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華還是上北大?方法來了,一字不差!

2020-12-10 徐州都市晨報

好消息!

再也不用糾結

上清華還是北大了!

今年,北大清華均發布通告,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互認學分,其中北大開放27課,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

小編也覺得挺不錯的,

現在就差張錄取通知書了……

這不,

徐州清北學子的學習方法都來了,

一字不差地送給你!

8月31日,

清北學子和教育大咖走進秦學教育,

一同分享2020年高考成功的喜悅。

看,到場嘉賓:

分享會現場也邀請到了數位教育大咖:

才斌(秦學教育集團副總裁)、苗正科(江蘇師範大學副校長、江蘇省數學學會副理事長)、張德超(原徐州市教育局局長)、趙鵬(徐州市數學學會理事長、江蘇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趙良廳(原徐州第十三中學、徐州第五中校長)、馬國橋(徐州市教育局職社處副主任)

看,清北牛娃:

王珞鑌——北京大學、高考清北獎學金獲得者

高淼松——清華大學、高考清北獎學金獲得者

杜博駿——清華大學、徐州市清華強基唯一錄取者

喬子卿——清華大學、2020年高考理科全省前10

看,學霸牛娃:

張忠睿—上海交通大學李沐恆—南京大學

於奕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李柳言—上海交通大學

賈瑞鐸—南京大學東逸飛—南開大學

張恆碩—南京醫科大學彭卓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重點來了~

聽,他們的分享!

1

分享嘉賓:才斌

秦學教育集團副總裁

舉辦「秦學清北優秀學員經驗分享暨頒獎大會」,旨在和家長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形成家庭教育與培訓學校的教育合力,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許多資優生學員在學校的培養與家庭的支持下,課外又經過秦學三年不斷的點撥提升,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2020年高考成績更是喜人。他(她)有著共同的特點:紮實的知識基礎、專注高效的學習能力、優秀的心理素質和目標管控能力。

「他們在學校一直處於優秀行列,從高一年級開始結緣秦學,參加理科拔尖學習,高二、高三又經過名師悉心輔導,用三年的堅持換來了今天的收穫。」

教學質量是培訓學校的永恆話題,也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目前,秦學教育集團在全國擁有近百位長期擔任高考核心專家組的學科名師、國內知名金牌教練組成的頂尖教學教研團隊,還引入了擁有清華北大學歷的青年師資,組建名師團隊精心打磨的理科拔尖課體系,獲得了廣大學子的認可。

秦學專注於學生個性化教育,不斷研發精準高效教研工具,沉澱每個孩子的學習數據,並不斷對高考、中考命題進行大數據模型研究,從而保證每一堂課的高效和精準。致力於用科技推動教學和學習效果提升,並已整體實現全員智慧辦公、教師智慧教研與教學,建設了學生智能學習輔助體系。

徐州秦學將持續用高品質教研教學服務融合科技創新,抓好教學、做好服務,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為徐州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2

分享嘉賓:喬子卿

清華大學、2020年高考理科全省前10

參加秦學培訓三年

我先給大家分享兩個在高中階段學習生活中至為重要的能力。

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知道自己努力之後可以達到怎樣的層次,時刻清楚著自己的位置與能力。夏目漱石說:「在自知之明面前,一切的自命不凡都要甘拜下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一個至關重要是要鍛鍊自己的專注能力,即在學習時儘量不被外界幹擾,沉浸在學習狀態中的能力。這種能力能夠保證你的學習效率。

接下來,我再和大家談一談關於如何平衡競賽學習和課內學習。

首先,你要對自己有明確的認識,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自己的能力能夠達到怎樣的水平,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究竟在哪裡,究竟是課內學習更適合自己,還是競賽學習更適合自己。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想考一個非常好的學校,比如北大、清華。我認為,考這種學校的途徑大概有三種:第一種是自主招生,第二種是強基計劃,第三種是裸考達線。

在這裡,我要感謝秦學教育在高中三年對我的培養,我的目標是通過強基計劃進入高校。而在我的競賽學習過程中,秦學教育所組的數理競賽班和課內語文英語提高班都對我有莫大的幫助。希望同學們能夠抓住機遇,在秦學教育的幫助下取得最理想的成績。

