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金:中國冰川旅遊資源亟待組團開發

2020-12-18 中國科學院

  中國擁有豐富的冰川旅遊資源,共發育冰川46377條,面積達59425平方公裡,冰儲量5600立方千米。然而,同國外相比,中國的冰川旅遊發展緩慢。近日,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王世金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冰川旅遊需要改變以往冰川觀光和其他單一景點開發模式,進而向冰川、雪山、森林、草甸、湖泊、峽谷與民族文化組團式開發轉變,擴展冰川旅遊類型與內涵,延伸高山帶山地旅遊產業鏈,提升我國冰川旅遊產品的品牌價值。

  王世金介紹說,目前中國冰川旅遊景點已發展至20餘處。雖然我國冰川旅遊資源豐富,類型多樣,但發展較為緩慢,景點稀少,與冰川資源稟賦並不相符,與國外冰川旅遊發展差距較大,且冰川旅遊多為觀光旅遊,開發層次較低,對於冰川科考、科普、冰川徒步、冰川滑雪、雪地摩託、攀冰、冰川環境教育等深層次冰川體驗旅遊項目開發較少,冰川旅遊地旅遊管理和安全設施建設也較為落後。

  與此同時,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不同類型冰川面積變化以退縮為總趨勢,時間越靠近現在退縮越劇烈。可以說,如何通過有效的冰川旅遊開發模式,促使山地冰川旅遊資源效用最大化,已成為世界各山地國家或地區所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

  王世金表示,冰川旅遊作為大眾旅遊,其開發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很多已發展為著名的冰川旅遊勝地,如美加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瑞士少女峰—阿萊奇—比奇峰綜合區、阿根廷洛斯冰川國家公園等。根據中國冰川區冰川旅遊資源及其與周邊景觀的組合程度,按照組團開發戰略,應當加強甘新—南疆線絲綢之路冰川文化旅遊帶、蘭青—青藏線雪域高原冰川體驗旅遊帶和川藏—滇藏香格裡拉冰川休閒度假旅遊帶等具有西部特色的冰川精品線路的建設。

  通過「以線串點、以點帶面、區域聯動」的點軸網絡旅遊開發模式,在西部跨省區域合作項目絲綢之路旅遊帶、青藏鐵路旅遊帶、大香格裡拉生態旅遊圈總體規劃逐步實施的機遇下,西部將以其豐富的冰川旅遊資源吸引國內外旅遊者前來觀光、體驗、探險。「可以說,中國冰川旅遊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王世金認為。

