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150歲的元素周期表,越來越酷了.

2021-02-25 中科院物理所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差評(chaping321)

大家還記得,被這張圖支配的恐懼麼?

 「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 」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難忘的回憶吧。

1869 年 3 月 6 日,化學家門捷列夫向俄羅斯化學學會展示了一種新的元素分類方法,第一張現代意義上的元素周期表面世。

 老實說,可能這張 150 歲的元素周期表,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高中化學裡的 「 必背 」 。

但是對於人類文明來說,它的意義是非凡的。

在門捷列夫的那個時代,人類已經發現了 63 種元素,但是都是偶然的情況下發現的,雜亂無章。化學元素對人類而言只是大自然中零散破碎、偶然現身的事實。元素周期律的發現讓人類觸及了元素間的規律。使得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邁上了新的臺階。

不知不覺中,這張有著重大意義的周期表已經 150 歲了!更有趣的是,在這 150 年裡,人類也成功發揮想像力,在這張 「 枯燥 」 的周期表上搞起了創作。

 咱們先看看相對正經的元素周期表。

這張圖是最原始的元素周期表。當時門捷列夫還在圖中標記了幾個 「 ?」 號,這些 「 ?」 號是他為當時還未知的元素預留下的房間。

( 1869 年元素周期表)

 而下面這個呢,來自比爾蓋茨的辦公室。

這是一個巨大的壁掛式周期表。感覺說它是最霸氣的元素周期表也不為過吧!

明尼蘇達大學化學學院裡也有一個,跟人等高。

放大一點,可以看到每一個小柜子裡都有對應元素的單質實物或代表物體。

惰性氣體~

錒 Ac ,密封展示,標註了放射性~

 呃,格子挺多,就不一一展示了。

下面這張元素周期表呢,每個方格裡都變成了元素對應的發現國家的國旗。

世超數了下,發現元素數量排名前三的國家是:英國、瑞典、德國。

早期工業化強國排在前面,大家應該都能理解。那瑞典為什麼排在前面呢?

 因為人家有地理優勢啊,瑞典具備大量礦石和可用於燃料的森林,非常適合冶金業,而冶金工業需求刺激了化學研究的發展。

接下來,一些有趣的元素周期表出現了!

充滿中國特色的,太極八卦化學元素周期表。。。

口袋妖怪版元素周期表。

呃,這張圖讓世超想起了前幾年的很火的一個討論: 「 初代口袋妖怪 」 跟 「 元素周期表 」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從這個討論中受到的啟發。。。

下面這張圖裡的人物不知道各位差友能認出多少?

 不吹不黑,世超基本都認識。

H:涼宮春日,suzumiya haruhi,平野綾,[涼宮春日的憂鬱]
He: 海瑞塔,[神槍少女]

Li:棗鈴(Rin)左 ,神北小毬 右[小小破壞者!/Little Busters] 

漫威也不甘示弱,有漫畫家把漫威英雄畫成了元素。

除了這些有趣的圖表以外,元素周期表甚至有自己的歌。。。

 跟自己的桌遊。

這是一款圍繞元素周期表設計的遊戲,它的遊戲機制就是化學中的一些基本原理,你需要激活周期並進行移動,發現新的元素從而得分。

在這 150 年裡,元素周期表有了越來越多有趣的表現方式,周期表上的成員也不斷的增多。最開始門捷列夫總結的元素周期表上有 63 種元素,到 2017 年,我們已經有 118 種元素了。

 看起來一切都很美好。人類文明在滾滾向前~

 

但,其實元素周期表上的某些已知元素,可能在 100 年內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比如製造手機和計算機觸屏的銦。

隨著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平板顯示器領域消費量劇增,大量的銦被使用。

按照目前人類使用習慣,每隔幾年就換掉舊電腦和舊手機,這一資源可能很快就要面臨枯竭。

圖片來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09258/answer/6562793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26275/answer/15643000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749

