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蕭條最嚴重的時期,一個明智的想法救濟了人們

2020-12-16 歷史曉紀實

嗨,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歷史。

大蕭條給經歷大蕭條的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大蕭條後留下的貧困和社會不穩定的景象至今仍讓人想起這場危機。大蕭條時期最不可磨滅的標誌之一就是蘋果銷售商。在經濟危機期間,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銳減近一半,一些社區高達50%的居民陷入失業。但是蘋果的銷售並不是對大蕭條痛苦的一種自發的反應,他們是有組織地試圖讓失業的人重返工作崗位。以下是一個盈餘和一個好主意如何導致大蕭條最令人難忘的象徵之一。

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盤震驚了美國,但起初似乎這個國家可能會復甦。但事實並非如此:通貨緊縮、中西部乾旱以及公眾對經濟的懷疑,使美國陷入了金融自由落體的境地。商業受到了螺旋式上升的影響,但最具破壞性的影響出現在家庭中。失業率飆升,家庭突然間只能靠微薄甚至沒有收入勉強度日。在家裡,許多男人都在為無力養家而掙扎。研究經濟不穩定和失業影響的社會學家記錄了那些不再能夠承擔養家餬口角色的男性。

歷史學家寫道,許多人對失業感到羞恥。養家餬口和自力更生的主流中產階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些男性,許多男性將自己的困難歸咎於自己。但是在大蕭條時期,找一份新工作並不像發簡歷那麼容易。由於如此多的男性沒有工作,也不願意執行傳統上被認為是女性的任務,因此,對少數工作的競爭非常激烈。人們試圖想出一些有創意的辦法來維持生計,但對於那些由於失業而無法負擔住房和食物的人來說,情況非常糟糕。國際蘋果協會全國主席西克爾根據自己幫助滿足就業需求的計劃,讓三名前失業男子開始了他們的蘋果商人之路。

大蕭條也給企業帶來了一些令人困惑的挑戰,它們不得不與幾乎沒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進行鬥爭。1929年,蘋果產業迎來了大豐收,蘋果產業面臨著這樣的窘境。他們怎麼能把他們的產品和蘋果與那些沒錢買食物的美國人聯繫起來呢?國際蘋果託運人協會主席西克爾有一個想法:為什麼不利用蘋果來幫助失業男性?他與農產品行業的成員合作,資助他們購買價值1萬美元的剩餘蘋果,賣給失業的人。商業模式很簡單:男性會以較低的價格從蘋果行業購買蘋果,然後以盈利的方式出售。西克爾把成箱的蘋果送給了紐約和其他城市的失業者。

他們會以儘可能高的價格賣掉它們,然後在一天結束時以1.75美元一盒的價格償還。蘋果的銷售計劃有幾個好處:它幫助蘋果產業轉移了可能永遠也買不到的多餘產品,還幫助男性賺了一些錢。但更重要的是,它給了男人一點自豪感。通過賣蘋果而不是乞討,失業者似乎仍然掌握著自己的命運。很快,小販們似乎出現在紐約的每一個街角。儘管這些人需要以每隻5美分的價格出售蘋果來賺取利潤,並償還疾病患者協會的貸款,但他們經常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自己的產品,這要感謝那些被賣家的困境所打動的買家。

很快,紐約每天有6000人出售蘋果。雖然有些小販是女性,但大多數是男性。1930年,《紐約時報》寫道:無論蘋果盒子放在哪裡,聽者都能毫不費力地從小販那裡了解到長期失業、家庭貧困和接近飢餓的故事。大家都說,這個計劃是成功的。但後來,它出現了內爆。到1930年後期,街頭叫賣的蘋果數量之多,使得蘋果作為一種商品的價格開始上漲。很快,蘋果協會以2.5美元的價格買下了它曾經以1.75美元賣出的一盒盒蘋果。

它試圖為供應商保持低成本,但沒有成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計劃逐漸消失,因為剩餘的錢逐漸枯竭,給失業者蘋果變得無利可圖。蘋果的銷售商太多,導致交通堵塞,蘋果核成了城市垃圾的新支柱。像華盛頓特區這樣的城市甚至禁止蘋果銷售商,宣稱他們是公共滋擾物。很快,蘋果銷售商就成為過去。但蘋果銷售商的想法持續了更長的時間。1934年,漫畫家瑪莎開始創作廣受歡迎的連環漫畫《蘋果瑪麗》,並在全國的報紙上刊登。而男人賣蘋果的照片至今仍是大蕭條最著名的象徵之一。

