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動收入的本質特徵是你不需要出賣時間,時間會幫你賺錢
大家清楚這個富商和個體戶運營模式的區別在哪裡嗎?個體戶運營本質還是自己在做,從進貨,鋪貨,銷貨一條龍都是一個人,但是如果你有了企業,僱傭了員工,使用了層級管理的模式,就不需要自己去處理一系列的瑣碎雜事。自己只需一心做好決策,就能空出大把的時間去做別的事情了。因為手下的員工已經把賣時間的活都做了。就像最近羅志祥因緋聞得了時間管理大師的稱號,但真實情況是他根本都沒怎麼管理,只不過把瑣碎的雜事都交給了助理。
2.被動收入來源於兩種方式:理財+投資
理財,這是我們普通人的被動收入。就是題主所說的,閒錢存餘額寶,或者買其他理財產品,可能是基金,可能是銀行或者保險類的產品。理財產品風險較低,同時收益成不是很高,像現在的餘額寶,年化只有1.677%。我們老百姓,也就能拿出個十幾二十萬買買理財產品,一年賺個油米錢,想靠理財發家是不可能的。
投資,這是富人們的被動收入。因為不是把錢交給別人打理,有自主管理性。可以投股權,比如說自己當企業的老闆,或者成為企業的股東,一方面可以有分紅回報,另一方面搏取股權增值的回報,馬雲的曾經「前臺」,現任阿里巴巴高級副總童文紅憑當時0.2%阿里巴巴股份,現在市值已經超過了60億。同時,我們也可以投資產,最典型的就是投房產,10年漲10倍,20年漲20倍,像最近很火的某90後女房東號稱名下有400套房,月租金收入50萬。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理財和投資的回報倍數沒有,前者是x%,後者是XXX...%。這就是富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的原因,人家的財富是幾何倍數在增長。
3.要增加被動收入的途徑只有一個,掘到第一桶金!
通過上述說明,大家應該都知道,只有投資所產生的被動收入才是可觀的,才是王道,可問題是,無論是進行股權投資或是資產投資,都是需要原始投資的。
這裡的原始投資,要麼是指錢,我們設立家公司,讓其正常運轉起來,前期可能需要幾百上千萬,甚至過億的投資。或者是需要足夠的人脈關係或者其他資源的嫁接。而投資房產就更不用說了,即便是回到20年前,一套房子30、40萬,也不是每個人都一次能拿得出來的吧。
但只要能掘到第一桶金,因為用於產生被動收入的本金變大,就算只是用於理財,1000萬和10萬,前者是20萬+的收益,後者是0.2萬+的收益,這也要比很多打工族都要賺得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