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論壇第五十期
暨民法典知識競賽頒獎典禮成功舉辦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12月24日下午,山海論壇第五十期暨民法典知識競賽頒獎儀式在山東農業大學第一學術報告廳成功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泰山法治研究院研究員葉素蘋老師,法學系副教授、泰山法治研究院研究員王敏老師、王偉老師擔任主講嘉賓。公共管理學院團委書記張麗敏老師參加活動並講話。公共管理學院團委副書記張樹舉,泰山法治研究院研究員曹相見、畢凌雪,以及法學專業300餘名同學參與本次講座。
報告開始前,首先舉行山海論壇第五十期紀念儀式。畢凌雪老師代為宣讀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付中強的講話。付院長首先向長期以來給予山海論壇支持的合作單位以及各位老師表示由衷的感謝,並祝願山海論壇在未來能有更長足的發展與進步。團委書記張麗敏老師從「四個鏡頭」出發,肯定了山海論壇取得的顯著成就,表達了對我院法學專業學生的美好祝願。同時,她希望同學們在未來能以小我融入大我,實現全面發展。
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憲法和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憲法和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公共管理學院舉辦了民法典知識競賽。畢凌雪老師宣讀了獲獎名單,與會老師為獲獎同學頒獎。榜樣的力量無窮大,受到鼓舞的同學們掌聲雷動。
本次報告以「課堂內外與學科交叉」為題,由曹相見老師主持。圍繞法學的體系性,王敏老師、王偉老師、葉素蘋老師與大家一起回顧了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的知識體系與邏輯架構,並向同學們分享了法學學習的科學方法以,釐清了法學各學科的內在脈絡與基本性質。圍繞法教義學與社科法學的關係,三位老師一致強調,兩種方法相互補充、不可或缺,應依學習研究的不同需要選擇運用。但相比較而言,法教義學的方法在法律實踐和法學研究中具有優先適用性。
隨後,曹相見老師以一起惡意取款案引出了民刑交叉議題,並以共有物分割中的變價分割為形成之訴或為確認之訴提出實體法與程序法的交融問題。對此,王敏老師談到,實體法與程序法存在天然融合的關係,依據民法知識確定當事人,才能更好地適用訴訟法解決糾紛。王偉老師通過援引謊報年齡投保案向同學們闡明了民刑交叉問題,並強調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應當遵循刑法的謙抑性。葉素蘋老師則強調實體法與程序法的一體兩翼關係。最後,各位老師介紹了課外的專業競賽情況,並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建議。
山海論壇於2017年10月創辦,首期邀請著名民法學家浙江大學張谷教授開壇,立即引起轟動效應,隨後又邀請到中國民法學泰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梁慧星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萬人計劃人才、山東省政法智庫首席專家房紹坤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席月明研究員、華東政法大學劉松山教授,山東大學(威海)法學院院長肖金明教授,中國計量大學法學院院長陳永強教授,臺灣政治大學黃茂榮教授等專家學者來校報告。在名師講堂之外,山海論壇還開設實務講堂、青年講壇,邀請泰安市公檢法司系統和律師界的業務專家,以及華東政法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的青年老師來校報告,至今已成功舉行50期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