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聯考平行志願解讀,如何做到萬無一失!

2020-12-12 覃覃覃

相信大多數考生和家長都看過不少「志願填報經驗談」,經驗固然重要,但是最根本的還是報考基礎知識。到底什麼是平行志願?平行志願有哪些規則?平行志願有哪些技巧.......這一系列的報考常識,你知道嗎?偉鵬教育金圓夢港澳臺中心張老師給您做解答。

什麼是「平行志願」?

所謂平行志願,指考生所選A、B、C、D等志願(2018年全國聯招考生志願填報採取平行志願方式,錄取分本科和預科兩個批次。本科志願組設A、B、C、D、E、F、G、H、I、J十個順序排列的院校志願,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願和一個專業服從選項;預科志願組設A、B、C、D、E五個順序排列的院校志願。),他們之間是平行關係。將達到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願,依次檢索。

舉例而言,如果第一志願裡設有A、B、C、D四個平行校志願,考生依次填報後,錄取時首先將考生檔案投到考生填報的A學校,如成績不夠,則將考生檔案投到B學校。若符合B院校的投檔條件,就不再向C和D院校投檔。

「平行志願」與「順序志願」的區別

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願」,而傳統的順序志願則是根據「志願優先,按分排序」。舉例說明:

先來看看沿用了很多年的順序志願錄取規則:考生小李填報志願時第一志願選擇清華大學,第二志願復旦大學,第三志願四川大學,他的投檔會先被送到清華大學,如果分數不夠,或清華大學退檔,這時才會進入復旦大學。而且復旦大學如果被第一志願為復旦大學的其他考生報滿的話,那麼小李的考分再高,也只有被退檔,同理可推出四川大學也是如此。

平行志願錄取規則中,同樣剛才的例子,小李填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三所大學,這時這三所大學是處於平行的,關鍵是小李的分數,和中考一樣,是按考生的分數排位,比如小李是第100名,那處理完前99的志願後,再處理小李的投檔。如果小李的分數超過了三所大學的錄取分,且這三所大學都沒有滿額的情況下,那將按照他填寫的順序投檔,被清華大學錄取。同理,如果只達到復旦大學和四川大學的錄取線,那同樣按填寫順序投檔。

平行志願的優點

降低填報志願的風險

以前的填報志願,考生只能選擇一所高校作為第一志願,選報志願的難度和風險較大。實行平行志願填報,考生可以同時填報多所高校,志願選擇的空間增大、風險降低。

減少高分落榜的現象

傳統的志願填報方式,如果第一志願填報不當,即使分數再高,一志願也可能落空,並且如果一志願落空,後面的志願要麼會落空,要麼就是高分低就。實行平行志願是根據分數對考生進行排序,分數高的考生排名靠前,每個志願都有多個高校,選擇餘地增大,這樣就大大提高了高分考生被錄取的可能性。  

減少高校斷檔,避免「大小年」現象

平行志願投檔情況看,絕大多數高校在第一次投檔時,就能完成招生計劃,出現空檔或斷檔的現象大為減少,有效避免了高校招生過程中的「大小年」現象。同時也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平行志願投檔前要將模擬投檔情況告知高校,高校可根據生源情況適當調增計劃錄取優秀生源。

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

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是志願並列、位次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舉例說明:甲考626分,乙考625分。甲填報的志願順序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乙填報的志願順序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四川大學。志願投檔和學校錄取的過程如下:第一步,按照成績從高到低,系統首先檢索甲的ABC三個志願。甲的第一志願為清華大學,但如果清華大學已經錄滿,系統則進入檢索第二志願北京大學,假設北京大學還有最後一個名額,甲則按B志願被北京大學錄取。

系統投檔完甲後,按照順序檢索到乙的志願。乙的第一志願是北京大學,但由於北京大學最後一個名額錄取了甲,而清華大學也已招滿,系統則進入檢索第三個志願,條件符合,乙被四川大學錄取。

平行志願的風險

其一,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提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投檔人數多於錄取人數。如某高校招生計劃為100人,提檔比例為102%,則被提檔的102名考生中,肯定有2人面臨退檔風險,分數越接近投檔線的考生風險越大

