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狂攬日本奧斯卡6項大獎,中國內地上映12天票房僅400萬

2021-01-07 影視風向標18

作者:胡鬧小馬

「日本名導是枝裕和作品首登內地銀幕」的消息,在影迷的小圈子裡引起了波瀾。但從上映12天的票房表現上看,這波瀾似乎過分小了。截至目前,這部《第三度嫌疑人》累計票房不到400萬元,排片佔比0.3%。

這部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狂攬「日本奧斯卡」(日本電影學院獎)6項大獎,並被《電影旬報》評為去年十佳的影片為何會在中國內地市場遭到冷遇?

首先,這是一部「非典型」是枝裕和作品。

《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海街日記》《比海更深》……十多年來,是枝裕和把家庭題材打造成了自己的金字招牌。這位創作周期較短,卻能保持每部8分起跳的導演也迅速吸引了一批擁躉。

此番他有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轉向雖然是日本導演必修,卻稍顯陌生的懸疑領域,對於期待典型「是枝裕和映畫」的觀眾來說難免失望,因此可能失去部分購票欲望。

其次,這是一部「非典型」懸疑類作品。

傳統懸疑片往往是節奏緊湊,抽絲剝繭,越到最後離真相越近;而本片卻擁有相對緩慢的節奏,以「盲人摸象」式的角度外擴,越到最後越模糊。

誇張的是,是枝裕和在拍攝期間一直對工作人員說「不要在意影片最後會怎麼樣」,所以《第三度嫌疑人》註定是一部非常開放的電影。對於那些期待「給個痛快」的影迷,這顯然是不符合其心理預期的。

最後,這是一部「非典型」日本引進片。

似乎從前年的《你的名字。》後,就鮮有爆款日本電影出現了。經典動漫改編作品《銀魂》沒破1億,有眾多「老婆粉」助陣的《戀愛迴旋》票房甚至沒有超過2000萬……似乎不管多麼有話題感的片子,來到中國內地後都有些水土不服。

而在票房表現尚可的日本電影中,也基本以動漫或動漫改編作品為主,「宅向」定位明顯。《第三度嫌疑人》作為全國藝聯引進的文藝片,其風格與傳統日本引進片大相逕庭。

此外,網絡資源的早早流出,日本導演和演員綜合影響力的局限,宣傳不到位,譯名的導向誤差等都是本片票房撲街的原因。

雖然不叫座,但還是可以為《第三度嫌疑人》叫幾聲好的。

第一是畫面。雖然題材不太一樣了,但整部片子仍堅持以高曝光和低飽和度的色調為主,正宗日系範兒,許多場景都能列印下來掛臥室。畫面調色真的相當重要,影片如果連最簡單的外表都弄不漂亮,就會讓人沒有胃口。

第二是鏡頭。不管是考究的鏡頭角度,還是精緻的場面調度,都有可以借鑑的地方。比如開頭,遠處飛馳的新幹線和近處深處荒野的人物,讓熟悉導演作品的人一下子想到《無人知曉》;再比如嫌疑人和律師會見的場景,視角從你虛我實,到對稱分布,再到鏡像重疊,變幻間,導演的訴求躍然紙上。

第三是表演。許多給影片本身惡評的人,依舊毫不猶豫地為役所廣司的表演打call。縱使隔著一層玻璃,役所廣司仍能從細節處入手,從說話的輕重緩急,到臉上的眉高眼低,為角色展現出了無限的可能性,堪稱「原子彈級」演技。

第四是手法。縱觀全片,導演力圖將觀眾的視角與福山雅治飾演的持「勝利主義」觀點的律師相統一,隨著「盲人摸象」行為的進行,觀眾和律師一樣,都需要憑藉自己掌握的信息作出判斷。

電影引入「容器」概念,有點類似新聞學裡說的「擬態環境」,每個人都自顧自地理解著周圍環境的構成,就好像每個人都試著往容器裡裝入自己對真相的理解與希望。在這種手法的襯託下,「兇手是誰」已經不再是主題,人們轉而討論著「誰審判誰,誰原諒誰,誰救贖誰」的人類關係。

當然,「盲人摸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有人覺得醍醐灌頂,也有人說「假高級」,大家各執一詞,喜歡與否全看個人。

第五是現實意義。影片給普通人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即思考專權下的正義的機會。電影中給出了大量的對比,大概就是希望觀眾像那位年輕的借宿律師一樣,對制度本身的正義性心存疑慮,並不停發問,最終可能改變不了制度,但至少初心仍存。這種深刻的思辨也體現了是枝裕和作為電影人的社會責任感。

雖然《第三度嫌疑人》作為「非典型」懸疑片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嫻熟的電影語言和強烈的思辨精神讓導演是枝裕和遠沒到「走下神壇」的級別。同時,他樂於突破自己,敢於揭露現實的勇氣值得所有電影人學習。

