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還是暖冬?
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
「暖冬」和「冷冬」是氣候概念。
一般將冬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平均氣溫偏高0.5攝氏度以上,就稱為暖冬;偏低0.5攝氏度以上,則稱為冷冬;與常年持平或者偏高偏低不足0.5攝氏度,則為正常年份。
「常年」指近30年平均值,目前使用的常年值為1981至2010年30年平均值。
冬天的氣息越來越濃鬱,在冷空氣一波接一波的助推下,今年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天馬上來「報到」。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2019年冬天全國氣溫接近常年到偏高,「冷冬」發生概率幾乎為零。看到這條消息,大家一定很興奮,畢竟暖和的冬天更溫柔一些。今冬我市是冷冬、暖冬,還是「正常冬」呢?近20年來,我市冷冬和暖冬誰是「主打」呢?目前我市是否已經進入氣象學意義的冬天了呢?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天文、氣象專家吳樹功老師,一起來揭開今年冬天的秘密。
「冷冬」or「暖冬」?今年應該是個「正常冬」
11月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冬季,我國是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預計2019-2020年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總體以緯向環流為主,東亞冬季風較常年同期偏弱,東亞槽偏弱、偏東,這就意味著我國冷空氣會弱,當然不排除季節內的冷暖起伏變化。這則新聞立刻引來讀者的圍觀,網友「多一點明天」說:「最怕過冬天了,不是冷冬是絕對的好消息,最愛暖暖的冬天了。」當然,也有讀者很淡定。「冬天就應該冷一些,多下點雪,那樣才好。」讀者「孩子先生」說。
其實不管是冷冬還是暖冬,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和全國是同步的。「一般冬季是指12月到翌年2月,冷冬和暖冬相差的溫度並沒有多大,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0.5攝氏度以上叫冷冬,反之就是暖冬,當然接近常年就屬於正常的冬天,一般在煙臺冬季的平均氣溫一般在0.7攝氏度。」吳樹功分析說。
吳老師介紹,就目前的氣象資料分析,預計今年冬天我市既不是冷冬也不是暖冬,12月氣溫較常年偏高,2020年1月氣溫較常年偏低,2月較常年持平或略偏高。「所以今年冬天我市的氣溫應該是和常年持平或略高一點點,這樣看屬於『正常冬』。」
1999年以來煙臺「冷冬」佔比偏大
其實,「暖冬」和「冷冬」是氣候概念。一般將冬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平均氣溫偏高0.5攝氏度以上,就稱為暖冬;偏低0.5攝氏度以上,則稱為冷冬;與常年持平或者偏高偏低不足0.5攝氏度,則為正常年份。「常年」指近30年平均值,目前使用的常年值為1981至2010年30年平均值。
從1999年以來,冷冬和暖冬在這20年裡,佔的比重差別還是挺大的。據數據統計,暖冬有2001年、2003年、2006年和2016年;冷冬有1999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7年;其餘年份為「正常冬」。也就是說,在這20年裡,冷冬佔了9年,其中還有4年連續冷冬,暖冬佔了4年,剩餘的7年為正常,冷冬佔比重很大。
強冷空氣已「發貨」 今年入冬有些遲
目前已經進入「立冬」節氣,冬意漸濃,只是我市還並未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冬天,通俗地說,從氣象概念來說,大家還處在深秋裡。「煙臺還沒有入冬,去年11月16日入冬,較常年偏晚了一些,常年一般是在11月12日前後入冬,今年就目前的氣象資料分析,應該是下一股強冷空氣能把氣溫拽進冬天了,今年入冬屬於正常範圍內偏晚已成定局了。」吳樹功說。
未來一周,將有較強冷空氣襲來,11日和12日我市氣溫穩中有升,12日夜間到13日有小雨,13日氣溫微降,14日有強冷空氣南下,氣溫下降很明顯,這一天預計就是今年的入冬日了。強冷空氣已經「發貨」,預計能把「雙11」的快遞都給PK到後面了,公眾需要穿好棉衣棉褲一起迎接冬天的到來。記者 衣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