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力學---流體建模方法

2021-02-08 CAE愛聯盟

1.流體建模方法

微觀層次上,可以在分子量級上採用Hamilton方程描述微觀分子的運動,但現階段直接求解Hamilton方程是不切合實際的,常採用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等數值手段研究流體的運動。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能夠很好的滿足質量守恆、動量守恆和能量守恆,但由於需對每一個分子的狀態都進行求解,該方法的計算量十分巨大,對內存的要求很高。目前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僅用於少量非常簡單的流動現象模擬。


宏觀層次上,將流體視為連續介質,以流體密度、速度、壓力等物理量為基本變量,建立描述流體運動的宏觀方程(即Navier-Stokes方程)來研究流體的運動規律。Navier-Stokes方程為強非線性的偏微分方程,很難求其解析解,常採用有限差分、有限體積、有限元等離散方法對其進行離散,得到代數方程組,通過一定數值方法求解代數方程組獲得數值解。有限差分法、有限體積法和有限元等宏觀流體力學計算方法是最早發展起來的用於研究流體運動規律的數值方法。與微觀數值方法相比,這些方法具有計算量小的優點,但也仍存在一些較難克服的問題,如物理量的守恆性較差。數值穩定性問題則是這些方法普遍存在的另一重要問題


此外,還可以在介於宏觀尺度和微觀尺度之間的介觀尺度上研究流體的運動,具體而言就是採用Boltzmann方程描述介觀粒子的運動。Boltzmann方程是一個比Navier-Stokes方程更複雜的積分-微分方程,採用解析方法直接求解Boltzmann方程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格子方法(包括格子Boltzmann方法、格子氣自動機等)成為數值求解介觀尺度上流體運動的計算方法。其中,格子Boltzmann方法是介觀數值方法中最成功的一種,它將連續的Boltzmann方程在規則的正交網格上進行離散化,使虛擬的介觀粒子沿正交的網格線運動,採用粒子的碰撞和遷移模擬流體的運動。格子Boltzmann方法兼有宏觀數值方法和微觀數值方法的優點,它不但滿足質量守恆、動量守恆和能量守恆,而且計算量也較小。因此,格子Boltzmann方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2.流體運動方程

2.1黏性可壓縮流體

連續性方程:

動量方程(N-S方程)

2.1黏性可壓縮流體

能量方程:

連續性方程和動量方程:

3.2黏性不可壓縮流體

能量方程

3.湍流模擬方法

3.1直接模擬

對於特定流動問題,當雷諾數大於某一臨界值時,流動會從層流

轉化為湍流。自然界和工程上遇到的流體流動絕大部分是湍流,如大

壩、水力機械、汽車、飛機、飛彈、海洋、橋梁和建築等工程中通常

都會遇到湍流。一般來說,湍流是普遍的,而層流是個別的。因此,

對湍流運動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目前,對於湍流的研究主要從流體的宏觀運動模型進行,即數值

求解黏性不可壓縮Navier-Stokes 方程。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建立起

完整的湍流理論體系,但近30多年來計算機軟硬體和計算流體動力學

取得的巨大成就使湍流的數值模擬得到極大的發展,一些學者提出和

發展了多種湍流數值計算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主要有:直接模擬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DNS)、雷諾平均模擬(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和大渦模擬(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三種。

 

DNS在湍流尺度內直接數值求解流體的控制方程Navier-Stokes 方程,該方法可以給出湍流瞬時運動的全部信息[33,34]。DNS對湍流本質有較為精確的描述,是研究湍流物理本質最有力的工具,它能給出所有空間點任意時刻的流場信息,這樣的流場信息是目前任何先進試驗都無法提供的。由於湍流是多尺度不規則流動,DNS的計算域的尺寸,一方面要大到能模擬一定數量大尺度漩渦的運動,另一方面又能小到能夠模擬最小漩渦的運動。因此,對計算網格數量的要求十分龐大。DNS所需計算網格數正比於為雷諾數。表1-2[34]給出不同雷諾數流動問題DNS所需的計算網格節點數。從表1-2可知,目前計算機所允許採用的計算網格節點數遠遠不能滿足DNS所需的計算網格數量。同時,湍流流場中小尺度的漩渦具有很小的時間尺度,這要求DNS必須採用很小的時間步長來執行流場的演化模擬,這同樣需要龐大的計算資源,耗費大量的計算時間。目前DNS只能用於一些十分簡單的低雷諾數流動現象的數值模擬

 

