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戀愛中是否有過同樣類似的經歷?
在茫茫人海中,你偶然遇到了她,你們彼此之間都覺得對方與眾不同,於是開始互相了解。後來漸漸發現你們倆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很多事情在意見上總是能一拍即合。兩人之間相處也越發變得融洽。於是你們覺得對方就是那個對的人,於是很快在一起了。
戀愛的感覺是氤氳美好令人迷醉的,在長時間近距離相處之後,儘管發現對方身上有不少壞習慣,但這些感覺很快就被你用各種方式駁回了。你甚至覺得這些點反而讓對方更可愛,可不久之後這些缺點越來越尖銳,使你處處受困,讓你時時刻刻覺得是哪裡出錯了。那些點就像眼中釘肉中刺一樣,讓你無法再對此安之若素。以至於到最後,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戀愛觀,開始覺得自己遇人不淑,找不到對的人。
其實很多人在戀愛中都會有這樣的習慣,會在戀愛一段時間後有意無意地表達出對戀人這些習慣的不滿,但卻很少意識到自己還有這樣的習慣,有人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對戀人的確定死咬不放呢」?下面的人格測試能夠穿透行為,幫助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戀愛人格,以及產生這種想法背後的動機。
從下面五個選項中選擇最符合你想法的情況
A、我清楚人無完人的道理,所以我害怕越了解ta,就越難正視Ta的缺點
B、我覺得直男都是懶散邋遢的,雖然我經常給對方傳授經驗,比如吃完飯的碗筷需要泡了再洗,但他依舊會等到油汙凝塊才會洗
C、我是個沒有缺點的人,所以我得讓他變得跟我一樣完美無缺
D、我希望他能跟剛開始在我眼裡的樣子一樣,盡善盡美,毫無缺憾
E、如果對方有這些問題,那很可能我們不太適合
A:迴避型依戀者
你在親密關係中很難獲得安全感,總是會習慣性地抓住對方缺點不放。可能在曾經遭受過創傷性的情感經歷。你想跟他深入溝通,但這意味著你要徹底敞開心扉。可這又是你難以做到的,你正處在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你不想得到,又害怕失去更多。通過尋找對方「缺點」來逃避更深入更現實的情感關係
B、確認偏誤
一旦你心裡對某種事物產生了標籤化的信念,就會反對一切妄圖挑戰你這種信念的信息發生。比如你堅信男人都是懶散一根筋的,那麼當他細心的時候你則會自動忽視,而他懶散固執的時候,你則會覺得這個現象幫你鞏固了這種信念。其實不是另一半有問題,而是你在守護自己信念上表現得太過偏執了,你變成了堅信自己想法結論的囚徒。
C、自戀型虐待
自戀本無傷大雅,但是過於自戀則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對戀愛的健康度有一定的影響。關於自戀型施虐,這裡有兩個階段的固定模式幫助你自查判斷
1、熱戀時,伴侶完全符合你的一切需求,你看不到對方有任何缺點,ta完全符合你的期望
2、戀愛平淡期,你發現了他的缺點,並且覺得他並不完美,於是你通過各種方式來引導他,讓他按照你喜歡的方式來發展。
3、最後你發現自己的方式無法奏效,ta不能活成你喜歡的模樣,於是你便通過虐待和操縱的方式讓ta做讓你滿意的事。最終要麼是你「壓榨」盡了對方的價值,失望分手,要麼是伴侶不堪這種虐待,失望的分手。
自戀型施虐者不會主動迎合另一半的缺點,做不到求同存異,她們不接受包容和遷就,但另一半卻有義務這麼做。
D、完美主義者
在生活中行事都具有趨向完美的特質,伴侶的完美對自己來說也是必需的,如果無法達成,她們就會陷入失望和憤怒的情緒中,因為他們對自己的高標準高要求,所以他們覺得另一半也需要達成,這在本質上是對缺陷瑕疵的恐懼。這讓他們很難接受絲毫缺點。
E、宿命愛情觀
這類人相信一見鍾情,並且對缺點的容忍度極小,戀愛中如果出現任何阻礙,都會讓她們思考這段感情的正確性,他們會設置重重門檻和測試,以此判斷戀人是否是合適自己的另一半,一旦這種雙方「不合適」的信念達到一種程度,ta們就會傾向於毫不留情的分手。對於宿命愛情觀者的另一半來說,缺點只不過是用來衡量兩個人是否合適的減分項罷了。
沒有人不希望在戀愛中有一段愉快的經歷,但是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對方的缺點上時,便很難再從中體會到戀愛的甜蜜,在發現戀人有缺點時,採取下面這幾種方式,興許會有奇效:
1、透過缺陷本質分析問題,查找動機
2、審問這個缺點是否觸及自己的底線,有無分手的必要
3、可以指出對方缺點,但要避免採用控制行為,雙方開放式溝通
4、如果離不開,就學會接受和忍耐吧
5、通過全局看待對方缺陷,或許這只是ta優點的副產物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通過看待伴侶缺點這方面窺見事物的本質,用更為高效的方式處理兩性關係中面臨的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