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業障深重的人,常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2020-12-25 文字溫暖心靈

「業障」一詞為佛門術語,佛學大詞典 對「業障」解釋如下: 【業障】 梵語karmavaranana。指業即障。三障之一,四障之一。

又作業累。謂眾生於身、口、意所造作之惡業能蔽障正道,故稱業障。另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一五、俱舍論卷十七等,謂一切惡業中,以五無間業為業障,餘一切惡業非為業障,無礙於聖道之修行。

從佛法義理來講,業障即障礙修行人證果得道的罪業。一切法由心想而生,罪業亦由心起,正如《地藏經》中所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這是出在《地藏經》,經中說的是事實。尤其現代社會,我們起心動念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僅要保護自己的利益,還要想盡方法爭取利益,這樣的心、行為就是罪業。中國過去有一句諺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意思就是說,人自私,為自己的利益,這是天經地義。不但中國人有這樣堅固的意念,外國人也不例外,外國人講究隱私權。佛為什麼說這是罪業?我們凡夫看的範圍太窄小,佛看得廣大。

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為什麼現在變成凡夫,這不就是罪業嗎?我們把佛的千言萬語歸納起來就是三句話:你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你從佛菩薩變成苦惱的凡夫。

由此可知,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罪。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這三樁事情相應,所以說「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妄想分別執著你統統都有,就把一真法界轉變成六道輪迴,如果有堅固的分別執著,就變現三途地獄。本來沒有六道,沒有輪迴,也沒有餓鬼、畜生、地獄,都是我們不善的念頭變現出來的。

這個毛病如何對治?必須要捨棄自私自利,放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控制的妄想,對一切人事物佔有的妄念。「控制、佔有」,是一切眾生與生俱來的煩惱,不是學的。為什麼會有?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如果這個習氣讓它增長,你造的罪業就極重極大。以為損人可以利己,實際上損人決定害自己。

可是這種煩惱習氣不容易斷,它的根太深了,起心動念,它就冒出來了,就想管別人的事情,就想控制別人,希望一切人都聽自己的。這個念頭是六道輪迴的根,也可以說是三途地獄的根,佛教我們要把這個根拔掉。所以回過頭來,念念為眾生著想、為社會著想,不要想自己,這就轉過來了。得時時轉,念念轉。每天要提醒自己。

歲月不是因經歷而遺憾,而是因滄桑而豐盈;人生,不是因時光而變老,而是隨心態而改變,有些事,看似有趣卻毫無意義;有些事,看似枯燥卻意境深遠。

人往往迷失在虛假的美好裡,難以保持一顆清醒的心;眼睛純淨,能看到最真實的景色;耳朵純淨,能聽到最真切的聲音;內心的喧囂,需要撇去幹擾思緒的雜質;律己、善待、用心、惜緣,做好身邊事,珍惜身邊人;如此,即是修行。

《地藏菩薩本願經》「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怎麼解釋?法師開示:第一對於不信佛、不學佛的閻浮提眾生而言,經文中的這種描述,完全符合實際情況。第二對於信佛學佛的閻浮提人而言,這些描述也是事實情況。

為什麼?學佛人與不學佛的人,一切舉止動念,無不是業,包括惡業和善業。此處之「業」分兩種,有善業有惡業。

善業、惡業「無不是罪」,又作何解釋呢?為什麼世間的「善業」,居然成了「罪」了呢?師答:佛法是講次第的,世間善業,相對於出世間的淨業:無相、無念、無願、空,乃至大乘佛性而言的確是罪,而且是很重的罪業,何以故?善惡二業皆屬妄想,妄想心障清淨心,礙菩提道故;佛法中的「善、惡」,是個相對概念。

人,對於三惡道的眾生而言,是善人;若與天人相比,就是惡人;天人,與人相比是善人,與羅漢相比,則是惡人;羅漢闢支佛,與六道眾生比,是善人;與大乘菩薩和佛比,則是惡人;菩薩與小乘羅漢比是善人,與佛陀比則是惡人……

《地藏經》此處所說的「業」,特指「閻浮提眾生的善業、惡業」。說「善惡二業皆是『罪』」,則是相對於出世間的「淨業」而言。所謂「方便波羅蜜」,方便是指環境,任何環境下都能回歸自性,這就是方便波羅蜜;如果你能受持「反聞聞自性」,你就會了「方便波羅蜜」。

也就是說,業障都是眾生的不善心感召而來的,所以業障也被引申為惡業極重的人。生活當中,業障深重的人,根據其言行舉止,一眼就能看出來,看看有你嗎?

