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的跨境支付系統應用

2020-12-23 行動支付網

傳統跨境支付模式

跨境支付一般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之間因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及其他方面發生的國際間債權債務,藉助一定的結算工具和支付系統實現的資金跨國和跨地區轉移的行動。當前,根據市場參與方的不同,我國跨境支付可分為銀行電匯、專業匯款公司代匯、國際信用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四種模式。

跨境支付通常涉及交易雙方、開戶銀行、央行、境外銀行、專業匯款公司、支付機構等多個交易主體。在當前跨境支付流程中,付款方通過開戶銀行(國際匯款公司或者支付機構)將款項匯往收款方,每筆款項信息由開戶銀行通過央行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傳輸到代理銀行,代理銀行通過SWIFT系統逐級清算,最後由收款方銀行結算。這種層級代理結算方式客觀上存在支付周期較長、資金佔用較多、支付費用高、安全性低等問題,亟需引入新技術進行升級改造。

分布式帳本技術及其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分析

分布式帳本是一種在網絡成員之間共享、複製和同步的資料庫。與典型的帳本系統不同,分布式帳本系統由該系統的所有參與者而不是由一個中心方(例如銀行或清算中心)進行維護。它以密碼學技術為基礎,通過分布式多節點共識機制,完整、不可篡改地記錄交易過程。

分布式帳本系統基於區塊鏈技術,主要用於構建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應用或商業邏輯,代表性系統包括比特幣、以太坊等。當前,無鏈貨幣成為區塊鏈研究的前沿。基於有向無環圖(DAG)技術的無鏈分布式帳本的記帳模式將同步記帳提升為異步記帳,交易模式由一個入度和出度的鏈式結構轉變為多個入度和出度的樹狀結構,有效解決了傳統區塊鏈結構阻礙並發性提高的瓶頸問題。

圖1展示了DAG結構存儲單元。DAG結構通常從被稱為創世區塊的根節點開始建立,是由創世交易構成的區塊,沒有父節點,所有後續區塊都可以通過引用關係到達該區塊。

圖1 DAG結構存儲單元

與需要大量計算資源挖礦、交易確認延遲極高且手續費不斷增加的傳統區塊鏈結構相比,無鏈分布式帳本的存儲結構和交易驗證方法支持異步並發寫入交易,能夠大幅提升跨境支付交易速度。通過分布式節點交叉驗證交易,不收取交易手續費,使得跨境支付管理機制運行成本低廉。交易確認延遲低能更好地滿足跨境支付業務的即時性需求,為大規模跨境支付交易應用提供了新選擇。

基於DAG結構分布式帳本技術的跨境支付系統模型構建

1.新型跨境支付系統模型的數據存儲模式

圖2為基於DAG結構分布式帳本技術的跨境支付系統的數據存儲模式示意圖。每個數據區塊的區塊頭存儲父區塊哈希值、本區塊體哈希值以及時間戳等信息,用於實現數據區塊連結;區塊體存儲匯款方和收款方的身份核驗、數字籤名、託管帳戶等交易信息。為防範分布式節點信任風險,交易信息的完整性、合法性需要在跨境支付資金轉移前予以確認,單向哈希函數生成的數字籤名可以保障合法性校驗確認和檢測數據損壞情況,確保每筆交易被所有交易參與者追蹤溯源。DAG結構的網絡拓撲性可以輕鬆實現N個區塊並行打包處理,顯著提升交易速度。

圖2 基於DAG結構分布式帳本技術的跨境支付系統數據存儲模式

2.跨境支付交易流程和模型分析

本文以去中心化環境下的境內匯款方和境外收款方的跨境支付行為來展現跨境支付的流程(見圖3)。

圖3 跨境支付交易流程

(1)在支付交易發起之前,為判斷交易信息的合法性,境內匯款方需要提供自己獲得合法權利的區塊哈希值。

(2)向節點內置的智能合約模塊提交該區塊哈希值並運行智能合約,同時在帳本中查找該交易區塊,確認境內匯款方支付發起階段的合法情況以及電子貨幣帳戶餘額情況。

(3)在確認境內匯款方支付發起階段的合法性以及電子貨幣帳戶餘額足夠支付本次交易之後,智能合約改變內置狀態並產生新交易區塊。境內匯款方的電子貨幣帳戶中用於完成本次交易的電子貨幣被凍結,直到交易完成或交易失敗。