其二,由於考生對自身實力估計過高,高考成績未能達到填報的所有平行志願高校的投檔線,根本不會被投檔,錄取與否也就無從談起。

其三,考生雖然達到了學校的投檔分,卻沒有達到所報的專業分,而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那麼將會被退檔。

其四,各平行志願高校間沒有梯度,投檔成功率會下降。

實行平行志願後,考生投檔後被退檔的理由,主要是高考總分低、專業不服從調劑、單科成績不符合要求、體檢不合格(港澳臺聯招是大學開學入學體檢等。退檔後,考生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

平行志願填報技巧

1、正確參考往年招生高校錄取平均分和位次。

高校錄取統計數據中,高校錄取平均分尤其是各專業平均分比參考最低、最高分更有效。

分差是確定錄取相對位置的一個重要概念。是指學生的成績或學校(專業)的錄取分數與它所在批次的控線之間的差。考生用自己的高考分差(考生成績-批次錄取控制線)與所定學校的往年的分差(學校錄取線-批次錄取控制線)的最大值進行比較。如果自己的分差大於學校往年的分差的最大值,則錄取的概率很大。

需要特別提醒考生的是,在參考擬報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數線時,不能僅參考其前一年的錄取分數,而要綜合分析該校近三年的平均錄取分數線。

2、合理安排院校梯度和順序。

如何把握平行志願之間的的梯度?考生和家長不妨參考「口訣」——「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衝一衝:把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作為A志願;穩一穩:把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作為B志願;保一保:把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作為C志願;墊一墊:將D志願學校作為墊底學校。這樣的話,幾所學校就形成了梯度配置順序。不過,要注意的是,「衝一衝」要慎重,要有一定把握,而不是盲目亂衝。

3、謹慎對待「服從調劑」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調劑」,一方面可增加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和專業,不是你願意就讀的學校和專業。因此,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

平行志願常見問題

平行志願:改革10個高校志願怎麼填?

平行志願:志願投檔有先後順序嗎?

平行志願:當總分相同時如何投檔?

平行志願:考生如何避免被退檔?

平行志願:可以一檔多投嗎?

平行志願:能選擇性地投檔嗎?

平行志願中的幾所學校能同樣對待嗎?

填報平行志願的必知技巧是什麼?

平行志願:未錄必須報徵集志願嗎?

平行志願:必須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嗎?

平行志願:改革10個高校志願怎麼填?

第一個原則是「喜歡」。首先要把自己最喜歡的專業放在最前面。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就要不斷思考和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增強對目標大學及專業的了解。對於有意向的大學和專業要有一個喜好程度的排序,不要過於計較往年投檔分的高低。

第二個原則是「高低分」原則。就是在填報志願時要參考往年的錄取分數線,改革目前第一年,高校的專業排名應該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太可能有很大的變化,所以往年的錄取分數線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依據高分在前、低分在後的規律,排出來,根據自己的成績進行填報,就錯不到哪裡去。

第三個原則是「衝一衝」。既然有10個志願可以填報,為了儘可能發揮出它的作用,就需要在同一批志願裡也分出檔次,多找幾個保底的平行志願,當然,這些保底的志願也是自己能接受的,這樣就不會輕易地因為前面的志願錄不進就自動掉落到下一個檔次的志願,大大降低不錄取的機率。這裡需要了解的是,2018年志願改革政策的第一年,它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會造成許多考生進了原先以為進不了的學校,這對考生來說是很好的機遇。所以,如果你不是很在意掉落到下一檔次的學校的話,就可以放大膽地衝一衝,多填幾個平時覺得有點高攀的學校,或許,就真的進了呢?

具體該怎麼做?有專家建議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選擇出3個左右的志願衝學校。這是作為「衝」的志願,那麼適合的就是那些學校對你來說很不錯、但往年的取分比較低的專業。這裡需要有幾個常識:比較偏遠地區好學校的一般專業更容易爆冷門;在選考科目上提出單科選考科目要求的,因為有資格報考的考生大大減少,競爭程度往往會低一些;如果有明確考研意向的,可以選擇一些取分相對較低基礎學科,本科期間打下紮實基礎,更有利於考研。你衝的是學校,對專業就不必過於糾結。專業不理想問題有兩個可解決的辦法,一是進了高校再轉專業,二是通過考研實現換專業。

