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趴在爸爸身上幹嘛?」高情商媽媽的回答讓無數父母點讚

2020-11-08 小豆爸爸的育兒經


文丨小豆爸爸的育兒經(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轉發分享)

導語:

孕婦從懷孕到分娩,歷經辛苦,當寶寶誕生的那一刻起,寶媽所有的心酸都是值得的,一開始,由於寶寶還小,所以父母就一直讓寶寶睡在自己的身邊,一方面是可以照顧到寶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但是過了幾年後,由於孩子大了,就可以和孩子分房睡了,一方面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夫妻倆可以擁有獨立的空間,這樣也可以增加夫妻之間的情感,但是有些父母並不知道什麼時候和孩子分房號,甚至有的父母並沒有想著和孩子分開睡,這就導致很多尷尬的事情。

案例:

小麗的孩子今年都4歲了,已經是幼兒園裡的小朋友了,孩子活潑開朗,長得很是可愛,但是,最讓小麗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喜歡問問題,每天有很多好奇的問題追著讓小麗回答。

有一次周末,小麗的老公也早早地下班了,小麗想起自己好久沒有和老公過夫妻生活了,於是,晚上吃晚飯後,小麗就給孩子洗了澡,但是孩子每天睡覺都會讓媽媽給她講故事讓她入睡,可是,今晚不知道怎麼回事,已經講了很多的故事了,孩子就是遲遲不肯入睡,這讓小麗的老公苦笑不得。

終於在8點半後,孩子沒有鬧騰了,好像是睡著了,這時,小麗就撲在老公的懷裡你儂我儂時,過了一會,小麗順勢看了一眼孩子,誰知孩子眼睜睜的盯著他們呢,隨口說了一句:「媽媽,你趴在爸爸的身上幹什麼」?這時,讓夫妻倆尷尬的不行,感覺像做錯事的孩子不知所措似的。

幸虧老公的反應及時說:媽媽的頭髮有問題,我再幫她檢查一下呢!孩子好像相信了爸爸說得話,就這樣小麗繼續安撫著孩子入睡,等孩子睡著後,他兩的心情才平靜下來,但是,小麗覺得明天要像還子說明清楚,不然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

第二天,夫妻倆一唱一和這解釋昨晚的事情,並告訴孩子,那是爸爸和媽媽在相愛呢,可能由於你現在還小,我們也不能過多的說些什麼,但是,你要記住,只有相愛的人才可以這樣做,你是想看見父母吵架還是相愛呢?小麗的孩子說,不想看到你們吵架,只有你們相愛了,我們一家人才幸福,看到這裡,三人相視一笑。

分析:

我相信有不少家庭的夫妻都會遇到此問題,由於孩子太小,又不能說什麼,也害怕孩子說出去,到時就會更加的尷尬了,其實,像小麗和她老公那樣的「坦白」,直接告訴孩子他們是在相愛,其實這樣的方法,也許會打消孩子胡思亂想的行為,這樣也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

一、父母該多大和孩子分床睡?

很多的父母並不知道多大和孩子分床睡,甚至有的父母根本不願和孩子分床睡,因為她感覺孩子什麼都不會,如果分床睡,孩子都不敢起來尿尿,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其實,父母要在孩子4歲左右就應該與孩子分床睡,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太早孩子會缺乏安全感,過晚和孩子分床睡,很可能會造成孩子早熟的現象,這都會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父母與孩子之間相處要注意什麼?

1、父母的言行舉止

其實,孩子在3歲以後對世界的知識是有認知的,孩子可能會通過模仿父母的言行舉動,老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為孩子從對世界的認知是從父母開始的,父母帶孩子玩耍、學習,教會孩子做第一件事,都是父母所完成的,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言行舉止,不要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更不要因為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2、父母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

父母要有一個正確的三觀,父母的三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如果有三觀不正的父母,孩子的三觀也會不正的,那麼對孩子的將來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那樣對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3、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習慣

不僅父母的言行舉止可以影響到孩子,就連家長的生活習慣對孩子也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媽媽喜歡燒菜、看書,你的孩子也會養成一個愛學習的習慣,反之,父母平時手機不離手,或者父母在家裡邋遢,那麼養出來的孩子也會有這些不良習慣,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前,首先應該自己先有一個好的習慣,那麼教出來的孩子也會有好的習慣。

