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深秋,加上這幾天秋雨綿綿,山城重慶的秋意越來越濃。黃色的菊花、紅色的楓葉,加上隨處可見的翠綠和墨綠的常綠闊葉植物,讓重慶的秋天格外多彩和情深意濃。
說到秋天,肯定和登高密不可分。日前,記者走訪了渝中區幾個「身在高處」的特色公園,今天就帶你感受一下這隱於市區的美景。
虎頭巖公園:多彩的空中懸廊
虎頭巖公園被稱為建在山脊上的立體公園,隔江遙對江北鴻恩寺,其中一段山脊觀光道繞過虎頭巖報警臺,跨越重慶首條螺旋式隧道(長和路),成為空中懸廊。
15日上午,天上飄著雨點,但是記者在公園看到,沿著山脊觀光道健身的市民依然絡繹不絕。
約2.7公裡的山脊觀光道目前一期1.9公裡已建成開放,從石油路與經緯大道交匯處進入公園,觀光道兩側的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小菊花開得正盛。沿著觀光道前行,跨過長和路,在一片綠色喬木之中,紅色的楓葉特別顯眼,這是秋天最典型的植物,葉片上雨露猶存,嬌豔欲滴。
站在觀光道上,腳下是嘉陵江和化龍橋一帶的高樓大廈,對岸的鴻恩寺和在建的紅巖村大橋仿佛就在咫尺之間。其中,山脊觀光道上的碧芳臨眺觀景臺,是遠眺嘉陵江和鴻恩寺的最好視覺點之一。
▲黃色菊花裝扮的虎頭巖公園
▲虎頭巖公園遠眺鴻恩寺
鵝嶺公園和佛圖關公園:登高望遠俯看江景
相對於虎頭巖公園,鵝嶺公園和佛圖關公園就要「年長」很多。兩個公園彼此相鄰,又處於渝中區的制高點上,都是俯瞰嘉陵江和觀賞重慶夜景的絕佳地方之一。
日前,記者走訪兩個公園。其中鵝嶺公園內菊花和紅楓爭豔,桂花還留有餘香。該公園最早是清末重慶富商李耀庭的私家園林——禮園,所以,至今園內還保存著桐軒石屋、石繩橋、飛閣等歷史遺蹟。
1958年7月,「禮園」更名鵝嶺公園,正式對民眾開放。如今鵝嶺公園」以「冠鵝撫天」成為重慶有名的「巴渝十二景」聞名海外。
佛圖關公園在鵝嶺公園旁,系原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圖夜雨」故地。該園內以高大的黃葛樹居多,深秋時節,一場秋雨過後,黃葉紛飛。
此外,公園內有竣工不久的佛圖關公園步道串起唐詩中的「巴山夜雨」、「失蹤」的關嶽廟,輕軌二號線還從步道上越過,自成一景。
▲鵝嶺公園內秋意甚濃
▲秋高氣爽,意境深遠的鵝嶺公園小景
▲佛圖關公園俯瞰江北深秋
▲佛圖關公園內的標誌性建築
枇杷山公園:老重慶人登高懷遠最愛
此前,記者曾打探了已提檔升級改造工程的枇杷山公園,這是老重慶人登高懷遠最喜歡的地方之一。
除了鵝嶺峰,海拔345米的枇杷山也算得上是一座高峰。枇杷山公園內的紅星亭周邊視野開闊,是重慶城區制高點之一。
枇杷山公園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特色,園內植被豐富,一人才能懷抱的黃葛樹隨處可見,園內還打造有定時開放的盆景園,是一個登高賞秋的好去處。
▲枇杷山公園的秋
▲黃葛樹見證枇杷山的歲月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