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麥穗小魚
題記: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只想好好愛一回……」
他,一生唱的歌不多,卻做了一輩子《大哥》;
他,生命如此的短暫,卻足夠精彩到載入史冊;
他,飛躍布達拉宮、飛躍長城、飛躍黃河......,不斷挑戰自我,上演著速度與激情的人生大片。
他就是「小黑」——柯受良!
01
1997年,是註定要載入史冊的一年。兩件大事,至今想起依然心潮澎湃。
一個是,香港回歸祖國;一個是柯受良飛躍黃河壺口瀑布。
當年,有個老外要飛躍黃河,柯受良聽後大為不悅,說:「黃河是我們中國的,絕不能讓老外成為第一個飛躍黃河的人。」
而此時距「小黑」玩如此冒險的遊戲已經過去5年了,5年前,他駕駛250CC摩託車成功飛躍長城烽火臺。每次挑戰,妻子都提心弔膽,「每次我飛特技,太太都不敢到現場觀看,只能在家中為我默默祈禱,為我擔心,為我流淚,以至於得了心臟病。」
雖然妻子苦言相勸,但這次飛躍黃河勢在必行。
柯受良接受採訪時說:「在我看來,長城是父親,黃河是母親。要飛躍也是由我們自己來完成,哪裡輪得上老外!」他希望以此喚起全球華人的愛國之心。
然而,擺在柯受良面前的有兩個棘手問題。
一是,時間緊迫。從決定飛躍黃河到香港回歸,半年時間不到,柯受良用這一壯舉為祖國獻禮。
其次,進入6月份後,黃河會進入汛期,到那時再飛躍波濤洶湧的壺口瀑布必會難上加難。所以,儘早不盡晚!
二是,經費不足。因為柯受良是特技演員,屬高危職業,保險公司根本不願意承保。沒有保險,萬一發生意外就賠不到錢,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把錢借給他。為此,妻子拿出了這些年省吃儉用的全部積蓄,甚至變賣了房子,但依舊不夠。
最後,柯受良給張學友打去電話,想借30萬,張學友二話不說直接打了50萬給他。據說,柯受良為這次飛躍黃河前前後後總共花了300多萬。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概,驚險萬分。
飛躍如此驚險的瀑布,就是在玩命。為保證萬無一失,柯受良和團隊先後5次到壺口瀑布勘查選點,並進行了三次試飛。
1997年3月9日,柯受良在廣州東莞首次模擬「飛黃」。然而,第一次試飛差點車毀人亡。當時,車子飛越38米後,突然翻轉360度失控撞地,衝進了800個紙箱組成的塑膠氣墊內。柯受良瞬間失蹤,全場近萬人鴉雀無聲,個個嚇得臉色蒼白。
60餘名工作人員飛速跑上前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從巨型紙箱中救了出來。在柯受良安然無恙地走出紙箱的那一刻,全場沸騰了。然而,他卻因30萬元的愛騎瞬間毀損而懊惱萬分。畢竟,錢太難搞了。為了這次飛躍黃河,他連房子都賣了。
緊接著,柯受良又進行了第二次試飛。這次總結了首次試飛失敗的教訓,在車尾加了200公斤的沙包,車子凌空飛起,滑翔42米後平穩落地。
5月22日,柯受良在西安老機場做最後一次試飛熱身,此時距6月1號飛躍黃河僅剩10天。上午11點半,柯受良完成試飛,最後一躍,43米。壺口瀑布可是50米啊,大家都為他捏一把汗,柯受良卻信誓旦旦地說:「我要把100分留給壺口!」
02
1997年5月末,一個只有9.8萬人口的小縣城突然熱鬧起來,全國各地500餘名記者和幾萬名遊客蜂擁而至。
縣城所有招待所爆滿,兩所中學、四所小學的教室裡全部打滿了地鋪,大部分居民都設起了家庭旅館,但即使這樣,依然有很多人露宿街頭。數萬人集聚到這裡,只為見證一個奇蹟——柯受良飛躍黃河!
6月1日,前來觀戰的車輛在通往壺口的山梁上形成十裡長陣。壺口瀑布兩岸人山人海,大家早早來到這裡佔據最佳觀看點,有的人頭天晚上就帶著帳篷守了一夜。
當天,央視、鳳凰衛視等直播人員紛紛抵達壺口,新聞中心10部國際直播、4部傳真機同時投入使用,600餘平方米的大看臺,16個觀眾區,4個停車場擠得水洩不通。
主辦方準備了6萬張50元的門票,一天之內全部售罄,比麥可傑克遜開演唱會的氣勢還浩大。當天,到現場觀看的多達10萬人,兩岸山坡上都潛伏著一些觀眾拿著望遠鏡翹首以盼。
1200平方米的表演臺用木板與鋼筋橫空架起,一條窄窄的人工通道越過黃河,將兩個表演臺連接起來。1200平米的五星紅旗鋪展開來,對岸是紫荊花旗幟。
祭拜完母親河後,亞洲飛人柯受良帶好頭盔,鑽進賽車,打火,啟動,衝刺.......,就在人們期盼那一瞬即逝的飛越時,車子在距離跑道終點幾米遠的地方突然急剎車,停了下來,將觀眾嚇出了一身冷汗。
所幸無礙,柯受良先生應該是在試車,再一次確保車子的各項性能完好。
在助手的指揮下,柯受良把車子倒回原來的位置。幾秒鐘後,再次俯衝而下。飛起來了!人們攥緊拳頭,緊張的要命。
柯受良駕駛的那輛跑車衝上跳板,騰空躍起,在空中畫了一個漂亮的軌跡,飛越了咆哮兇猛的黃河,從陝西飛到了山西。
1.58秒,只有短短的1.58秒!
