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民國政要最後"全家福":宋子文等缺席(圖)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1948年5月20日,總統副總統就職儀式後,蔣介石、李宗仁偕夫人及文武官員在總統府子超樓前拍攝「全家福」 資料圖片

吳稚暉

薛嶽

宋子文

  1948年4月,蔣介石當選總統,李宗仁當選副總統。5月20日,總統副總統就職儀式在國民大會堂(今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儀式結束後,蔣、李分別偕夫人,分乘兩輛專車趕往總統府,接受國民政府各機關首長及文武官員的集體覲賀。11點40分,總統、副總統夫婦及全體覲賀官員在總統府子超樓前合影留念。這張多達191人的合影被稱為民國政要在大陸的最後一張「全家福」。但是,這張「全家福」的政要並不全,甚至有幾位參加覲賀的高級官員都沒「露面」。他們去哪兒了呢?

  陳寧駿(作者為民國史研究學者、江蘇文史作家)

  首席大佬吳稚暉

  一直甘心做蔣介石背後的人

  吳稚暉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後期就看好蔣介石,自覺地充當起這位「後生」的高級幕僚。每遇到難事,吳稚暉就以「老資格」出面,衝鋒陷陣為蔣保駕護航,逐漸被蔣介石奉為國民政府中的「首席大佬」。蔣介石多次要給吳稚暉任高職,均被拒絕。

  在蔣介石的第二次國民政府主席就職典禮合影上,吳稚暉身著短褂,腳穿布鞋與國民參政會主席團負責人張伯苓,分坐在蔣介石夫婦右、左兩邊。在1947年的制憲國大上,80多歲的吳稚暉擔任主席團主席。到了1948年的行憲國大,年邁的吳稚暉依然「捧場」,入選主席團。5月20日上午十點在國民大會堂總統、副總統就職儀式上,吳稚暉作為監誓人,監誓總統就職儀式。但在儀式結束後,吳稚暉沒有隨行到總統府,畢竟在政府中沒有擔任要職,在這個場合坐哪都是個難題。

  為了彌補缺席的「遺憾」,善寫篆書的吳稚暉為這張「全家福」題寫「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就任攝影」並落款。這幾個字足見吳老的書法功力,但字的體積前大後小,可能是其年老體力下降所至。隨後,吳稚暉就回上海繼續隱居了。

  蔣介石當選總統後,將一批民國大佬冠以「總統府資政」榮譽頭銜。在首批公布的13位總統府資政名單中,吳稚暉名列榜首,其他的資政張靜江、李石曾、孔祥熙、許崇智等人也未出席「全家福」。

  國大主席團成員張伯苓

  人不在,還是被相中做考試院院長

  1947年8月,張伯苓以高票當選天津「國大代表」。」國大」開幕前期,還有張伯苓陪蔣介石參選總統的傳言。張伯苓德高望重,入選行憲國大主席團,在會上支持蔣介石當選總統。但會場上的叫罵、混亂、打鬥,使張伯苓深受刺激,開始感覺到國民黨的內部危機。會議期間,張伯苓一再表示不要做官。

  1948年5月1日「行憲國大」一結束,張伯苓就飛往上海出席第七屆全國運動會,擔任裁判主席。在5日運動會開幕式上,他代表蔣介石宣讀「訓詞」後,不顧年事已高,走下主席臺執意要帶領運動員繞場一周,幸虧被沈鴻烈勸阻。15日,運動會結束後,勞累的張伯苓回天津,南開校友為他舉行返校節,為他補祝73歲壽辰。

  「行憲國大」期間,戴季陶再次請辭考試院。蔣介石囑天津市長杜建時轉張伯苓電報一份,敦請張伯苓出任考試院院長。張伯苓最初亦有猶豫,但經不住蔣介石的「忽悠」,也或許礙於情面,只好應允。張伯苓與張群於7月同機飛往南京出任考試院院長。不久,時局逆轉,張伯苓隨即避往重慶南開中學。1949年11月底重慶解放,74歲的張伯苓留在了大陸。1951年2月,已經回到天津的張伯苓再次中風,發病九天後去世。

