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畫了一隻大公雞,還題寫了一首很俗的詩,但是卻入選了課本

2020-12-13 小雷說詩詞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書畫家;原名唐寅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現在關於他的視劇也是比比皆是,所以提起這位大文豪,相信對於絕大部分的讀者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不過人們可能有一個誤區,認為現實生活中的唐伯虎就是像影視劇裡那樣,家境富裕,還有八位天仙一般的老婆,以及一位紅顏知己秋香。其實這只是後人一種美好的想像,唐伯虎一生極為悲慘,儘管少年時代家境還算富有,可是後來由於捲入當時一場科舉舞弊案,不僅丟掉了功名,還一度入獄,妻子也離開了他,後半生很落魄。

我們對於一位歷史人物,不應該僅僅依靠影視劇,這樣反而無益,會讓人差生誤解,在這裡並不是要批評影視,一種美好的想像,戲說那是可以,但有的時候還是要尊重歷史。這也是一種人生態度,不應該把歷史和現實搞混,畢竟現實和歷史是有差距,對於一段歷史更多的儘管可能去還原。當然影視劇也有它的好處,至少在傳播上很快,受眾也更加廣泛。

晚年的唐伯虎隱居在鄉野,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這個時候每天只不過是喝酒吟詩,把畫好的畫拿出去買,用來換酒錢,這在他的詩作中就有描寫「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折花枝當酒錢。」,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態度,也讓他對於現實有著更為深刻的感知,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是別具一格,以他這首《畫雞》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很俗氣,但是描寫得活靈活現,為此還入選了小學課本,成為大家最熟悉的一首詩。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唐伯虎的畫也是有很有意境,現在他的作品早已是成為了無價之寶,無數的收藏家爭相收藏,但是流傳下來的作品並不多。他的畫很寫實,這一點與別的畫家是不太一樣。而這首詩也是一首題畫詩,當時唐伯虎畫了一隻大公雞,然後在旁邊題寫了這麼一首詩,看似寫得很一般,但是每一句也是很有詩意,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如此有趣的一首詩,無論過去讀過了多少遍,那也是值得我們再去一讀再讀。

第一二句便是寫了公雞的外形,寥寥數語便是活靈活現,把公雞的外形描繪得很生動,「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公雞頭上的紅冠根本就不用裁,它天生就是那個樣子,身上潔白一片,好像是一團雪一樣,從遠處向我們走來。這兩句有一種獨特的意境,立馬也使得這首詩顯得生動有趣。

第三四句又是進一步地讚美了大公雞,同時也使得這首詩更為有意境,「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公雞一生之中很少輕易啼叫,但是只要一叫,千家萬戶都要開門。這兩句也是抓住了公雞的特點,我們都知道公雞清晨才會打鳴,叫過了之後,也就意味著天馬上就要亮了,人們這個時候就要開始起床準備幹活。

唐伯虎的詩清新脫俗,寫得又是很有趣,在這麼一首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中,卻是把公雞的外形,還有公雞平日生活的樣子描寫得活靈活現,讀來也是讓人拍案叫絕。所以儘管看似很普通,但是每一句又是寫得很有趣,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不鳴則已,一鳴便是驚人,這也是唐伯虎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相關焦點

