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停課一星期,瘋掉了!」
「怎麼回事?我們班上也是,說十幾個孩子發燒請假。」
「幼兒園也是一樣啊。感冒發燒的一大堆,也不知道是不是流感。」
這幾天,杭州不少家長群裡都在討論孩子感冒發燒的事情。錢江晚報熱線96068接到了讀者陳女士的電話,她說兒子發燒了,兒子所在的班級還有10多個孩子也一起請假了,「學校通知說停課一周,這一波到底是什麼病毒?」
一個班級15個孩子感冒發燒
學校通知停課一周
陳女士的孩子在江幹區某小學讀書。3月11日班級組織活動,前一天晚上就有不少同學因為感冒發燒而請假。孩子身體素質還不錯,本來還挺慶幸沒生病,沒想到活動結束,寶貝就病倒了。
周末的休息並沒有讓孩子的燒退下,3月13日準備請假不去學校,卻收到老師發來的群消息,「由於班級15名同學出現感冒發燒的症狀,所以停課一周。」
陳女士開始緊張了,「我問了其他家長,都是發燒感冒的症狀,溫度都超過39℃。我們沒去醫院治療,醫院裡那麼多人,交叉感染的概率會增高,想想還是自己先降溫。」
陳女士的孩子並不是個例。洪先生的兒子在城北一家幼兒園讀書,他兒子也發燒了,「老師交代,燒退3天後才能回到學校。」
醫院兒科門診量增長
上呼吸道感染佔大多數
這一波感冒發燒的孩子怎麼這麼多?
「現在正值春季,也是病毒較為活躍的季節,往往引發春季流行性疾病的發生,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腸胃疾病等。」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最近的日門診量超過1000例。兒科主任黃先玫說,每年寒假過後,兒科都是最熱門的科室,目前來看,今年的情況在正常可控範圍內。去年最多的一天,門診量達到1600多例。
「上呼吸道疾病佔大多數,如感冒、發燒、扁桃體炎、咽炎、喉炎等;而腸胃疾病主要是因為諾如和輪狀病毒的傳播,出現嘔吐、腹瀉等。」她坦言,在這些門診中,流感患兒有一定比例,「小孩子抵抗力弱,又喜歡到熱鬧、人多的地方去,碰到傳染源,得病在所難免。」
杭州市兒童醫院門急診主任樓凌雲說,一般情況下,工作日門診量在300例左右,從上周四開始,日門診量都超過1500例,上呼吸道患者佔90%,「很多人一開始都會出現這些咳嗽、流涕、流淚、打噴嚏,時間長了,如果出現發燒、嘔吐、大便稀、疲勞、乏力、胃口差等,其實就是流感,家長們要重視。」
流感傳染性比普通感冒強很多
杭州目前流感情況穩定
很多家長搞不清楚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差別。其實,兩種疾病相差很大。
病原體不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種;普通感冒可由多種病原體引起,如鼻病毒、腺病毒、細菌及支原體等。
臨床表現不同。普通感冒主要表現為打噴嚏、流鼻涕等,全身症狀較輕,不發熱或僅有低熱,一般3至5天痊癒。流感全身症狀較重,如發燒、頭痛、全身酸痛、胸痛、噁心、食欲不振。中毒型流感病人則表現為高熱、說胡話、昏迷、抽搐,有時可以導致死亡。
傳染性不同。流感病毒存在於病人的呼吸道,在病人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給別人,流感的傳染性很強。普通感冒較流感傳染性要弱得多,成批得病的概率小很多。
記者從疾控部門了解到,杭州乃至整個浙江的情況都比較穩定,目前的確處在流行病的高發期,但是患者的增長都在可控範圍內,不需要特別緊張。
根據近期我省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數據,結合既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情況及傳染病流行特點綜合分析,浙江省疾控中心提醒,3月要重點關注H7N9、諾如病毒感染、流感、麻疹以及肺結核等疾病。
3月要重點關注這些病
1)目前是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記住「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做好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和飲水衛生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注意手部衛生,尤其是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庭,要做到飯前便後勤洗手,採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託幼、學校等單位一旦發現兒童、學生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應及時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
對嘔吐物進行清理消毒,清理時務必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並疏散無關人員,防止氣溶膠引起傳播。
2)3-5月是麻疹傳統高發期,麻疹病毒傳播迅速,學校、外來務工人員聚居地等人群密集場所要注意防範。
此外,到商場、電影院、醫院等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地方,可以戴上口罩,適當做好防護,尤其是陪護病人就診、輸液時,更要做好防護工作,儘量減少在醫院滯留的時間。
有寶寶的家庭,請根據預防接種通知單做好常規的麻疹疫苗接種。
3)肺結核也是春季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之一,主要通過咳嗽、打噴嚏、大聲說話等產生的飛沫或痰液傳播。
肺結核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痰中帶血、低熱、盜汗、乏力、體重減輕等。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是否得了肺結核。
在集體環境裡生活、學習和工作時,應注意保持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通;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掩住口鼻;去人多擁擠、空氣流通較差的公共場所時可戴口罩進行防護;合理營養,加強戶外鍛鍊,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