3.2雷諾平均法

32.1雷諾平均法簡介

RANS,也稱雷諾時均法,它應用湍流統計理論將瞬態Navier-Stokes方程作時間平均,通過求解時均化的Navier-Stokes方程為工程應用提供時均化的計算結果,如平均速度和壓力等。雷諾時均法只計算大尺度平均流動,而所有湍流脈動對平均流動的作用被模化為雷諾(Reynolds)應力,採用湍流模型來封閉[35]。由於只計算平均運動,RANS降低了所求解問題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使計算量大大減小。目前,RANS是工程中最常用的湍流數值模擬方法。但RANS也存在一些較明顯的缺陷[36,37]:①RANS很難採用一個統一的湍流模型描述不同的流動現象,即不存在對一切流動現象都適用的統一的湍流模型[35];②採用同一湍流模型模擬不同類型的流動問題時,要對湍流模型的形式或係數進行修正,而這種修正往往靠經驗或根據實驗數據進行[35]。由於這些缺點的存在,RANS並不是非常理想的湍流模擬方法

 

3.2.2雷諾平均法的控制方程

3.2.2雷諾平均法的控制方程

張量形式的控制方程

3.2.2雷諾平均法的控制方程

分量形式的控制方程


3.2.2雷諾平均法的控制方程

3.2.3湍流模式

①零方程模型

②一方程模型

②一方程模型

③二方程模型

3.2.4FLUENT雷諾時均模型

3.3大渦模擬

3.3.1大渦模擬簡介

LES利用濾波函數對Navier-Stokes方程進行過濾將湍流分解為大尺度渦運動和小尺度渦運動,大渦運動由濾波後的Navier-Stokes方程描述,而小尺度渦運動對於大渦運動的影響通過建立亞格子應力模型來考慮。由於小尺度渦與平均流動和流場的邊界條件幾乎沒有關係,因而近似是各向同性的,對具體的不同流動的依賴性很小[38]。因此,亞格子應力模型對廣泛複雜的湍流流動都具有較好的適用性。與

RANS相比,LES的計算結果具有很高的準確性[38]。對於高雷諾數的湍流模擬,LES的計算效率比DNS高很多,計算得到的流場信息也能夠反映真實的湍流流動,因而展現出來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LES逐漸發展成為研究複雜鈍體繞流現象的重要工具[39,40]


