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英文件證實中日曾就釣魚島問題達成共識

2020-12-11 環球軍事

新華網東京12月31日電(記者馮武勇 劉秀玲)日本共同社31日報導,最新解密的英國政府文件記錄顯示,時任日本首相的鈴木善幸1982年曾親口向時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表示,日中曾就釣魚島問題達成擱置爭議的共識。這一資料的存在,有力駁斥了日本政府迄今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相關表態。

據報導,英國國家檔案館30日解密的一份政府文件顯示,1982年9月,鈴木在與來日訪問的柴契爾夫人舉行首腦會談中提及釣魚島問題。根據英國方面的官方記錄,鈴木當時向柴契爾夫人介紹說,他本人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就釣魚島問題有過直接交涉,日中兩國政府事實上就釣魚島問題擱置爭議持有共識。

報導援引橫濱市立大學名譽教授矢吹晉的話說,日本首相親口向外國領導人提到就釣魚島問題擱置爭議的中日共識,說明當時這在國際社會上已是常識,日本政府現在矢口否認存在這一共識毫無道理,應該在承認存在擱置爭議事實的基礎上設法改善日中關係。

相關焦點

  • 英文件證實中日曾達成共識擱置釣魚島爭議
    新華網東京12月31日電(記者 馮武勇 劉秀玲)日本共同社31日報導,最新解密的英國政府文件記錄顯示,時任日本首相的鈴木善幸1982年曾親口向時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表示,日中曾就釣魚島問題達成擱置爭議的共識。
  • 中日就改善關係達成共識 日承認釣魚島有不同主張
    楊潔篪指出,發展長期健康穩定的中日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方一貫主張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的精神發展中日關係。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中日關係持續面臨嚴重困難局面,近幾個月來,雙方通過外交渠道就克服中日關係政治障礙進行了多輪磋商,中方重申了嚴正立場,要求日方正視和妥善處理歷史、釣魚島等重大敏感問題,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動兩國關係改善發展。
  • 日媒指責中日四項原則共識英文翻譯「有利中方」
    報導稱,近年來,釣魚島問題持續升溫,對於這一問題,中日兩國政府在本國語言文件中都有「存在不同觀點」這一內容,而中方在進行英文翻譯時卻將「觀點」(views)一詞改為「立場」(positions)。「立場」相較「觀點」語義更強硬。《產經新聞》認為,這表明中方希望「釣魚島領土主權問題演變為既成事實」。
  • 周總理如何對日本主動擱置釣魚島問題,日媒披露驚人隱情
    中日兩國就《海空聯絡機制》達成了重要共識。其中,重新擱置釣魚島問題成為機製得以籤署的關鍵,而將近46年前擱置爭議的原因,也被披露。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1972年9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福建廳,時任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和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進行了如下的對話: 田中:您對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怎麼看?
  • 日媒:中日約定釣魚島發生緊急情況時用英語聯絡
    參考消息網6月20日報導 日媒稱,為早日啟動旨在避免中日兩國圍繞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發生偶發性衝突的「海上聯絡機制」,兩國政府6月19日在北京的中國國防部舉行了防務部門科長級(司局長級)磋商。據共同社6月19日報導,雙方確認了為避免艦艇及飛機發生不測事態,在緊急情況下用英語互相聯絡等要點的框架。今後將加緊推進啟動工作。報導稱,雙方就在海上、航空自衛隊各幕僚長和中國海空軍各司令間開設熱線一事達成一致。關於是否將雙方領空、領海納入對象範圍內的磋商還將繼續。下次磋商最早可能於下個月在東京舉行。這是第5次舉行磋商。
  • 日媒:中日約定釣魚島有緊急情況用英語聯絡
    韓媒放2013年中日釣魚島海域對峙激烈畫面。(資料圖)  日本共同社6月19日報導稱,為早日啟動旨在避免中日兩國圍繞釣魚島發生「偶發性衝突」的「海上聯絡機制」,兩國政府19日在北京的中國國防部舉行了防務部門科長級磋商。中日雙方確認了為避免艦艇及飛機發生不測事態,在緊急情況下用英語互相聯絡等要點的框架,今後將加緊推進啟動工作。
  • 美釣魚島秘密報告:中日局勢很可能失控
    日公司稱釣魚島問題影響日系汽車銷售  據日本共同社9月6日報導,日產汽車公司營運長志賀俊之6日表示,因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問題引起的中日關係惡化給日系汽車製造商的在華銷售帶來了負面影響。  國防部證實軍艦曾巡航釣魚島  據京華時報報導,9月27日,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證實,上周兩艘中國海軍護衛艦在釣魚島海域進行例行戰備巡邏。楊宇軍還稱,中國軍隊將結合日常戰備,與海監、漁政等部門配合,為國家海上執法、漁業生產和油氣開發等活動提供安全保障。
  • ...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雙方要切實恪守中日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二...
    【王毅談釣魚島問題】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東京就釣魚島問題應詢表示,中方高度關注釣魚島最近的情況。事實是,近一段時間,日方一些來歷不明的漁船反覆頻繁進入釣魚島敏感海域,中方不得不作出必要反應。對於這個問題,中方立場是明確的,我們將繼續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同時也提出三點希望:一是雙方要切實恪守中日達成的四點原則共識;二是要避免在敏感海域採取使事態複雜化的行動;三是一旦出現問題,應及時溝通,妥善處理。王毅說,中日雙方應共同努力,真正把東海建設成和平之海、友好之海、合作之海,這符合中日兩國人民的根本和長遠利益。
  • 【靜觀】釣魚島之爭的「起承轉合」
