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電商平臺客服人員 11個電話騙走女子近34萬

2020-12-25 央廣網

冒充電商平臺客服人員 以取消分期付款為由 11個電話騙走女子近34萬

前天,本報曾報導市民王女士被自稱某電商客服的不明人員,以取消「鉑金會員」服務為由騙走50萬元一事。無獨有偶,昨天石女士打電話求助,稱在10月中旬,她也被類似騙術蠱惑,對方以取消「批發商分期付款」為由騙走她30多萬。目前,海澱警方已介入調查此事,該電商平臺也啟動內部調查。

騙術第1步

謊稱每月要扣手續費

石女士說,10月12日下午5點,她接到號碼為「8824006765500」的來電。對方自稱是客服人員,說石女士曾網購過內衣,這讓石女士感覺可疑,因為這個電話比電商平臺的客服多出「882」三個數字。隨後,她用電腦登錄電商帳號,向官方客服核實此事。截圖顯示,客服人員答覆說,電商平臺沒有洩露用戶信息,多出來的數字可能是「區號」。石女士於是放鬆了防備。

當晚9點多,她接到「4006165500」號碼來電,從口音和音調判斷,對方和之前來電者應為同一人。對方稱,由於電商平臺的財務人員誤操作,將石女士當成「批發商用戶」,辦理了「批發商分期付款業務」。從現在起,石女士購買商品時可以打8折,但每月要扣除500元服務費。如果不取消服務,兩天後就產生第一筆扣款,若想取消服務,就要在銀聯取消她所有金融帳戶的綁定。

騙術第2步

11個電話引導轉帳近34萬

「我告訴他選擇招商銀行辦理,他就把電話轉接到『招行客服』。所謂招行的人說,讓我看看金融帳戶裡有沒有額度,如果有就把額度提出來,再把這些數據信息發給銀聯值班人員。銀聯會在確認之後,把這些數據進行返還,這樣我就能拿到取消業務的回執單了。」石女士稱,她在對方引導下,先後從「螞蟻借唄」、「郵你花」、「微粒貸」、「招行閃電貸」、「招行掌上預借現金」、「廣發銀行財智金」、「分期樂」、「小米金融」等網絡借貸產品中提取現金,再按對方要求進行了「數據發送」。

「這位『招行客服』提供了一段訂單號和一位銀聯值班人員的工號,還讓我把兩串數字接在一起輸入。我當時沒反應過來,就按這串數字發送了『數據』。後來才明白,這兩串號碼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銀行帳號,發送的『數據』就是我的錢。從10月14日晚10點到15日凌晨1點,再從15日上午8點到10點,假京東客服和招行客服一直引導我傳送數據。共進行了11次轉帳,涉及近34萬元資金。」石女士說,結束這些操作後,她發現銀聯沒有返還數據,即所有的帳戶都沒有返還資金。察覺被騙後,對方電話已無法接通。10月16日,石女士在海澱區東升派出所報警。

電商

已成立內部調查組

事發第二天,石女士前往電商平臺總部反映此事,電商平臺表示將成立內部調查組。

今天上午,電商平臺回應,他們高度重視用戶信息安全和資料保護,對這些信息進行了最高級別的加密和保護。當前網際網路服務豐富,有些用戶在不同網站或APP使用相同的註冊信息(用戶名和密碼),而部分保護用戶信息安全意識或能力較為薄弱的網站或APP可能存在批量用戶信息被盜取的情況。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獲取後,使用撞庫的方法在其他有交易屬性的網站(如電商、網際網路金融等),嘗試登錄並獲取用戶的交易信息,進而冒充客服人員、銀行工作人員實施詐騙。這種作案手段目前在各網絡服務平臺有一定的普遍性。

為了幫助客戶識別詐騙行為,電商平臺採取了針對性措施,包括:在付款成功界面上做出防詐騙安全提醒、通過官網及官方公眾號發布防詐騙知識,提高用戶的安全意識。此外,官方客服人員不會以400或手機號碼聯繫用戶,更不會通過QQ等通用即時通信方式與用戶溝通;用戶手機收到的因電商服務產生的手機驗證碼,不要告知任何人。

律師

接到電話多諮詢多質疑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韓驍律師分析,謊稱電商客服人員的做法涉嫌詐騙。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詐騙罪相關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石女士被騙走33萬餘元已經屬於數額巨大,騙子很可能被處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如果電商方面存在向他人出賣或提供信息行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那麼根據相關規定,也要承擔相應刑事責任和罰金。石女士坦言,自己北漂了12年,幾個電話就被騙走30多萬,現在心理壓力很大。為償還貸款,她不停向朋友借錢。韓驍律師提示,現在電話騙術愈發多樣,市民接到類似電話並操作轉帳時,更要擦亮雙眼,在進行交易之前多諮詢,多質疑。本報記者 張驍