第二步,選擇4個左右最有可能被錄取的志願。考生可以在以行業發展的大前提下綜合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長、家庭背景、就讀城市等自己認為重要的要素,篩選出大學和專業間的最佳結合點。建議挑選出10所左右大學,每所大學選擇3個專業,然後根據喜好程度、有梯度地排序。

第三步,選擇3個左右志願作為保底專業。針對這些志願,我們在分數上是有較大優勢的,最好的情況是學校很一般但專業和地域上有優勢的那種學校和專業。這裡能想像得到的是,按專業填報志願後,熱門專業會更熱門,即使是那些在較低批次學校的熱門專業,錄取分數一般也會提高不少。

平行志願:志願投檔有先後順序嗎?

從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看,平行志願填報的高校是有先後順序的,高校先後順序也是計算機檢索和投檔的順序。

這個先後順序是在考生填報志願時形成的,考生填在最前面位置的高校在先,依次往後排列。  

對考生個人來講,如果分數(位次)較高,所填報的平行志願中所有高校的條件他都能夠達到,那麼檔案也只能投檔到這些高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計劃未滿額的高校。

因此,考生在填報平行志願時,最好將最想就讀的高校填在前面的位置。

平行志願:當總分相同時平行志願如何投檔?

如果同一科類某批次線上填報了平行志願的考生的招投總分相同,那又該如何投檔呢?很簡單,繼續比較,分出高低。有的地方招投總分相同就看實考總分誰高誰低。如果總分繼續相同,不能比較,那就按一定的規則分科目來進行比較。在這方面,全國各個地方的規則有所不同,但不外乎以下兩種:(1)不分文理科,沒有側重。這其中又分為:①按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科目的分數之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後依次投檔。如江蘇省。②按語文、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後依次投檔。如湖南省。(2)區分文理科,各有側重。這其中又分為:①文科類考生按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按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後依次投檔。如浙江省。②文科類考生按語文、外語、文科綜合、數學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按數學、外語、理科綜合、語文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後依次投檔。如吉林省。

平行志願:考生如何避免被退檔?

高校退檔的主要理由:總分偏低;單科成績低;身體條件受限;專業不服從調劑等。

為避免退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別是招生章程、近幾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

二是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騖遠,選報志願留有餘地,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嚴格對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選報志願要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

四是選擇專業面要寬,儘量服從專業調劑。

平行志願能一檔多投嗎?

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實行平行志願後能一檔多投,投了一個沒錄上再投另一個。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平行志願只能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即當考生由分數決定的排序位次符合條件後,再依據考生平行志願所填報的院校自然順序逐個檢索,當該考生的分數符合A院校的投檔條件時,則投給A院校。在此情況下,即便該考生的分數符合B、C、D院校的投檔條件,也不會再檢索、再投檔,這就是"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後不檢"。只有在A院校已投滿或考生不符合A 院校的投檔條件時,才檢索B院校是否可以投出,即"無投再檢"。因此說,平行志願不是把考生檔案投向所有達到條件的志願院校,更不是這幾所院校必須都逐個檢索、投檔。當檢索完成但均未能投出時,該考生平行志願的投檔即告結束,只有等待未錄滿院校的徵集志願或轉入下一批次院校的錄取,這就是"檢完則完"。

舉例來說,某年某省有3位605分的理科考生小李、小王、小趙,他們都報考了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和北京工業大學。但他們填報的平行志願A分別是:小李:A北京外國語大學(投檔分602分);小王:A北京科技大學(投檔分583分);小趙:A北京工業大學(投檔分568分)。那麼,省招辦則會將他們的檔案首先分別投給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如果他們符合錄取條件,將分別被北外、北科大或北工大錄取。其餘的志願B、 C均不再檢索與投檔。

平行志願能選擇性地投檔嗎?

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願能選擇性地投檔,所報的幾所院校哪所分高就投哪所。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實際上,平行志願是嚴格按考生所報考的幾所院校的排序先後依次檢索,只要幾所院校中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如果考生填寫平行志願時選擇的是投檔分數相差無幾的幾所學校,可能會出現幾個平行志願一個都投不出去的情況。如果考生把同一層次投檔分最低的院校報在A或B的位置上,而將投檔分最高的院校報在B或C的位置上,即便其考分達到或超過投檔分最高的院校,省級招辦也只能先將該考生投向A位置上的院校。簡單來說,投檔不會投向分數最高的院校,而是投向排序在前的院校。

平行志願中的幾所學校能同樣對待嗎?