小豆爸寄語:父母千萬不要心疼孩子,不要因為孩子小,就不願意和孩子分開睡覺,孩子需要成長,需要有獨立的空間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你家孩子多大是和你們分開睡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小豆爸,十年帶娃經驗,想第一時間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育兒有趣的事,歡迎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為大家帶來育兒小知識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媽你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媽媽的巧妙回答,讓無數父母點讚
    聽到這裡我忍不住大笑,但她表示很委屈,並表示平常孩子睡覺很沉,不知道昨天是怎麼了,直到今天早上女兒還問我:「媽媽你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我到底該怎麼和孩子說?這些回答足以讓父母「拍手稱讚」這時爸爸媽媽一定要冷靜,儘量要和平常一樣的心情,巧妙地轉移注意力。「寶貝這麼晚還不睡想媽媽了嗎?」就像這樣平淡無奇的對話就好,一方面讓孩子感覺到了父母的關心,另一方面也讓他們知道爸爸媽媽之間沒有做傷害對方的事情。
  • 「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這位媽媽的回答,許多父母紛紛點讚
    從小孩子出生到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會產生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你是否有被孩子問的啞口無聲,張口無言的經歷呢?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樣來回答的,反正小編是最怕孩子問自己一些無釐頭或者難以啟齒的問題,因為只要你一回答,他就會立馬接下來一個問題給你準備好,一個接一個,十萬個為什麼,直到小編懷疑人生,我這大半輩子怕是白活了吧!
  • 「爸爸趴在媽媽身上」,高情商媽媽的回答,巧妙化解一度尷尬場面
    「爸爸趴在媽媽身上」麗麗的寶寶今年四歲了,平時都是由麗麗在家帶孩子,母女倆平時特別膩乎,女兒一刻也離不開媽媽。麗麗和丈夫的夫妻生活都是在孩子睡著之後進行的。那天晚上,麗麗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著後,要跟丈夫親熱。可就在麗麗跟丈夫同房的過程中,女兒突然醒了。
  • 「為啥爸爸趴在媽媽身上」,高情商媽媽的回答,巧妙化解尷尬場面
    「爸爸趴在媽媽身上」麗麗的寶寶今年四歲了,平時都是由麗麗在家帶孩子可是第二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孩子脫口而出說:「昨天晚上,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孩子飯桌上的一句話,把媽媽說得下不來臺,麗麗自然知道不能隨意應付過去,於是便跟女兒解釋說:「昨天晚上是爸爸媽媽相愛的表現,但是爸爸和媽媽現在的解釋能力有限,一時半會沒有辦法給你講清楚。
  • 「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這位媽媽的回答堪稱教科書
    終於有一天,小玲和老公按捺不住了,親密了一下,但是由於雙方過於激烈,吵醒了睡夢中的小寶寶,呆萌的小可愛眯著眼看到兩人親密的場景,老公迅速用被子蓋住了夫妻兩人的身體,小可愛問道「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
  • 4歲寶寶:「媽媽,你和爸爸在幹嘛?」媽媽的解釋,盡顯高情商
    導讀:4歲寶寶:「媽媽,你和爸爸在幹嘛?」媽媽的解釋,盡顯高情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4歲寶寶:「媽媽,你和爸爸在幹嘛?」媽媽的解釋,盡顯高情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這位媽媽的回答,不妨借鑑一下
    你是否有過被孩子問到啞口無言的經歷,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樣的一些體驗,反正寶媽非常的害怕孩子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因為你只要回答了他,他立馬就會想出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直接問到寶媽懷疑人生。「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
  • 如何回答5歲女兒的疑惑:媽媽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媽媽的回答贊
    孩子的世界觀和對於事物的認知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累積的,小孩子的世界裡就如同一片白紙,需要父母用彩色畫筆在他們的紙上增添色彩,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正確的引導。然而小孩兒的好奇心比貓還重,總喜歡對身邊新鮮的事物問一個為什麼,即使父母活了幾十年,也無法對一些問題說出正確的解釋。
  • 爸爸你在媽媽身上幹嘛?媽媽教科書般的回答,太有教育意義
    孩子在客廳看動畫片的時候,兩口子偷偷摸摸進了房屋,著急忙慌的門沒鎖好,過一會兒子急衝衝的推門而入,但是映入眼帘的畫面,讓爸爸媽媽尷尬極了。兒子張口就問"媽媽你們在幹什麼?爸爸你為什麼要趴在媽媽的身上?你在打他嗎?你為什麼要打我媽媽?你這個壞人!"
  • 5歲兒子問:「媽媽,你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媽媽的回答很直接