其一,終日昏沉,毫無生氣。

「昏沉」是指頭腦迷糊,神志不清,患了重感冒覺得頭腦昏沉。如果把這種「昏沉」的習氣帶到生活和工作當中,表現出來的就是終日悶悶不樂,毫無生氣。

其二,散亂掉舉,心難專注。

對於外界道或五陰之境,心裏面不能保持寂靜、安靜,總是內動搖,不能穩住心神,能障礙人的禪定。它常常和「悔」在一起,所以往往二者被合稱「掉悔容」。

對於我們來說,不能專注,學業、工作都難有大成就。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散亂掉舉所障礙的,就是專注於一境的清淨心。

其三,喪失正念,妄想紛飛。

正念,佛為眾生施設的八正道之一,意為憶念正道,使邪念不生。業障深重者,修行中易喪失正念,以致於妄想紛飛。

學佛不論有錢無錢,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心向善,虔誠對佛,實踐佛法。諸佛大慈大悲,一定平等加持護念!學佛要學佛陀的存心、言語、行為,不要把學佛變成佛學研究,而停留在口頭的爭論、意識的空想。

讀經書不是為了空記文字,而是為了通過經書而明理,知道如何為人處世,解脫煩惱,從生死的困惑和束縛中超越,從而得到真正的自由,心靈的自由,超越生死的自由!假如所聞佛法不是作為修行指導的話,那麼聽聞再多也對自己的生死毫無用處,只是增加一些談資和記憶罷了,依然輪迴痛苦中,難以解脫!

聽聞、看書所積累的知識如果不能夠成為觀照自心的智慧時,那是不能了生死的,苦惱輪迴依舊!

當你學到的所有智慧能夠內化成生命的力量,從而道德人格圓滿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學有所成了!假如只是作為一種談論,卻沒有在你內心中出現轉變,那又有何究竟利益呢?聽聞來的法理,假如不能作為一種指導自己提起正念,轉變自己身口意的良導,而只是作為談論或讚嘆的對象,那又如何能幫助自己解脫呢?

聽來的經驗不要只是作為談論和想像,那樣並不能幫助自己了修行,應該在當下提起正念,觀照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那樣才切實可行。

真正高妙的文章不於雕琢中得,若能長養開闊大氣的心胸,超邁豪絕的人格,則觸機自然流出千古之名篇了!提起正念,無需要去幻想以後會得到什麼。當真正無執的心現前時,未來就是淡淡的、安詳的,當下就是清涼的,但這一切是自然而然的。當你老想得到時,可能卻總得不到,當你真正放下時,卻又忽然現前了。不要幻想得到什麼果位,只是老實提起正念即可。

不要跟隨妄想而陷入欲望的泥坑,妄想是生滅變異,畢竟無所得的。清醒明了,不隨妄想上下顛倒,正念即現前了。只有正念堅固才能走在解脫的正道上!

通過上文所列舉的種種外在表現和分析,業障深重者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來。《華嚴經》中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業障由不善心而起的業行感召而來,也必然由心懺悔而消。心地清淨,由衷懺悔,圓滿持戒,精進修行,業障必能隨緣而消。感恩有您的閱讀、關注、收藏、轉發和分享!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字溫暖心靈

