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傳來喜訊,經過教育部專家委員會組織的「資質材料審核、空間演示匯報、遠程視頻答辯」等評審,合肥市屯溪路小學憑藉出色成績從候選學校中脫穎而出,榮獲「教育部2019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榮譽稱號。
合肥市屯溪路小學作為首批安徽省智慧學校示範校,有著深厚的信息化建設基礎和科研實力。根據該校教育信息化發展制度與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成立網絡學習空間應用工作推進小組,卞玉昌校長任組長,分管信息化副校長任副組長,信息中心和課程院成員任組員。結合校園的現有實際情況,依託安徽基礎教育資源雲平臺,構建融資源、服務、數據為一體,支持共享、交互、創新的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並制定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
完善功能布局
據介紹,屯溪路小學的網絡學習空間是選用的是「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簡稱「安徽省教育雲平臺」,裡面的資源主要有三個來源,一是本校教師自行上傳共享;二是相關活動獲獎作品展示;三是上級部門上傳共享的優秀資源。
網絡學習空間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其中「我的備課本」,為老師提供兩種不同的備課工具,供老師自由選擇;「我的文檔」,老師可以將自己的教案、課件等教學資源上傳到這裡,也可以從資源中心收藏、下載自己需要的資源,提高備課效率。利用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平臺相關模塊,該校在「學校數據統計」模塊中可以查看學校的教師、學生使用平臺的情況,以便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等工作;在「我的班級」教師可以查看班級學生的管理、通知、作業、綜合素質評價等內容,便於老師對班級的管理。
3-6年級的學生根據五個維度上傳「綜合素質評價」,根據學生評價數據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如班主任可以看到班級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給學生在以後的發展上提出一些建議,家長也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報告,查漏補缺。
創新教學模式
近年來,合肥屯溪路小學一直堅持開展智慧課堂研究。依託省課題《智慧課堂環境下建構小學多元互動課堂》,開展以移動學習終端教室為環境支撐,實現教學全程智能化,集「備課、教學、作業、評價、管理」於一體的教學應用,打造智能高效課堂。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個性化、自主探究式學習。
在合肥市包河區智慧課堂的展示活動中,該校教師歐陽婷婷,上了一節小學數學《用數對確定位置》展示課。課前,藉助暢言智慧課堂平臺的資源進行備課,並將備課資料上傳到個人網盤;課上,通過暢言智慧課堂平臺進行師生互動,如搶答等,老師及時查看學生答題報告,表現好的同學,老師也可以及時表揚;課後,老師通過「班級空間」和「作業平臺」,進行差異性和個性化教學和指導,如通過錄製微課進行作業批改等。
聚焦學生評價
網絡學習空間的應用方面,合肥屯溪路小學重點從實際情況出發,解決在智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期末師生需要填寫大量的紙質的素養評價報告單,浪費師生時間和校園資金。通過跟企業合作,該校藉助信息技術手段,依託校園微信公眾號,構建適合師生需要的「素養評價報告」系統,簡稱「素養報告」使學校學生期末素養評價報告「無紙化」,減輕師生負擔,節約學校成本。
每個學科的素養評價標準按照低段(1-2年級)、中段(3-4年級)、高段(5-6年級)三個梯度制定評價標準。其中每個學段的標準均是參考學科素養評價標準、學生課堂表現、期末測評成績,再結合學生的學段特點進行制定,最後通過找專家進行審核修改完善,最終確定各個學段不同學科的素養評價標準。
「素養評價報告」系統的模型主要包括校區管理、年級管理、班級管理、學生成績管理、帳號權限管理、學生成績查詢六部分。為了簡化使用程序和保護學生信息,「身份證號」成為學生查詢成績的唯一識別碼。而教師的帳號和密碼是由學校管理員統一分配,其中單獨設置了校長的角色,可以查看本校區的所有學生成績。而且任課教師通過下載成績導入模版,在Excel表中填寫學生成績,批量上傳,大大的減少教師的工作量。
保障空間應用
屯溪路小學將該網絡學習空間實施目標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按照現有的模式進行應用實踐;二是總結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改進完善該模型。為此該校特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並將素養報告評價系統作為納入學校智慧學校建設三年規劃中。同時,制定素養評價報告系統的實施方案。
在校本培訓中,該校將安徽基礎教育資源應用雲平臺的使用作為信息技術培訓的重點,通過不同形式的培訓加強與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空間應用能力,助力教育教學。
在未來的規劃中,合肥屯溪路小學將秉承多學、多問、多思的原則,藉助智慧學校示範校的平臺,打造一個具體學校特色的網絡學習空間體系。同時,還要將該網絡學習空間體系與智慧學校建設相融合,藉助信息技術,建設一站式智慧學校和網絡學習空間。便捷校園管理,助力教育教學。(張秀明)
來源:中安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