  • 唐伯虎隨手畫了一隻大公雞,再配上白話詩,如今入選小學教材!
    但上天總是會妒忌有才能的人,原本順風順水的唐伯虎卻在科場案中鋃鐺入獄,本應該走上仕途的唐伯虎被罷黜為吏,但是他所做的一首大白話詩,現如今卻被選入小學課本,這首詩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被選入課本呢?圖片:唐伯虎劇照《明史》中是這樣記載唐伯虎的:"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稟性非常聰敏。
  • 無名氏寫下的一首題畫詩,簡單卻生動有趣,成功入選課本
    題畫詩是一種藝術形式,是在中國畫的空白處,由畫家本人或他人題上一首詩,或抒發情感、或談論藝術、或詠嘆畫面意境。比較有名的題畫有杜甫的《畫鷹》,把畫鷹不凡的氣質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寫得栩栩如生,非常生動有趣。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每年都入選小學課本,成為唐詩裡的千古名篇
    王維的很多詩也都是膾炙人口,一些比較經典的作品,更是還時常會入選我們小學的課本,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一首極為難得的佳作,整首詩寫得很是簡練,也很是直白,只不過是描寫了一幅畫,卻是同樣的充滿了詩情畫意,同樣沒有高超表現手法,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對於事物的細膩的觀察,則是令人讚嘆不已。
  • 唐伯虎最張狂一首詩,開篇大笑,寫盡一生,雖命運坎坷卻不負盛名
    而唐伯虎在今人的印象中,則是既風流倜儻,又玩世不恭的形象,他不但是高富帥,還娶了八個白富美,真箇逍遙自在的人間神仙。而那個"唐伯虎點秋香"的逸聞更一直被人津津樂道。其實,這個故事只不過是後世文人給他,這個悲情才子移花接木的一樁風流韻事而已,似乎是想給他坎坷的人生增添一點歡愉,以不負他的風流之名吧。那麼,唐伯虎的人生到底是怎樣的呢?看看他自己的總結吧!
  • 唐伯虎失意時寫的一首詩,全文連出五個「不」字,卻叫人拍手稱好
    說到唐伯虎,大家肯定會想到他點秋香的影視劇。在劇中,唐伯虎不但風流瀟灑,而且才華過人,甚至還能文能武,讓人喜愛不已。歷史上的唐伯虎,雖然沒有影視劇中演繹的那麼浮誇,但是在才華方面卻更加厲害。他既是畫家,又是詩人,同時還是非常有名的書法家。
  • 賀知章最快樂的一首詩,年年入選小學課本,老師強調必背古詩
    在大唐的詩人中,賀知章應該算是最幸福的一個,他沒有李白的鬱郁不得志,也沒有杜甫為生計困擾,他不像其他詩人一樣遭貶謫,他是武則天時期的狀元,也是浙江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狀元,從他考中狀元後,仕途就一直順順利利,連後來的唐玄宗也很優待他,在他86歲致仕後,還讓太子率百官送行,更親自為他兒子取名,可見賀知章多麼簡在帝心。
  • 王維最簡練的一首詩,雖然寫得很普通,但卻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
    王維,盛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成就也是足以媲美李白和杜甫,還被後世稱為「詩佛」,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王維的很多作品那是膾炙人口。同時他的詩作也是極為抒情,而且還充滿了深刻的禪理,這也正是王維詩作最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所以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唐詩最為靈動的一面。其實王維的詩作裡,也有一些很簡練的作品,這些作品雖然看似寫得很普通,但是年年入選小學課本,成為了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作品,譬如他的這首《畫》,便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唐伯虎一生知名畫作不少,而臨終前的絕筆詩,才是其真實寫照
    然而,臨終前唐伯虎所寫的一首詩,其影響比任何知名畫作都要更加深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首先筆者和大家鄭重聲明:影視劇當中的唐伯虎,與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相去甚遠。唐伯虎出生於公元1470年,他是蘇州市人。唐伯虎24歲時,其父親唐廣德因病去世。兩年之內,唐伯虎母親和妹妹也相繼病逝,此時唐伯虎妻子也因難產而亡。
  • 唐伯虎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4局豪邁驚人,最後4字成郭德綱口頭禪
    熟悉郭德綱的人,對於他常念的這首詩應該都有印象。我現在打字打出來這首詩,都能腦補出郭德綱在臺上念這首詩的腔調和語氣。這句詩往往用來謝場,念完就該鞠躬下臺了,既是總結人生經驗,表達一種人生的態度,也是對觀眾,對「衣食父母」的感謝。這句詩最後一句的出處是唐伯虎的名篇《言志》。
  • 清代詩人的一首詩,短短四句連用九個「一」字,令人大開眼界
    詩詞界有一種特殊的題材,名為「題畫詩」。 例如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就是題畫詩。 惠崇就是北宋著名的「九僧」之一,擅長繪畫。 他曾畫了兩幅春江晚景圖,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
