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寄來「百萬大獎」掛號信 鳳陽女子上當匯走15萬

2020-12-17 安徽網

5月4日,鳳陽縣的劉女士收到一封從北京寄來的「百萬大獎」掛號信,隨後兩天時間裡匯走15萬元,才意識到自己上當。目前,當地警方已經立案調查。

「刮獎」中了一百萬

5月4日上午,家住鳳陽縣城的劉女士收到一封從北京寄來的掛號信,拆開後,裡面是一張印製精美的彩頁,背面寫有「北京國立公證處公證書」字樣。

這是一個「刮獎券」,上面寫有領獎地址、兌獎方式、公證員姓名、工號以及相片等,並蓋有「國家彩票管理中心專用章」和「北京市國立公證處專用章」。出於好奇,劉女士刮開刮獎區,發現是「三顆星」,對應二等獎,獎品100萬。

昨日下午,劉女士告訴記者,出於僥倖心理,她撥打了彩頁上的「兌獎專線」,對內容進行核實。對方讓她與「公證處監督專線」聯繫,並在限定時間內到公證處領獎,同時繳納20%個人所得稅和公證費,過期未領視為自動放棄。

「如果這100萬獎金是真的,不領就太虧了!」劉女士本想找親友商量,可彩頁上標明「注意保密」「 勿將密碼外洩,以防他人冒領」等字樣,讓劉女士不敢聲張。

匯出15萬才知上當

當日下午,正當劉女士猶豫不決時,對方打來電話,提醒她領獎須先買2萬元產品。在對方的催促下,劉女士分兩次各匯去1萬元。

5月5日上午,對方又打來電話,稱領獎還需匯10萬元。劉女士又分3次匯去8萬元。當日下午,劉女士再次接到電話,「 辦理手續至少需要20萬,2個小時後100萬獎金就能到帳。」

此時,劉女士已經匯出10萬元。經過「討價還價」,對方最終同意劉女士再匯5萬,劉女士孤注一擲,匯走家中僅有的5萬元。匯完款後,劉女士去找姐姐借錢。姐姐看到彩頁後連呼「上當」,劉女士給對方打電話想證實,對方聽說她實在沒錢後就掛斷了,之後再也無法接通。

昨日下午,鳳陽縣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告訴記者,此類騙局其實非常老套,但總有人抱有僥倖心理,夢想天上掉餡餅。目前,鳳陽警方已立案調查。

