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30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政府計劃修訂高齡政策,鼓勵人們把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推遲到75歲,屆時每個月能領取的金額會是65歲就領取金額的近兩倍。
據報導,日本人原則上可在60到65歲之間領取養老金,然而當局欲為「百年人生社會」制定新政策,計劃把領取年齡推到70歲以後。目前,日本勞動部門正召集專家,要草擬相關修訂法案,計劃2020年在國會通過。
近日,日本當局發布了一些數據,稱若推遲領取養老金,所得金額會有不同。例如,若是在65歲以後領取,每推遲一個月,金額就增加0.7%;若推遲到70歲,則比原本多42%;推遲到75歲的話,會比65歲時領多84%。
當局還以100歲為準計算,從75歲開始領養老金,到100歲可領取的總額為3728萬日元(約人民幣229.49萬元)。從65歲開始領,則是2805萬日元(約人民幣172.67萬元),相差近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56萬元)。
據悉,日本養老金制度為終生受領制,分成交付給政府的「國民年金」以及日本企業管理的「厚生年金」兩種。僱傭人士可拿到政府和企業的雙份養老金,一般工薪階級的家庭,丈夫在65歲開始領取,平均每個月是33萬日元(約人民幣2萬元)。
日本統計局的報告顯示,60歲至69歲年齡組別的夫婦家庭,每月平均的開銷是29.8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4萬元)。靠國民年金的夫婦大多繼續留在職場到70歲以後。
報告還表明,基於生育率下降,年輕人口與老年人口比例持續下跌,日本的社保費目前不斷膨脹。而且,其終生支付的養老金制度,因為領取人數的增加,面臨著巨大挑戰。
日本經濟新聞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70歲以上老人有15%留在職場,有3成的70歲以上老人表示希望繼續工作。
目前,日本大多的企業也因為缺人而將退休年齡推遲到70歲。日本當局擬推遲養老金領取年齡,被認為是在為其「退而不休」的社會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