  差點做總統的胡適

  揣著一肚子委屈回北平當校長

  1948年1月8日,李宗仁宣布競選副總統,並建議胡適參加總統競選。在考慮良久後,蔣介石終於決定不參加總統競選,而推舉胡適參加。

  蔣介石為何看中胡適?一方面是迫於美國的壓力,另一方面是藉以阻止李宗仁等軍人參選副總統,以退為進,藉以取得更大的權力。

  3月30日早上,蔣介石約見外交部長王世傑,請王探詢胡適的態度,表示如胡同意做總統候選人,自己將任行政院長輔佐。胡適與王世傑是老朋友,聽後有些心動。經過一天的考慮,胡適決定接受。

  4月4日上午10時,國民黨六屆臨時中全會在中央黨部大禮堂舉行。蔣介石首先表示不做總統候選人,要推舉黨外人士,並列出總統候選人須具備的五種條件。雖沒說出具體姓名,但顯然對號入座的是胡適。大家感到十分突然,許多人表示反對。吳稚暉等人表示支持理解。兩派爭論,蔣介石有些不耐煩,決定交由次日召開的中常會研究決定。

  4月5日下午,蔣未出席中常會。在一番爭論後,會議建議請蔣為候選人,同時提議修憲,給予總統更大權力。蔣介石當天即表態接受推薦。

  蔣介石當選總統後,問胡適是否願意出任行政院長。胡適斷然拒絕,行憲國大結束後,就匆匆趕回北平專心地做校長。

  「全家福」拍攝後的第二天,蔣介石提名張群和何應欽為行政院長候選人。面對「為什麼不提胡適」的質問,蔣介石以「書生不能辦事」作為回答。胡適後來也自嘲: 「我是讀書人,不會做官的,我連私人書櫃也料理不清,那裡還能搞政治。」

  軍界「二號實權人物」陳誠

  敗軍之將很知趣地靠邊站

  抗戰勝利後,陳誠取代何應欽,逐漸成為軍界第二號實權人物。8月29日,蔣介石為了挽回不利戰局,命陳誠接替熊式輝出任東北行轅主任。陳誠在東北大刀闊斧,引起東北國軍將領的非議。

  1948年1月,陳誠發起公主屯戰役,導致國軍新五軍被殲。憤怒的蔣介石親赴瀋陽開會,追究戰敗責任。2月初,陳誠胃出血,飛回南京,隨後到上海住院治療。5月1 日,國大結束之日,陳誠由上海返回南京。

  5月13日,陳誠請辭,其參謀總長即由顧祝同接任。當時國民黨內要求懲辦陳誠的呼聲很高。蔣介石對陳誠的處罰只是表面的,其海軍總司令一職到8月才由桂永清接任。

  陳誠是個知趣的人,在「國大」期間以養病為由不拋頭露面當然是最為合適的。能否在「全家福」中露面,或者站的位置是否靠前,這對於陳誠來說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得到蔣介石的信任!6月,陳誠在上海手術,切除大半個胃。10月,陳誠遷到臺灣陽明山養病,不久即被委以重任,出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並坐穩了僅次於蔣介石的「第二把交椅」。

  參軍長薛嶽

  副總統競選押錯寶,退而遮醜

  薛嶽是抗日名將,早年參加粵軍,參加淞滬會戰,指揮了武漢會戰、徐州會戰、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1947年5月出任國民政府參軍長一職,在1948年「行憲國大」中入選主席團,並擔任第十四次大會主席。薛嶽在副總統選舉中,卻押錯了寶。

  李宗仁與孫科的副總統之爭如火如荼,薛嶽與張發奎等成立競選小組為孫科競選副總統籌經費、拉選票。不久,薛嶽等人為孫科拉票的醜態被南京《救國日報》披露,並涉及孫科的私生活。薛嶽等感到難堪,率領百餘人前往該報社問罪。上海一家報紙以「三帥奪大炮,表演全武打」之顯著標題,登載了此則新聞。孫科競選敗北,薛嶽臉上也無光。

  《中央日報》刊登的總統府覲賀名單上,薛嶽名列其中,但卻沒有參加隨後的「全家福」拍攝,這其中應有原因,可能與薛嶽的性格及人緣有關。

  薛嶽自恃能戰,看不起同是名將的白崇禧,與桂系不和。薛嶽雖能徵善戰,卻非黃埔系,因此受不到蔣介石真正青睞。加上前述的與李「副總統」才產生過矛盾。參軍長之職雖名義上處中樞,卻沒有多大實權,薛嶽也因而常嘆。薛嶽與陳誠頗有私交,而此時的陳誠正處頹勢。由此可見,薛嶽沒參加這次「全家福」,是有原因的。