相關焦點

  • 假網店客服設套,誘導女子貸款,騙走7萬餘元!這48種陷阱也要小心
    7月14日,陳女士收到了新衣服不久,當天下午一位自稱客服的女子用手機號碼「17400160946」打來電話,告訴陳女士她購買的衣服面料存在質量問題,穿久了有可能致癌,讓女士儘快退貨退款,並且讓陳女士添加了「客服」的QQ號「2972786885」。按照對方提供的號碼,陳女士加了客服的QQ。
  • 青島女子網購26元圖書,接了一通電話,5萬沒了!
    對方打來的電話(受訪者供圖)該客服人員表示快遞丟失了,要進行雙倍賠償小婷:對方清楚地知道我的信息,我當時沒有多想,就按照對方的指導辦理賠償。其間,她將自己收到的幾個驗證碼發給了對方。最後還是小婷的媽媽商女士發現不對勁趕緊制止了女兒而此時,騙子已騙走了近50000元商女士:女兒打電話打了那麼久,我懷疑過,但是因自己不太懂,問了幾句後,也沒再管。直到我收到一條簡訊,得知自己卡內的2300元錢被轉走,我才意識到遇到騙子了。
  • 冒充「唯品會客服」來電!榆林一女教師被騙40餘萬
    >可賠償為由對買家實施詐騙▼案例:2020年12月5日,靖邊縣城某學校的一名女教師報警稱:接到一個自稱是唯品會客服人員,對方稱其自動成為年度經銷商會員,如不取消將每年自動扣除6000元會員費,取消需要聯繫銀行客服人員,隨後,該教師按照對方指引,聯繫了虛假的銀行客服人員進行操作,先後轉走
  • 女子被假客服詐騙近70萬 南城警方跨省打掉詐騙團夥
    來源:東莞時間網-i東莞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捕歸案 南城公安分局供圖近期,冒充電商平臺客服的詐騙案件又有冒頭的態勢,記者從南城公安分局獲悉,該分局組織精幹警力分赴福建、黑龍江兩省,成功打掉一個冒充某寶客服幫助用戶取消會員並「退款」的詐騙團夥。
  • 7月份廈門市冒充客服類詐騙警情多發,典型詐騙案例發布
    據統計,七月份,廈門市冒充客服警情多發,佔總詐騙警情數的23.67%,已取代網絡貸款詐騙,位居各類詐騙類型第一位。其中,冒充電商平臺客服83起,冒充物流公司客服12起。案例1「三倍賠償」為誘餌騙走女子3.3萬元7月6日,王女士接到自稱淘寶平臺客服的電話:「王女士,您好!
  • 女子購買豐胸產品被騙近17萬
    這時,自稱客服的人員打來電話,進行回訪,信誓旦旦地提醒她:使用沒有效果可以全額退款。鄒女士不知道的是,她已經陷入了一個精心編制的陷阱。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自稱客服的人員就以各種名義騙取了鄒女士近17萬元。  今天上午,記者從巢湖法院獲悉,實施詐騙的團夥成員王某已被依法判刑,其他3名涉案人員目前正在外地另案處理。
  • 【警情提示】警惕冒充電商客服退款詐騙!!
    不知不覺2020年還剩不到2個月了從大數據分析網絡詐騙類案件  手段描述  冒充電商平臺客服嫌疑人非法獲取事主網購信息,冒充電商客服人員以警方提示一、接到此類客服電話不輕信、不盲從,無法辨別時,請登錄電商官網查找正規客服電話線上客服進行諮詢。
  • 冒充網絡購物平臺客服以退款為名行騙 我們該如何防範?
    記者近日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了解到,今年1月至6月,烏市共發生冒充網絡購物平臺客服類詐騙案件264起,其中,冒充淘寶客服類詐騙案件122起,涉案金額182萬元。  網絡購物詐騙來勢兇猛,其中有哪些常見的騙局?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防範?記者對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 再抓一人,凌源市公安局破獲一起冒充客服退貨退款類詐騙案件!
    」是今年以來高發的詐騙類型之一,受害人中女性佔比80%,其中年齡普遍在18-34歲的平均損失金額在2.5萬元以上。其中誘導受害人進行「網絡貸款」是近期「冒充客服退款」詐騙實施的主要手段,因損失金額巨大,加上不法分子 「精準詐騙」的超高成功率,成為了此類案件高發的原因之一。
  • 「雙11」剛來,有人被騙近20萬!警方提醒……
    近日,「雙11」掀起熱潮,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開始預售,但與此同時,網絡購物詐騙活動也開始爆發。最終在朋友的勸說下,羅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共被騙走19.78萬餘元,隨後其向警方報案。「雙11」前後,騙子冒充各個電商平臺客服,謊稱退款繼而實施詐騙的案件多有發生。
  • 【警方提醒】「雙11」別衝動!有人被騙近20萬
    她被騙近20萬元!近日,羅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聲稱:羅女士在淘寶上買的衣服質量有問題,並稱退賠200元。最終在朋友的提醒下,羅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共被騙走19萬餘元,隨後其向警方報案。其實,羅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雙11」前後,騙子冒充各個電商平臺客服,謊稱退款繼而實施詐騙的案件多有發生。