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願就是平等志願,平行志願中的幾所院校可同樣對待,可以隨便填,只要分數夠高,就能被錄取到高分的那所學校。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原因參見上兩例)。平行志願絕不是平等志願,對平行志願中的幾所院校一定要區別對待,要做到排序有前有後、搭配有主有次、分數有高有低且高者在前。

填報平行志願的必知技巧是什麼?

(1)合理搭配平行志願,形成有效梯度。合理搭配的原則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報分數較高的院校,也不要全部填報分數較低的院校。可以填報一個或幾個分數較高的院校,同時也需要填報一個或幾個分數適中或較低的院校。一旦分數較高的院校投不出去,還有分數適中、較低的院校過渡、保底。形成有效梯度,就不是簡單的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了,而是要做到衝得上、穩得住、保得了。

(2)將自己最心儀的,同時也可能是錄取分數最高的院校排列在平行志願的最前面,再依次保持一定的梯度。

(3)優先選擇投檔不退檔或者是投檔比例較小的院校。如投檔比例為少有的100%的院校,以及公開承諾投檔不退檔的院校。

(4)凡作為平行一志願填報的院校,最好選擇學校的專業錄取辦法為分數優先的,也就是學校確定專業時也為平行志願的。簡言之,優先選擇院校和專業的" 雙平行"。

(5)凡作為平行一志願填報的院校,在選擇專業時最好加上服從專業調劑(當然,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也是有一定原則和底線的)。

(6)掌握預測校線的技巧。要想保證衝得上、穩得住、保得了,合理搭配平行志願只是一方面,主要的還是靠比較準確地預測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

平行志願未錄必須報徵集志願嗎?

不是。未被平行志願錄取的線上考生,是否填報徵集志願完全由本人決定。如果考生認為:(1)徵集志願中的學校、專業符合自己的志願願望,就可以積極主動地按照規定填報徵集志願,以增加一次錄取機會;(2)徵集志願中的學校、專業不符合自己的志願願望,完全可以不報徵集志願。當然,不報就不可能被徵集志願的學校錄取,就只有等待下一批次的錄取了。

平行志願必須填報服從專業調劑嗎?

填報平行志願必須認真充分地統籌考慮服從專業調劑的問題。一般來說,只要你考慮在本批次力爭被錄取,並且還想上檔次高一點的學校,就必須填報服從專業調劑。這是因為:(1)即便是填報平行志願,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考慮的條件、因素、環節很多,很難保證面面俱到。(2)在高考招生錄取過程中,特殊性、偶然性問題很難預料。如由於報考人數大增,導致學校投檔分、錄取最低分乃至專業錄取最低分大漲等。(3)決定學校專業錄取最低分的條件、因素、環節更多,更難保證預估準確。如果學校的專業錄取辦法是專業優先,就會使考生和家長很難選擇和取捨;如果學校的專業錄取辦法是專業優先加專業級差,就更難;等等。(4)由於我國國情,除了北京、上海、江蘇、湖北等地的部委屬名牌院校較多以外,其他地方的部屬名牌院校都較少。因此,導致許多部屬名牌院校在學校以外地區的招生計劃很少,各專業招生計劃就更少,甚至沒有,這無疑會加大選擇專業的難度。(5)由於平行志願被退檔後的落差更大、遭遇"更慘",即從平行一志願一下就掉到了徵集志願,而徵集志願中一般不會有部委屬名牌院校,即便偶然有名牌院校,也不會有心儀的專業,也不能選擇專業。(6)填報服從專業調劑,主要方面固然是為了加大被錄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些部委屬名牌院校承諾調檔不退檔,這就更好了。

所以說,不論從哪方面考慮,填報服從專業調劑都比填報不服從專業調劑要"划算"得多。但如果你的重點是在下一批次力爭被錄取,那就另當別論了。

針對今年某些高校招生計劃變化較大,諮詢聯招辦給出的答覆:

