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擬修訂高齡政策 鼓勵國民到75歲再領養老金

2020-12-1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30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政府計劃修訂高齡政策,鼓勵人們把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推遲到75歲,屆時每個月能領取的金額會是65歲就領取金額的近兩倍。

據報導,日本人原則上可在60到65歲之間領取養老金,然而當局欲為「百年人生社會」制定新政策,計劃把領取年齡推到70歲以後。目前,日本勞動部門正召集專家,要草擬相關修訂法案,計劃2020年在國會通過。

近日,日本當局發布了一些數據,稱若推遲領取養老金,所得金額會有不同。例如,若是在65歲以後領取,每推遲一個月,金額就增加0.7%;若推遲到70歲,則比原本多42%;推遲到75歲的話,會比65歲時領多84%。

當局還以100歲為準計算,從75歲開始領養老金,到100歲可領取的總額為3728萬日元(約人民幣229.49萬元)。從65歲開始領,則是2805萬日元(約人民幣172.67萬元),相差近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56萬元)。

據悉,日本養老金制度為終生受領制,分成交付給政府的「國民年金」以及日本企業管理的「厚生年金」兩種。僱傭人士可拿到政府和企業的雙份養老金,一般工薪階級的家庭,丈夫在65歲開始領取,平均每個月是33萬日元(約人民幣2萬元)。

日本統計局的報告顯示,60歲至69歲年齡組別的夫婦家庭,每月平均的開銷是29.8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4萬元)。靠國民年金的夫婦大多繼續留在職場到70歲以後。

報告還表明,基於生育率下降,年輕人口與老年人口比例持續下跌,日本的社保費目前不斷膨脹。而且,其終生支付的養老金制度,因為領取人數的增加,面臨著巨大挑戰。

日本經濟新聞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70歲以上老人有15%留在職場,有3成的70歲以上老人表示希望繼續工作。