3.3.2大渦模擬的控制方程

大渦模擬的數值實現方法由兩個步驟組成:首先,採用合理濾波函數,

從黏性不可壓縮流動的控制方程中將比濾波尺度小的漩渦過濾掉,得到描

述大渦運動的控制方程,小渦對大渦運動的影響通過大渦運動控制方程中

亞格子應力來考慮。然後,採用亞格子應力模型,封閉由小尺度渦脈動作

用產生的亞格子應力。

3.3.3亞格子渦黏模型

①Smagorinsky亞格子渦黏模型


3.3.3亞格子渦黏模型

②動態Smagorinsky亞格子渦黏模型

③WALE亞格子渦黏模型

3.3.4FLUENT亞格子應力模型



相關焦點

  • 流體力學的研究方法
    因此,實驗室模擬是研究流體力學的重要方法。   理論分析是根據流體運動的普遍規律如質量守恆、動量守恆、能量守恆等,利用數學分析的手段,研究流體的運動,解釋已知的現象,預測可能發生的結果。理論分析的步驟大致如下:   首先是建立「力學模型」,即針對實際流體的力學問題,分析其中的各種矛盾並抓住主要方面,對問題進行簡化而建立反映問題本質的「力學模型」。
  • 千餘位流體力學專家齊聚深圳 推動流體力學繁榮發展
    千餘位流體力學專家齊聚深圳 推動流體力學繁榮發展 2020-12-08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流體力學的起源與發展
    流液體力學是一門很有實用性的科學,不管是在航空還是航海領域、醫學以及其他很多領域也都離不開流體力學。沒有流體力學的支撐,萬噸級或者是萬噸級輪船不可能安然航行於大海,飛機不可能飛行於藍天,醫生甚至無法測量我們的血壓.1.
  • 流體力學發展史
    此後,流體力學又發展了許多分支,如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超音速空氣動力學、稀薄空氣動力學、電磁流體力學、計算流體力學、兩相(氣液或氣固)流等等。這些巨大進展是和採用各種數學分析方法和建立大型、精密的實驗設備和儀器等研究手段分不開的。從50年代起,電子計算機不斷完善,使原來用分析方法難以進行研究的課題,可以用數值計算方法來進行,出現了計算流體力學這一新的分支學科。
  • 計算流體力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
    計算流體力學就是對流體力學的數值求解,流體力學是什麼呢,它主要研究流體本身的靜止狀態和運動狀態,以及流體和固體界壁間有相對運動時的相互作用和流動的規律。水的流動、風、一粒小石子掉進水裡引起的漣漪都是屬於流體力學的研究範疇。
  • 2015考研專業介紹:流體力學[080103]
    一級學科/領域名稱:力學  二級學科代碼:080103  二級學科名稱:流體力學  流體力學專業介紹  流體力學是一級學科力學下的二級學科。  流體力學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要求畢業生畢業後能有以下能力:  1、能系統掌握流體力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 流體力學的氣宗與劍宗
    為了練就流體力學的至上武功,無數流體力學的俠客們都不得不「磨刀霍霍」了。 02. 劍宗的起源 儘管葵花寶典問世已久,可是想要完全習得其中的奧妙並成為武林至尊確實不易。
  • 流體力學書薦
    本文討論一些CFDer可能感興趣的流體力學書籍,從普適性流體力學開始,到不可壓縮以及可壓縮流動,包含粘性流動以及邊界層,氣動噪聲以及旋轉機械。最後,推薦一些湍流的書籍。但CFD界主要做的是計算流體力學,計算流體力學和流體力學的區別在此就不進行贅述了。小夥伴們知道流體力學和計算流體力學不一樣即可。具體CFD和FD有什麼區別,或許留言區有人解答。
  • 送你Realflow流體力學插件和教程!
    在使用C4D的過程中,除了建模之外,我們還經常使用流體模擬效果,所以今天我們給您帶來了Realflow流體動力學插件!這是西班牙NextLimit公司生產的流體動力學模擬軟體,它可以計算真實世界中包括液體在內的運動物體的運動。使用這種插件將使您的設計更快!
  • 陸夕雲院士:流體力學專家
    陸夕雲院士陸夕雲,流體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執行院長。陸夕雲主攻的流體力學方向,是力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在各種力的作用下,流體運動狀態的變化以及流體與固體界面的相互作用規律。簡言之,就是研究空氣、水等流體介質如何運動和為何運動的基礎學科。陸夕雲說「飛機怎麼飛得效率更高,通過魚的遊動進行仿生研究,通過這種研究我們設計的水下航行器效率更高,噪聲更低。從上天入海都與我們這些研究相關聯。」
  • 流體力學發展概況和趨勢
    在19世紀,流體力學沿著兩個方面發展,一方面,將流體視為無粘性的,有一大批有名的力學數學家從事理論研究,對數學物理方法和複變函數的發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於灌溉、給排水、造船,及各種工業中管道流體輸運的需要,使得工程流體力學,特別是水力學得到高度發展。
  • 流體力學中的參數
    斯特勞哈爾數斯特勞哈爾數是在流體力學中討論物理相似與模化時引入的相似準則。
  •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計算流體力學學位課程教學大綱
    >  任課教師:  閆廣武              教師職稱:教授   教師梯隊:   1、課程目的、任務及對象   計算流體力學是流體流動數值模擬的科學,同時也是研究流體力學的一種新方法,近年來得到了顯著發展。
  • 學術報告 | 基於相場方法的三維兩相磁流體模型及其穩定數值方法
    題目:基於相場方法的三維兩相磁流體模型及其穩定數值方法主講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安徽理工大學邀請兄弟院校教授作《計算流體力學CFD的基本方法與...
    安徽理工大學邀請兄弟院校教授作《計算流體力學CFD的基本方法與應用》報告 2014-01-16 15:01:31   來源
  • 流體力學科普| 流體的摩擦力
    這是因為緊挨著固體壁面的流體與壁面之間存在附著力的作用,這一層流體分子被牢牢地粘在壁面上,輕易不會產生相對滑動。真正的相對滑動只發生在流體之間,也就是稍微遠離壁面一點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流體之間相對滑動,產生動摩擦力(即黏性剪切力)。黏性剪切力隨著與壁面距離的增加而衰減,當足夠遠離壁面時,流體中就基本沒有摩擦力了。明顯存在黏性力的這一層很薄,就是流體力學中著名的邊界層,也稱為附面層。
  • 家電的奧秘,安世亞太帶您探究流體仿真技術在家電行業應用案例
    一、流體仿真技術在家電行業應用 計算流體動力學(ComputationFluid Dynamics,簡稱CFD)問題是製冷、家電產品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 越海揚波召開第一屆計算流體力學交流大會
    【天極網伺服器頻道消息】越海揚波第一屆計算流體力學交流大會於2014年3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唯實酒店舉行。為了向中國高校教師提供更多交流機會並展示最新計算平臺,越海揚波特此舉辦本屆大會。此次計算流體力學交流大會也得到了Intel、ANSYS、上海飛熠以及傲雪論壇和流體中文網的大力支持。
  • 吉林大學流體力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系統掌握流體力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所研究領域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動態,了解本學科與相關學科的交叉滲透;掌握相關的研究方法與計算技術,能夠在研究中熟練地使用計算機;較為熟練的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初步具有獨立從事與本學科有關的研究工作的能力;完成具有一定科學意義的學位論文。
  • 【學術研究】選修學習研究生全英文課程「高等流體力學」
    ) 時間地點:見附件 課程介紹:本課程主要講授流體力學的先端專題:(1)可視化技術及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2)最新湍流現象的多尺度解析技術。第1部分 可視化技術及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1-2課時:流動可視化技術概要3-4課時: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概要5-6課時: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理論基礎7-8課時: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實驗裝置及方法9-10課時:粒子圖像測速技術PIV應用第2部分 小波変換基礎理論和在流體力學中的應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