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在年齡較小時牙齒發育不全,家長通常會把食物弄成糊狀等方便孩子吞咽。隨著年齡長大,孩子的牙齒也在不斷發育,但有些家長依舊習慣把食物做得很軟,便於孩子吃飯。
然而,家長們忽視了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這會影響身體狀況與儀表,要引起重視。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下長期吃「軟飯」會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吧。
1.降低孩子的咀嚼能力
人體的任何一項能力都是需要通過持續鍛鍊形成的,如果長期食用流質食品或不認真咀嚼,會導致消化能力變差,還會影響口腔健康。有研究表明,經常食用湯泡飯、茶泡飯這類食物,吸收能力會下降,時間長了容易營養不良。
2.使孩子的顏值變差
咀嚼這一習慣會影響面部的狀態,有良好咀嚼習慣面部肌肉會更加緊實,讓人看起來更加精神。而不常咀嚼的人面部肌肉比較鬆弛,看起來比較臃腫,給人無精打採的感覺。除此之外,不常咀嚼還會導致牙齒變得「參齊不齊」,影響美觀。
①保證食物營養健康
孩子還處於不斷發育的過程中,很多營養依靠攝取食物獲得。家長應為孩子準備營養全面、易消化的食物,滿足孩子每天的營養需求。除此以外,食物要軟硬適中,不要過於生冷或油膩,也不要具有強烈的刺激性。畢竟孩子的腸胃比較「脆弱」,稍有刺激就會造成不適。
②避免孩子挑食、暴飲暴食孩子飲食習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和家長有關係,有必要及時糾正。如果孩子挑食,可以將食物切成可愛的形狀或榨成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孩子暴飲暴食,要逐漸減少吃飯的量與次數,避免孩子一時難以接受。慢慢引導孩子養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節假日還可以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③避免孩子吃飯時打鬧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在餐桌上聊天的習慣,但從消化的角度來說這種方式是不健康的。家長應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遵守用餐禮儀。同時,小孩子好動,喜歡蹦跳,家長要讓他們安靜地吃飯,避免因嗆住發生窒息的情況。
④注意食物、餐具的衛生
家長免不了有帶孩子在外吃飯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要格外注重就餐的環境與衛生了。因為孩子的抵抗力較弱,不能很好地抵抗病菌。因此,家長要仔細觀察餐廳是否有許可證、餐具是否經過嚴格消毒,確保孩子健康。
點單時也要和服務員進行確認,避免含有孩子過敏的物質。如果選擇了魚類產品,在孩子食用前要確保無刺,防止發生危險。
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吃飯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為我們的日常活動注入充足的活力。然而很多人只是單純地為了果腹,忽視了背後需要注意的問題。家長要讓孩子充分咀嚼、均衡飲食,既能有良好的習慣,又能收穫健康的體態。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