  「國舅」宋子文

  經濟問題纏身,能躲就躲

  宋子文歷任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行政院副院長及院長、外交部長等要職,1947年3月因「黃金風潮案」辭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與孔祥熙在南京輿論中口碑不佳,兩人借揚子、孚中兩公司,套走了當時國家外匯的88%。

  走下政壇的宋子文閉門謝客,半年之後,在國民黨六屆四中全會上宣布,將其個人在中國建設公司及其他公司中的股份全部捐出,並成立一個基金,專門接濟那些在抗戰和內戰中死難的黨員家屬。

  1947年9月18日,宋子文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宣布將自己在中國建設銀行的全部股權1800億捐獻出來,以解決政府所面臨的困難。這1800億成了宋子文的政治資本,在他捐款後不到一個星期,在蔣介石的「力挺」下,行政院以9票對8票一票之差,通過了由宋子文出任廣東省府主席、行營主任、綏靖公署主任。

  1948年5月20日上午,宋子文參加了在國民大會堂舉行的「總統、副總統就職儀式」。據當時記者報導:「宋子文借坐在國大代表席間,穿藏青色西裝,東張西望,對於四周景物,似在捕捉回憶」。

  宋子文低調參加在國民大會堂儀式後,與薛嶽一樣,也出現在《中央日報》刊登的總統府覲賀名單中,但也同樣沒出席「全家福」的拍攝。這其中,可能與當時仍有嚴查他的經濟問題呼聲有關。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宋子文也辭去廣東各職,移居香港,同年5月赴法國,後與貌合神離的蔣介石徹底決裂,到美國做了寓公。

  其他沒有在「全家福」上露面的要員

  陳果夫早年患有肺結核,抗戰勝利後病情加重,加上政壇失寵,就在上海專心養病,並力保弟弟陳立夫當立法院副院長。但當時反對「二陳」的人有不少。1948年5月15日,立法院的一部分委員發表意見書,推選傅斯年為副院長,反對陳立夫。次日,陳立夫招待立法委員,正式宣布競選立法院副院長。5月17日,陳立夫以343票,擊敗236票的傅斯年,當選副院長。

  立法院在當時《憲法》中是有實權的,在得知弟弟陳立夫如願當選立法院副院長這一要職後,陳果夫當然不必抱病去出席什麼「全家福」,以加深大家對「二陳」的反感。

  當時正值國內戰爭的高峰,太原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西安綏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川陝鄂綏靖公署主任潘文華等一些軍界要人因戰事均未能出席「全家福」。在這張盛裝的「全家福」後面,湧動的是惶恐與不安。

