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8月5日18時28分訊(實習記者 王奕懿)昨(4)日,市規劃局發布《重慶市主城區美麗山水城市規劃》,引起廣泛關注。今日,記者從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兩位副總工程師餘軍、羅江帆處了解到,規劃中的眺望點可以看到巴渝十二景的景色,22條視線通廊可以從這山看到那山,11處郊野公園自然野趣味十足……你想知道這些地方在哪兒嗎?你家附近有嗎?快來看看吧!
現狀:主城區呈「一島、兩江、三谷、四脈」的自然山水格局
舉措意義:具有生態意義 改變居住環境
美麗山水,是自然饋贈重慶的禮物,這座山水之城現在是怎樣一個格局?據介紹,重慶主城區兩江合抱、青山縱隔,呈現「一島、兩江、三谷、四脈」的自然山水格局。「一島」是指渝中半島;「兩江」是指長江、嘉陵江;「三谷」是指四山之間的寬谷,長50-70公裡,寬5-20公裡,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地區;「四山」則是指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和明月山。
直轄近20年來,為體現山城、江城風貌,按照「顯山露水」的理念,先後開展了一系列規劃編制工作,並依法管控,包括渝中半島城市設計;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管制分區規劃;兩江四岸濱江地帶城市設計等。
而美麗山水城市規劃是針對主城山系、水系、綠系,為建設一個山水交融、錯落有致、富有立體感的美麗山水城市。
那這次規劃與以前的規劃有什麼不同?有什麼亮點呢?重慶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餘軍稱,這不僅僅是對景觀的一個改變,是具有生態意義的,儘量保證了從主城任何一個位置都能觀賞到山水城市的景象,把內部小的東西儘可能地利用起來,從而去改變一個大的居住環境。
「通過這次的梳理,也算是第一次弄清楚主城的整體資源,不同層級的山水該怎麼去保護,不同公園與市民的關係,更具體,有利於實施,在山水城市中,這是較前沿的嘗試。」餘軍說道。
舉措1:《規劃》稱,我市規劃建設城市風光眺望系統,將依託城市重要自然制高點、主要開敞空間和重要公共建築,規劃控制22條視線通廊、32處風光眺望點和46處城市內部眺望點,改變「有山難見山」的現象,讓你「一覽眾山小」。
解讀1:32處風光眺望點分布各個山頭 有獅子峰、鐵山坪等
作為「山城」的好處,就是晚上可以去山頂吹吹風,看看夜景,數數星星。32處風光眺望點則分布在主城各個山頭,在眺望點看風景,這是多麼享受的一件事。
32處風光眺望點包括銅鑼山的一棵樹、鐵山坪、大金鷹;中梁山的歌樂山、陳家坡;龍王洞山的三根樹;縉雲山的獅子峰、蘇家灣;明月山的徐家堡;雲篆山的雲篆寺;樵坪山的老鷹石等,平均海拔在400米左右,最高的是縉雲山的獅子峰,有872米。
解讀2:去46處城市內部眺望點 看最美山水景色
風光眺望點是從高處望向低處,而城市內部眺望點則是處於城市內部中,低處望向高處。意思就是在城中內部,某一個亭子、廣場,就能欣賞到這座山水城市。而每一個城市內部眺望點,就有相對應的景色,在最準確的位置,欣賞到最完整最美麗的景色,你心動嗎?
在朝天門看南山(銅鑼山);在洪崖洞看江北嘴;在人民公園看南濱路;在十八梯看南濱路;在石板坡看南濱路;在人民廣場看大禮堂、三峽博物館;在賀龍雕像看大田灣體育場;在珊瑚公園看南濱路……46處城市內部眺望點,你值得擁有!
