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妹妹」作怪,今冬只剩「冷冷冷」?
「拉尼娜」來襲,這個冬天冷空氣勢力偏強,但不會出現極寒現象
12月7日,大雪節氣將至。天氣變冷,湖南的冬意愈濃。記者王珏何佳潔攝
12月7日,我們將迎來大雪節氣。大雪節氣到來,仲冬時節開始,意味著冷空氣愈加猛烈,溫度也越來越低。伴隨而來的,是頻頻飄落的雪花,近日我省常德、湘西、張家界、懷化等地也紛紛迎來降雪。雖然前期氣溫偏高,但湖南於11月22日順利開啟入冬進程。
截至目前,湖南大部已經入冬。這個冬天會更冷嗎?此前中國氣象局指出網傳「今冬60年來最冷」消息為謠言,但也表示,隆冬時節,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可能較常年偏冷。今冬有多冷?真與「拉尼娜」有關?
為什麼「最冷冬天」傳言頻出?
一個叫「拉尼娜」的「壞妹妹」作怪
這段時間,「拉尼娜」成了最熱的天氣話題。早在「十一」長假期間,較強冷空氣南下我國,氣溫跳水,讓大家對這個冬天無比關心,「最冷冬天」、「最強暴雪」等傳言層出不窮。在這股冷空氣的影響下,今年我省入秋時間提前了整整10天,而且降溫快,雨水多,也讓不少人對以上傳言多信了幾分。
那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這幕後黑手是一個名叫「拉尼娜」的「壞妹妹」。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na的音譯,原意是「小女孩」。拉尼娜指的是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大範圍、長時間的海水偏冷,症狀和厄而尼諾現象相反,但後果和厄而尼諾類似:會引起全球氣候異常。可以說,拉尼娜是不折不扣的「壞妹妹」。
根據監測,今年8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秋季會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預計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一般而言,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行的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可能加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所以,拉尼娜的出現,常常與整體「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
比如,2016/2017年冬季,湖南就有點冷。省氣象局解釋,2016年8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維持「拉尼娜」狀態,當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秋季西伯利亞邊緣海冰較常年同期偏少,以上因素均有利於冬季西伯利亞高壓偏強,導致影響我省的冷空氣較常年偏強,氣溫偏低。
拉尼娜年意味著寒冬?
不一定,冬季氣溫高低受眾多因素影響
根據統計,2000年以來發生了5次拉尼娜事件,從5次拉尼娜事件的狀況而言,冬季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華北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
但是,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其實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今年我省入秋早是由階段性的大尺度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導致的,和拉尼娜沒有必然聯繫。」湖南省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專家謝益軍表示,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氣溫都偏低,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專家艾婉秀研究員進一步指出,影響我國冬季氣溫高低的因素是複雜的,有來自高緯極區冷空氣的強弱及冷空氣南下路徑的影響,也有來自於低緯度熱帶地區暖溼氣流強弱的影響;既要考慮北極海冰的融化、歐亞積雪多少的影響,也要分析熱帶海洋異常的影響,還要疊加氣候變暖背景的影響等等。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曾指出,拉尼娜現象加劇了極端天氣,影響了水循環,通常會對全球氣溫產生降溫作用,但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滯留的熱量足以抵消這種影響,現在的拉尼娜年份甚至將出現比以往強厄爾尼諾現象的年份更暖。
今年冬天究竟有多冷?
今冬冷空氣勢力偏強,但不會出現極寒現象
當然,不管怎麼說,拉尼娜已是既成事實。而且,從目前的海溫情況來看,今冬拉尼娜可能會超過2017-2018年,是2011年冬季以來最強的一次拉尼娜。那麼,這個冬天會不會更冷?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總體還是比較頻繁的,勢力總體偏強,冷空氣路徑以西北路徑為主。在此形勢下,今冬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低的分布,降水總體上北多南少,氣溫變化階段性明顯。
其中,冬季前期大部地區氣溫是正常到偏高的分布,隆冬季節(明年1月份前後)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會較常年同期偏低,北方地區可能出現大範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南方發生大範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
長沙市氣象局新聞發言人、氣象臺副臺長丁玄表示,根據預測,今年冬季總體來說氣溫會偏低,冷空氣活動頻繁,明年1月下半月至2月上旬有階段性的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發生,但基本不會出現2008年的雨雪冰凍極寒現象。
小知識
氣象學上並無「冷冬」、「暖冬」說法
氣象專家表示,一般而言,氣象部門只會對地區內的天氣進行短期預測及發布,比如,今天是晴天,氣溫升高等,而長時間的氣候預測更需要長時間序列的資料,並通過大量的計算分析才可得出,而不能因為幾次冷空氣活動或階段性寒冷,而來認定「冷冬」。
實際上,「冷冬」、「暖冬」之說只是市民根據溫度情況和自身對冷暖的感受所下的結論,在氣象學上並無此說法。要說某個冬季是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整個冬季結束後,對冬季天氣情況進行統計,才能得出結論。
因此,這個冬天冷不冷,最終還是要由數據「說話」。記者從省氣象局了解到,2000年以來,我省冬季的平均氣溫在5.2℃至8.8℃之間,其中,人們印象深刻的2008年,排在第二位,平均氣溫5.5℃;最冷的一年是2005年,平均氣溫5.2℃;最「暖和」的冬天出現在2017年,平均氣溫達到8.8℃。至於這個冬天能不能破紀錄,達到「最冷」,還要等冬天結束。
延伸
今年或是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當你還在糾結今冬冷不冷的時候,這一年正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之一。
當地時間12月2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0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氣候變化仍在繼續,2020年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三個年份之一。
根據最新報告,2020年海洋熱量處在創紀錄水平,全球80%以上的海洋均在某些時段經歷了海洋熱浪,對已因吸收二氧化碳而遭受更多酸性水域的海洋生態系統產生廣泛影響。
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表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水平高出約1.2攝氏度。2024年前短暫高出1.5攝氏度的可能性至少為五分之一。
塔拉斯還指出,創紀錄的溫暖年份通常與強厄爾尼諾現象同時發生,2016年就是如此。我們現在正在經歷拉尼娜現象,它對全球氣溫有降溫作用,但還不足以遏制今年的高溫。儘管目前有拉尼娜條件,但今年已經出現了接近歷史紀錄的高溫,與之前2016年記錄相當。
來源:三湘都市報
作者:李成輝 張婷婷
編輯:馬麗紅
【來源:三湘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