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是最近幾年的網紅科技公司,在中國爆火。可是爆火背後,不少人開始說戴森是專門收中國中產「智商稅」的公司。那麼,戴森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戴森公司的產品真的是雞肋嗎?
這是「早買早享受」 第10期。
「早買早享受」是一個推薦科技數碼的好物欄目,我們提倡認真花錢,早日享受到科技產品帶來的美好。希望能幫助你做出對的購物決策。
對不起,我買晚了。
——
提到戴森,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一個詞:中產階級。還有人把戴森稱為「中產收割機」。
戴森賣吸塵器、賣吹風機,每一樣都比同行賣得貴。就像iPhone 4初上市時,價格傲立其他手機之上。
戴森最讓人驚嘆的地方在於,戴森吸塵器上市超過20年了,還沒有吸塵器像它,既貴,又受追捧。
可是,戴森生產的吸塵器、吹風機、加溼器等,都是家用電器,不能戴出門炫耀,違背裝X的精髓。
在不超過200塊錢可以搞定一款吸塵器、不超過50塊錢可以搞定一個吹風機的情況下,中產們,何須花20、40倍的價錢買戴森?買戴森的,又難道只有中產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戴森的秘密。
要做就做最強的吸塵器
戴森是做吸塵器起家的。
但就跟今天很多人一樣,早期的投資人、投資公司,完全不能理解這家公司。
當1947年出生、年過40歲的詹姆斯·戴森帶著他新發明的吸塵器去融資時,沒有人相信這個產品值得投資。
2018年10月9日,美國紐約,新產品發布會上的詹姆斯·戴森,早年他融資時也難免碰壁
市場上吸塵器早已琳琅滿目,美國胡佛公司生產的吸塵器最為出名。
早在1098年,胡佛公司就發明出了第一臺電動、手持式吸塵器。很快胡佛吸塵器開始量化生產,取得成功,並出口歐洲[1]。
上世紀90年代,英國的吸塵器市場完全成熟,吸塵器已經走入英國家家戶戶,40%的市場就是被兩大主要生產商胡佛和伊萊克斯佔據[1]。
上世紀,家庭主婦在使用伊萊克斯吸塵器清理地板
當時戴森試圖進入一個成熟的吸塵器市場,難度不亞於今天一家默默無名的企業試圖進入被索尼等巨頭霸佔的電視機市場。
但戴森一點兒也不怕。
當時市場上各品牌的吸塵器之間差別不大,而且與80多年前的第一臺手持電動吸塵器相比,也沒有重大產品革新[1]。
這些吸塵器缺點也是共同的:吸起來的塵土被裝進吸塵袋裡,吸塵袋會堵塞,堵塞之後也會讓抽吸效率降低。
戴森發明的吸塵器克服了這個缺點,它使用雙旋風吸塵,沒有吸塵袋,不會被堵塞[1]。
戴森「G-Force」獲得1991年日本國際設計博覽會獎 / 戴森官網
它更多的優點是旋風分離器吸力更強、壽命更耐久,並且它的螺釘和活動部件更少[1]。
詹姆斯·戴森本人堅持認為自己家的吸塵器比別家的厲害。反覆融資失敗之後,一開始,戴森找其他公司代工生產。1993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生產[1,2]。
第一款吸塵器DC01於1993年上市,產品定價為競爭對手的兩倍。但很快,戴森就取得了空前成功。
戴森開始不斷搶走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1995-1996年,戴森的利潤為430萬英鎊;到1998-1999年,他們的利潤已增至2430萬英鎊;到1999年,在英國銷售的真空吸塵器中有三分之一是戴森[3]。
戴森第一款吸塵器DC01於1993年上市 / Google
戴森的改進或許不一定難被模仿,但詹姆斯·戴森很早就開始瘋狂註冊專利。但凡想到工藝改進,他就註冊專利[2]。
未投入商業化生產的設計,戴森也要註冊。戴森不曾上市但有相關專利的產品還有:榨汁機、烤麵包機、飲料機、飲水機等[4]。
這也是後來詹姆斯·戴森及他家公司裡的工程師們,開發其他產品的必經的、伴隨的步驟。
不論產品是否還在天馬行空的試驗階段,就把專利註冊上。
事實上,在某學術搜尋引擎上搜戴森的名字,搜出來的絕大多數是專利。據稱,這個男人在全球擁有大約7500項專利[5]。
戴森,黑科技的真正代言人
吸塵器是戴森公司發家的基礎。有了收入,戴森開始研發更多產品。
和吸塵器一樣,戴森的其他產品不介意進入已經成熟的市場,但是產品一定要和別人不一樣。
這種不一樣就是要具備創新的設計構思及效能,並有獨特的外觀。
戴森就是要讓自己家的產品與同類產品有差異,成為同類中的貴族。同時他們一邊研發一邊註冊專利,憑藉法律保護讓產品不被模仿。
比如戴森吹風機。很多人覺得戴森吹風機華而不實,但其實背後的技術和市面上現有的吹風機不太一樣。
價格將近3000的戴森吹風機,是中空的筒狀造型 / 京東官網
戴森的吹風機,同時做到了高轉速與低噪音,風更溫和,以減少頭髮損傷。
這些首先得益於吹風機使用的馬達。
造馬達是戴森的看家本領。戴森的研發團隊擁有來自機械、電氣、電子、航空、材料和軟體等方面的工程師[6]。
