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如今成為很多人首選的購物方式,網購價格不僅優惠,而且方便,大家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心儀的東西,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網購的行列。就在這時不少不法分子也從這種「虛擬」的交易方式中找到了發財的機會——開始行騙!
媒體之前曾報導過多起因網購而引發的騙局,受害人被騙的數目也從幾百塊到上百萬不等。明明有前車之鑑,可騙子為什麼仍能屢屢得手,還有人陸續上當受騙呢?難道受害者真的沒有一點點的甄別能力嗎?
我們來看看西安這位女子,她原本只是花了208元購買內衣,可讓她沒想到是,最後竟然搭進去了上百萬?這到底是啥操作?
記者了解到,這位女子姓周,剛生完孩子沒多久,五月份的時候在網上花費208元購買了一件哺乳文胸,沒過幾天周女士就拿到了文胸,之後就一直穿戴。兩個月後她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自己是網購平臺的「客服」。
周女士:「客服」說我購買的這件內衣甲醛超標,穿上之後小孩吃奶就會吐,拉肚子,然後還會出現身體大面積的紅腫,當時一聽甲醛超標就把我嚇壞了。這時對方就說可以退貨,而且平臺還會對她進行賠償(四倍的買價賠償和醫療費),當時我就信以為真了。」
隨後,「客服」讓周女士添加了一個陌生的聯繫方式,並發來一些嬰兒皮膚紅腫的圖片,並且告訴她這就是穿了那件內衣內衣的效果,而周女士想要拿到四倍的買家賠償以及醫療費那就得按他說的流程來操作。
根據對方的指引,周女士從兩家支付平臺先後借出將近6萬多塊錢,而「客服」說這些錢是網購平臺賠償給她的,此時周女士也清楚這些錢是她借出來的。而客服又接著說,轉給她的這6萬多塊錢已經超出了要給她賠付的費用,所以需要她退回去。
之後「客服」又說賠償給周女士的錢只能轉到她的銀行卡上,需要周女士重新綁定銀行卡,接著周女士陸續綁定了三張銀行卡,就在周女士收到銀行卡的驗證碼時,對方卻索要驗證碼,周女士就把驗證碼告訴對方,可沒過多久她卡裡的錢就被分兩次轉走了。
周女士:「第一次轉走了10多萬,第二次轉走了90多萬,總共105萬左右。」
就這樣一件208元的內衣變成了天價,周女士被騙子騙走了上百萬,回過神的她是後悔不已。
7月12日,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已經向長安區警方報案。而為了讓更多的人避免上當,周女士也提醒大家,支付軟體綁定的銀行卡裡留幾百塊錢就行了,遇到類似的情況一定要向賣家客服核實,不要相信任何陌生人打來的電話或信息,以免遭遇和自己一樣的事情。
其實,這種低端的騙術,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端倪,可為什麼還會有人被騙呢?想必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貪小便宜吃大虧」這句話真的不能忘,無論到何時都要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