(4)境內匯款方的電子貨幣通過基於區塊鏈的跨境支付平臺系統(如EDT異地通、Blockchain World Wire等)轉換成統一的虛擬貨幣,境內匯款方提供新產生的包含交易信息的區塊哈希值。

(5)境外收款方在接收到該區塊哈希值後,向節點內置的智能合約模塊提交該區塊哈希值並運行智能合約在帳本中查找該交易區塊,確認支付情況之後,智能合約改變內置狀態並產生新交易區塊。

(6)將境內匯款方轉換成的虛擬貨幣,再次通過跨境支付平臺系統轉換成境外收款方的法定貨幣,完成資金交付,結束交易。

在上述過程中,大部分的區塊鏈開銷都是由智能合約在分布式帳本中查找特定交易區塊而產生的。本文利用DAG數據存儲結構,在分布式帳本中構建了基於紅黑樹結構的唯一索引用於檢索交易區塊。與基於傳統區塊鏈結構的跨境支付系統相比,為構建高性能低開銷的分布式跨境支付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撐。

3.基於DAG技術跨境支付方案的安全性、公平性分析

跨境支付管理機制的核心是交易過程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對於去中心化分布式環境中的跨境支付系統而言,DAG方案在交易信息對稱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資金管理的安全性、智能合約的公平性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加密密鑰的安全性。匯款方在支付發起階段提交交易信息時,對交易信息採用對稱加密算法中的3DES算法,所用密鑰的總長度為192位,其中包括168位有效數據位和24位數據校驗位。憑藉現有攻擊者的計算能力在有意義的時間範圍內破解3DES算法的密鑰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無法獲得支付發起階段交易信息的加密密鑰時,攻擊者幾乎不可能獲得價值內容的訪問和控制權。

解密密鑰的安全性。在資金交付階段,交易信息的解密密鑰通過合法用戶的公鑰對其加密之後包含在收款方區塊體中。在沒有解密密鑰的情況下,無論以何種方式獲取交易信息,持有者都無法進行訪問。即使獲取了解密密鑰,持有者仍無法提取合法用戶的公鑰用以解密交易信息的解密密鑰。因此,資金交付階段密鑰管理的安全性提高了DAG方案中跨境支付機制的安全性。

智能合約的公平性。本文所述跨境支付交易流程利用智能合約實現,將交易合法性驗證、交易發起、資金交付等功能封裝於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智能合約由去中心化存儲和驗證的程序代碼而非中心化實體來保障執行,一旦智能合約判定交易成立,跨境交易雙方均無法幹預交易執行,能夠很大程度上保證交易的公平公正性。

交易信息的可追溯性。支付信息在DAG數據存儲結構中的完整記錄,能夠保證交易信息的可追溯,可以實時統計資金的流向和用途,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洗錢、偷漏稅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即使在DAG技術下的跨境支付系統部分網絡節點癱瘓,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運行,同時增加了黑客攻擊分布式帳本技術下跨境支付體系的難度,提升了跨境支付系統的安全性。

(本文作者單位為中國人民銀行濱州市中心支行)

