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收入」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我們親自動手,不需要消耗或者極少消耗自己的時間和人力,就能自己獲得的收入。所以「被動收入」又被戲稱為「睡後收入」,也就是你睡覺的時候錢還在不斷往你口袋裡跑。比如房東每個月收租,股票分紅,作家收取版權費等等。
對於90%上班族而言,我們的收入基本上都是主動收入,以及少得可憐的一小部分被動收入(儲蓄利息、穩健型低收益理財)。所以我們在人生和工作的選擇上總是捉襟見肘,一旦停止工作,就沒有收入來源了。「35歲程式設計師被辭退後送外賣」、「全職寶媽要靠老公養不得不忍氣吞聲」、「ETC推行導致收費員下崗後找不到工作」,這些新聞我們還歷歷在目。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富人努力建立自己的被動收入來源,窮人更多在努力工作增加主動收入。
20歲之前不知道被動收入可以理解,因為你年輕;30歲以後如果還不知道被動收入,那你窮是有道理的。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收入來源、希望在下一次換工作的時候有更多時間做選擇、希望在你退休以後不只是依賴退休金、養老金進行低品質生活、希望能儘早實現財富自由,那從今天開始就要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被動收入渠道了。
對於上班族而言,打造被動收入的方法有哪些呢?關注我,副業輔導猿,一起學習做副業!接下來一起看看適合上班族打造被動收入的10種方法吧~
一、建立投資組合
這是最基本的被動收入來源了,銀行存款利息、民間借貸利息、購買基金/股票/債券等、海外的美股etf,Reits等,獲得股息收入。
二、自媒體的廣告收入
現在自媒體平臺很多,不管是寫文章還是做視頻,只要你播放量或者粉絲數達標,就可以獲得廣告收入。而且在個別平臺是有長尾效應的,只要你內容做得好,即使你停更一兩年,還是有可能不斷獲得廣告收入的。這裡面獲得廣告收入的玩法還有很多,只有你有粉絲有流量,你就有機會建立廣告被動收入渠道。由於篇幅有限我就不在這裡展開了,我後續還會更新教大家,希望做副業兼職的上班族可以點讚關注我,我是副業輔導猿。
三、出租
說實話,可以出租的東西太多了,比如出租閒置的汽車、比如我們的電腦租給酒店或者企業、出租會員卡、出租衣服包包飾品、出租戶外裝備(我讀大學的時候還真的專門跟別人租過帳篷)、出租家具家電、出租我們的各種數碼設備等等。我有個朋友就是專門在藝術學校周邊做出租琴房的。
四、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這一塊已經火了好幾年了,另外經過這一輪疫情,大家更是看重線上教育學習了。把你的專業知識輸出,打磨好屬於你的線上課程,同時還可以開展讀書會、訓練營等產品,這一塊的利潤率高達90%以上。
五、自動販賣機/自助洗衣機/成人用品自助機/自助洗車
在地鐵站、寫字樓、商場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各種自助機器,像我以前讀高中的時候就為自助洗衣機貢獻了不少錢。這類被動收入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勞心費神管人。
六、代理
做新產品和服務的省會代理,做地市渠道,學會讓別人幫你賺錢。
如果你在某個產業混得不錯,產業上下遊資源都掌握在手,那你也可以自己代理一款或者多款產品。沒必要再繼續和公司分利潤。這些產業我就不舉例了,懂得都懂。
七、智慧財產權類
隨著我國的發展和全民版權意識的提高,未來智慧財產權會越來越值錢,不管是商標、設計作品、拍攝照片,還是你出版的圖書或電子書,甚至網絡寫手的文章轉載都是需要付費的。你再厲害點的話說不定還能擁有專利授權使用費 。
八、跨境電商
電商入門投資也很小,隨便做一個月是有幾百塊的。入門小白可以先鋪貨,找一件代發的。我國未來東南亞會有比較多合作,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現在的產品質量和製造水平也被大家認可,「MADE IN CHINA」也許是一種美譽。市場前景光明。
九、人力資源類
對於企業而言,人是最寶貴的資源。常見的有勞務派遣類型的,比如某某工廠、某某物流公司需要多少臨時員工,他們一般不是自己直接招人的,這裡面就有很多市場空間。再比如我們平時刷抖音、看小紅書、看各種文章時,如果遇到熱門但又沒有爆紅的KOL或者KOC,你就去私信要合作方式,了解一下對方的商務合作報價,把這些整理成人力資源庫,有很多廣告傳媒、很多甲方需要用這些人做宣傳推廣的。
十、房產中介
這個就不需要我多說了吧,在我們中國都屬於剛需了。
看完這10種方法,你是不是躍躍欲試了呢?很可惜的是天上不會掉餡餅。
在打造被動收入來源的前期是很痛苦的,我們需要付出很多時間精力,因為只有把這個管道打造好了,才會輕鬆的擁有更多的被動收入。
不起眼但暴利的副業項目有哪些?關注「副業輔導猿」,帶你一起學習做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