聯招辦給答覆了會增加一個模擬投遞的流程也就是填報志願結束之後,會先不按1:1給學校放大投檔數。學校可以看到更多的人的檔案及考試情況,並做出擴招申請。這不是明確會擴招,但是增加了擴招的可能性,增加了模擬投遞的流程可以幫助院校了解考生情況並做出招生計劃的調整。另外,今年還沒有確定是否有徵集補錄機制。如果沒有補錄機制的話,請一定要勾選服從調劑。因為如果沒勾選服從調劑,被退檔之後會直接到預科。

相關焦點

  • 2014年華僑港澳臺聯考志願如何填報
    2013年華僑港澳臺聯考分數線有較大的變化,錄取分數線超過600分的學校有8所之多,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北大醫學院。港澳臺聯招錄取分數線500-600分的有17所,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同濟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天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 2019年華僑港澳臺聯考平行至志願及專業填報指南
    2019年華僑港澳臺聯招志願填報核心要點1、重要依據:參考2018年的錄取排名,不要看分數,要看排名。4、平行志願原理:(1)、志願投遞:每個學生可以填報10個學校,每個學校可以填報6個專業(部分高校提供的專業數目不足6個,那麼就不填寫),10個學校之間沒有先後順序,可以這麼理解:10個學校相當於10次機會,計算機會根據你填報學校的順序給你投檔。舉個慄子:該生志願順序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
  • 中山大學華僑港澳臺聯考近年分數線統計
    中山大學一直是華僑港澳臺生報考的熱門院校之一,下面我們整理了近四年中山大學華僑港澳臺聯考錄取情況給各位華僑港澳臺生及家長一些參考。中山大學2016年港澳臺僑聯考錄取情況:文科最高分640;最低分550;最低分所錄專業: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 2019屆華僑港澳臺聯考藝術生文化課如何複習
    2019屆華僑港澳臺聯考藝術生文化課如何複習最近各大藝術院校專業課校考火熱報名中,藝術類的同學們除了專業課要過關,文化課也要過線,其實藝術類的孩子們比普通類更辛苦。藝術類的錄取原則是專業課合格,文化課過線的同時,志願遵循文化課分數排序。央美的文化課最分數線是相對成績不低於75分,換算過來文化課要求至少300分錄取。最近幾年國美的分數線高於央美,國美18年文化課最低分數線是400分,電影學院的導演和錄音專業,文化課分數線也是400+。
  • 如何選擇港澳臺僑聯考補習機構?
    港澳臺僑全國聯招,又稱「全國聯考」、「華僑港澳臺聯考」、「港澳臺僑聯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入學考試,是國家教育部為華僑、港澳地區及臺灣省學生到內地高校求學深造設置的考試。
  • 港澳臺僑生必須聽一次港澳臺聯考備考講座!
    而面對高考改革,港澳臺僑學子該如何選科?港澳臺僑學子及家長可能一知半解,但是在港澳臺聯考講座中的可都是專業的!港澳臺聯考備考講座中都是些潛心鑽研港澳臺聯考多年、動態解讀新政策的專家。有許多人想通過港澳臺聯考考上心儀的大學!可能會聽說很多傳言,如港澳臺聯考中初中知識佔60%,400分就可以上清華北大!聽起來,這一門考試十分簡單,感覺都不用動腦。港澳臺聯考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 浙江大學2015年港澳臺華僑生聯考錄取分數線
    ,開設的高中特色2+1課程,即菲律賓分校就讀2年,國內僑安教育就讀1年,獲取華僑生資格,參加華僑港澳臺聯考。招生對象:初中畢業生、高一、二在讀生,中國國籍,戶籍不限;課程優勢:1、國際教育氛圍,輕鬆掌握純正美式英語;2、避開高考獨木橋,參加華僑港澳臺聯考輕鬆考入國內一本院校(211、985院校);3、考試難度只相當於正常高考的60﹪,錄取分數一本:400分;二本:300分;4、多種途徑保障升學,確保一本錄取率
  • 華師科教林命俠解答高考復讀和港澳臺聯考難度
    港澳臺聯考難度和國內高考的難度到底如何?聽說港澳臺聯考的難度很低,比起國內通過高考更容易考上國內和香港的名校。從我身邊的香港澳門臺灣同學的情況來看也是這樣,本來以他們平常的高中測試成績只通過高考是不太可能考上好的本科學校。
  • 前言問題初探:藝術類港澳臺聯考如何協調專業課和文化課
    藝術類華僑港澳臺學生在報考國內藝術類大學時的流程和國內高考大致一樣:第一、參加專業課考試和文化課考試,專業課一般是和國內考生一起考試,在評卷的時候,把華僑港澳臺學生單獨列出來評分,不和國內學生一起評比,有很大的優勢,在文化課方面,國家劃定的分數線是