2009年,戴森展示了一款外直徑只有55.8毫米,重約139克,104,000轉/分的高轉速馬達,這轉速在當時被業界視為一項突破[7]。
其次,戴森吹風機使用無葉片風扇。
這種風扇借鑑了噴氣發動機和汽車渦輪增壓技術,無需葉片即可生風。它產生的風更均勻、更溫和,同時能產出速度更大的風。
2009年10月9日,倫敦,發明家詹姆斯·戴森當日推出了一種新的無風葉的風扇。戴森希望這種風扇能夠成為環保健康的空調替代品
隱藏式設計也對於孩童也更安全[8]。
但要做到低噪聲並不容易。
無論是否有葉片,高轉速通常產生高噪聲,這些噪聲來自氣流聲音、馬達產生的聲音等。
未經工藝改進的無葉風扇產生的噪聲,銳利而刺耳[8]。但通過種種技術手段,戴森降低了噪聲[3, 9]。
事實上,戴森產品看似非常多樣,但馬達、各種降噪技術、無葉風扇是戴森黑科技的三大核心。
馬達是吸塵器、捲髮棒等家電的元器件;
低噪聲出現在吸塵器、吹風機、幹手器等產品的宣傳冊中(持續暴露於高噪聲確實有害健康);
無葉風扇則被用於無葉風扇本身、吹風機、空氣淨化風扇等。
戴森環境電器下的類目大都用到無葉風扇/ 戴森官網
當然,戴森似乎並不滿足依賴某幾個單一領先技術。
早年的吸塵器競爭對手胡佛,在吸塵器獲得成功之後,單靠吸塵器活著,不再生產任何其他產品[1]。
但戴森不會滿足於現在的成就。最近幾年,戴森又殺入了燈具行業。
戴森的燈支持多種色溫和模式選擇,用到的黑科技是熱管技術。
戴森的燈用到的黑科技是熱管技術 / 戴森官網
一般的燈長時間照明後燈管會發熱,熱管技術裡利用水滴的汽化再液化的不斷循環散熱,能做到長時間照明不發熱,使光源和顏色輸出更穩定[10]。
熱管技術不是很新,1963年已經誕生。但這原本是一項用於宇航、軍工等領域的技術,戴森公司將之民用化了[11]。
根據福布斯的報導,該產品由詹姆斯·戴森的長子兼公認的繼承人傑克開發[5]。
傑克·戴森與他開發的燈系列產品 / 戴森官網
專門設計出諸多抓人眼球的商品,戴森這類公司有了一個新標籤:設計密集型公司。
貴,不是戴森的缺點
很多人把戴森比作蘋果公司。
但戴森目前還無法像蘋果公司一樣靠著一套複雜的軟硬體技術形成高技術門檻,打造一個硬核的商業生態。
誠然如蘋果公司最早靠蘋果電腦賺錢,後來有了新的搖錢樹ipod和iTunes,再後來iPhone成為一株新的搖錢樹沉吟了多年。
2008年6月9日,美國舊金山,蘋果電腦公司CEO史蒂夫·賈伯斯在當年的蘋果全球開發商大會(WWDC 2008)上正式發布了3G版iPhone
誰也不知道戴森開發出來的下一個搖錢樹是什麼,以及需要多久。戴森本人已經是億萬富豪,並且養著大批的工程師,大量經費用於研發。
隨著代表產品的增多,戴森的品牌形象開始更為突出。它有些標新立異、有些定價更高,讓它也頗具有幾分網紅色彩,這也讓不少人覺得戴森不過是「中產智商稅」。
戴森定價貴,一部分是因為戴森進入的是成熟市場,與其他產品區別開獲得注意是極為重要的,定價也是區別開的一個因素。
從產品定位及營銷上,一個更高的價格更利於其產品價值的體現、打造差異化的產品印象[11]。
另外可以確認的是,戴森為效能、為創新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戴森研發中看重動手勝過畫圖紙。做出原型和產品後,總部維護著龐大的測試設施,為新原型、新產品不停地做測試[9]。
戴森,不僅上市產品眾多,有相關專利的產品更多
一個被他講起、也被反覆引用的故事是,詹姆斯·戴森在開發出可以投入生產的吸塵器之前設計了5127個原型,這是一個屢試屢敗最後獲得了成功的老套勵志故事[6]。
在中國之外,戴森在歐洲、澳洲、美國等地都有不錯的市場份額。如果仔細去了解其產品,它們確實有許多優點:
比如戴森吸塵器可以做到的清潔程度是,能讓對灰塵過敏的家庭使用[9];設計巧妙,符合人體工學[12]。
這個是戴森V11™無繩吸塵器,戴森吸塵器可以做到的清潔程度是,能讓對灰塵過敏的家庭使用
網友用戴森(推測用的是除蟎吸塵器)吸了床後,評價覺得「以前可能是睡在垃圾堆裡」。
但戴森最尷尬的地方在於,它的產品確實有著不錯的創新,但戴森的產品技術並未徹底逾越時代。
電池是所有公司的軟肋,戴森也不例外。戴森一款在售的無線吸塵器運行40分鐘就需要充電,而充電需要將近3個半小時[5]。
這是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弱點,鋰電池尚不能大量儲電。這也是為什麼詹姆斯·戴森要收購電池公司[5]。
和大多數公司一樣,電池是戴森的軟肋,充電時長要遠大於使用時長
正是因為戴森的技術沒有完全超越時代,戴森更傾向於將一些意想不到的技術用於其產品,主要把心思花在設計與效用上,高價賣的也正是設計與效用。
可是,手機、電腦是必需品,性能也必須要硬核,但吸塵器、吹風機、捲髮棒等,卻還沒到那麼必需的程度,或者用戶對這些產品的性能也還不需那麼挑。
2018年10月9日,美國紐約,戴森推出了Airwrap 美發造型器,戴森 Airwrap 是一款多功能美發造型器,主打捲髮