車輛在躍過50米後,一頭扎入由3000個空紙箱組成的塑膠蜂窩狀紙箱堆裡。
成功了,人們歡呼著,雀躍著。
但隨即一片寂靜,密閉紙箱堆裡的柯受良人還好嗎?
當時,留給助手的時間只有2分鐘。
2分鐘之內必須把柯受良從密閉的紙箱堆裡「搶」出來,否則就會因窒息發生生命危險。
50名工作人員,一哄而上,爭分奪秒地打開紙箱對搶救柯受良。
一分半鐘左右,柯受良安然無恙地從紙箱堆裡走了出來。
柯受良飛躍黃河,成功了!
瞬間掌聲雷動,十萬觀眾的吶喊聲,歡呼聲山搖地動,完全壓住了黃河壺口瀑布的咆哮聲。
記者把話筒送到柯受良面前,他激動而滿含熱淚地說:「我感謝全家,感謝中華人民對我的關心!」
柯受良被人們簇擁著,回到表演臺。此時,6歲的兒子被送到他面前,他滿含淚水。一起演唱《笨小孩》的好友劉德華,吳宗憲紛紛擁抱祝福。
那一刻,柯受良飛躍黃河的壯舉將永遠載入史冊。
那輛功勳賽車,右側玻璃不見了,尾部的裝飾也掉了大半,但車身基本完好。隨後,被運回香港,車尾的「小黑子」幾個字將閃著永恆的光輝。
2003年12月9日,柯受良因病去世,終年50歲。
柯受良的突然離世,讓家人突然陷入生活危機。只留下一處按揭的房子,和一雙還在上學的孩子。
劉德華,吳宗憲,曾志偉等好友紛紛援手,張學友更是拿出20萬捐給了大哥的遺孀,並一直在音樂的道路上提攜柯受良的兒子柯有倫。
03
大哥走了,但大哥的一生是輝煌的,也是坎坷的。
柯受良,1953年出生於寧波,3歲移居臺灣。因家庭貧困,13歲輟學,下海打漁幫助父親養家。
16歲時,又黑又瘦的柯受良隻身辭別父母前往臺北,靠幹些粗活來維持生計。17歲時,他報考了電影明星學校,畢業後擔任臨記等比較繁重的工作。
看到電影裡的特技,又炫又酷,柯受良逐漸對特技表演有了興趣。於是開始研究和學習特技表演,17歲時首次參加了特技表演,隨後進入演藝圈。
20歲那年,他棄藝從軍。軍旅生涯,塑造了柯大俠堅韌的品格。退伍復員後,柯受良重回影視圈。1975年參加臺灣摩託車障礙賽,奪得冠軍。
1982年,柯受良應邀參加《最佳拍檔》的特技演出。劇中,他騎著一輛摩託車從三樓破窗而出,飛降地面,完成了很多外國特技演員都交口稱讚的「絕無可能」的高難動作,從此名聲大噪。
同年,他又做了一項驚天動地的特技表演。駕駛一輛跑車,飛越了臺灣一個寬45米的峽谷,從此「柯大膽」的名號便伴其一生。
柯受良多次在成龍的電影裡擔任動作指導,並親自擔任特技演員。比如,《快餐車》、《龍兄虎弟》等。當時《龍兄虎弟》在南斯拉夫拍攝,柯受良駕駛跑車飛越了當地一條寬75米的六車道高速公路 。
1987年,柯受良駕駛摩託車飛越了80米寬,素有「死亡谷」之稱的臺灣桃園海湖大峽谷。
1992年11月,柯受良做出了更冒險的決定,他要飛躍長城。15日,柯受良駕駛山葉250CC型摩託車,以100邁的速度從北向南騰空躍過了長城烽火臺上空約30米寬的豁口。
重重地落在寬4米,高20米,長50米的接應臺上,以不到10秒鐘時間從河北的灤平縣躍到了北京的密雲縣。
勇攀高峰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天生愛挑戰的柯受良是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的。
2002年10月1日國慶節那天,柯受良帶著氧氣筒,駕車飛越長達30多米的布達拉宮廣場。
飛越長江,是柯受良的下一個目標。
可惜,天不遂人願,還沒等柯受良完成飛越長江的壯舉,就傳出了柯受良病逝的噩耗!
2003年,柯受良因酒精引致哮喘突發惡化不幸去世。逝世後,親朋好友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悼念活動。曾志偉、成龍、張學友、譚詠麟、黃百鳴、向華強、劉偉強、唐季禮、劉德華、陳可辛、梁朝偉、張艾嘉、吳君如、齊秦、周華健、萬梓良等200多名明星到場為柯受良送行!
2004年,在紀念「亞洲第一飛人」柯受良飛越理想演唱會上,吳宗憲、曾志偉、劉德華等明星紛紛登臺演出,為柯受良的妻兒籌款。
如今,大哥已經離開我們17年了,但他愛國情懷和勇攀高峰的精神一直指引著我們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