相關焦點

  • 佛教:這三個命苦的人,往往是業障深重,有沒有你?
    我們常常抱怨生活不公,造化弄人,有的人一生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處處得意;而有的人一生貧窮困苦,命運曲折,卻從不去想為什麼自己會這麼倒黴,而別人為什會那麼幸運,萬事有果就一定有因,生活中,這三個特別命苦的人,實際上是自己的業障深重,看看有沒有你?一、一生命運坎坷曲折的人。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四個特徵,希望沒有你
    首先一個人,必須要認真反省自己,承認自己有罪業,看到自己的缺點毛病,才會去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為,才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如果一個人總是對別人不滿,總是把自己的錯誤遷怒於別人,那麼這個人就不可救藥了,也正是業深障重的表現,一個人身上有這四個特徵,往往就是業障深重,希望沒有你,如果有就要懺悔改過。一、心靈清淨,妄想煩惱多。
  • 佛教:業障重的人,有2個特徵,一眼就能看出來,看看有你嗎?
    佛教中有句偈子:「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佛說: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無非就四個字「人生酬業」而已,酬償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因,善因得善果,惡因造惡報,所以人的一生,無論遇到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命裡註定。古人云:「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既然如此,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往往會出現這3個特徵,一個也別大意
    業有善有惡、善業能給我們帶來善報,壞事做多了最終會導致災禍加身,而好事做多了也會有福報來臨,因果報應真實不虛。佛教認為業障會給我們帶來惡報,有些人在生活中他們的工作、家庭、子女等都煩惱連連,災禍不斷,這就是業障積累得多了給自己帶來的惡報。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往往會出現這3個特徵,一個也別大意!
  • 「業障深重的人,這3個特徵往往很明顯」:希望你沒有
    經常有人說某某人業障深重,那麼什麼是業障呢?業障這個詞語出自佛教,一般是用來比喻人的罪孽。當一個人遭遇了種種困難,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的時候,學佛的人就會說,是這個人的業障積累導致的。業由三個方面產生,分別是身口意,也就是行為舉止、言語談吐和思想意識。
  • 佛教:「業障」重的人,常有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業障」是佛門中的術語,想必許多學佛人都聽過,但它究竟是何含義,卻未必人人能說清楚。其實,業障並不是迷信,所謂「栽瓜種豆,自作自受」,那些平素造作惡業的人,身邊不乏障礙修行證果的逆緣,而這些「障礙」,就是我們所講的業障。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有這5大表現,你有嗎?
    業障,佛教語,指妨礙修行正果的罪業,比喻人的罪孽 。詈詞。它指責他人他物為惡果、禍患的根源。出自南朝梁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進更思惟:「但是我業障未消耳。」「業」,梵語為羯磨,有造作之意。指我們人類以身、口、意三業所造作善惡是非的一切行為。所謂「障「,即是障蔽。
  • 佛曰:因果不空,「業障」深重之人,身上都有這3大表現
    人造了善業就會得到福報,相對應的造了惡業就會帶來因果報應,也就是人們經常說到的業障,它會讓人的一生起伏不定,坎坷不安。因為惡業帶來的因果就會感召過來你「冤親債主」,這就是因果際會,各自因果各自受。經曰:所造諸惡業,皆由貪嗔痴。
  • 業障深重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希望你不是
    佛中常說「業障深重」,現實中大多數人都無法明白「業障」一詞準確的定義。正如南朝梁慧皎 《高僧傳·譯經中·曇無讖》中所著:"進更思維:'但是我業障未消耳。'」便是該詞的由來。通常,「業障」比作「人的罪孽」,即一生中所有惡事、壞事的根源。在佛學中,則是影響人無法得道的真正阻礙。業障對於人整個一生來說可以說至關重要,它是人們平日裡的逆境,讓人們失去一顆清淨的心。若哪天對他人無故發火,遷怒於人,後續遭到同樣對待,這就是業障最集中也是最為直接的體現。
  • 佛說: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三句話,福報自來,功德無量