目前,日本大多的企業也因為缺人而將退休年齡推遲到70歲。日本當局擬推遲養老金領取年齡,被認為是在為其「退而不休」的社會鋪路。

相關焦點

  • 日本養老面面觀丨剖析日本五大老年生活保障制度
    截至2018年10月1日,日本的總人口數是1億2644萬。其中,65歲以上人口為3558萬,佔總人口的比率為28.1%。65-74歲人口為1760萬,佔總人口的13.9%。75歲及以上人口為1798萬,佔總人口的比率是14.2%,超過了65-74歲的人口。隨著日本人口持續減少,老年人數量和比例進一步增加,養老壓力與日俱增。
  • 全球最大養老基金一季度虧損1650億美元,鼓勵工作到75歲
    日本的養老體系也是「三大支柱」體系,第一支柱是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第二支柱為企業自願加入的保險計劃,第三支柱為個人自願加入的保險計劃。 日本養老制度起源很早,可追溯到明治時期的「恩給制度」,自20世紀70年代正式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養老制度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
  • 為應對老齡化和經濟低迷,日本上調領養老金年齡至75歲
    東方網·縱相新聞 馮茵倫 綜合據日本放送協會(NHK)8月28日報導,由於日本老齡化嚴重且經濟發展停滯,國民養老儲蓄金可能將在2050年枯竭。近期,日本厚生勞動省擬修訂養老金政策,擬將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上升至75歲,繳納養老保險的時間從40年延長至45年,並考慮取消在職老齡養老金制度,減少固定收入者的養老金,以促進老年人就業。根據日本內閤府《高齡社會白皮書》,截至2018年3月底,日本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例高達27.7%,已經進入超高齡社會。
  • 遼寧鼓勵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配備營養師
    12月20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遼寧省國民營養計劃實施方案(2017-2030年)》,到2020年,重點人群營養不良狀況將得到明顯改善,吃動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普及
  • 內蒙古發布2020年養老金增加政策:高齡補貼有亮點,能加多少錢?
    對70周歲以上的退休老人實行高齡補貼政策內蒙古對於70周歲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高齡退休金30元。有新意的是,實際年齡高於70歲的老人,每增加1歲,可再增加高齡補貼3元。這個政策是比較有新意的,對比其他地區的高齡補貼政策,絕大多數選擇的是區間上調的形式,比如「70-75歲」一個增加標準、「76-80歲」另一個標準,而內蒙古採用的是實時調整,只要您長1歲,補貼金就多3元,真正實現了「年齡越大、補貼越高」的政策傾斜。
  • 高齡津貼多大年齡可領?2020年全國高齡補貼標準
    但是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就是老人們的養老問題,怎麼才能讓老人們老有所養。現如今,我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的現狀,上了年齡的老人沒有勞動能力,只能由子女供養,但是現在孩子都比較少,生活成本也高,年輕的一輩人生活壓力大,養老很難。國家針對這種情況也出臺了一系列的養老政策,年滿60周歲的老人可以領養老金,高齡老人還可領高齡津貼。很多人沒有聽過高齡津貼,不知道是真是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 從「楢山節考」到「社會5.0」,日本百年養老的能學與決不能學
    6個月前的5月2日,陝西榆林靖邊縣58歲男子馬某因不堪贍養壓力,將癱瘓在床的79歲母親埋在廢棄墓坑,雖然三天後老人被救出且對兒子表示諒解,但馬某的行為仍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以史為鏡的所得頗為殘忍。我國古代曾有「花甲墓」「瓦罐墳」,老人們滿60歲就被子女送進未封口的墳墓中,每天送一次飯,什麼時候沒人接了,就把墓口封上,把「活人墓」徹底變成為死人墓。
  • 養老金2020年規定 70歲老人高齡補貼多少
    本文來源:股城網好消息,日前,17省份養老金調整方案公布,讓當地退休人士結束了焦急的等待,並且還能在7月份領到1-6月份補發的養老金,可喜可賀。那養老金2020年規定,70歲老人高齡補貼多少?高齡補貼屬於傾斜補貼的內容,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吧。7月14日,北京人社局發布了2020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傾斜調整內容如下:65至69周歲每人每月再增加45元;70至74周歲再增加55元;75至79周歲再增加65元;80周歲以上再增加75元。對65歲以上退休人員中繳費年限滿30年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 高齡產婦考驗兩孩新政落地 京計生條例將啟動修訂
    緊隨而來的第二個糾結就是兩邊父母年歲都大了,身體不好又不在北京,第二個娃肯定得單女士自己帶。做高齡產婦且不說身體恢復得慢,能不能再有精力帶孩子都得打個問號。「如果再生,我很可能就得辭職全職在家照顧兩個娃。」單女士打起了算盤,那會多一口人少一份收入,可能還得僱個保姆,丈夫養家的壓力可想而知,「要是鼓勵二胎能給一兩年的產假就好了!」
  • 日本養老保險遭遇拒繳危機 37%國民未交養老金
    此事在日本社會引起強烈震動,因為日本國會目前正就養老金制度改革問題展開討論,政府準備採取非常措施強迫國民交納養老保險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系教授黃華明認為,一直以來,以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為代表的高福利保障一直是日本國民的驕傲。
  • 日本康養政策法規沿革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的啟示
    願景是美好的,並且目標也一定會實現,但是基於我國的特殊國情,我國的養老產業的發展困難也是存在的,這些也不可迴避,比如:1.在供需方面,近10年來,中國80歲以上高齡老人已超過2000萬,居家和社區養老產品供給不足,遠遠不能滿足需要。2.在政策方面,雖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落實不到位。
  • 觀點|退休決策權應交給個人,但政府可鼓勵晚領養老金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董克用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表示,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並進入深度和重度老齡化的背景下,延遲退休或者延遲領取養老金可能是不得不面對的選擇。但是,在延遲退休制度設計上,不能硬性規定退休年齡,而要把退休的決策權交還給個人。「政策可以鼓勵人們晚一點去領退休金。
  • 多地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個人繳費檔次增加 鼓勵多繳多得
    隨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城鄉居民有望領取到更高水平的養老金。多地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首先科普一下,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大制度平臺。簡單而言,前者發放給城鎮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後者發放給沒有工作的居民和農村居民。
  • 小鎮高齡老年人養老離家不離村
    幸福院管理員常輝說, 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在這裡每天都能吃上免費的營養午餐,還能享受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撫慰、文化娛樂等5項免費服務。「吃得這麼好還不要錢,真好真好!」84歲的孫蘭英聲音洪亮。  院裡轉一圈,食堂、大火炕、活動室、農耕園,一應俱全。「老人們的兒女大部分在外打工,平時無依無靠。有了幸福院,甭提多開心。」
  • 日本養老制度發展歷程:從「國家福利」到「社會福利」
    日本在養老保障上的成功,得益於養老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相關政策的完善,通過國民年金、醫療保險和介護保險支撐和保障養老,催生和保障養老產業的發展。1983年制定《老年人保健法》,並在1985年正式生效,全面推廣老人保健設施,使日本老人福利政策的重心開始向居家養老、居家看護的方向轉移。《老年人福利法》制定實施後,國家和地方的社會團體也在相關規定中,將老年人福利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然而日本當時65歲以上的老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6%,遠遠低於日本今天的老年人數量佔到全國總人口數量的28%的比例,所以這些有關養老的法律還沒有充分顯現出它的意義。
  • 日本養老金制度演變、稅收政策及經驗借鑑(完整版)
    2013年1月28日召開的「通常國會」[13]通過法律形式規定,未來5年到10年內,除健全的基金之外,厚生年金基金需解散或轉移至其他制度。自2014年4月起日本政府不再批准建立新的厚生年金基金計劃。[14]  3、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計劃  日本的養老金第三支柱包括針對第1類參與者[15]的國民年金基金和2001年引入的個人型DC計劃。
  • 65歲以上老人高齡老人補貼政策
    很多人可能忽視了各種各樣的政策,實際上這樣的政策還真不少。 為的就是防止車輛溜坡;其二、拉起時手剎放開剎車踏板後最好等待個一兩秒再掛P擋。不管養殖什麼都可能有賺有虧。採取由少到多。茶籽餅對人體基本上沒有毒。今年的5月1至5日是五一假期。以免局部種子長時間在高溫下產生發酵出現爛芽的現象。。還是現在的菸民。種子的發芽率也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快。西瓜常用催芽法1。活動量也會多。使用8號鐵絲作為支撐。
  • 2019年北京養老新政:60歲以上老人持卡免費乘公交逛公園
    三項補貼整合為高齡津貼  2008年起,本市為戶籍老年人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高齡老人醫療補助等,10年來一直未做調整,當前老年人津貼、補貼、補助等政策存在碎片化問題。  《實施意見》提出要構建本市全新的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制度,將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高齡津貼、高齡老人醫療補助整合為高齡津貼。
  • 北京市修訂積分落戶政策 擬公示落戶人員各項指標分值
    積分落戶本報訊(記者 林豔)昨日,北京市發改委發布消息,本市積分落戶試行政策內容有所修訂,開始向社會徵求意見。本次修訂對7個導向指標中的6個予以精簡優化,即優化了3個指標,精簡了2個指標,調整了1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