相關焦點

  • 上映2天票房僅8.2萬,這部臺灣明星雲集的電影在內地無人問津
    昨天內地電影市場迎來了7部新片,其中只有一部《雷神3:諸神黃昏》是進口大片,其他的均為國產片。不過《雷神3:諸神黃昏》完全壓制了這些國產片,截至今天12點《雷神3:諸神黃昏》累計票房已經突破了1.56億!基本上佔據了近7成的票房份額!
  • 離上映剩1天預售票房僅171萬,這部日本電影將和古天樂硬碰硬
    雖然好萊塢大片《碟中諜6》在內地已經呼風喚雨近半個月了,但眾多新片對內地市場也是虎視眈眈,本周五9月14號便有多部新片上映,其中最為受關注的就是這兩部電影古天樂的《反貪風暴3》截至目前預售票房高達1279萬,遙遙領先其他新片,不出意外的話本周五古天樂將終結
  • 票房3.2萬,這部臺灣小清新電影上映僅3天電影院就強制下映
    2015年《王牌特工:特工學院》在內地上映,拿下了4.8億的票房,而《王牌特工2:黃金圈》僅僅用了3天就逼近了3億,因此這部《王牌特工2:黃金圈》的內地票房肯定會比第一部高很多,不出意外也會超越其北美8900萬美元的最終票房而《羞羞的鐵拳》上映23天在昨天22號仍然拿下了3100萬的單日票房,可見其在內地的受歡迎程度!
  • 臺灣電影在內地上映2天票房僅64萬,網友:看不下去,太幼稚了
    ,但是兩地這幾年還是為中國娛樂圈輸送了不少的優秀後起之秀。比如現在正在熱映的《西虹市首富》中的女一號宋芸樺,今年的內地暑期檔也是其大放異彩的時候宋芸樺在中國臺灣電影《等一個人咖啡》和《我的少女時代》中嶄露頭角,跟很多紅了的港臺演員一樣,宋芸樺這幾年的工作重心開始放在了內地,《猛蟲過江》和《西虹市首富》兩部備受矚目的國產電影女一號都是她,前途不可限量雖然很多臺灣演員在內地混得風生水起
  • 專訪華獅CEO:中國電影海外票房差 最高僅40萬
    電影網訊(圖文視頻/奧斯卡報導組) 《人再囧途之泰囧》日前正在北美上映,這部在內地創造近13億元人民幣票房奇蹟的電影,在北美遭遇「滑鐵盧」,黃金檔的時候竟然只坐了15個人。到底中國電影在北美的現狀是什麼?
  • 上映2天票房僅14萬,網友:感謝這部電影讓我一張票包場了
    今天拿下了3816萬票房,上映6天累計票房2.47億,靠著百分之25的排片卻拿下了4成的票房份額,可見這部電影的上座率之高,現在電影的口碑仍然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不過明後兩天又有大批的新片上映,不知道頂住壓力?
  • 世界公認的六部神級電影,四部出自同一年,中國僅一部上榜
    縱觀世界電影史,總會發現一些經典的電影作品可以永遠的留在人們的記憶當中,不論是傷感,還是勵志,亦或者是悽涼悲慘,它們成為了全世界人們心中永恆的經典。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世界公認的六部神級電影,其中四部出自同一年(這一年可謂是碩果纍纍啊!),而中國僅一部上榜。1.
  • 《神奇女俠1984》報名奧斯卡14項類別,韓國票房蟬聯冠軍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DC超級英雄電影《神奇女俠1984》內地上映已經快一個月,累計票房也沒有過兩億。但讓觀眾們都沒想到的是,《神奇女俠1984》快速確定了續集的開發,華納兄弟還將為《神奇女俠1984》報名第93屆奧斯卡,並且直接報名了14項類別。
  • 上映5天票房收1300萬,本土港片《麥路人》在內地市場的尷尬境地
    轉眼之間,時間已經來到9月下旬,由於9月向來是票房低迷的時期,再加上《信條》和《花木蘭》兩部好萊塢新片口碑和票房表現不佳,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票房增長乏力,全靠《八佰》力撐大盤。即使近期有不少新片上映,但由於各種原因,並未引起大的水花,尤其是強班底港片《麥路人》票房表現極其慘澹。
  • 不僅只是奧斯卡最佳,《寄生蟲》還火成全球票房最高的韓國片!
    今年奧斯卡最大的意外便是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大獲全勝,分別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含金量極高的大獎。《寄生蟲》是一部偏文藝的電影,拿下了第72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又奪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國際影壇對這一部韓國電影十分認可。不僅如此,《寄生蟲》的商業價值也不容低估,這一部電影的全球票房高達1.6億美元,已是全球票房最高的韓國電影。
  • 《天上再見》中國內地將映 延續法國電影浪漫色彩
    《天上再見》的場景、道具都非常精美 在2018年「歐洲奧斯卡」凱撒獎上狂攬13項提名、榮獲5項大獎的法國電影《天上再見》,即將於4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電影改編自犯罪小說大師皮耶勒梅特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宗極具黑色幽默的復仇故事。 不過,《天上再見》最為人稱道的還是它的「美」。電影斥巨資還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殘酷的戰爭場景與戰後紙醉金迷的巴黎;男主角愛德華全片共佩戴了38副面具,每一副都製作精緻、美輪美奐。該片目前爛番茄新鮮度93%,IMDB評分7.5分,豆瓣評分8.0。
