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長寧,有這樣一位家政服務員,她帶過的外國孩子叫她「中國媽媽」,她服務過的家庭待她如親人一般。烹飪、裁縫、插花、茶道、育嬰、老年護理、孕產護理等,十幾種專業技能她樣樣精通。這位家政員名叫朱春南,剛剛榮獲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
「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與奮鬥!」是朱春南的人生座右銘。2007年,朱春南離開老家安徽南下來到上海,走出火車站的那刻,望著來來往往的人流,彼時舉目無親的她犯了難,她到底該如何在這個陌生城市中生活?
機緣巧合,在老鄉的介紹下,她在上海愛君家政做起「保姆」這份工作。僱主是一對上海"高知"夫妻,主要的工作職責是負責家庭保潔和晚餐烹飪。為了抓住這個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想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中立足,她拿出120%的努力。
朱春南積極參與各種有關家政方面的專業培訓,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在各方面能力提升的同時,她也找到了工作的樂趣。十多年來,她先後學習了中西點烹飪、裁縫手工、插花禮儀、茶道、管家培訓、育嬰師、家政服務員、老年護理、孕產護理、駕照、英語、瑜伽教練等,並都獲得了相應證書。「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各種洗滌劑要怎麼用、不同面料的衣服要怎麼熨,這一切都要學。」朱春南說。後來,有個僱主說:「要是你會開車就好了,就可以接送寶寶讀書了。」朱春南聽了後,去學了駕駛,考出了駕照。
朱春南生活照
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朱春南在外企高管家裡工作時,僱主一家之前一直在歐美國家生活,生活西化,來往的朋友也來自各國。除了負責日常的烹飪和衛生,她還要在特殊節日進行採買、布置派對等。為了做好這份工作,朱春南一直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提升自己,她學英語,學做西餐、西點,學習中西方文化禮儀。雖然僱主一家現在已經離開上海,但仍和朱春南像親人一樣保持著聯繫,還邀請朱春南全家人去香港玩。
離開外企高管一家後,朱春南的新僱主是個日本外交官家庭。當時家裡有兩個寶寶,大寶3歲,二寶剛剛出生5個月。朱春南要負責照顧兩個寶寶和做所有家務,這對於她來說又是新的挑戰。學習日語、學做日本料理、學習育兒知識、學習兒童心理學,朱春南把這個家當成自己的家來經營。她把兩個寶寶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呵護,教中文、講故事、一起做餅乾、做遊戲,經過幾個月的磨合與相處,孩子們把她當媽媽般依賴,都喊她「中國媽媽」。家裡有事,朱春南總是在他們想到前就做好了,全家人包括偶爾來度假的孩子祖父母也都把朱春南當親人看待。僱主一家調回日本後,每年還會帶著孩子們來上海看望這個「中國媽媽」。
朱春南和僱主家的孩子
2015年4月到現在,朱春南為一家臺灣人家庭服務。剛到這個家庭時,夫婦倆帶著一個3歲的寶寶,後來又生了兩個寶寶。有了之前的經驗,朱春南照顧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很快就能理順工作,將孩子們照顧妥帖,製作的點心、菜餚也是俘獲了全家人的胃。
目前,朱春南正在讀本科,她想系統學習家政學。除了平日工作,朱春南會定期去開元小學和社區當義工,在孩子們的勞技課上教她們手工製作頭飾、編織、舊衣改造、花式點心,周日早上天氣好時也會去公園,免費教喜歡瑜伽的阿姨,跟她一起健身。
朱春南說:「我的生活沒有捷徑,唯有『認真』二字。腳踏實地認真對待每一塊玻璃、每一塊地板、每一次烹飪……是認真支撐著我走到今天。」
猜你喜歡
想問武夷路未來變成什麼樣?專家說,一定是最適合武夷路自己的樣子……華陽寶貝好快樂!這些「兒童之家」,家家有特色!今天下午,區委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生態環境專項治理讓家門口的文體設施像「毛細血管」滲入肌理,原來長寧要建的還有這麼多!全市領先!長寧舊改基地收尾工作全部完成!記者:李毓丹
原標題:《擅長十多種專業技能,長寧這名「家政服務員」太不簡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