相關焦點

  • 分布式帳本技術在支付和結算中的實驗研究
    《分布式帳本技術在支付和結算中的實驗研究》(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 Experiments in Payments and Settlements)盤點了在支付和結算系統中引入DLT的實驗和研究,並對新興的風險管理問題、對國際標準的影響、以及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潛在影響進行了討論。
  • 區塊鏈專題報告:分布式帳本為國際支付體系帶來的啟示
    1 分布式帳本為國際支付體系帶來的啟示分布式帳本技術是區塊鏈的核心底層技術, 2008 年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採用了區塊 鏈/分布式帳本技術,自此分布式帳本和區塊鏈技術越來越受全球的關注。1.1 分布式帳本網絡為國際支付結算帶來更大靈活性 不同於傳統支付系統多中介參與的模式,分布式帳本技術 (DLT,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擁有去中心化(中介)、節點互信、數據可追溯等特點,其為國際支付帶 來諸多的靈活性。
  • 一文看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國際貿易跨境支付模式
    本文依託區塊鏈技術的特點,結合國際貿易的業務流程,從國際貿易中電匯支付角度入手,探索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的具體實現路徑。探討利用技術創新跨境支付的新模式,為解決當前國際貿易中結算風險,降低國際貿易中的支付成本,提供了一條高效便捷的實現路徑。
  • 跨境支付清算系統
    例如,基於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中國人民銀行在2012年就啟動了跨境人民幣支付系統(CIPS)的建設,至2018年5月,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管理下,由跨境銀行間支付清算有限責任公司開發、運營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二代上線運行。一改過去運行時間僅覆蓋人民幣業務主要時區的局限,二代系統實現了在中國法定工作日全天候運行。
  • 通過《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看區塊鏈技術行業應用發展趨勢
    本文主要通過解讀《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分析區塊鏈技術或分布式帳本技術在行業應用中的一些發展趨勢,為金融行業和其他行業下一步開展區塊鏈相關技術的推廣和大規模應用提供一些參考。
  • 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 瑞典央行開始測試電子克朗
    瑞典央行官網顯示,該項目與埃森哲合作進行,為電子克朗開發一種技術解決方案,可以作為現金的補充。試點項目的技術解決方案將基於分布式帳本技術(DLT),通常被稱為區塊鏈技術。技術解決方案將在一個公眾和銀行作為模擬用戶的測試環境中被評估。瑞典央行表示,數字克朗應該簡單易用,並且滿足安全性和性能方面的關鍵要求。
  • OMP新支付落地應用的先驅者助力國際支付走上新臺階
    法幣的誕生,改變了價值流通;BTC的誕生,改變了支付方式;OMP的誕生,改變了支付空間;世界經濟,就此被OMP改變! 數字資產價值體現,從OMP開始!OMP生態建設基於以太坊去中心化、智能合約技術,建設支付系統應用全球性,其應用包括直營+聯營B2B、B2C商城平臺、直播線上消費、籤約商家線下消費、平臺生活類繳費。
  • 詳解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
    《安全規範》作為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標準體系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金融行業首個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的標準,適用於在金融領域從事分布式帳本系統建設或服務運營的機構,旨在引導國內金融區塊鏈的產業創新和安全合規並重發展,對產業應用形成良性的促進作用。
  • 區塊鏈在跨境支付與結算領域的應用及案例研究
    跨境支付主要有銀行電匯、第三方支付和提現三種主要方式,但是均存在存在手續費高、流程繁瑣、結算周期長、佔用資金大等缺點。 區塊鏈因其安全、透明及不可篡改的特性,金融體系間的信任模式將不再依賴中介者。在跨境支付和結算中,區塊鏈可以摒棄中轉銀行的角色,實現點到點快速且低成本的跨境支付。
  • 區塊鏈與分布式帳本技術(下)
    前言: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帳本的技術,但它又不完全等同於分布式帳本技術。它們有什麼區別?本文作者Brent Xu 通過比較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和R3 Corda來闡述這個問題,對於我們認識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有幫助。本文來源於media.consensys.net,由藍狐筆記社群「Anthony」翻譯。
  • 區塊鏈與分布式帳本技術(上)
    前言: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帳本的技術,但它又不完全等同於分布式帳本技術。它們有什麼區別?本文作者Brent Xu 通過比較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和R3 Corda來闡述這個問題,對於我們認識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有幫助。本文來源於media.consensys.net,由藍狐筆記社群「Anthony」翻譯。