相關焦點

  • 「中國冰川資源及其變化調查」項目正式啟動
    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中國冰川資源及其變化調查」項目近日在京正式啟動。科技部基礎司葉玉江副司長,中國科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技術局等單位有關領導,以及施雅風院士、孫鴻烈院士、秦大河院士等專家參加了啟動會議。  冰川是我國西部特有的自然景觀,我國有冰川46298條,總面積59406km2,佔全球中、低緯度冰川面積的50%以上,總冰儲量為5590km3,主要分布於中國西部。冰川是氣候的產物,對氣候變暖高度敏感。
  • 甘肅旅遊丨看中國最美冰川
    戴友春 攝  2005年評出了中國六大最美冰川,除透明夢柯冰川外,其他5大冰川為:  絨布冰川:地處珠峰腳下5300米到6300米的廣闊地帶,全長22.4公裡,總面積達85.4平方公裡,是世界上發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山谷冰川形態,也是珠峰自然保護區內最大的冰川。  天山託木爾冰川:託木爾維吾爾語意為「鐵山」,坐落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北部。
  • 中國冰川正加速消融 近40年來減少3248平方公裡
    日前,中國地學界大型基礎研究項目《中國冰川分布及資源調查》完成,首次建立了中國冰川信息系統資料庫。專家通過綜合分析表明,近40年來,我國冰川面積縮小了3248平方公裡。這是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的。據了解,這項由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等科研人員歷時24年,在大量野外考察的基礎上完成的中國地學界大型基礎資料編纂項目《中國冰川分布及資源調查》是資源與環境領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將對於全面認識中國冰川資源現狀、變化和趨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為冰川變化監測、全球變化研究、西部水資源研究和冰川旅遊開發提供了基礎資料。
  • 【學法指導】微專題--「極地旅遊」開發條件分析(重發)
    以前,中國遊客到南極,只能在國內組團,再外包給外國公司來運營。北京時間2017年12月16日晚,一架乘載22名中國商務科考團成員的中國飛機,平安著陸在南極洲狼牙機場2500米跑道上,正式開啟中國人自己組團運營赴南極旅遊的新時代。材料二 極地旅遊項目為長線旅遊產品,旅遊時間大多達到15至30天。
  • 中國冰川往事
    即便如此,考察的進展還是突飛猛進,僅在3個月內,隊伍就完成了900多條大小冰川的考察。之後不久,參照國際冰川研究的經驗,考察隊還在祁連山大雪山老虎溝冰川建立了第一個冰川觀測站,以使野外調查工作轉入到定位定量研究。這一次考察成果豐碩,基本摸清了祁連山冰川資源的分布和數量,同時中國第一部冰川學專著《祁連山現代冰川考察報告》成稿出版。
  • 海西州旅遊資源簡介
    中國「四大盆地」之一的柴達木盆地構成了海西州地域的主體,其豐富的鹽化工、煤碳、石油天然氣和有色金屬資源是青海省的經濟發展支柱和優勢資源,也是海西州發展工業旅遊重要的物質基礎。特別是青藏鐵路的開工建設、察爾汗百萬噸鉀肥、德令哈百萬噸純鹼等項目的實施,為發展高原生態旅遊和工業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 「邊城」秀山:「旅遊飯」讓鄉土回歸
    作為酉水邊長大的土家兒女,今年73歲的王世金儘管沒有正式上過大學,也對沈從文的《邊城》耳熟能詳,「莫說解放前,就是解放後,秀山好多人年輕時候都是通過對歌組成家庭的。」王世金說,「我們這裡,大部分人都自由戀愛,沒那麼多門戶之見。」
  • 王世金:七律·詠梅(外六首)
    文/王世金寵辱皆忘未忘情,能同白雪伴新生。紅唇養眼痴來笑,翠骨垂身任世評。本是失憂何用嘆,素無虧欠莫須驚。作者簡介王世金,筆名大連草根吟叟,生於一九四六年三月,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人。詩詞觀:寫鄉愁寫故園,那柴門犬吠、院中棗樹的紅果、母親粗茶淡飯的清香和春天山坡草芽的萌動……用正直、真誠、善良書寫心底的慈悲、孤單的身影和看不見的一縷思緒及民間風情。
  • 開發九峰文化資源 打造婺城旅遊精品
    開發九峰文化資源 打造婺城旅遊精品  ——以九峰文化助推婺城旅遊發展的思考  九峰山景區坐落在湯溪鎮境內,是國家AA級旅遊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多年來,九峰山景區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得到應有的發展。如今,九峰山景區經營權已由金西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接管。
  • 海螺溝冰川溫泉旅遊季啟動暨大貢嘎文旅發展聯盟成立
    「賞冰雪、觀冰川、泡溫泉、沐陽光、探古寨、拍漢子、尋美人、訪藏秘」,這是冬天的甘孜州帶給世人的詩與遠方。12月23日,以「安逸四川·冬遊甘孜」為主題的四川省海螺溝冰川溫泉旅遊季啟動暨大貢嘎文旅發展聯盟成立儀式在甘孜州磨西鎮舉行。這是繼「全域景區免門票」和「甜野男孩」兩大網絡爆紅事件後,丁真的家鄉首次舉辦全域冬遊主題活動。
  • 中國最美六大冰川,尤其第2個,是中國冰川之最!
    1.絨布冰川(西藏) 絨布冰川(又譯:隆巴克冰川)位於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裡。這冰川有兩條支流:東絨布冰川和西絨布冰川。絨布冰川向北流,形成珠穆朗瑪峰北面的絨布山谷。絨布冰川起源於珠穆朗瑪峰。託峰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現代冰川作用區之一,共有冰川829條,是中國冰川之最。3.海螺溝冰川(四川) 海螺溝冰川是地球上的冰川,幾乎全部存在於遠離人類聚居的南極地區。其餘極少部分,雖分布於各個緯度,但又大多處於高寒、高海拔地區,使一般人難以到達。而中國四川的海螺溝冰川,其最下端的海拔高度僅為2850米,是亞洲最低海拔的冰川,也是離城市最近的一條現代冰川。
