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體溫計,算是一代人的記憶了。
圖源:pinterest.com
從小到大,再到我們也生了寶寶,它幾乎伴隨了我們長大與孩子們的成長。
想想估計有不少人,小時候都玩過從體溫計摔出來的水銀滾珠。
圖源:pinterest.com(危險動作切勿模仿)
而就在近期,國家藥監局終於正式發布通知,明確指出:我國將於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截圖來源:國家藥監局
新聞一出,網友們都開始討論,要不囤一些?
除了這些濃濃的不舍風留言,更多的還是家長們的擔憂:
水銀體溫計真的好用,測量的也最準確,其他水溫計感覺不是很準啊。
實際上,其他類型的體溫計,只要正確使用,準確性不亞於水銀體溫計。
水銀體溫計只是勝在價格比較便宜,並且,從安全角度出發:菌菌還是不建議有娃的家庭使用水銀體溫計。
1.300年歷史的體溫計也是汞中毒的「元兇」
水銀,其實就是汞,它是一種具有流動性的重金屬,對消化、神經等系統有毒性。
汞的毒性非常大,基本上挖耳勺一半大小即可致人死亡,一根水銀溫度計、水銀血壓計中的汞含量就可以達到。
而對於孩子來說,手和嘴巴就是探索世界的一切,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很多危險。
誤食體溫計的案例,時有發生:
而風險不僅僅止於直接接觸水銀,水銀暴露在空氣中,也一樣有危害。
不過,消化道汞中毒不是很常見,多是呼吸道中毒。
根據 2007年中美聯合開展的關於醫療環境中含汞產品及廢物的項目報告:
一支水銀體溫計打碎後,如果汞全部蒸發,可使一間15 ㎡ 大、3m 高的房間空氣汞濃度可達到22. 2 mg/m,高於國家規定的最大容許濃度0.01 mg/m。
上面這個新聞,就是因為水銀體溫計被打碎後,寶媽直接用拖把拖了地導致的,而這樣的案例,數不勝數。
菌菌貼士:如果不小心打碎了,該如何正確處理?
①切記不可用拖把和紙擦,更不要用水衝入下水道,應該立即開窗通風!
②戴上橡膠手套。
圖源:wikiHow
③將散落的水銀用溼棉棒、小鏟子或者注射器收集起來,並放入密閉瓶裡,避免接觸。
圖源:wikiHow
④在黑暗房間內,用手電筒靠近地板尋找閃光汞珠,確保整個房間都沒有遺漏的。
⑤在收集處理時最好戴上口罩,千萬不要直接用手去觸摸!!!
⑥清理汞過程中使用的所有物品,都要用塑膠袋密封。
圖源:wikiHow
⑦與密閉容器一起按照當地環保部門的指示貼上標籤(比如:水銀汞廢料有毒),並進行適當處理。
所以,為了孩子們的安全,我們還是儘量避免使用水銀體溫計吧。
而家長們很擔心的準確度的問題,菌菌有兩個建議:按需挑選、正確使用。
2.這幾款體溫計怎麼選?
目前,我們經常會用到的電子體溫測量產品,主要有下面這幾種:
圖源:寶寶呵護團隊製作
這幾種體溫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電子體溫計,雖然比較便宜、手法要求也不高,但不是很便捷。
耳溫槍、額溫槍雖然快捷,但對方法和環境要求又較高。
三者各有利弊吧,大家根據自己的條件和需求選擇,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看到這裡,對電子體溫計的擔心有沒有少一點呢?
身邊如果有電子體溫計用不對、量不準的朋友,把這篇文章發給他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