  • CBS區塊鏈跨境支付發布會順利召開,11月28日在GDP交易平臺上線
    發布會上,CBS區塊鏈跨境支付應用項目的技術開發團隊、項目運營團隊、亞太地區負責人為我們一一解答了針對跨境支付的痛點難點與現存現狀做出的方法辦法。CBS項目CTO—Abel在會上講到,CBS利用分布式帳本、數據不可篡改可溯源等技術特性,實現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共享和流轉,快速地建立匯款人和收款人的信任路徑。在這種模式下,打破了傳統跨境支付流程中鏈條式信任建立機制,可以通過建立底層信任實現基於共享帳本的跨境支付模式。Abel還告訴我們,CBS建立了高效點對點支付網絡,解決了傳統跨境支付方式清算時間長的問題。
  • 姚前:分布式帳本與傳統帳本的異同及其現實意義
    第二,通過交易籤名、共識算法和跨鏈技術保障分布式帳本的一致性,自動實時完成帳證相符、帳帳相符、帳實相符。應該說,任何主體都有記帳的權利,有自己的一本帳。可以說,通過特有的單鏈記帳技術和跨鏈記帳技術,DLT帳本省去了大量既費時間,又耗成本,還容易出錯的對帳工作,自動實時達成了各類「分布式」帳本的一致性。第三,將數據權利交還給個體。
  • 如何使用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構建一個可信的平臺
    事實上,任何數量的事情都可能延遲訂單,影響交易成本和為服務支付的價格。由於全球金融體系由集中的應用程式和數據伺服器、中介服務以及長時間的「關閉」所主導,交易的公平有序和記錄根本得不到保證。金融體系的參與者別無選擇,只能相信這些集中參與者的話。
  • 如何利用超級帳本的功能來構建一個應用程式
    carauction-network採用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過程,比如拍賣,它在一個超級帳本區塊鏈中實現它。然而,當您在HyperLedger Composer遊樂場的在線版本上安裝任何示例網絡,或者在您的筆記本電腦上獨立部署時,您並沒有真正體驗到分布式帳本技術。分布式帳本技術的強大功能還沒有揭示出來,除非您設計了分布式帳本解決方案的實際工作流,並確定誰將是超級帳本結構的對等者。
  • GFIS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峰圓桌論壇:跨境支付與區塊鏈生態的發展
    黃坤明:區塊鏈應用正處於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三五年之後可能是DAPP的創業熱潮。Rick Feng:跨境支付面臨收費高、賣家欺詐等問題,用區塊鏈技術則可以解決其中的部分痛點。安宇:跨境支付中存在周期長、成本高的問題,這不是由支付端導致的,而是由清結算問題導致的。主持人拋出問題:「您認為跨境支付方面存在什麼痛點」?
  • 中國銀行自主研發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正式落地
    ,成功完成河北雄安與韓國首爾兩地間客戶的美元國際匯款,這是國內商業銀行首筆應用自主研發區塊鏈支付系統完成的國際匯款業務,標誌中國銀行運用區塊鏈技術在國際支付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據悉,中國銀行自主研發的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投產後,銀行通過接入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在區塊鏈平臺上可快速完成參與方之間支付交易信息的可信共享,並在數秒之內完成客戶帳的解付,實時查詢交易處理狀態,實時追蹤資金動態。同時,銀行可以實時銷帳,實時獲知帳戶頭寸信息,提高流動性管理效率。新系統下的國際匯款具有速度快、免於對帳、有利於流動性管理等優點,進一步提升了國際支付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 李夢宇、付宇航: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銀行的應用分析與展望
    目前,商業銀行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領域包括支付、清算、信貸、貿易及徵信等。全球監管現狀2019年上半年,全球65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出區塊鏈相關政策指引,其中近75%的政策立足於扶持區塊鏈技術。韓國、美國政策密集程度最高,日本、俄羅斯、德國、泰國等提出增加對區塊鏈技術的探索與應用。區塊鏈作為一種結合密碼學、分布式系統的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受到各國監管的普遍認同。
  • 加密貨幣和分布式分類帳技術有什麼區別
    實際上,加密貨幣和分布式分類帳技術是截然不同的,後者支持前者的生存能力。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而加密貨幣是該技術朝著單一目標的應用。儘管在接受和主流懷疑方面,加密貨幣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起伏,但區塊鏈作為一種支持從銀行到醫療保健等各個行業的組織的技術,已經在企業路線圖中牢固確立。
  • 從應用角度告訴你 區塊鏈有哪些場景和市場前景
    在應用層面,區塊鏈的安全、透明、高效3大優勢,使其特別有助於規範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以及促進物聯網和共享經濟的普及與創新;在資本市場,採用分布式資料庫和智能合約還可以大幅減少人工核對工作,為金融機構節省成本。本文結合案例介紹金融領域內的6個區塊鏈應用場景和細分市場:數字貨幣轉帳、支付、借貸;跨境支付與結算;央行發行數字貨幣;證券發行與交易;供應鏈或貿易金融;反洗錢和認識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