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生報考類別
1.國家計劃非定向培養研究生:培養費由國家財政撥款,全脫產學習;畢業後在國家規定的政策範圍內,按「雙向選擇」辦法就業。
2.國家計劃定向培養研究生:培養費由國家財政撥款,全脫產學習;招生對象主要是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及有關公益事業單位的在職人員,考生錄取前其選送單位須與我校籤訂定向培養協議,畢業後回原定向單位工作。
3.計劃外委託培養研究生:培養費由選送單位支付,招生對象為在職人員;除非國際班工商管理碩士(MBA)、法律碩士(JM)等專業學位研究生及單考碩士生為在職不脫產學習外,其餘(包括醫學專業學位)一般為全脫產學習,或可以邊工作邊學習,但必須按時上課和完成教學計劃;考生錄取前其選送單位須與我校籤訂委託培養協議,畢業後回原委託單位工作。
4.計劃外自籌經費培養研究生:培養費由考生本人自籌,全脫產學習;考生錄取前須與我校籤訂自籌經費培養協議,畢業後參照非定向培養研究生就業辦法,自主擇業。
二、選拔及考試方式
報考碩士生:除在應屆本科畢業生中招收部分推薦免試(免初試)生,以及在本校在讀本科生中招收本碩連讀生外,按命題方式分類,目前有全國統考、聯考及本校單獨考試等類別。
報考博士生:除在本校在讀碩士生中招收部分提前攻博和碩博連讀生外,目前只有本校自行組織的公開招考一種考試類別。
三、報考研究生的年齡限制
報考碩士生一般不超過40周歲,報考博士生一般不超過45周歲;其中對報考自籌經費或委託培養研究生者,可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四、是否允許跨學科或跨專業報考
我校文、理、工等學科專業歡迎考生跨學科或跨專業報考,考試科目一般按考生所報考學科、專業的要求設置。
五、同等學力人員報考研究生有何特殊要求
報考碩士生:同等學力考生是指大專畢業2年或2年以上,並通過8門相關專業本科課程考試的人員。
報考博士生:同等學力考生是指獲得學士學位6年或6年以上,至少通過5門相關專業碩士學位課程的考試,並至少發表過1篇相當於碩士學位水平的研究論文或獲得過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的人員。
六、接收外校推薦免試生的有關程序
1.凡具有免試碩士生推薦權學校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經其教務處推薦,均可直接向我校有關院系申請免試直升碩士研究生。受理申請截止日期一般為上一年10月底。
2.凡我校有關院系擬同意接收者,一般須於上一年10月底或11月初來我校面試。
3.經我校面試並同意接收者,必須於上一年11月10至14日在當地報名點辦理報名手續。
七、報考時間
報考碩士生:一般為上一年11月10至14日報名;當年1月中下旬初試;4月中下旬複試。
報考博士生:一般為上一年12月中下旬報名,當年3月中下旬考試。
八、報名與考試地點
報考碩士生:報名與考試地點必須一致。外地統考生在當地報名和考試(初試),若有特殊情況,也可直接來我校報名、考試;上海市統考生、非深圳教學點的MBA聯考生及單考生,均在復旦大學報名和考試。有關統考生報考具體事項,可向當地省(市)招辦諮詢。
報考博士生:報名與考試地點均在復旦大學。外地考生可函報。
九、報名所需材料
考生報名時,須提交由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應屆畢業生)、工作單位人事部門(在職人員)或人事檔案保管部門(其他人員)出具的介紹信;並須攜帶學生證、工作證(或身份證)及有關學歷、學位證書原件。
十、其他
1.關於考試參考資料和考前輔導班
我校招生部門不對考生提供備考用書、考試大綱、複習資料及歷年試題,也不舉辦考前輔導班。我校招生專業目錄上列出的參考書目均已公開出版發行,考生可到當地書店購買,若買不到,可選購同類參考書複習。如購買考試大綱等複習資料,可與經世書局聯繫(電話:021—65644348);若參加我校退休教師舉辦的考研輔導班,請直接與該處聯繫(021—65643914)。
2.研究生教育是否實行收費制
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尚未實行收費制,何時開始實行,上級主管部門至今未作定論。
3.報考人數與錄取比例
一般而言,我校經濟、管理、新聞、法律、計算機及臨床醫學各專業報考人數相對較多,而理科基礎學科有關專業報考人數相對較少。關於各專業報考人數與錄取比例問題,可直接與有關學院(系、所)聯繫,聯繫電話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4.關於各專業招生人數
在錄取過程中,由於國家下達招生計劃相對滯後,各專業報名和考試情況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招生專業目錄中所列的各專業招生人數將會有所調整。若生源質量較好,絕大多數專業將會適當增加招生人數。
5.關於碩士生保留入學資格
按國家政策規定,只有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的考生(包括推薦免試生)可以在碩士生錄取階段申請保留入學資格1至3年,但必須在我校確定複試名單之前(當年4月初)提出申請。
6.計劃外研究生錄取及畢業文憑
凡考試成績達到我校錄取基本要求但不能計劃內錄取的考生,將會事先徵求考生意見,若本人願意,可擇優錄取為計劃外自籌經費或委託培養研究生。計劃外研究生在培養上與計劃內研究生完全一致,凡培養合格,均可獲得畢業文憑和學位證書。
7.計劃外研究生交納培養費標準
統考碩士生10000元/年,博士生12000元/年。
8.考生體檢標準及相關限制
與本、專科生招生一致,若需諮詢,請直接與我校醫療保健中心聯繫(電話:021—65642718)。
9.關於戶口和人事檔案問題
新生入學時,只有計劃內非定向培養或自籌經費培養的研究生需要將其戶口和人事檔案轉入我校,其中上海籍學生(包括已留滬工作並有本市常住戶口者)不必遷轉戶口。
10.關於港澳臺和外籍考生報考研究生
1)港澳臺考生
報名時間:上一年12月1日至31日。
報名及初試地點:
(1)廣東省高校招生辦公室(廣州市東風東路725號,郵編:510080,電話:020—87766558,圖文傳真:020—87776581)
(2)京港學術交流中心(香港摩頓臺5號百富中心16樓,電話:00852—28936355,圖文傳真:00852—28345519)
(3)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市海澱區白石橋路7號,郵編:100871,電話:010—68453458,圖文傳真:010—68912285)
(4)澳門基金會(澳門新口岸宋玉生廣場教科文中心,電話:00853—727060,圖文傳真:00853—727057)
初試時間:當年4月初
複試時間及地點:當年5月中、下旬,復旦大學。
招生類別:我校只招自費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詳見港澳臺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免考政治,其他科目同內地考生。
2)外籍考生
招生諮詢及報名受理部門: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電話:021—65643338;
報名截止時間:當年6月30日
考試(筆試)時間及地點:當年8月下旬,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招生類別:除國家公派交流項目外,我校只招收自費全日制研究生。
招生專業及考試科目:詳見我校招收外籍研究生專業目錄,免考政治,其他專業課考試科目同中國考生。
11.研究生招辦諮詢電話:021—65642673;傳真:021—65644159;
研究生院網址: http://www.gs.fudan.edu.cn;
招生辦公室E-mail:gs_admission@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