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時尚相結合近年來已屢見不鮮,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來所積累的寶貴傳統對於現代商業的啟迪也是彌足珍貴的。縱觀當今商業發展,國貨引領風潮似乎成為了熱門話題,無論是李寧、百雀羚,還是大白兔,甚至於全聚德等餐飲老字號,隨著時代發展,自身的形象與影響也緊跟潮流,不斷創新。當我們談論這些傳統老字號以及國貨潮牌的時候,我們如如何看待他們如今的發展?傳承與創新是否意味著摒棄與革新?前路漫漫,也許中國商業一直在摸著石頭過河!
大白兔風潮引領全國 傳統國貨品牌掀起記憶新熱潮
近日,大白兔品牌正式攜手GODIVA,其時尚快閃店亮相成都IFS,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周邊商品店以及飲品店。對於一方面對時尚有所追求,另一方面又對懷舊記憶感興趣的消費者而言,此次大白兔在成都的全新快閃店,一定不能錯過!
圖片來源見水印
此次大白兔所出周邊聯名產品包括水杯、抱枕、唇膏、香水、奶茶等,產品類型多樣且獨具吸引力。據了解,伴隨著此前中秋節的熱潮,大白兔品牌聯名快閃店除了進駐成都之外,還在蘇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相繼開店,品牌宣傳可謂廣泛。當記者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大白兔」時,彈出最多的評論,除了驚喜、懷舊,便是「味道不『大白兔』」,和排隊「兩三個小時」的「吐槽」。在網上,甚至出現了黃牛代排隊,一杯奶茶從每杯20元炒到100元。
除了一系列的炒作之外,大白兔也進行了跨界營銷,2018年11月,大白兔攜手美加淨跨界推出的「大白兔奶糖味潤唇膏」,一上線便秒空。2019年5月,與「氣味圖書館」聯名推出的快樂童年香氛系列產品:大白兔奶糖香水、沐浴露、身體乳、護手霜和車載香氛等,也引來一波關注。此外,與時裝潮牌LEDIN合作的「大白兔時裝」也將上線。總體來看,不論是跨界,還是變臉、換裝等動作,都是一次將老舊品牌換新顏的一次嘗試,對於商業營銷而言,大白兔品牌的近年來這一系列動作可謂是賺足了眼球。
傳統國貨換新顏那些不得不說的「老字號」
回顧國產品牌發展,我們會發現很多——鴉片戰爭以後,由於列強的壓制,民族產業發展舉步維艱,這一階段的代表品牌有美麗牌香菸和三星牌牙膏等;抗戰爆發以後,「用國貨最光榮」的理念伴隨著民族情緒四散開來,國貨與民族命運相連的意思徹底深入人心;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貨」成為了國人引以為傲的全球標籤,但是伴隨著一些列低廉、低質、山寨盜版等標籤,國貨發展也充滿了挑戰,但更多的品牌也在不斷的走出去,突破刻板印象;而今,我國國產品牌已經從「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國產品牌遍布海外,受到眾多國家消費者的歡迎,2018年出爐的世界500強品牌之中,共有38個中國品牌入榜,國貨發展的自強之路正在不斷被開拓。
百雀羚網紅廣告
中國商業發展多年來,無論是市場經濟還是曾經的計劃經濟,人民對於好產品追求的熱情是始終不變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系列的社會環境因素,眾多傳統老字號應運而出,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熱愛以及無法磨滅的記憶。
隨著時代的變遷,新鮮事物的更換交替,這些傳統國貨品牌也面臨轉型與創新。現如今國貨品牌中,李寧、安踏等已經逐漸開啟其國際化的步伐,潮流時尚元素的引入,結合傳統文化的發展,使得這些品牌更加的「洋氣」。據悉,2019年上半年,安踏體育實現營業收入148.11億元,同比增長40.3%;實現歸母淨利潤24.83億元,同比增長27.7%;安踏體育上半年毛利率達56.1%,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特別是公司旗下的FILA品牌實現強勁增長。李寧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2.55億元,同比增長32.72%;實現歸母淨利潤7.95億元,同比增長196%,超過之前盈利預增公告披露的7.09億元,大大超出市場預期。特步國際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歸母淨利潤4.63億元,同比增長23.4%。
其實,中國本土品牌無論是實力還是發展潛力,都能夠與洋品牌一較高下,尤其是近年來,國內產品質量開始大幅度提升,使得本土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差距進一步縮小。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走出國門,並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曾經熱門的「海淘」也開始向「海賣」轉變。
國產品牌熱潮持續 成都商業應該怎麼做?
據權威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IPSOS)報告顯示,中國國貨品牌在2016年取代了美國貨,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商品,這裡指的「中國貨」是實實在在的中國品牌,並非中國製造,尤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一趨勢更加明顯。其中最受「一帶一路」國家消費者青睞的國貨產品包括手機、電腦和網絡產品、電子配件、家居用品等,例如,非洲農村的部分地區還沒有通電,超長待機的華為手機已經成為了當地消費者熱捧的商品。
在如此大背景下,成都作為中國傳統商業重鎮和老牌商都,這座城市除了孕育著千年的文明,還產生出了眾多具有影響力的傳統國產品牌。從商圈方面而言,傳統商圈承接傳統文化發展,致力於打造文創+商業+品牌的多種結合,將古蜀文化與現代商業巧妙結合;從品牌方面而言,成都老字號品牌眾多,細數之下你會發現,既有曾經的陳麻婆、紅苕食堂、成都餐廳、芙蓉餐廳、夫妻肺片等,還有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鐘水餃、龍抄手等。這些成都本土品牌,一方面代表著成都城市商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代表著國產品牌對於現代商業的印象力,一方面要不斷發揚創新這些品牌,另一方面,力求與現代化、國際化接軌,不斷學習與交流,使得國產品牌不斷長紅。
結語:
曾經的老成都有這麼一首歌謠
胖娃胖嘟嘟,騎馬上成都,
成都又好耍,胖娃騎白馬,
白馬跳得高,胖娃耍關刀,
關刀耍得圓,胖娃滾銅元,
銅元滾得遠,胖娃跟到攆,
攆又攆不上,白白跑一趟。
這裡唱出的不僅是成都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更是商業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傳統品牌發展至今,擁有自己獨立的體系與文化,但未來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也許需要我們每一位從業者以辯證的角度不斷審視當今市場,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不僅是成都,我國國產品牌眾多,要想擁有更加強勁的國際競爭力,只有我們跳出現在,先人一步,與市場接軌的同時,更要做到「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