解讀3:眺望點可看巴渝十二景 金碧流香、歌樂靈音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眺望點,可以看到古人看到的景色。羅江帆介紹,規劃梳理了新舊巴渝十二景的變遷,挖掘有價值的特色景觀遺存和古眺望點,其中有十處古巴渝十二景的景色可以在眺望點看到。
巴渝十二景是最能代表重慶特色的十二處景點,也是重慶的文化名片,其大部分集中在渝中半島。而此次在眺望點處能看到的景色有:人民公園的金碧流香;海棠溪的黃葛晚渡、海棠煙雨;歌樂山的歌樂靈音;雲篆山的雲篆風清;洪崖洞的洪崖滴翠;朝天門、江北嘴的字水宵燈;縉雲山獅子峰的縉嶺雲峽;南濱路龍門浩的龍門浩月;佛圖關的佛圖夜雨。
其中歌樂山的歌樂靈音、縉雲山獅子峰的縉嶺雲峽、雲篆山的雲篆風清這三處是在風光眺望點可看到,剩下的則是在城市內部眺望點觀看。
解讀4:規劃22條視線通廊 盡享兩座山頭風光美景
想要從這山看到那山,視線不受遮擋嗎?視線通廊可以做到。羅江帆稱,視線通廊有兩種,一種是從低處看向高處,視線不受遮擋;另一種是從高處看高處,這山能望見那山,儘管中間會有建築,但是會控高,讓視線直接到達,這樣就可以同時享受兩座山頭的風光美景。
這22條視線通廊分別是鵝嶺-枇杷山、枇杷山-南山、鵝嶺-南山、鵝嶺-鴻恩寺、鴻恩寺-平頂山、平頂山-歌樂山、鴻恩寺-照母山、龍王洞山-長令嶺、高坪-火焰山(北碚公園)、水土中心區-雲臺山、寨山坪-豐文山、寨山坪-三多橋、雲篆山-白居寺、雲篆山-金鰲寺、龍崗山-鳳凰山、茶園中心區-銅鑼山、火風山-龍頭寺、蔡家-會展中心、釣魚嘴-銅鑼山、九龍半島-銅鑼山、西永中心區-縉雲山、陶家中心區-中梁山視線通廊。
舉措2:《規劃》稱,要嚴格控制保護兩條城中山脊線,並首次提出管控「城中山」。其中,「城中山脊線」是指枇杷山-鵝嶺-平頂山、龍王洞山-照母山-石子山。建立40座重要城中山體(含崖線)保護名錄,並劃定保護線,對開發建設的強度、高度、色彩等進行嚴控。
解讀:照母山、平頂山等40座山 被納入城中山體保護名錄
「優先保護原生態和地理特徵明顯的山體,對與城市關係密切的山體擇其重點加以保護。」羅江帆表示,此次選取了具有一定高度和較大規模,對城市形態控制具有重要影響、得到市民廣泛認同的40座城中山體(含陡崖),建立了重要城中山體保護名錄。
具體有樵坪山、雲篆山、寨山坪、雲臺山、枇杷山、鵝嶺-佛圖關、平頂山、申家坪、雙山、半山、王家大山、芝麻坪、金鰲寺、重鋼崖線、白居寺、火焰山(北碚公園)、高坪、豐文山、磨盤山、觀音山、蔡家崗、鹿山、兩路崖線、長令嶺、火風山、照母山、石子山、禮嘉崖線、白雲山、鴻恩寺、塔子山、環山、呂家嶺、龍崗山、鳳凰山、臥龍山、牛頭山、劉家崗、石柱壪、科普中心。
舉措3:《規劃》稱,在現狀彩雲湖、九曲河、迎龍湖3處溼地公園的基礎上,利用部分兩江灘涂地、一級支流的洪泛區,新增13處溼地公園,讓更多市民能與綠共生,與水親近。
解讀:新增13個溼地公園 萬壽橋、朝陽溪都可以有
去溼地公園看看吧,重慶將增加13個。這13個溼地公園分別是沐仙湖溼地公園、御臨河溼地公園、朝陽溪溼地公園、北濱路消落帶溼地公園、珊瑚壩溼地公園、大溪河溼地公園、萬壽橋溼地公園、西永濱河溼地公園、水井溪溼地公園、跳蹬河溼地公園、花溪河溼地公園、苦溪河溼地公園、龍灘子溼地公園。
舉措4:《規劃》稱,在非城市建設用地區域,將選取具備獨特景觀、生態資源的城市邊緣地區,結合山形走勢、河流水體、組團隔離綠帶分布情況規劃11處郊野公園,供市民就近享受自然野趣。
解讀:帶家人享自然野趣 去11處郊野公園
周末到了,帶孩子去公園玩耍,原生態的更好哦!羅江帆表示,在城市規劃建設用地以外,選取自然特徵明顯、景觀生態功能突出的地區,規劃11處郊野公園,使市民能就近享受自然野趣。據介紹,11處郊野公園在主城中分布均勻,位於城市邊緣。
它們分別是龍鳳溪郊野公園、大成湖郊野公園、寨山坪郊野公園、大溪河郊野公園、雲臺山郊野公園、新橋水庫郊野公園、環山郊野公園、金鰲寺郊野公園、雲篆山郊野公園、樵坪山郊野公園、南湖郊野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