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開學了,在9月9日,舉行了隆重的本科生開學典禮。
3800多名本科生,在清華被稱為零字班的學生,走到了一起。這次典禮,因為疫情原因,有21個線下分會場,典禮實況同步雙語面向全球直播,盛況空前。
在開學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作了一篇熱情洋溢文採飛揚的講話。這個講話並不長,只有2398個字。
只要聽了邱校長的講話,或者看了其講話稿的人,都有一個特別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這次講話的核心就是「鄉土」。
「鄉土」是邱勇校長講話中的高頻詞,2398字的講話中,題目和文章中,「鄉土」一詞出現了17次。這篇講話稿的題目就是「永葆鄉土情懷,守望美好家園」。
可以說,邱校長的講話,將鄉土情提高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到此,我們應該認識到,清華今年的錄取通知裡贈送的書《鄉土中國》的深意了。
為何校長在本科生開學典禮講話中,如此強調「鄉土」,這應該跟社會上一直以來對清華北大的質疑相關。
社會上對於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留學後絕大多數一去不歸,在為美國效力頗有微詞,一直以來都質疑不斷。
有人公開說,清華北大花國家的錢,在為美國培養人才,成了為美國培養人才的基地。甚至有人過激的喊出「清北就是在培養漢奸」。
對於這些質疑,清北從來沒有進行過正面的回應,這讓網友們很失望。而實際上,清華北大怎麼回應呢?任何回應都是蒼白無力的。
那麼,是不是說,就真的沒有回應呢?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說清華一直都在回應。從之前的畢業典禮,到現在開學典禮,邱勇校長的講話都貫穿一個主線,就是愛國愛家。
就拿這篇講話來說,高達17次出現「鄉土」一詞,就是要讓學生把根留住生養自己的鄉土中,學好本領,報效祖國,為家鄉增光添色。
這篇講話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引用了8句古詩文,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引起學子們的情感共鳴。
那是「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的思念,是「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的不舍,是「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的慨嘆,是「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的感懷。
還引用了現代詩人艾青的詩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邱勇說:「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不能忘卻鄉土的氣息;無論經歷怎樣的迷茫與挫折,鄉土家園總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溫暖與無窮的力量。」
邱勇校長的講話,絕不是邱勇個人的說話,而是清華大學這所高等學府對學子們的殷殷期盼!
這篇講話,絕不是泛泛而論,文中提到了兩位清華校友,意圖不言自明,那就是為這些零字班的新生樹立楷模。
一位是費孝通,也就是《鄉土中國》的作者,邱勇用了一到八個數字,描述了他上下求索,研究鄉村的情形,彰顯了他對祖國和家鄉真摯的愛。
另一位是一個年輕人,2011屆校友趙江濤,碩士畢業後自願援疆,2019年回來後進入機關工作,但他再一次主動要求去基層工作。這份責任這份擔當,令人敬佩,自然也是清華學子的榜樣。
殷殷期望,拳拳之心,清華的愛家愛國教育並未缺位。但是,這種情懷要植根於每一位學子心中,並不是校長一篇講話可以做到的。更多的,需要清華的教師,日復一日地澆灌,才能生長、開花、結果。
只要我們高等學府不斷加強愛祖國愛家鄉教育,國家政策上給予人才以極大的吸引力,何愁人才不如百川歸海從世界各地歸來?
清北,是中國的清華,那麼多985、211,也都是中國的大學。教育到位,政策跟上,人才,也就是中國的人才,不會是美國的人才。
這一點,我堅信,終將是現實,而且,也不會再遙遠!
大家同意師說的觀點嗎?對於清華大學校長的講話有何看法呢?都來說一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