3

分享嘉賓:杜博駿

清華大學、徐州市清華強基唯一錄取者

參加秦學培訓三年

我用我的秦學經驗給大家分享語文和數學的學習方法。

語文:

1.語用題。每天堅持刷幾道,不用多,但是手不能冷了。高三可以考慮用語文筆記本,語用題很考驗積累。

2.古文。古文最重要的是要朗讀。每天可以利用早晚讀把做過的古文讀幾遍找語感,每做完一篇古文一定要做精讀,陌生的詞彙、句式一定要通過查詞典等方式掌握。當然並不是每見一個生詞就要去查資料,讀的過程中根據上下文推斷的能力很重要。此外,文言文翻譯落到筆頭效果才明顯,光看是不行的。

3.古詩。趁高三還有時間,多翻唐詩宋詞的鑑賞辭典。看的時候要帶著問題去讀詩,比如我讀詩就會做到通字詞翻譯,知典故文常,析結構構思,解手法意境,最後得到作者情感。

4.作文。作文分為三個部分,思想、表達、材料。基礎好的同學可以直接寫自己的文章,不必拘泥於套路模板。如果能聽一聽別的地方的老師講課,可能更能打開視野。我之前聽過嚴老師的課,感覺嚴老師講得很好。高一高二基礎沒打好的同學,高三讀一讀背一背優秀範文,了解人家的結構模板再去仿寫運用比較高效。

數學:

1.模擬考試。嚴格按照考試時間模擬訓練,一天一套數學卷,做個七八張,集中分析問題,分析自己的強弱項、心態情況。這個過程中,做試卷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批改。批改不僅僅是看最終結果的對錯,更重要的是看自己的思路是不是最優的,步驟是不是適當,不多不少。

2.專項練習。了解自己的薄弱部分後,就要專門練習,大量地刷,否則不起效果。比如我之前覺得自己解析幾何不足,就每天刷6—8道解析幾何大題,兩三個星期下來,效果顯著。我認為,如果每天只做1、2道,即使做一個月也未必有提高,反而是浪費時間。

3.個性化學習。如果你覺得自己哪一部分已經做到百分之百掌握了,不要害羞,直接跟老師去談,跟他申請這部分作業免寫,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訓練方式。

4.錯題本。錯題本刷的前幾遍,你可以見到相似的題目立刻知道解法思路,然後飛快地依葫蘆畫瓢把題按照模板做完。但是刷到後邊,重要的就不在是套路和模式了,更重要的是考慮題目的分析思路,一步一步推理。

哪有天生學霸,

一切都是厚積薄發,

同學們,加油吧!

編輯 傅付 校對 吳慶德

責編 楊波 總監 陳強

徐州資訊全覆蓋盡在快哉APP

今天,徐州發出一封特殊邀請函!

3、4、5、6……徐州地鐵最新進展來啦!