孟斌本報記者葉素健

相關焦點

  • 瀋陽現「郵寄掛號信」式詐騙 警方揭秘行騙四步驟
    瀋陽現「郵寄掛號信」式詐騙 警方揭秘行騙四步驟 2014-08-06 09:40:02>作者:責任編輯:李歡   昨日,記者從瀋陽警方了解到,瀋陽最近出現了一種以郵寄掛號信為手段實施詐騙的新型電信詐騙方式
  • 融通匯信過去一月斬獲第三屆華尊獎兩項大獎
    融通匯信過去一月斬獲第三屆華尊獎兩項大獎。4月27日,第三屆行業標誌性品牌公益調查推選獎項「華尊獎」獲獎名單公布,融通匯信和中國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格力、攜程等品牌榮登榜單,公司執行總裁李天鵬應邀出席頒獎盛典。頒獎典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辦,融通匯信獲得「中國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十大影響力品牌」,公司董事長李春平榮獲「中國微金融管理創新發展傑出誠信人物」特別獎項。
  • 聾啞女子與「韓國歐巴」網戀,對方「寄來」60萬美金和一封遺書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潔 通訊員 丁昊傑)與「韓國歐巴」網戀的聾啞人小闞,最近收到一封陌生電子郵件:「歐巴」寄來一個包裹。裡有60萬美元和一份遺書,現被海關扣留,需繳納罰款12萬6千元的罰款。小闞深信不疑,來到貸款公司,還多次強調「不要報案」!
  • 女子中了790萬彩票大獎,卻無法兌獎,只拿到15萬
    彩民與彩票的愛恨交織彩票買起來簡單,想要中獎卻非常困難,有專家進行了概率學的計算,發現彩票中獎的概率極低,比走在大街上被雷雨天的閃電劈中的概率還要低。所以很多人買了一輩子的彩票,別說幾百萬的大獎,就連幾塊錢的小獎都沒有中過。於是很多人都選擇放棄了通過彩票一夜暴富的夢想。
  • 陝西西安:女子花208元網購內衣,結果被「客服」騙走上百萬!
    媒體之前曾報導過多起因網購而引發的騙局,受害人被騙的數目也從幾百塊到上百萬不等。明明有前車之鑑,可騙子為什麼仍能屢屢得手,還有人陸續上當受騙呢?難道受害者真的沒有一點點的甄別能力嗎?我們來看看西安這位女子,她原本只是花了208元購買內衣,可讓她沒想到是,最後竟然搭進去了上百萬?這到底是啥操作?
  • 北京實名制掛號平臺存漏洞被黃牛利用 可隨意起名註冊
    廣安門醫院院辦工作人員稱,視頻中的女子事後撥打了110,警方已介入並做了筆錄。院方還表示,除正常窗口掛號外,醫院已開通多種掛號渠道,如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114掛號平臺、醫院官方APP、工行自助掛號服務系統、「銀醫卡」自助掛號機等,並嚴格執行掛號實名制,努力提高掛號成功率。
  • 中山遠洋大信新都匯擬12月28日開業 家樂福等進駐
    遠洋·大信新都匯  盛世啟航   位於貫穿中心城區東西方向的博愛路上毗鄰博覽中心的遠洋大信新都匯,總佔地面積近6萬m²,建築總面積達26萬平米,是一個集購物,文化,餐飲,休閒,娛樂,辦公等眾多業態於一體的超大型城市生活體驗綜合體。
  • 掛號信成詐騙誘餌 郵政提醒用戶防範
    近日,北京郵區中心局連續接到二十餘名市民的諮詢電話,均反映自己曾接到「北京郵政部門」的電話,對方說該市民有掛號信未領取,要求向其提供姓名、身份證號等相關信息。郵政部門經調查後發現,這是不法分子在冒充郵政實施詐騙,提醒市民謹防上當。
  • 北京外企「獵頭匯」清華 128崗位年薪25-200萬
    北京外企「獵頭匯」清華 128崗位年薪25-200萬   中新網北京5月16日電(王若冰 張萍)由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聯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職業發展中心共同主辦的「獵頭匯」系列活動5月15日在京舉辦。
  • 匯款2萬元可領取70萬美金?她信了……
    孝感晚報訊(通訊員 孝安)匯款2萬元可領取70萬美金?這個你信嗎?很多人不信,但應城的張某信了,幸虧銀行工作人員及時阻攔,張某沒有落入陷阱。近日,應城公安局公布了這個案例,提醒廣大市民不要上了電信詐騙的當。
  • 冒充喜來登酒店網上招聘 錢匯過去發覺上當
    本報訊(高軍 記者 朱娜)冒充喜來登大酒店網上招聘司機,趙師傅交錢後才知上當受騙。民警提示市民網上信息交易要慎重。今年50歲的趙師傅是一名司機,家住西安市東郊,開車20多年,在汽車駕駛學校當過教練。3月17日下午,趙師傅在口碑網招聘欄目發現有酒店、娛樂場所招聘司機、服務生、保安廣告,便選擇了應聘司機。
  • 那位中支付寶2億大獎的女孩信小呆,揮霍一整年後,如今現狀如何
    2018年,一個網名為信小呆的女子在微博上發了一句話:「我下半輩子,是不是不用工作了?」為何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只因她是支付寶2018年錦鯉卡活動的唯一中獎者,她被稱為「錦鯉女孩兒」。在獲獎之前的信小呆,是一名勤勤懇懇的碼農。面對這樣巨大的誘惑,到底是安安心心的上班,拿到一些到手的禮物就夠了。還是放棄自己的工作,去享受那名單上遙不可及的誘惑呢?思慮良久之後,信小呆決定辭職。她從一個IT碼農,一夜之間變成了錦鯉網紅。她的粉絲在一夜之間暴漲,將近百萬網民擁至她的微博下奢望著呼吸到信小呆的歐氣。
  • 別上當!中獎詐騙捲土重來 借快遞投遞更具迷惑性
    最近,家住寶山羅涇的林先生就遇到了這樣一場騙局,幸好林先生加入了社區民警開設的反詐微信群,才避免了2萬多元的財產損失。6月16日,家住寶山羅涇的林先生收到某快遞公司的簡訊稱,他的快遞包裹放在了快遞櫃內,請速去領取。
  • 大爺「刮刮卡」中獎100萬,2天去銀行匯6萬:人家說要交稅!
    今天我們要說的也是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大爺收到一個快遞,在快遞裡面放了一張刮刮卡,大爺刮開一看,竟然發現還中了百萬大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郭大爺前段時間收到了一個快遞,把快遞打開一看,發現裡面放了一張刮刮樂,大爺刮開一看,竟然發現自己中了二等獎100萬,裡面也有對方的聯繫方式,於是郭大爺就按照上面的電話撥打了過去,對方肯定的告訴郭大爺確實中了二等獎100萬,但是這100萬不是領就領的,需要先交一些稅錢。
  • 360良醫搜索:北京網民可正常網上掛號
    360良醫搜索網上掛號平臺,預約掛號服務。360進一步表示,充分理解北京衛生局「禁止任何網站、組織和個人對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進行商業利用」這一規定,並稱網上掛號平臺的出現優化了患者的就醫流程,防止了「黃牛黨」設下的欺詐陷阱。目前360良醫搜索每天幫助近百萬網友解決網上求醫問診的需求,每天通過360良醫搜索掛號的網友已近萬人。360還稱,良醫搜索推出網上掛號平臺的最大初衷,是儘可能為患者的就醫過程提供便利。
  • 電話通知取掛號信?
    電話通知取掛號信
  • 北京兒童醫院推行實名建卡掛號就醫
    原標題:兒童醫院 建卡掛號就醫 全程實名 杜絕個別號販子以不法手段炒賣 4月1日起徹底停用磁條就診卡 今後將與公安聯網識別身份證真偽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周超)昨日(3日),記者從北京兒童醫院獲悉,為保證患兒就診及醫療費用報銷等流程的順暢
  • 掛號信「送來」100萬元大獎 十有八九是騙局
    本報訊(記者吳彰義)家住市區杏林苑的周師傅最近收到兩封從北京寄來的掛號信,打開信不禁讓他喜出望外,因為刮獎顯示他中了100萬元獎金。然後,轉念再一想,周師傅有些遲疑,於是打到市民援助中心本報值班室,讓記者幫他看看這是真是假。
  • 兩女子被騙百萬
    自稱老公是北京的領導幹部,哥哥是我市某房地產開發商老闆,以可以幫他人拿到內部指標房和低價門面為由,詐騙他人錢財。市民曹女士和袁女士輕信他人,導致近百萬元打了水漂。近日,辦案民警遠赴深圳將這名涉嫌詐騙的女子王某抓獲歸案。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開通114掛號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新增加114預約掛號方式,有需求的患者可以撥打114電話,或訪問114網站、微信,進行預約掛號。本次開通114掛號平臺,充分考慮到中老年病患通過電話預約的使用需求,旨在提供多圍度、多樣化的便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