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新城將打造集聚發展資源的「經濟線」和吸引創新人才的「引智線」。 / 佛山日報記者陳浩森攝
南海區從3月27日開始,密集組織全區黨政領導班子到禪城、順德考察交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省委書記李希在我市調研時的講話精神。
昨日,南海區黨政領導班子的考察學習足跡來到三水、高明。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現場「點將」,逐一督促南海區、鎮主要負責人與三水、高明逐項對接,切實推動全市「一環創新圈」「一環生態圈」建設。
南三合作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大平臺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昨日,南海和三水兩區黨政領導班子充分展現了兄弟情誼——不講套話,直切主題。有問題就提,有困難就說,以務實作風謀劃深入推進南三產業合作區建設。
優勢互補謀劃大平臺承載大項目
南海與三水在去年啟動建設萬畝產業合作區。今年,南三產業合作區被列為「一環創新圈」的五大創新平臺之一,納入了全市「1+5+N」創新平臺體系。這對南海和三水而言,都是一次發展的新機遇。
三水區委常委、樂平鎮黨委書記何小玲介紹,三水在原有的萬畝產業合作區基礎上再規劃了合作區二期,半年多來南三合作產業區的三水片已經吸引了兩個過百億的大項目落地,還有多個過億投資的項目落地,招商引資總額超過330億元。
聽到三水在南三合作區上的建設成果,黃志豪頗有感觸。他說,希望南海和三水在產業規劃對接上能夠統一規劃圖,同時加大鎮與鎮的統籌力度,將南三產業合作區提升到一個更高層級,推動南海和三水以整體大平臺的方式攜手對外招商引資。
黃志豪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引發全省和全國關注,南海和三水要實現全面對接,提升南三產業合作區的量級和層級。南海要堅定信心,和三水區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在一環創新圈的戰略規劃下,將南三產業合作區打造成為一個具有灣區影響力的大平臺,以大平臺承載大項目和優質資源。
「只有登上大舞臺,才能發揮更大的能力,提升發展自信和發展速度。」三水區區長胡學駿對提升南三產業合作區層級表示認同,他說,三水將進一步深化與南海的合作,把南三產業合作區建設融入一環創新圈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逐項落實推進南三戰略合作新成果
去年7月,南海與三水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敲定了33個區域合作重點項目,涵蓋交通、民生、生態等多個方面。
佛高區是南三合作的前鋒營。佛高區管委會主任、南海區委副書記介紹,籤訂合作協議以來,南海與三水已經打通了桃園路、興業路,321國道的改造提升也在有序推進中;獅山北部片區和三水樂平鎮、三水城區和南海大學城的對接工作正在洽談中。
三水區副區長戴志新介紹,南三合作協議中涉及的16個交通路網建設項目,目前有多個工程已完工,但仍有一些項目有待協調推進。對此,南海區委常委、副區長蔡漢全給出積極回應。他說,16個交通路網對接項目,5個南海牽頭,10個三水牽頭,1個市牽頭,由市牽頭的西二環桃園互通立交預計在今年底動工,其他項目都將由兩區牽頭落實。
在生態建設上,兩區一致認為將深入合作加大跨界河湧治理力度,為一環生態圈建設作出更大貢獻。黃志豪表示,南海要積極學習三水在農業園整治和禽畜養殖清理上的好經驗,加快汙水管網建設,今年特別要以西南湧作為治汙攻堅重點,和三水合作打好治汙攻堅戰。
南高合作
加強對接謀劃南高發展新平臺
南海和高明一衣帶水,兄弟情義由來已久。昨日,南海黨政代表團考察學習高明生態建設的經驗,主動對接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建設機遇,謀劃打造兩區發展的新平臺。
同心合力搶抓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機遇
去年以來,南海和高明均在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佛山西站在去年8月開通運營,而珠三角新幹線機場選址階段前期工作有序推進,目前已完成選址研究報告初稿。
佛山西站和珠三角新幹線機場是佛山重要的交通樞紐,南海和高明對推動二者對接有著熱切期盼。「佛山作為珠三角西翼的樞紐城市,就是靠西站和機場兩大樞紐。」高明區區長梁耀斌說,目前正在研究將兩大樞紐連接的方法。
「佛山西站可能是新機場接入高快路網和鐵路的一個重要節點和樞紐。」高明區委書記徐東濤建議,將新機場與佛山西站的對接作為兩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的重點,讓這兩個骨幹樞紐為兩區乃至佛山、珠江西岸的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領導則建議,兩區可以共同爭取上級政府的支持,利用深茂鐵路支線實現西站和機場的對接。
對此,黃志豪當場要求南海相關負責人儘快將佛山西站與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對接的建議和市場形成報告,與高明共同爭取上級的支持,打造兩區發展的新平臺。
黃志豪表示,在「一環創新圈」「1+5+N」創新平臺體系中,禪南順高端創新集聚區、南三產業合作區、南海電子信息產業園等平臺位於南海,空港經濟區則與珠三角新幹線機場相關,因此南海要主動加強與高明的對接,除了推動西站與機場對接外,也要對接好去年敲定的西岸大橋擴建工程、南海西岸東西大道西段接高明滄江路、高明滄江船閘拆除重建等項目,堅定承擔屬於南海的責任。
攜手治汙為「一環生態圈」貢獻更大能量
南海考察團一行還來到雲勇林場。場長蘇木榮介紹,從1958年至今的60年間,幾代雲勇人克服困難積極造林,將雲勇打造成為佛山森林生態系統最完整的城市綠肺,為珠三角的市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雲勇林場是高明生態建設的一張名片。」黃志豪指出,雲勇在生態建設和管理中展現了精益求精、堅韌不拔的精神,體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南海要瞄準最好、最高、最優,學習和對標雲勇精神,將全區生態建設抓好。
在全市加快構建「一環生態圈」的背景下,南海和高明正在攜手推進一批生態建設項目,西岸汙水處理廠及其配套管網工程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西岸汙水處理廠正在進行提標改造,預計今年中完成施工。在其配套管網建設方面,西樵鎮西岸社區內約4.5公裡的汙水管網對於提升滄江的水質至關重要。
黃志豪表示,去年南海和高明在治汙等方面進行了對接,今年要將對接的事項一一梳理,把南海要幹的事情幹好。對此西樵鎮黨委書記黃頌華承諾,將力爭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相關工作。
徐東濤表示,按照省級考核要求,滄江河水質需要達到III類水標準,如該項目能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完成,將有力支持高明治理滄江河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