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強,民間風水師傅,四川省西充縣人,1971年生,現常住廣東佛山。自幼酷愛風水文化,早年拜師民間師傅學習地理技術,2016年,拜師陳益峰先生,盡得真傳,歷經磨鍊,不懈追求,不負恩師厚望,終有所成。
民間風水老師趙強拜師陳益峰師傅學習地理技術
古今地理風水領域,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名師輩出,燦若繁星。而陳益峰師傅,絕對是這滿天星鬥之中,非常,非常耀眼的一顆。
我與師傅的師徒緣份說是偶然,實為必然。陳益峰師傅的名字,我並不陌生,因為我的周圍常有人提及,但我從來沒有當回事。 直到2009年冬,與幾個朋友小聚,他們不約而同,又提起陳益峰老師,這讓我不由心裡一動,這陳老師何許人也,竟然享有如此聲譽。 回去仔細研究了一下陳師傅,研究生學歷,是文人出身的地理師傅,曾經師從多位地理明家,是地理古法的傳承人與堅定捍衛者,為弘揚傳統地理古法嘔心瀝血,誨人不倦,這讓我不由肅然起敬。然而,我以職業風水師傅的閱歷與身份,自有不同常人的視覺角度,不但要看陳師傅的簡歷,更注重看他的專業水準,品行。因為每個人的言談,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他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從這個角度,看到的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真實客觀的形象,所謂聽其言,觀其行是也。評判一個人,除了聽他說什麼,還要看他每天在做什麼,只有言行一致的師傅,才是筆者趙強信任的師傅。
說實話,現代很多老師往往牽強附會,自吹自擂是名師傳人,名師後人,以所謂的師傳、家傳秘笈為寶貝,鼓吹只有自家才是正宗,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讓人無法恭維:有些不會相地,只會日課擇吉,鼓吹日課好就是真的好;
有些理氣吹得天花亂墜,以所謂旺山旺向定吉兇,卻沒有或很少有實地考查的案例;
有些去墓地隨便照幾張相,程序式配上幾句解說,來龍去脈連自己都搞不清楚;
有些虛名虛銜一大堆,動則租一層酒店,或一個大型會議室,搞得富麗堂皇,天天講課,充滿了鮮花和掌聲。
這些老師,忘記了地理師傅,本身就是一個泥腿子、一個泥水匠人的本性。地理師傅需要走進農村,走進田野,走進大山,腳踏實地研究才是正道。
而陳師傅正是這種真正的老師,明師,每天以荒山為伴,以古墓為鄰,不論寒暑,不知疲倦,不知飢餓地研究。
陳師傅的專業文章,仿佛帶有一股泥土的芬芳,就象山上的草木,地裡的莊稼,植根於大地,接受陽光雨露的哺育,吸收大自然充足的營養,顯得那麼的樸實無華,又那麼的韻味十足。
初見陳師傅,發現其人,一身便裝,沒有花俏的包裝,沒有昂貴的行頭,言語隨和,文質彬彬,卻隱隱然有一代宗師的風範。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胸有真經何須妝」。自信不足才依靠包裝,留一撮山羊鬍,著唐裝古服,戴佛珠鑽戒的風水師,實力一眼就看穿了,還有什麼內涵。
陳益峰師傅在山上,實地傳授地理技術
到2016年底,註定與我緣聚一生的人,我決定北上拜師。 初見師傅,果然是文如其人,質樸,隨和,文質彬彬。不但不感覺陌生,反而有一些親切之感,就象老朋友久別重逢,暢聊地理人生,其樂融融。我當時心裡暗想:「果然是師徒緣份,前世今生,早已註定」。 師傅的教材,可以說是包羅萬有,囊括各大門派精華,其中有很多是口耳相傳的秘法,並且圖文並茂,條理清晰,通俗易懂。 師傅講課,更是深入淺出,風趣幽默。時而侃侃而談,時而循循善誘,可以說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自是別有一番風採。各大門派技術,沒有一些一毫保留,和盤託出,口訣秘法,猶如探囊取物,信手拈來,橫流倒背,如數家珍。對每位弟子的提問,總是不厭其煩,耐心解答。 理論課後,師傅又組織大家上山實習,現場講解龍、穴、砂、水、向等最尋龍點穴最高秘術。力求每位弟子都能理論紮實,技術過硬,學有所成,回饋社會。通過這次拜學習,真是不虛此行,收穫良多。可以說:堪輿之道,博大精深。早年,我在民間師傅的教導下,打通了風水技術的「小周天」。而通過此次陳益峰老師的教誨,則完全打通了風水技術的「大周天」,以前的些許疑問、些許迷惑,如湯潑雪,立見消融。
受師傅感召,弟子趙強一改以往專注技術,疏於傳播,獨善其身的做法,立志以師傅為榜樣,趙行天涯,為弘揚古法地理風水,略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