「 突然發現連元素周期表都有 (/) 硼銪 」

相關焦點

  • 元素周期表的150年
    現代元素周期表最早是在150年前創建的,它首次實現了對化學元素的分類,包括鉑族金屬。   在門捷列夫的突破性發現之前,儘管鉑族金屬(PGMs)鉑、鈀、銠、釕、銥和鋨來自同一種礦石,但它們已被確認為獨立的元素。所有這六種鉑族金屬都包含在門捷列夫最初版本的元素周期表中。   在元素周期表中,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被排列成18個縱列,稱為族,而周期表的七個橫行被稱為周期。通常表格左邊是金屬,右邊是非金屬。
  • 即將150歲,元素周期表仍在「添丁」
    明年,化學元素周期表將迎來它的150周歲生日。為了給它「慶生」,聯合國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日前在杭州召開的中國化學會第31屆學術年會上,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主席周其鳳院士介紹了「IUPAC百年及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相關活動情況。
  • 元素周期表150歲了!你知道手機正在威脅表中元素嗎?
    到2019年,那些年折磨過我們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就150歲了。1869年,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首次出版了類似於現代版元素周期表的周期表。 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兩年前就將2019年定為「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將用一整年時間開展各類活動,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 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 - 人民周刊
    今年11月24日是朱令46歲的生日,這個被叫作「鉈」的化學元素再次引起討論。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這些化學元素承載著我們熟悉的那段中學記憶。提起化學周期表,人們會想到俄國化學家迪米特裡·門捷列夫。1869年,35歲的門捷列夫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寫下來,並根據化學和物理性質將它們進行排列,為預測的未知元素留下空白位置,這就是著名的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150歲了!但你知道你的手機正在威脅表中元素嗎?
    到2019年,那些年折磨過我們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就150歲了。1869年,俄羅斯科學家門捷列夫首次出版了類似於現代版元素周期表的周期表。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兩年前就將2019年定為「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將用一整年時間開展各類活動,紀念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了,解讀元素的那些事兒……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9-12-30 第1版 要聞 作者 白春禮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導讀聯合國大會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旨在紀念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在150年前發表元素周期表這一科學發展史上的重大成就
  • 150周年,也來說說元素周期表
    (文末可以看可愛教授的小視頻(*▽*))看了教授的幾個視頻,結合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真覺得元素周期表上都是魔法。而比這個更神奇的是周期表的發明,這大概就是科學界的一場「神預言」。在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發表前,曾有過用將元素三個組成一組的方式,也有使用三維圖表的方式來排列元素,但是都不能完整地展現元素的特性規律。直到1864年,英國科學家Newlands將已知的元素根據物理特性分類後發現相似元素的原子質量是8的倍數,然而在他的周期表中並沒有給未來會出現的元素留下空白位置。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從門捷列夫的表格到現代元素周期表
    幾乎每一個化學實驗室的牆上,都有一張元素周期表。通常,我們將元素周期表的創造歸功於俄國化學家迪米特裡·門捷列夫(Dimitri Mendeleev)。1869年,他將當時已知的63種元素寫在卡片上,並根據化學和物理性質對它們進行排列。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對未知方格的探索從未停歇
    元素。門捷列夫用超越時代的大膽想像在表格中填入了63個元素,並預留了一些空白的位置讓後人來填滿。150年後,這張元素周期表有了118位成員,第七個周期也已經填滿,而對未知方格的探索仍未停歇……周期律的未來並非無關緊要,而是承諾了發展和完善。
  • 元素周期表150歲|化學帝國的第一部憲法,帶著問號和留白