    對於媽媽來說,當看到寶寶的那一眼,孕期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由於寶寶還小,大多數家庭會讓寶寶睡在自己身邊,方便自己夜間餵奶和哄睡。等寶寶4~5周歲以後,在和孩子分房睡。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另一方面是夫妻之間有更多的空間。但是,有些父母意識比較薄弱,甚至有的父母就並沒有想著和孩子分開睡。
  • 「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看到之後就問「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還沒等他們想好怎麼回答,孩子起來給了爸爸一個耳光,還說「誰讓你欺負媽媽了?」現在想想都覺得尷尬都爆。有了孩子之後,估計誰家都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場面。那父母親熱被孩子撞見要如何解釋呢?這個回答堪稱典範,家長都應該學學。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呢」,你的回答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呢?你為什麼要欺負媽媽?」顯然,孩子將眼前的這個場景理解為爸爸在欺負媽媽。而寶媽也嚇得急忙用被子遮住自己的身體,場面一度陷入了尷尬。好在寶爸反應較快,厚著臉皮給孩子解釋說:「爸爸並沒有欺負媽媽,只是爸爸和媽媽在一起做遊戲呢!」
  • 爸爸你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爸爸教科書級的回答火了
    原來,在她六七歲時,不小心看到了爸爸媽媽親熱的畫面,那一幕讓她對父親產生了厭惡感。從那以後,她慢慢開始在生活中躲避和父親相處,後來,躲避的範圍甚至擴大到了所有男性!孩子看到後他哇的大哭起來,問:『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在幹什麼啊?還有一個朋友分享說,有次跟老公辦事,女兒突然出現。當時,她老公十分尷尬,就把怒氣撒到孩子身上,衝女兒大罵一通。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
    當面問爸爸: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做什麼的呢?這個時候可能咱們大人也都慌了。說真的這種事我自己也曾遇見過,以前我只能告訴孩子。我和爸爸在做遊戲。當情到深處不得已時,你沒辦法控制時,往往會忘記孩子。或者你儘量避著孩子,也會有熊孩子突然出現,這個時候難免尷尬,無法給孩子解釋。那麼遇到這種事,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麼解決呢?很多家長遇到這種事可能會敷衍了事,就像上邊所說的在做遊戲,有的家長甚至會呵斥孩子,對孩子發脾氣,或者是無法應對。
  • 爸爸趴在媽媽身上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父母總覺得孩子不應該明白性,他們覺得這些是不乾淨的東西,從而忽視性教育。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這種東西很齷齪,你不該明白。但父母不會知道他們愚昧的行為會讓孩子遭遇什麼。 「你嫌性教育太早,強姦犯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
  • 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兩位父母的不同做法,對孩子影響差別大
    但是這其中最讓人無語和尷尬的,大概就是父母在親熱時不小心被孩子撞見。孩子忽閃著他們充滿求知慾又天真無邪的大眼睛,真是讓家長不知如何是好。如果一個回答不好不但會讓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大打折扣,也會影響孩子對兩性關係的認知。所以這個時候也通常特別考驗家長的應變能力。
  • 兒子撞見爸爸趴在媽媽身上,媽媽正面教育,化解尷尬
    每一個孩子,都對這個大千世界充滿了無數的好奇與探索之心。而孩子的成長過程本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對萬事萬物都是充滿了好奇心,而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孩子的這份好奇心。有些父母白天上班,下班回家,要麼忙家務,要麼就是抱著手機看,很少時間能正視孩子提出的問題。當孩子好奇地想知道答案的時候,家長要麼就是敷衍的回答,要麼就是冷漠地回道:不知道。
  • 「爸爸怎麼趴在媽媽身上」?寶寶這個疑問,你知道該怎麼回答嗎?
    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就是:「爸爸怎麼趴在媽媽身上」?寶寶這個疑問,你知道該怎麼回答嗎?其實在平時生活中,可能很多夫妻在有了孩子之後,會感覺進行夫妻生活的時候最害怕了,尤其是那一種孩子跟著父母睡的時候,我們進行夫妻生活都要小心翼翼的,等到孩子睡著之後才能夠安靜的進行,但是如果在進行夫妻生活的過程中,孩子醒來的時候,可能會讓我們感覺到特別的尷尬,有些人可能會避開這個問題,不會跟孩子提起,但是其實逃避這樣的問題,對於孩子的發育來說是不太好的
  • 4歲寶寶:「媽媽,你和爸爸在幹嘛?」媽媽的解釋,盡顯高情商
    結婚以後,很多年輕父母都迎來了自己愛情的結晶,有了小寶寶,所以爸爸媽媽們的精力大多放在寶寶身上,照顧孩子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久而久之對於給另一半的熱情就會相對減少,特別是夫妻之間的親熱,還有一些父母擔心會被孩子撞見不知道要怎麼解釋,所以乾脆放棄了。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傳統的教育讓我們對「性」這個字羞於啟齒,父母總覺這些事情長大後自然就懂了。他『哇』地一聲就開始大哭,邊哭邊問:『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在幹什麼啊?』給我倆尷尬壞了......」 另一個閨蜜說:「媽耶,我也被撞見過!只能撒謊說『爸爸媽媽在做遊戲』......結果我兒子也開始脫衣服要跟我們做遊戲!太上頭了!」 帶娃的尷尬瞬間實在太多了,誰家沒碰見過一兩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