體小兒推拿操作時,則要求在有限時間內全神貫注,做到手到、心到、意到、氣到,實現形神完美結合。4、切診 切診是指通過醫生用手對患兒身體某些部位進行觸摸的感覺以及患兒的反映,來診察疾病的一種方法。包括脈診和按診兩方面。 ①脈診 小兒寸脈部位較小,採用一指定三部的方法。 小兒病脈,主要有浮、沉、遲、數和有力、無力六種。輕按即得為浮脈,主表證;重按才得為沉脈,主裡證;脈來一息,五次以下為遲脈,主寒證;脈來一息,六七次以上,多為數脈,主熱證;有力主實,無力主虛。
  • 小兒推拿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本期健康會客室我們請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建為您解讀兒童中醫保健手法使用方面的一些問題。   小兒推拿需半歲以上   中醫療法可以治病,也可以保健強身,不過並非所有寶寶都適用。李建表示,很多中醫保健手法都需要視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
  • 「黃蜂入洞」是—種小兒推拿手法
    「黃蜂入洞」是—種小兒推拿手法,以食指、中指同時揉按患兒鼻孔下緣或鼻翼根部。中醫指出,黃蜂入洞具有發汗解表、宣肺通竅的功效。目前大家比較認同的黃蜂入洞的操作方法有7種,它們的經穴位置與操作方法相差甚遠,但均能祛風寒、治感冒。臨床上所推薦的穴位及操作源自於《幼科推拿秘書》。
  • 孩子退燒小兒推拿三步圖,好用!收藏
    秋季天氣轉涼,家裡有小孩的家長需要注意,小兒身體免疫力沒有成人強,無法適應驟變的溫度,很容易感冒發燒。今天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推拿按摩治療小兒發燒的方法,可以在家裡作為輔助手段使用50次,稱推坎宮,亦稱「分推陰陽」。
  • 孩子發燒這些原因最常見,教你全套小兒推拿手法,真人動圖
    媽媽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每次孩子感冒發燒,不僅孩子難受,媽媽也會熬出病。然當孩子發燒的時候別著急餵退燒藥,這些小兒推拿手法,一推就好、立馬退熱,簡單一學就會。對於家長來講,分清是哪種發熱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對症下藥,配穴準確!下面我就傾囊相授。一、積食發熱小兒百病食積為先!
  • 用推拿手法護佑少兒健康
    「小兒醫學有3個發展階段,分別是起源萌芽階段,也就是遠古中醫發展開始到宋元時期;第二個是形成發展階段,也就是明清時期;第三個就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的迅速發展階段。」任文凱說,小兒推拿與成人推拿雖然都屬於中醫推拿學科之中,但有著很大的區別。「治療範圍、推拿穴位以及推拿手法不同,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 小兒夏季發熱的推拿治療
    小兒夏季發熱是多發在夏季的小兒體溫異常升高的疾病, 多見於 3歲以內的嬰幼兒。又稱為暑熱病。另外空調的過分使用,小兒易受寒邪束表,多食魚蝦肉蛋奶,導致痰溼內阻,都增添了暑熱症的症狀。暑熱症的三個特點:1.盛夏酷暑季節發生, 尤其是馬上進入三伏天這個時候, 等到天氣轉涼, 病症多可自行消退, 但來年孩子還是如期出現同樣的症狀。
  • 小兒推拿能退燒嗎?小兒推拿退燒的方法介紹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當孩子發燒時,如果溫度低於38.5度,他們可以通過身體降溫來降低發燒溫度。但當溫度超過38.5度時,他們只能服用或注射退燒藥。不過,也有人認為,在孩子發燒的時候,推拿有利於退燒。小兒推拿有助於退燒嗎?
  • 小兒推拿李波:小兒推拿常用基本手法合集,值得收藏學習
    小兒推拿李波:小兒推拿常用基本手法合集,值得收藏學習一、什麼是推拿手法推拿手法是小兒推拿師的雙手,在患者身上某部及穴位進行用不同的操作方法,或清(瀉)、或補、或清補兼施等手法,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扶正祛邪的目的,即稱手法。
  • 寶寶發熱很難退?這幾個推拿手法很有效!
    發燒是小朋友最常見的病症之一,很多家長都談「熱」色變,焦慮孩子的身體,對發熱有種莫名的恐懼。主要就是因為孩子發燒的原因實在太多了!
  • 小兒推拿——基本手法
    季節更替,天氣漸涼,寶寶很容易著涼患上感冒,小兒推拿就避免了寶寶打針吃藥的痛苦,小兒推拿是建立在我國傳統醫學整體觀念的基礎上,以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學說為理論指導,運用各種手法刺激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以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經常給寶寶推拿,寶寶能睡得好、吃得香、身體壯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成長。
  • 19種實用小兒推拿教學(高清真人版)
    小兒推拿不必打針吃藥,沒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醫療器械,手法簡單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兒童保健、疾病預防和恢復方式。嬰兒撫觸已經為很多寶寶家長所知,與嬰兒撫觸相比,小兒推拿具有更加豐富的經絡、穴位以及手法,效果更好、適應範圍更廣,對兒童的健康和生長發育具有更好的效果。
  • 小兒推拿 | 清熱良穴——天河水
    >混序常貝幫你成為更專業的媽媽懂點推拿知識的朋友肯定知道小兒推拿也分好幾個流派,今天貝貝就帶領大家來學習下李德修三字經派的天河水的取穴。三字經派推拿法的特點:取穴少,推拿時間長,用獨穴,手法簡練,操作方便,非常適合媽媽們學習。李德修說:「取穴不宜多,多則雜而不專」。三字經派推拿法舉出42個穴位,常用的只有34個穴位,臨證取穴一般為3-6個,這跟三字經派推拿特點有關,事實證明效果很好。根據少而精的取穴原則,李德修先生擬訂出治療部分小兒常見病的基礎方。
  • 兒童發熱怎麼辦 中醫推拿來降溫
    兒童發熱怎麼辦?兒童發熱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情況,發現兒童發熱,很多的家長會感到不知所措,一些家長一般會給孩子服用一些退燒藥。尋醫問藥中醫介紹,退燒藥是降溫的一個方法,但是這並非是最佳的方法,如果孩子出現發熱的情況,我們首先可以給孩子做做按摩。下面為大家介紹專門治療兒童發熱的按摩手法!
  • 小兒推拿:中醫增高推拿手法圖解
    父母個子高,孩子也可能矮小。不同時期影響孩子的生長因素有很多,比如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性激素等,也能受到內分泌疾病的影響,導致身高不長。 手法:左手握住小兒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門穴。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橫紋可止瀉,由腕橫紋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嘔,來回推可調整脾胃功能。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