    【爭端·最新進展】 日媒稱日政府正研究「妥協案」以改善中日關係 >據環球網記者報導,日本當局執意將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收歸國有」,一手造成了當前中日關係 的對立局面。,這個沒有改變還有一個問題是不是改變了,就是在購島問題上,方針是不是改變了,如果這兩個都沒有改變和野田佳彥首相前一段時間的表態是一致的,就是說日本購島方針不變不存在領土爭議也不變,這個所謂妥協,妥協在哪兒也看不出來,只是說中國有中國的看法,下一個問題是否中日之間存在釣魚島問題還是沒有回答清楚。
  • 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正式上線,讓世界方便了解釣魚島是中國的
    一直以來,中日因釣魚島的主權問題紛爭不斷。不過,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的證據很多。為了讓世界各國的民眾們了解釣魚島問題的來龍去脈,並進一步認識釣魚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一無可爭辯的事實,2020年10月3日,中國釣魚島數字博物館在釣魚島專題網站(www.diaoyudao.org.cn)正式開通上線。
  • 10月1日,日本悍然變更釣魚島名稱
    今年6月就有消息稱,日本 石垣市 欲將釣魚島改名為「登野城尖閣」,而據10月1日的《參考消息》報導說,在中國的國慶節這天,將 釣魚島 更名的提案正式實施。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日方擅自將中國的島嶼改名,只會讓釣魚島問題「複雜化」「危機化」,給目前相對緩和的中日關係帶來更大不確定性。
  • 日媒:中國軍方著手在釣魚島附近建軍事基地
    該列島位於釣魚島西北約300公裡處。  報導認為,中方此舉旨在提高與日美發生突發事件時的危機應對能力,同時加強對東海防空識別區的監視。報導稱,南麂列島距離釣魚島比日本自衛隊和美軍駐紮的衝繩本島約近100公裡,這勢必對日美安全保障戰略造成影響。  南麂列島因海洋生物具有多樣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 中日達成共識之際,「逮捕安倍」衝上日本熱搜?
    這次的協議範圍要大於中日韓談判了18年未果的自貿協議,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區,顯示出中日兩國對於自貿協議的需求。中日合作11月24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訪問日本,與日本外務大臣進行會談,這是新冠疫情以來兩國外交部部長首次線下交流。
  • 中日雙方就構築戰略互惠關係達成共識
    四、雙方再次確認,根據2006年10月安倍首相訪華時雙方發表的《中日聯合新聞公報》,努力構築「基於共同戰略利益的互惠關係」(以下稱戰略互惠關係),實現中日兩國和平共處、世代友好、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崇高目標,並就構築戰略互惠關係達成以下共識:     (一)戰略互惠關係的基本精神是:     中日兩國共同為亞洲以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建設性貢獻
  • 日媒稱多數中國人不想中日開戰 反日並非主流
    【環球軍事報導】據日本共同社12月3日報導,上周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中國公民認為聯合國而非戰場是解決中日海上爭端的合適場所。日媒稱,這項調查的結論可以減少人們對民族主義情緒日益高漲的中國民眾會要求使用威脅甚至武力手段解決釣魚島爭端的擔心。該調查報告是西澳大利亞大學珀斯美國-亞洲研究中心發布的。
  • 日媒盤點近年來中日關係大事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共同社4月22日對近年來中日外交方面發生的重要節點性事宜進行了盤點: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政府對中國釣魚島實施所謂「國有化」方針,引發中國強烈抗議。此後,中方公務船在釣魚島海域實現常態化巡航。2012年12月26日:第二屆安倍政府成立。
  • 中國收復釣魚島是否幫助日本?美再次說出實話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月12日報導,被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指定國務卿人選的蒂勒森,11日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提名承認聽證會上表明,基於《美日安保條約》美國對釣魚島具有「防衛義務」,「會根據雙方共識採取應對」。
  • 2015中日關係關鍵詞: 「合作而不是對抗」
    眾所周知,釣魚島問題和靖國神社問題,是影響中日關係的兩個關鍵問題。回顧過去一年,中日兩國圍繞這兩個關鍵問題的立場和態度的變化趨向,筆者認為在未來一年,中日關係將總體趨向緩和。 首先,中日雙方達成「四項原則共識之後」,對釣魚島問題的處理均有所讓步。雖然2014年中日在釣魚島海域爭端不斷,但是,在11月7日雙方達成的「四項原則共識」中明確寫道,「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
  • 中日釣魚島爭端繞不開的美國因素
    中日之間關於釣魚島之爭自去年以來,再次升溫,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口水不斷,而香港保釣人士在釣魚島被日本政府逮捕和日本政府要武力保島,則將此次爭端推向了第一個高峰,政府不得不直面這個問題,開始了正面交鋒。然而,我們在聚焦中日政府間糾紛的時候,卻萬萬不能忽略另外一個陰魂不散的國家——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始作俑者和對日的支持都有美國因素,釣魚島爭端是美國一手造成的。
  • 日本為何更改釣魚島行政區劃名稱?專家:可能是保守力量試圖給中日...
    9日,石垣市議會事務局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此項議案已在當日召開的例會上正式提交市議會,能否通過將在22日召開的會議上進行表決。對此,中國專家表示,日方「更名」之舉只會讓釣魚島問題「複雜化」「危機化」,給目前相對緩和的中日關係帶來更大不確定性。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石垣市市長中山義隆表示,更名是為了「改善行政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