  • 唐伯虎臨終前,在貧病交加中寫下一首絕筆詩,每讀一次都心生嘆息
    公元1498年,唐伯虎中應天府鄉試第一,他寫下了《領解元後謝主司》一詩: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鹹思備掃除。劍責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三策舉場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此時的唐伯虎對文徵明的勸告哪裡還聽得進去,回信給文徵明說:哥們,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的性格,如果你覺得看不慣,那我們以後就不用來往了。結果1499年,唐伯虎與江陰徐經入京參加會試,因徐經科舉舞弊案被牽連下獄,最後被罷黜為浙江一個小吏,心高氣傲的唐伯虎自然不願屈就,深以為恥堅決不去就職。
  • 解讀王維《畫》:被選入小學課本的一首詩,作者卻一直存在爭議
    《畫》這首詩太有名氣了,可以和《憫農》媲美,幾乎上過學的人都會背,而且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那種。人教版和滬教版小學語文都在一年級課本中收錄了這首詩。甚至這首詩可以作為一個謎語,而詩的名字《畫》則是謎底。這首詩從字面上看,描寫的是自然景物。
  • 蘇軾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入選小學課本,百讀不厭
    詩詞可以抒情,還可以說理。對於詩詞君而言,印象最深的哲理詩,是小學課本上蘇軾的《題西林壁》。在語文課本上,《題西林壁》背後有四個大字:背誦全文。從此這首詩就印在我的腦海中。鮮為人知的是,《題西林壁》是蘇軾遊廬山時所作。
  • 風流才子唐伯虎為廁所題寫對聯,詞藻讓人拍手稱嘆,堪稱絕對
    作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家境貧窮,可以用窮得揭不開鍋來形容。從小生活困難,唐伯虎立志要考科舉,入仕治學,做官為民,於是唐伯虎多年來也飽讀詩書,舞文弄墨。讀書讀書再讀書,唐伯虎終有有資格參加科舉了,但是唐伯虎卻在一次舞弊案件中遭到牽連,無法為官,本就清貧的生活更加艱難,與他風流才子的名號大相逕庭。
  • 700多年前,一場「高考」斷送了唐伯虎仕途,卻成就其詩畫之才
    「科場舞弊案」,自此仕途夢碎,遊蕩江湖,埋沒於詩畫之間,終成一代詩畫名家。唐伯虎的父親是一個商人,希望兒子能參加科舉考試以光宗耀祖,曾強迫唐伯虎讀五經之書,但是,唐伯虎對於科舉不太有興趣,性格狂放,崇尚自由之氣。
  • 記錄「一首詩的誕生」《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在京首發
    活動現場(煙驛 攝)12月19日下午,由《詩探索》編輯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首發式暨作者誦讀會在北京舉行。新詩如何生成?一首詩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經歷與往昔?《詩探索》編輯委員會主持出版的系列出版物「一首詩的誕生」將詩歌創作的根本問題告訴讀者。《尋找一隻石頭裡的獅子》作為「一首詩的誕生(第三輯)」由《詩探索》編輯部編選,著名詩人林莽、陳亮擔綱主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由50位詩人的50首精選詩歌作品和50篇探討一首詩的發生與創作方式與技巧的短文組成的詩歌普及讀本。
  • 這首五言絕句是首豔詩,居然入選唐詩三百首,俗中含雅,樂而不淫
    古代描寫男女情事的文學作品很多,甚至還被好事者收錄成集。個別創作者試圖通過著力渲染香豔氛圍達到抓人眼球的目的,於是有不少作品由於尺度過於誇張而陷入了庸俗的死胡同,讀後令人作嘔。詩有俗雅之分,庸俗的作品沒有生命力。
  • 唐伯虎家境悽涼,曾向朋友借錢,朋友給他回了一首詩
    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大家並不陌生:花花公子唐伯虎,家財萬貫,娶了八個美嬌娘還意不平,整日跟狐朋狗友一起風流快活。一日,風流才子偶遇相府丫鬟秋香,便一路相隨,自賣自身,混入相府,經過一番曲折,最終抱得美人歸。因為影視劇的演繹,唐伯虎風流才子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 王維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0字意味盎然,小學課本的第一首!
    大家還記得,自己在上小學語文課的時候,或者翻語文課本的時候,讀到的第一首詩是哪一首嗎?懵懵懂懂的少年時代,走進陌生的校園,見陌生的小朋友,學習世界上早已存在的陌生的知識和規則。第一次接觸到詩歌這種東西,應該是會在心中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的吧。
  • 清朝非著名詩人的一首詩,僅僅28字,卻成佳作,入選課本
    入選課本的古詩詞,很多都是名家佳作。比如說,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但是,我卻很清楚,自己能夠體會到詩中兒童當時的心情。也許,他們很早就去了學堂,端坐在教室裡,搖頭晃腦地跟著先生念一些似懂非懂的句子,盼望著早點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