如果你沒有那麼多錢,自然會問:戴森的吹風機確實和其他產品不同,但是否要愛惜頭髮到用最好的洗髮露,最貴的吹風機?
總的來說,戴森宣傳的產品功能,有它底層的技術支撐,不是純打宣傳牌,我們沒必要妖魔化戴森。
如果你負擔得起,又對戴森的功能有需要,戴森那些好評如潮的爆款產品是可以考慮的。
要知道,貴,從來不是戴森的缺點。
參考文獻
[1] Boyle, E. (2003). A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brand building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the UK. Journal of product & brand management.
[2]利亞姆·M·伯其特(Liam M Birkett)著;許格格,芮迎迎譯.(2017). 人人都能做個發明家.
[3]Boyle, E. (2004). Press and publicity management: the Dyson case. Corporate Communicat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4]榨汁機專利Dravitzki, B. J., & Dyson, J. (2009). U.S. Patent Application No. 12/212,454.;烤麵包機專利Knox, A. S., Dyson, J., Gammack, P. D., Nyonyintono, C. M. K., & Howes, G. J. (2010). U.S. Patent Application No. 29/333,285.;飲料機專利Gammack, P. D., & Dyson, J. (2010). U.S. Patent Application No. 29/333,283.;飲水機專利Gammack, P. D., Dyson, J., & Campbell, D. (2009). U.S. Patent Application No. 29/333,290.
[5]Chloe Sorvino.(2016).Inside Billionaire James Dyson's Reinvention Factory: From Vacuums To Hair Dryers And Now Batteries.
[6]Altman, W. (2010). Dyson and the vacuum in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5(13), 66–69.
[7]Ahn, J. W., & Lukman, G. F. (2018).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Research trends and overview. CES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Systems, 2(4), 339-347.
[8]Li, A. (2019). Characterization of Aerodynamic and Aeroacoustic Performance of Bladeless Fans (Doctoral dissertation, Purdue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9]Kodama, M. (2017). Unique New Product Innovation Based on Holistic Leadership: A Case Study of Dyson', Developing Holistic Leadership.
[10]京東.戴森(DYSON) 檯燈 CD05 Lightcycle 白銀色 可調節色溫2700K-6500K.
[11]Hart, S., & Tzokas, N. (2000). New product launch 「mix」 in growth and mature product markets. Benchmark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2]Rosato, D. V. (2011).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d Use Applications. In Plastics End Use Applications (pp. 19-31). Springer, New York,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