  • 冒充「京東金融客服」,瀏陽女子被騙近5萬元!
    電信詐騙在我們身邊發生這回騙子瞄準了「京東金融帳戶註銷」11月4日,瀏陽市公安局沙市派出所接李女士報警,稱其被不法分子冒充京東金融客服,以「註銷網貸帳戶」為由詐騙近5萬元。的電話。接著,「客服」加了李女士QQ,通過語音教李女士一步步操作,先要求李女士將銀行卡裡的存款全部匯出,轉至其提供的帳戶,又詐騙至惠民貸、微粒貸等平臺進行借款並匯出,先後向其轉帳近5萬元。
  • 息烽反詐提醒之冒充各電商平臺客服詐騙防騙預警
    今年以來,冒充各電商平臺客服詐騙案件頻發,雖及時預警,但仍有部份人被詐騙。 息烽公安提醒 冒充唯品會、淘寶等各電商平臺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簡訊,稱操作失誤導致把你綁成代理商要求解除、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質量不好、快遞丟失等藉口,需要退款賠付,要求購買者添加微信好友,誘導其貸款後轉帳的都是詐騙。
  • 「雙11」臨近,有人就被騙近20萬!警方提醒…
    」掀起熱潮,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開始預售,但與此同時,網絡購物詐騙活動也開始爆發。最終在朋友的勸說下,羅女士才意識到自己被騙,共被騙走19.78萬餘元,隨後其向警方報案。江蘇太倉其實,羅女士的遭遇並非個例。「雙11」前後,騙子冒充各個電商平臺客服,謊稱退款繼而實施詐騙的案件多有發生。
  • 榆林一男子被冒充客服人員以配合警方為由受騙
    查看對方信息後,冉某信以為真,添加對方QQ號碼,根據對方發來的網站,填寫了一個「案件號」,之後冉某將收到的好幾個驗證碼發給對方,結果6299元被對方轉走。網警提示:1、冒充客服犯罪分子冒充知名快遞公司、電商客服、具有支付功能的銀行或第三方平臺等客服電話,以「包裹、帳號、商品」等出現異常為由實施詐騙,嫌疑人掌握受害人的訂單詳情實施精準詐騙,使受害人減少疑慮。
  • 女子接客服電話一連說了6個驗證碼,結果銀行卡被刷走5萬多
    這不,菏澤開發區的李女士網購了一個奶嘴,就掉進「客服」精心編織的騙局。10月18日13時許,李女士來到菏澤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濟南路派出所,稱自己在網上被騙走5萬多元。李女士介紹,7月31日19時許,她在某購物平臺APP上購買了一個奶嘴,8月2日收到貨後一直未使用。
  • 冒充「京東金融客服」,瀏陽女子被騙近5萬元!
    由於不法分子騙人手段層出不窮各種電信詐騙在我們身邊發生這回騙子瞄準了「京東金融帳戶註銷」11月4日,瀏陽市公安局沙市派出所接李女士報警,稱其被不法分子冒充京東金融客服,以「註銷網貸帳戶」為由詐騙近5萬元。
  • 「淨網2020」冒充客服詐騙來襲,請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
    「雙十二」又到了小夥伴們又開始準備瘋狂搶購了這時的騙子也按耐不住了冒充客服退款、註銷VIP會員、冒充快遞詐騙捲土重來蘭州反詐提醒廣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詐騙手法所謂「冒充客服類詐騙」,是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網購買家信息及快遞信息後,一是冒充快遞公司客服以受害人快遞丟失可進行經濟賠償;二是冒充商家客服聯繫買家,謊稱網購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可給予受害人退貨退款賠償,三是冒充某電商平臺客服,謊稱由於操作失誤將受害人升級為代理商
  • 防範提醒|沁陽一市民被「退款客服」騙走2萬餘元
    簡要案情10月31日,沁陽市民張某接到一個自稱是售後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說其在淘寶上購買的褲子有問題了需要收回,並且三倍退款。詐騙特點這種詐騙實施的對象往往是喜歡網購的買家,不法分子通過打電話,冒充相關人員提出產品質量或者貨物短缺為由,要求退款給買家,待買家信以為真後,一步步實施詐騙計劃。
  • 「雙11」剛來!有人被騙近20萬,警方提醒……
    近日,「雙11」掀起熱潮,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開始預售,但與此同時,網絡購物詐騙活動也開始爆發。據云南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消息,雲南羅女士網購一件200元的衣服時,卻陷入「退款理賠」騙局,被詐騙了近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