相關焦點

  • 宋子文珍貴的家庭照:第二幅宋氏全家福,第三幅與張樂怡的結婚照
    宋子文珍貴的家庭照:第二幅宋氏全家福,第三幅與張樂怡的結婚照畢業後,宋子文在宋慶齡的推薦下,出任廣東軍政府的英文秘書和廣東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兼中央銀行總裁,後長期擔任民國財政部長。宋家全家福宋家全家福,照片後排左邊算起分別為宋子良、父親宋嘉樹、母親倪桂珍、宋美齡。二排左邊算起有大姐宋靄齡、宋子文、宋慶齡。從照片依稀可看出宋子文俊秀非凡的面容。
  • 御用理髮師眼中的民國政要:汪精衛愛美 孔祥熙大方 蔡廷鍇害羞
    雖然對於普通理髮師來說,讓這些官員輪番低頭的機會不多,但是在民國時就真有這樣一位理髮師,曾讓大批的民國政要在他面前低頭。 1920年前後,隨著時局動蕩,軍閥割據,許多民國政要都留居上海為未來進行籌劃。吳鐵成、郭泰祺、葉楚傖、張繼等經常乘坐人力車前往「一樂也」理髮。 根據羅伯禮的回憶,吳鐵成最講究修面,修好後一定要再使用電氣磨麵,剪髮時要求慢條斯理。在整個理髮過程中,隨著剪刀的軋軋聲,吳鐵成總是閉目不語,靜靜的享受刀光皂影下這片刻的熨帖和溫存。
  • 民國大伽宋子文與他的傳言中的三個女人
    時勢造英雄這話不假,民國的動蕩不堪造就了諸多掀起風雲攪動時事的英雄人物,這自然得包括叱吒風雲的宋子文,但這確實不是因為他那改變了中國近代史走向的三姐妹。宋子文,1894年12月4生於上海,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獲博士學位。
  • 揭秘:民國首富宋子文,三個女兒後來成就如何?個個嫁給巨商之子
    宋子文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掌握民國財政大權,自己還辦企業,在全國各地都有他的公司。成為民國名副其實的首富。在1927年,宋子文與張樂怡結婚,婚後,張樂怡為宋子文生了三個女兒。
  • 民國女子 盛愛頤:宋子文娶了張樂怡,心裡卻留下了盛愛頤
    盛愛頤年少時,我們會盯著別人在他們人生高潮中的優雅、恬淡,被她們的獨特的高貴氣質所吸引、感染。在民國,做女人並不容易,況且是做一個名門落魄之女更不容易,可是她靠著自己的勇氣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盛愛頤,1900年出生於上海,是上海最大的資本家盛宣懷的七女兒。盛愛頤從小聰明伶俐、見多識廣,是盛宣懷最為寵愛的女兒,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能歌善舞、能畫善繡、懂英文,16歲那年就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豪門閨秀。
  • 民國名媛盛七小姐盛愛頤:宋子文一生放不下的初戀!
    眼波流轉盡顯風華絕代,嫋娜娉婷綽約得不可方物的陸小曼,定格了大多數眼中確切的民國美女形象,像一道線一樣,涇渭分明。照此標準盛愛頤完全游離在了美女之外,從當年的黑白照片上看,她骨感不足,圓潤有餘,柔眉細眼,雖算不得大美女,但也清麗可人,流波清澈,神情自若,端的是一派名媛範兒。
  • 民國名媛唐瑛:主動甩宋子文扭頭嫁豪門,離婚後再嫁名門,憑什麼
    當時上海有個《玲瓏》雜誌,鼓勵進步女性們學習社交,而榜樣就是民國的名媛。名媛與明星不同,明星社交叫「交際花」,而名媛社交叫「交際家」。在西風東漸的民國,尤其在時髦的上海灘,女子社交是時尚和文明的象徵,名媛社交是民國新女性學習的榜樣。
  • 民國歷史人物——唐瑛
    唐瑛——上海第一名媛唐瑛(1910年-1986年),民國名媛,其父唐乃安曾留學德國,是滬上名醫。其兄唐腴臚是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的機要秘書。唐瑛多才多藝,嗓音甜美,身材苗條,衣著前衛。她畢業於上海教會貴族學校中西女塾。中英文兼優,能唱崑曲,還會演戲,曾主演過《少奶奶的扇子》,1935年秋,唐瑛在卡爾等大劇院用英語演出整部《王寶釧》。
  • 一代芳嬌張樂怡:宋子文的夫人,宋美齡的嫂子!
    1927年夏,剛剛出任南京政府財政部長的宋子文,上廬山避暑,他一看到張樂怡美貌超乎尋常,將近一米七的個頭,身段修長,有一張雪白粉嫩的瓜子臉,眉目標緻,尤其是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顧盼神飛,就一見鍾情,拋棄了曾經戀愛了十年的晚清首富盛宣懷的女兒盛七小姐,與張樂怡開啟了「廬山戀」,不久便在山上舉行了隆重的婚禮。1928年秋,宋子文和張樂怡結下百年之好。
  • 外交家宋子文,自私自利,到最後用一生都無法挽回初戀