    靈山大佛 因果報應,真實不虛,因為過去生中每個人造的因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果報也各不相同,但是果報肯定能改,趨吉避兇是決定可以做到的。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我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當你煩惱和痛苦太多時,說明你業障很深,要想獲得好運,只有消除自己的業障。只有業障消除了,人才會遇到好運,人生才會順風順水,當你發現自己最近經常走背運時,發現自己業障深重時,可以在心中默念一句話,業障自然消除。
  • 業障深重的7個徵兆,發現一個,也要趕緊懺悔了!
    佛教有一個常用術語——業障,我們經常聽人說自己「業障深重」,那什麼是業障呢?業就是我們身、口、意的各種造作,障是障礙。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對我們修行造成的障礙,就是業障。業障深重的人,往往有這7個徵兆,發現一個,也要注意!一、疾病纏身業障深重的人,往往身體不好,疾病纏身。
  • 「業障」重的人,都有這1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佛門中的一個詞,叫做「業障」,當一些佛弟子遇到了困難和坎坷時,就會常常說道「我業障太重了」、「我業障顯現了」等話。那麼「業障」是什麼?業障重的人,通常有會有怎麼樣的表現呢?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來一起了解一下吧。什麼是業障呢?從字面的意思來解釋,就是「業力遮障」,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我們熟悉的因果報應。
  • 佛教:「業障」現前,會出現這4大徵兆,看看你有嗎?
    何謂「業障」?其實就是因果報應。曾經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果報現前,各種障礙就現前了。比如有些人學佛之後,越覺諸事不順,這往往是業障現前,不用慌亂,顯現業障才能消業,發露懺悔,罪業即消。業力清淨了,人生才會吉祥順遂、無有諸苦。
  • 「業障」每個人都有,因果報應真實不虛
    文/一隻孤獨的老鷹生活百味雜陳,世界其實很美好業障每個人都有,何為業障?簡單來說就是曾經身口意所造的惡業,比如殺生,誹謗,嗔恨等等。只要我們還在六道輪迴,就無法擺脫,只要曾經產生過惡的念頭,就會有業障,業障的具體表現就是惡的果報,會通過任何形式表現出來,在我們世間來看就是各種不順和打擊,會讓自己產生痛苦的一切事。很多突如其來的災禍,為什麼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感覺很倒黴,很多意外事故並不是偶然發生的,看似偶然,實則是一種必然,全在因果報應法則裡運轉。
  • 《地藏經》裡說,每個眾生都業障深重,原來有另外一層意思
    昌樂法師《大願如地藏》 第3課我們為何如此業障深重?念《地藏經》的人如果沒有很大的願力的話,常常會念的感覺自己真是業障深重。特別念了《地藏經》當中這樣一段話,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你哪裡是個人?簡直就不是個人,你業障深重!
  • 佛教:有了這4種表現,是業障消除的徵兆,看看你有嗎?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有緣遇到佛法,乃是生生世世修來的福報,所以作為學佛修行人,這一生有兩件事不能等,第一是消除業障,第二就是要廣結善緣。人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造業,有善業,有惡業,如此循環不休。在《易經》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所以人一生的吉兇禍福也都源於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佛教中講得更為明了,種善因得善果,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 一個人有這三種徵兆時,說明你的業障消除了,你有嗎?
    人生之所以有種種痛苦,命運不好,災禍不斷,是因為我們往昔曾造下了種種罪業和惡因。人生要想有好的命運,一切順利,平安吉祥,首先要消除業障,消業還債,才會苦盡甘來。業障就是妨礙我們修行證果的罪業,一個人業障深重,就不會有清淨心,所以我們才無法出離三界,遠離痛苦。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往往會出現這4個徵兆,一個也要小心
    這不前段時間在我們佛學愛好者的一個微信群裡,就經常看到有人聊到有關於業障的話題。群裡很多剛剛接觸佛學的人可能並不是特別了解,到底什麼是業障?希望知者能夠為他們略解一二。其實,所謂「業障」,從佛家門派的專業角度來講就是指妨礙人修成正果的罪業,是佛學門派中的專詞,它主要代表的就是佛教常言的因果關係。
  • 因果不虛,業障重的人,一般會有2大特徵,看看有你嗎?
    古語云:「一切皆是命,半點不由人。」歷經滄桑,人來人往,也許你會明白確實如此,既然如此,那人生意義何在呢!佛教講因果,所謂註定的命運,也都是因果造成的,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改命。人之所以會都到命運的約束,源於業力的牽引,過去生中種的不善因,造成的今生的業障,只要消除業障,智慧就現前,命運自然會有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