  • 高考志願填報——不平行的「平行志願」
    高考志願填報由原來的「梯次志願」填報改為「平行志願」填報,填報志願更容易了,失誤也更少了。但由於對「平行」二字的不正確理解,也會造成許多填報失誤甚至錯誤,所以要正確理解「平行志願」的平行與不平行,才能做到科學報考。什麼是平行志願呢?
  • 港澳臺僑生聯考 專家蒞臨泉州舉辦備考講座詳解特點
    港澳臺僑生聯考 專家蒞臨泉州舉辦備考講座詳解特點 2018年05月03日 09:18   來源:泉州晚報
  • 平行志願如何錄取?省教育考試院專家進行解讀
    蘭州晚報訊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8月11日將開始本科提前批B段的錄取工作,從該段起,將陸續有錄取段實行平行志願投檔模式。平行志願模式如何錄取?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平行志願是指考生可以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邏輯順序的院校志願。平行志願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的原則進行錄取。
  • 廈門大學華僑港澳臺聯考2016-2019年錄取分數線統計
    目前,學校已與英、美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24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學校已與香港大學、臺灣大學、澳門大學等建立校際交流關係,開展教師互訪、學生互派、暑期夏令營、科研合作等實質性交流合作。隨著學校綜合辦學實力的增強和海外知名度的提升,學校已成為港澳臺僑學生赴祖國大陸求學的首選高校之一,目前在校港澳臺僑學歷生800餘人。
  • 武漢港澳臺生高考優勢_心葉港澳臺聯考
    華僑生聯考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是教育部針對華僑及港澳臺地區的一種統戰政策;以滿足海外華僑及港澳臺學生回祖國內地接受高等教育的願望,為他們提供內地讀大學的機會。由教育部統一管理,教育部設有專門辦公室。港澳臺聯招考試可以報考全國超過300所大學,考試模式是參考內地高考所制定,但是港澳臺聯招有獨立制定的考核的科目及範圍,考試由預報名、填報志願,到錄取程序,全部在網上進行。
  • 「華僑港澳臺聯考」 解讀內地在讀港生的優勢
    港澳臺聯考報名條件 首先要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須為學歷教育。 對於港澳地區考生,須具有香港或澳門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 如何用港澳臺聯考成績申請香港本地大學?港澳臺聯考分析
    關注我們後臺回復「港澳臺5、掌握面試技巧;6、聯考成績是否達標:至少600+可以有面授資格;二、香港各大學招收華僑港澳臺生的網站連結,分數要求:1、香港大學(和國內高考生一個報名通道mainland JEE)報名入口網址:https://aal.hku.hk/admissions
  • 聯考中國:港澳臺僑生成才之搖籃
    對於多數港澳臺僑學子來說,港澳臺僑聯考是他們大陸求學的主要途徑。然而,聯考考試的複雜性,導致大部分的港澳臺僑生並不能順利通過這座通往內地大學的橋梁。此種情況下,針對港澳臺僑聯考的輔導機構和培訓學校應運而生。
  • 華僑港澳臺聯考與國內高考的異同點(一)
    華僑港澳臺聯考與國內高考的地位是相同的,都是內地高校選拔人才的方式,不同的是華僑港澳臺聯考只是針對華僑,香港,澳門,臺灣戶籍的學生組織的考試(注意華僑不是港澳臺,華僑有國外居住時間的要求,而港澳臺沒有這方面的要求)。只有這四個群體才可以參加的「高考」。
  • 2020年華僑生聯考錄取最低分數線已出!(內附填報志願攻略)
    不過關於填報志願方面,今年還是和往年一樣,繼續採用平行志願投檔方式,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根據考生成績從高到低排位情況和院校志願順序投檔,投出的檔案均視為第一志願,由院校擇優錄取。那麼,在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下,考生填報志願可能會面臨什麼風險呢?
  • DSE和港澳臺聯考有什麼分別?
    港澳臺聯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