我市公積金再次調整,熱點問題解答來了

點亮

相關焦點

  • 普通人能上清華北大嗎?上清華北大的同學都有哪些共同點
    想要考入清華北大到底難不難,回答是相當之難。清華北大每年在全國各省市的招生計劃普遍在150-250名之間,除了少數提前批、國家專項計劃、自強計劃、高校專項計劃等名額以外,考生至少要排名在全省前200名才有希望進入清華北大學習,而一個省每年高考報名人數幾乎都高達30萬-60萬人。這樣看來,清華北大每年的錄取率是非常小的,說萬裡挑一也不為過。
  • 清華和北大,可以同時上了
    清華北大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再也不用糾結上清華還是上北大了。對於高三學霸而言,既上北京大學,又上清華大學,似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從今年春季起,這樣的夢想將成為現實。近日,北大清華均發布通告,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互認學分,其中北大開放27課,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北京大學教務部發布《關於清華大學部分優質課程面向我校本科生開放選課的通知》。通知提到,為豐富學生選擇,加強教學資源共享,促進學術和學生交流,北大教務部與清華大學教務處研究決定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
  • 「長大了我是上清華還是北大呢?」
    「我長大了上考清華還是北大呢?」不知道你的童年我的童年是不是一樣的,都幻想過這種懵懂的選擇和可愛的糾結。轉眼現在2020年7月,幾天前,有一群18歲的孩子,脫離了高中的溫床,結束了12年苦讀,過去我們也和他們一樣,歡慶解脫,自由萬歲。
  • 清華和北大,可以同時上了。
    清華和北大,可以同時上了。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再也不用糾結上清華還是北大了
  • 北大清華開放課程:同時上清華北大是啥感覺?
    其中,北大開放27課,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北大和清華作為中國人心目中地位最高的兩個高等學府,其各自側重點有所不同。北大的人文社科更強,清華的理工科則更強,兩者互補,可謂是魚與熊掌兼得。而作為很多人曾經的夢想高校,上清華還是上北大,一直都很糾結。現在好了,清華北大相互開放,上啥都一樣。
  • 清華北大:雙胞胎學霸一個上北大一個上清華,父親樂開花
    清華北大:雙胞胎學霸一個上北大一個上清華,父親樂開花現在這個時間段,各地準大學生都應該收到錄取通知書,在家辦升學酒了。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也也分別以687和685的高分收到了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
  • 小時候:上清華還是上北大?長大後:偽造清華錄取通知書可還行
    上清華還是上北大,這是每一個孩子小時候的煩惱,長大之後往往發現是自己想太多了。最近這清華又上熱搜了,不過這一次啊不是他們主動的,廣東梅州的一名考生偽造清華的錄取通知書欺騙父親,沒想到激動的這個老父親居然是拉條幅、放鞭炮,邀請全村來慶祝。沒怎麼讀過書的這位老父親啊卻沒有看到通知書上這高等教育變成了高度教育,報到時間成為了報導時間。經考證,這名考生的高考分數僅為二百三十五分。
  • 上清華也能選修北大課程?是的!清華北大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
    對於高三學霸而言,既上北京大學,又上清華大學,似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不過,從今年春季起,這樣的夢想將要成為現實。近日,北大清華發布通告稱,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互認學分,其中北大開放27課,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
  • 清華北大錄取分數線?多少分可以上清華北大?北京考生400分就能上?
    試問每個人的學生時代,被問到將來想上哪個大學,得到的答案肯定是清華大學或者北京大學。因為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地處北京市,很多學生就特別羨慕北京的考生,認為北京學生有地域優勢,肯定在招生上有優勢,還認為北京的學生400分就能考上清華北大了。那麼,想要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需要多少分呢?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 北京人憑什麼上北大清華?
    北京人憑什麼上北大清華?  從某種意義上說,高考的現行體制已經遠遠比不上古代的科舉考試,當年太宗李世民推行科舉後很得意的說了一句話: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後來有思想者說這只不過是這蓋世梟雄利用科舉來維護其統治而已。這也許說得沒錯,但這有什麼關係呢?相比於九品中正制的老子公爵兒伯爵來說,不知進步了多少倍。英明如太宗者當然知道科舉不可能網羅所有英雄,但他為所有英雄提供了一個統一的平臺,讓天下英雄無話可說。