  • 四川海螺溝冰川溫泉旅遊季啟動暨大貢嘎文旅發展聯盟成立在海螺溝...
    緊接著,藏族網紅姑娘央措進行了「安逸四川·冬遊甘孜」旅遊推介。她用視頻展示和現場演說相結合的方式,向與會嘉賓介紹了該州聖潔的雪山、壯美的冰川以及沸騰的溫泉等冬季特色產品。按照協議精神,雙方將在旅遊資源開發、旅遊品牌推廣、旅遊市場集成、旅遊大數據運用等多領域開展廣泛合作。近50名攜程平臺優質民宿投資人參加此次活動,並將與該州開展投資洽談。
  • 安逸四川 冬遊甘孜 海螺溝冰川溫泉旅遊季即將啟幕!
    12月23日以「安逸四川·冬遊甘孜」為主題的四川省海螺溝冰川溫泉旅遊季啟動暨大貢嘎文化旅遊發展聯盟成立儀式將在磨西鎮舉行。這是繼「全域景區免門票」和「『甜野男孩』丁真」兩大全網爆紅事件發生後丁真的家鄉首次舉辦冬季冰川溫泉旅遊系列活動此次活動由甘孜州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甘孜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康定市人民政府、甘孜州海螺溝景區管理局、瀘定縣人民政府承辦,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將四川特別是甘孜州一流的冬遊資源向世人推廣,為「安逸四川」和「冬遊甘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 達古冰川旅遊要帶哪些東西
    達古冰川風景區是個低海拔、離大城市近的、交通便捷的名勝風景區,景區有著生態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雪山冰川湖泊一體化的綜合性旅遊景點。前往達古冰川旅遊,要帶哪些物品呢?常用藥品:藥品也是去達古冰川旅遊不可缺少的物品,這邊氣溫比內地要低,感冒藥備好,防止感冒引發高反,面對高原或多或少都會有點高原反應,那麼抗高原反映的藥品也要備著,比如紅景天、高原安等,還要備一些暈車藥、雲南白藥等創傷藥品。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
    (1)結合圖文資料及所學知識,請分析材料中「可又有多處河段有巨大的穹形冰川發育」的原因。(2)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圖示地區自然地理特徵對當地居民生產和生活的有利影響。(3)材料中「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具備發展採礦業的良好條件」。請說明文中「良好條件」的含義,並分析這裡的經濟活動不以礦業開發為主的主要原因。
  • 缺少文化主題整合 陝西佛文化旅遊資源亟待開發(圖)
    陝西豐富的佛文化資源是陝西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適當開發利用,進一步整合全省佛教文化旅遊資源,體現佛教文化旅遊資源大省的特色和魅力,是擺在文物、旅遊、宗教各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豐富獨特的陝西佛文化資源西安,古稱長安,歷史上是漢傳佛教譯經、弘法、開宗立派和國際交流中心。
  • 浙江旅遊資源開發改革系列試點推出
    旅遊資源開發改革系列試點推出 助力景區、休閒度假產業和民宿高質量發展  近日,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未來旅遊景區試點、山地休閒旅遊發展試點、民宿助推鄉村振興試點方案評審,全省共有100餘家單位參與。專家現場「把脈問診」,篩選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可複製的試點。
  • 中國最美冰川旅遊目的地,西北奇景原來在甘肅
    萬米之下的祁連山不僅山美水美,冰川雪韻中的它更是令人神往。在祁連山海拔4000米的雪線之上常年冰天雪地,那裡發育了眾多雪山和冰川,它們像一個巨大的「固體水庫」,涵養著甘肅重要水源,養育著西北的綠洲。說起祁連山上的冰川,透明夢柯冰川就不得不提。「透明夢柯」來自蒙古語,意為高大寬廣的大雪山。
  • 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承辦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
    12月13日-15日,由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主辦,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承辦的「阿爾山鄉村民宿和文創人才幫扶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順利召開。中國旅遊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充分發揮平臺優勢,組織行業力量,由會長張曉軍,副會長羅健強、曹一勇、李超駿,理事蕭去疾,北京鄉博博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龍以及中國旅遊報記者組成專家團赴阿爾山考察調研。
  • 沙灣縣旅遊資源
    圖片說明:東大塘  沙灣縣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從資源類型看,有生物景觀2處,水域風光4處,古建築3處,休閒求知健身3處,地文景觀1處,購物1處;按資源等級分,有一級景點1處,二級景點1處,三級景點6處,四級景點2處,五級景點4處。縣內冰川雪嶺、峽谷山川、松濤瀑布、懸崖古寺盎然其中;湖泊水庫、溫泉、蘆葦蕩、草原、沙漠、珍稀動植物點綴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