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茶館
事情得從一起打架糾紛說起。據《廣州日報》報導,去年9月,市民梁某和女友在白雲區嘉禾廣場逛街,遇到兩名派發健身會所廣告單的男子。女友不接廣告單就走開了,梁某聽到派廣告單的人罵他女友,就要求他們道歉,結果遭到對方兩人毆打,導致其眼鏡破碎,右眼大量出血。近日,白雲區法院一審判決兩名打人者賠償傷者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眼鏡費用等共9967.57元。
沒遇到過健身廣告傳單,說明你離開城市生活已好多年;沒見過傳單擾民,說明你不曾在街上走過路。上述事件雖只是一起小小個案,卻引起了廣大網民的公憤。因為,被傳單騷擾者大有人在,只是被騷擾的方式不同。有的被派單員索要手機號,有的被對方纏住搞「暴力促銷」,有的在拒接傳單時遭對方白眼,或詛咒……
街頭傳單已成一大公害:製造垃圾、影響市容、騷擾市民、違反廣告法,有的傳單甚至就是商業詐騙的信息渠道。回顧過往報導,你會發現,街頭傳單忽悠市民辦理各種充值會員卡後,老闆突然跑路的情況,時有發生。我想,是時候對街頭派傳單亂象進行大力規範與整治了。
無論是根據《廣告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還是各城市的戶外廣告管理辦法,絕大多數的街頭傳單都是不合法的。首先,廣告內容未經審查,是否存在虛假、誇大的表述,主要靠商家自律。其次,廣告傳單、卡片發下去後,很快就被扔在地上成了垃圾,而且前面收拾完,後面很快又有了,大大增加了環衛工的工作量。對於張貼型的傳單,清理起來更是苦不堪言。
當然,各地有關部門對街頭傳單的治理,也很頭痛。一來,派單人員人數眾多,執法力量捉襟見肘;二來,派單人員地點不固定,流動性強;三來,違法成本低,城管執法人員對派單人員多以教育與警告為主,沒什麼威懾力。這就需要有關部門轉變監管思維。首先,從源頭整治,根據傳單上的聯繫方式,直接找發布單位進行執法;其次,修訂城市戶外廣告管理辦法,明確違法性質,提高違法成本;最後,規範並簡化傳單的審批程序,讓商家合法發傳單和回收傳單。
方揚 教師
(原標題:對街頭派傳單的亂象該治治了)
本文來源:大洋網-信息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