    宋子文,是民國時期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金融家,是宋氏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和宋美齡的弟兄。但是他的感情卻不是那麼的快樂,一生都沒有辦法挽回初戀七小姐盛愛頤的心。於是,對於宋子文的追求,七小姐很快就喜歡上了這個少年。此後,兩人就一直在私底下偷偷交往,因為宋子文知道自己配不上這位上海灘第一富商家的七小姐。相離之後兩人偷偷交往終究還是被發現了,於是就把宋子文從上海調到了武漢。
  • 民國名媛盛愛頤:宋子文摯愛,為爭遺產將哥哥告上法庭,晚景悽涼
    在民國時期,有這樣一名女性,她出身豪門,知書達理,曾與宋子文相愛,分手後也能坦然對待,她是身價不菲的千金小姐,晚年卻淪落到住在廁所旁的簡易房中,她就是盛愛頤。出身不俗盛愛頤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正兒八經的「富二代」,她的父親便是晚清時期鼎鼎大名的官商——盛宣懷。
  • 「百樂門」創始人盛愛頤:苦等宋子文7年被棄,晚年住在化糞池旁
    論起民國時期的富商,排第一的一定是巨賈盛宣懷。 創辦中國第一個大型娛樂場所 1932年,盛愛頤用之前打官司贏來的五十萬大洋在上海建造了一座六層樓的美式舞廳, 取名"百樂門舞廳",並開辦"百樂門舞廳"娛樂公司 。盛愛頤創辦的百樂門可謂是中國近代娛樂場所的鼻祖。
  • 罵宋子文,氣孔祥熙,訛孫科,槍頂將軍,這個民國記者咋這麼牛
    在民國報人中,以「鐵肩辣筆」著稱。 1925年,因郭松齡憤慨張作霖與日軍有交易,宣布起義,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爭議,邵飄萍旗幟鮮明地站出來,在報上力挺郭松齡。 並在《京報》上刊出張學良照片,上書「忠孝兩難之張學良」,鼓勵張學良大義滅親,「父讓子繼」。
  • 民國往事:宋子文與盛七小姐的悽美愛情故事
    宋子文的二姐宋慶齡當時已與國父孫中山結婚,然而沒有過上一天的安寧日子,討袁運動之後又是反段護法運動,1920年第二次南下廣州後,又遭遇陳炯明叛亂,始終處在風口浪尖上,連他們在上海的住房都是海外華僑贈送的。眼下的宋子文只不過是漢冶/百度一下: 牛BB文章網/萍公司一名英文小秘書,如何配得上堂堂盛家的七小姐?既然不般配,最好就不要再糾纏。
  • 宋氏家族怎麼成為民國第二大家族?不是因為宋子文,而是因為他
    宋子文自不必說,蔣家的財政體系一開始就是由宋子文一手所建。而宋子良和宋子安雖然沒有其兄宋子文那麼出色,或者說沒有宋子文那麼有影響力,但也頗有作為。至少當年宋子文叱吒官場之時,宋子良和宋子安就是他的兩大臂膀。
  • 靜思齋收藏的民國故紙(2):1948年國立政治大學畢業證明書
    1948年國立政治大學畢業證明書上圖是我收藏一張民國37年(1948年)國立政治大學畢業證明書,嚴格的來說,雖然多了一個「明」字,但畢業證明書卻並非正式的畢業證書,價格也比畢業證書低些。在動蕩的年代,有時正式的畢業證書因各種原因發不下來,證明書就成為認定某人學歷的唯一要件了。
  • 她是宋子文的初戀情人,後來創辦了上海百樂門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女孩子,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可是個傳奇人物,不僅僅是其出身傳奇,而且也因為與宋子文的初戀而揚名,當然兩人並未結成連理,成為一家人,最終的結果,那就是以至於盛七小姐為了等宋子文而到三十歲也未嫁人,最後還是宋子文成了盛七小姐的負心漢!怎麼不令盛七小姐傷心感懷?
  • 民國順口溜「蔣家天下陳家黨」,它的下半句你知道嗎?
    民國有句順口溜「蔣家天下陳家黨」,想必大家都聽過,可是它還有後半句,那就是「宋家姐妹孔家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1926年5月,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通過蔣介石、譚延闓等九人聯名向全會提出排斥共產黨的《整理黨務決議案》。
  • 讓宋子文傾心的一代名媛盛愛頤,後來怎麼樣了?
    讓宋子文傾心的一代名媛盛愛頤,後來怎麼樣了?宋子文是民國四大家族裡邊宋家的小兒子,兩個姐姐宋美齡和宋慶齡都嫁給了當時中國最強的掌權者。宋子文並沒有因為家庭富有,就跟現在很多的富二代一樣紈絝風流,他讀書非常的用功,最後取得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從美國回到上海之後,宋子文喜歡上了一個女孩子,這個女孩子是宋子文做家教的時候認識的。名字非常好聽,叫做盛愛頤,她讀的是上海的外國語大學,所以思想也比較開放,兩個人都羨慕那種浪漫的愛情故事。所以面對宋子文的瘋狂追求,盛愛頤沒有拒絕。
  • 堪比絕世佳人,難怪宋子文對她戀戀不忘
    民國時期,什麼流行東西都是從上海開始的,然後再流行全國,上海也曾享有「遠東第一大城市」的評價,無數人為了尋求發展,從而進入到了上海,而打扮時髦的富太以及名媛,還有穿著講究的男士,在上海的繁榮街道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