    元素周期表正是門捷列夫為此解出的完美答案。1891年,《化學原理》下卷完成。它將經歷12次修訂,成為全世界化學新生的入門教材,與元素周期表一起流傳150年。不存在的元素門捷列夫畫出的第一版表格看上去可能會令人迷惑。你需要把它順時針旋轉90度,再左右顛倒一番,才能找回熟悉的感覺。後來,門捷列夫也會這麼修改。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無論元素周期表是否被發現,化學元素的規律還在那裡,未曾改變。只是在這個規律的指導之下,我們可以對化學進行更系統性研究,取得更多突破「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還記得中學化學元素周期表上這一串字符嗎?一張神秘莫測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是許多人人生旅程的重要一站,承載著我們的少年時光。為了慶祝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聯合國2018年宣布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 化學給我們帶來什麼 原標題: 只是在這個規律的指導之下,我們可以對化學進行更系統性研究,取得更多突破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還記得中學化學元素周期表上這一串字符嗎?一張神秘莫測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是許多人人生旅程的重要一站,承載著我們的少年時光。  為了慶祝元素周期表誕生150周年,聯合國2018年宣布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 元素周期表150歲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完整 化學元素周期表順口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9日在總部巴黎啟動「化學元素周期表國際年」活動,將在今年舉辦一系列主題活動,紀念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編制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阿祖萊、俄羅斯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長米哈伊爾·科秋科夫和法國科學院院長皮埃爾·科爾沃等當天為啟動儀式揭幕。
  • 元素周期表150歲|門捷列夫做夢之前的35年硬核人生
    1869年2月的一個夜晚,門捷列夫經歷了那個名垂青史的夢境:當時世上為人所知的63種化學元素紛紛落在相應的格子裡,組成了一張表。它們依照原子質量排列,隨著質量的增加呈現出有規律的變化。門捷列夫在醒來後立馬在紙上依樣畫葫蘆,只做了一處必要的修改。他發覺這種循環往復的變化與三角函數的跌宕起伏很相像,於是借用了函數周期的概念,將這張表格命名為——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
    18世紀,元素不斷被發現,種類越來越多。科學家們開始對它們進行分類和整理,以求發現系統的元素體系。
  • 以前的周期表白背了?科學家推出更新的元素周期表
    人們熟悉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y Mendeleev)在一百多年前排列的。去年這張元素周期表剛慶祝了它的150歲生日。最近俄羅斯兩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布局的元素周期表,利用現代科技注重的元素特性進行排序,有助於設計未來和現有新技術所需的新型複合材料。最簡單的周期表可以只有一個維度的布局,可以僅按照原子相對質量(原子量)進行排列,比如氫的原子量為1,氧的原子量為16。
  • 以前的周期表白背了?科學家推出更新版元素周期表
    人們熟悉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是俄羅斯化學家門捷列夫(Dmitry Mendeleev)在一百多年前排列的。去年這張元素周期表剛慶祝了它的150歲生日。 最近俄羅斯兩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布局的元素周期表,利用現代科技注重的元素特性進行排序,有助於設計未來和現有新技術所需的新型複合材料。 最簡單的周期表可以只有一個維度的布局,可以僅按照原子相對質量(原子量)進行排列,比如氫的原子量為1,氧的原子量為16。
  • 元素周期表新玩法
    雖然我們已經用慣了元素周期表,但表上所有元素是否都已排在正確的位置上,這不是沒有爭議的。用手指敲鋼琴的白色琴鍵,隨著你的手指向右移動,每一個音符聽起來都不同,「哆-來-咪-發-梭-拉-西」。但是,當你敲到第八個鍵時,聽起來又跟第一個「哆」一樣了,只是調子提高了一些而已。
  • 元素周期表150間發生巨大變化,現在的也不會是終極形態
    元素周期表到今天已經有150年的歷史,為了慶祝這一科學關鍵時刻,聯合國宣布2019年為國際元素周期表年。但是元素周期表並不是從門捷列夫開始的,許多人都對這些元素進行了調整。首先,現代元素周期表上有一堆門捷列夫忽略了的元素(沒有給它們留出空間),其中最明顯的是稀有氣體(如氦、氖、氬)。而且,該表的方向與我們的現代版本不同,我們現在將元素放在一起,以列的形式排列成行。但一旦你把門捷列夫的這個周期表旋轉90度,就會發現它與現代周期表的相似之處。
  • 元素周期表150歲|化學之外的「門神」:跨界跨了半個俄國
    光憑一張元素周期表,門捷列夫就可坐擁「門神」地位。2019月2月迎來了化學元素周期表的150歲生日,也是俄國化學家的185歲誕辰。聯合國將2019年定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並評價道:「元素周期表是科學史上最卓著的發現之一,刻畫出的不僅是化學的本質,也是物理學和生物學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