  • 為什麼清華北大沒上美國實體清單?
    換言之:清華北大培養的頂尖留學人才,最終都去建設了美國!美國會把清華北大上實體清單嗎?一個終於算計的國家,肯定在這個問題比我們更會算計!但是因為如此,清華北大在國人心中的影響力,民族責任感會大大降低,因為教育上存在的問題,造成了人才流失!
  • 來論|又上清華又上北大!「跨校選課」亟當避免門第觀念
    北大、清華近日發布通告,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從今年春季學期起,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互認學分。北大開放27門課程,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類課程為主。北大提醒學生,清華的成績為等級制,選課同學取得的等級製成績將按轉學分規則由系統自動計入成績單,記為A類通選學分或全校任選學分,成績不計入GPA(平均學分績點)。清華規定,學生所選的北大課程學分計入學校文化素質核心課學分。「跨校選課」,相當於增加了學生可選課程的總量,擴大了課程選擇面。能共享他校的優質課程資源,修讀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好事。
  • 湖南留守女孩上北大考古專業被指不明智,上清華北大專業重要嗎?
    清華、北大是我國最頂尖的兩所高校,兩校畢業生自頂光環,所以大家都希望能考進這兩所大學。有的人認為,只要能考進這兩所高校,不用考慮專業,只要有清華、北大的平臺就夠了。也有人認為上清華、北大也要選擇專業,以至於被清華、北大爭搶的2020年文科第四名湖南留守女孩選擇北大考古專業時,大家覺得她不明智。我個人認為,就算是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高校,一樣要選擇專業。
  • 信宜這兩兄弟,一個上清華一個上北大
    據賴氏宗親會公眾號報導:據悉賴宇航,賴仕達兄弟倆同獲清華北大預約錄取,兄弟同科!不少高考家庭都關注優秀學子的學習方法,以下附上南方都市報採訪,希望可以給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 心儀學校和專業:未定南都訊「我去年是總結型的,今年是則注重刷題和總結。」備戰高考兩年,賴宇航說,他積累的錯題本裡裝著很多想法,課後再翻閱就會很快理解到很多知識點。
  • 湖南雙胞胎一個清華一個北大,網友:終於不頭疼選北大還是清華了
    每一個上過學的人,都在自己的孩提時代,對自己發出了靈魂拷問,清華北大,我究竟該上哪一個大學呢?這種靈魂的糾結,在年輕的時候也會遇到,同樣優秀的兩個女孩(男孩),我究竟選哪個才會更好呢?也就是說,當你為自己的孩子究竟該選擇北大還是清華苦惱不已的時候
  • 湖南雙胞胎學霸一個上清華一個上北大 給廣大父母的啟發
    其實去年,河南省上蔡縣的一對雙胞胎兄弟分別考上清華北大今年,湖南的一對雙胞胎兄弟分別考上清華北大真是可喜可賀!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對兄弟的成長史也許能對廣大父母有所啟發兄弟兩人考上清華北大成功的背後緣於自律的優秀習慣同時,也離不開父親趙忠其的引導和陪伴父親趙忠其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有著獨特的教育方法不僅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服務還經常和孩子們談心
  • 進了清華、北大,是不是就捧上了金飯碗?
    一個小縣城就你一個人考上了清華,很多人對你充滿關注或期待,你覺得是一種壓力,還是動力?作為中國最負盛名的學府,清華、北大,是莘莘學子心中的最美好的嚮往。進了清華北大,是不是就捧上了金飯碗——大單位、好收入、高地位?經過4年修煉,那些備受關注和期待的學霸又都去了哪兒了?筆者從網上搜集了清華、北大2013屆~2017屆《就業質量報告》,從紛繁的數據中,搜羅出重點內容,以最簡單的形勢與大家分享。
  • 16歲女孩曾揚言:懶得上清華北大,最後她上了這所大學!
    而幾乎所有的高考考生都認為清華北大都是自己夢想的學校,可是很少有人能夠實現這個夢想。還記得那個16歲的女孩嗎?她表示自己懶得考清華北大,眼光很高,感覺有些高傲。很多人覺得她是因為考不上北大才會說出這番話。最近,她被這所學校錄取,讓人難以相信。
  • 高考文科第一,卻因「偏科」上不了清華北大,全才好還是專才好?
    江蘇高考文科第一名的白湘菱同學,總分430,但卻因一門選測科目歷史B+的成績,而無緣清華、北大、復旦、南大等一眾著名高校,而另一位來自宿遷的王雅迪同學,裸分429分,政治歷史雙A+,已經被清華、北大提前「預定」。
  • 上清華還是上北大?2020年各省高考狀元去向匯總
    3、北大清華金秋營、中科大少年班招生簡章發布在每年國慶前後,北大清華會發布金秋營招生簡章,金秋營主要針對數學、物理、化學競賽獲得省一或者省隊的考生,目標一致鎖定全國高中學科聯賽一等獎或在本年度中國學科奧林匹克(初賽)中獲得一等獎的尖子生,提前開始了生源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