  • 漫威《黑豹》北美票房三連冠累計破5億 本周末中國內地上映 大表姐...
    時光網訊 在漫威電影《黑豹》破紀錄大爆加持下,北美市場2月份產出票房9.9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暴漲28%,創下歷史同期最強表現。雖然今年2月只有一部影片票房破億,但《黑豹》單片狂攬4.29億,比去年2月票房冠軍《樂高蝙蝠俠》高出兩倍多。影片將於本周末(3月9日)中國內地上映。
  • 日本&中國電影票房前五,日本都是動畫,國內各種類型
    文化不同喜好也不同,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前五,與日本本土電影票房前五相互對比,兩個國家喜歡的電影類型大相逕庭。  日本原創動畫電影作品《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於10月16日在本土上映,60多天以後,該片的票房已經超過了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不算重映票房),成為日本本土電影票房冠軍。
  • 國產動畫電影上半年成績單:僅1部票房上億,《熊出沒》佔37.97%
    而有趣的是,2018年上半年,上映的已知院線動畫電影22部,2017年同期上映28部,扣除6部重映電影,今年和去年同期上線電影數量也持平。   另外,今年,《瘋狂動物城》、《大聖歸來》、《尋夢環遊記》等過10億的爆款影片現在還未出現,票房破億的電影僅佔4部;而2017年同期票房過億的佔5部。
  • 《紅海行動》衝擊奧斯卡!這些華語電影也曾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
    就在大家開開心心浪過中秋的時候,電影屆又爆出了大新聞。9月24日電影《紅海行動》官方微博放出消息,稱電影《紅海行動》確定代表中國香港角逐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 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中國上映:遲到18年的奇異旅途
    千與千尋6月21日,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作品《千與千尋》將在中國上映。這部日本動畫電影,在2001年上映時即獲得票房和獎項的雙豐收。如今時隔18年,在千萬中國粉絲的期盼下姍姍來遲。這部動畫電影為什麼經典?
  • <文雀>3天票房破500萬 創杜琪峯電影內地新紀錄
    3天票房破500萬 創杜琪峯電影內地新紀錄 2008年08月28日 14:43 來源:新聞午報 《文雀》海報   杜琪峯這個名字雖然在內地影迷心目中如雷貫耳,但他的電影登陸內地市場的成績卻每每差強人意。
  • 上映6天票房狂破4.8億,預計票房30億,臺灣電影強勢崛起了
    2019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一個春節檔各路電影百花齊放,最終以《流浪地球》開的最豔,成為目前2019花魁,豪取了46億票房,穩居國內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二。在《流浪地球》還沒衰敗(下映)之際,又一朵小花進入眾人的眼帘,這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不知道有什麼魅力,盡然奪取了眾多觀眾的眼淚,一躍成為一朵奇花。
  • 評分超劉德華新作,包攬11項大獎的電影,為何國內上映無人問津?
    影片在國內外拿下11項大獎,豆瓣評分7.6和《八佰》打平,這分超過當前所有熱映中的電影,包括吳彥祖的《除暴》,吳京和張譯的《金剛川》,好萊塢爆米花大片《末日逃生》,劉德華的《熱血合唱團》。總之影片的商業元素就像是笨熊我的情感史一樣乾淨,因此上映四天票房僅400餘萬。導演萬瑪才旦說的「跪求排片」是一個真實事件。2016年文藝片《百鳥朝鳳》是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影片講了一個關於嗩吶的文化傳承的故事。
  • 耗資5億的《魔弦》上映首日票房不足700萬 2017開年動畫電影難以...
    動畫電影在去年的優異成績單,讓很多人預測,隨著影市逐步回歸理性,動畫電影因為的巨大市場空間,或許會成為內地票房爆發新的突破口。  然而,2017年已經有悉數動畫電影上映,但是集體票房表現不佳。其中國產電影表現最好的為《豬豬俠之英雄少年》,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上映8天累計票房3541.5萬。但今日1.4%的排片比和豆瓣4.7分的口碑,似乎註定這部影片前途並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