本文由歷史曉紀實原創,歡迎關注,大家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大蕭條時期的「倒牛奶事件」,為什麼不免費發給窮人喝?
    提到1929年的美國大蕭條,很多人印象中都有一個場景:城裡人飢腸轆轆的排隊找工作,農場主卻正在把一桶桶牛奶倒掉……大蕭條時期的倒牛奶場景當我第一次得知這一情況的時候,完全被震驚了!為什麼?既然要倒掉,為什麼不能分給那些飢餓的人呢?
  • 美國大蕭條時期:豪華汽車只要100元,失業的人遍布大街
    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照片拍攝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突然崩盤,由於股災的影像消費者開始勒緊口袋,市場持續低迷,經濟下滑極其嚴重,實體工業開始倒閉、銀行入不敷出也開始破產,美國在整個大蕭條時期失業人口高達830萬。
  • 上色老照片:直擊大蕭條時期的美國 上千萬人失業吃不飽穿不暖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代美國平民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一個失去工作美國男性成為了流浪漢,他躺在一個木製椅子上睡覺,在睡夢中他暫時忘記了飢餓。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一名失業工人運動的成員用鐵鏈將自己綁在斯特普內職業介紹所的欄杆上,以抗議政府拒絕提供冬季特別救濟金。警察趕來後,正在嘗試鋸斷鐵鏈,在大蕭條時期,人們失去工作,為了不忍受飢餓而失去了尊嚴。
  • 大蕭條時期什麼最保值
    父母這的燃氣灶壞了,於是造例打開手機和電腦,京東、天貓、淘寶一同比價,最後還是挑到了一個特價能率的,其實說是特價只是沒有比雙11貴吧,用了會員券再點了6期白條免息,心理感覺是沒買貴,至少也是個貼牌日貨吧。說起買電子的東西,真的不是我媚日,作為一個歷史老師我是絕對深知日本在歷史上對我們中國的所作所為的。
  •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發生的奇怪事情,你知道多少
    當然,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困難,只要看看人們在大蕭條時期所經歷的慘澹歲月。那時很多人都沒有工作,儲蓄瞬間消失,飢餓是一件非常真實的事情。這很艱難。然而,當你的生活充滿不確定性、恐懼和飢餓時,還發生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沒有什麼能像一場殘酷的壟斷遊戲那樣撕裂一個家庭。
  • 英媒關注:年輕失業者如何應對大蕭條
    文章稱,新冠疫情導致許多人失業,但從許多方面來說,自拍一代的條件遠比經歷大蕭條的那些人優越。文章摘編如下:就在幾個月前,勞動者們還在擔心會被機器人取代,現在看來,似乎連機器人也遇到了麻煩。但是,從倫敦公寓的窗戶向外看去,穿著240英鎊(1英鎊約合8.9元人民幣)跑鞋的人戴著300英鎊的耳機,正對著1000英鎊的智慧型手機說話,我難以想像如今的勞動力大軍遇到大蕭條會怎樣。
  • 是什麼導致了大蕭條?
    隨著大蕭條進入第三個年頭,也就是導致5000多家銀行倒閉的時期,該委員會建立了一個由前紐約地區副檢察官、法律顧問費迪南德·皮卡羅領導的分委員會。銀行家們被一個接一個地帶到皮卡羅面前,要求對他們的不當行為負責。
  • 曾經的大蕭條時期,成功把桌遊大富翁,風靡整個美國!
    當經濟大蕭條時期日子變得艱難時,人們玩棋盤遊戲——尤其是關於賺錢的遊戲。當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襲來時,人們至少玩了30年的壟斷遊戲。但事實證明,對房地產行業而言,經濟低迷不太可能是一個黃金時代——而且充滿了諷刺意味。
  • 展覽| 大蕭條時期的美國藝術:美國夢的破碎和再興
    在 這十幾年中間,美國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失業率達到四分之一,半數銀行倒閉,1930年代的天災幾乎摧毀了全美國的農民,直到1941年參加第二 次世界大戰局勢才稍微緩和。這一時期的藝術充滿了夢與噩夢、超現實與神秘主義,以及歷史與神話的交融。
  • 失業率達近15%,趕上大蕭條時期,美國有多慘?百萬人流離失所
    受疫情影響,美國四月份失業率已經達到近15%,是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普通人的生活會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一時難以估量。在將近一百年前的大蕭條時期,當時美國人的生活慘到什麼程度?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經歷了一次大繁榮。
  • 美國經濟衰退程度恐甚於大蕭條 今年晚些時候黃金將更加閃耀
    來源:圖表家Sunshine Profits的Arkadiusz Sieron認為,近期發布的美國經濟報告顯示,當前的新冠病毒造成的經濟危機將比大蕭條更加嚴重。儘管這個數字沒有上升,但短短一周內仍有超過500萬美國人申請了失業救濟,是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25倍。過去四周,有2200萬美國人失業,比2月份的580萬近乎翻了兩番。隱含失業率高達20.3%,這已經超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時期,幾乎與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時期一樣高。
  • 在大蕭條時期,為什麼美國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給窮人喝?
    上世紀三十年代是美國歷史上經歷時間最長,影響最遠,也是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這一次經濟危機的起因是1929年美國股市大跌,隨後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結果導致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工廠關門,工人失業,大量的人口沒有收入來源。
  •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失業貧窮的美國人吃什麼?餐桌上千奇百怪
    1929年10月29日,美國人心中一個揮不去的日子,當日股市大崩盤,隨即帶來了若干股民破產。然後,美國進入到一個經濟快速下降的可怕時期,工廠關門,工人失業,銀行破產……美國人在這種痛苦的經歷中掙扎了十年,期間還遇上了南部地區嚴重的乾旱及沙塵暴。要工作沒有,要吃沒有,就算是想要跳樓都得排除,因為樓頂之上的人根本就站不下。
  • 美國大蕭條時期的倒牛奶一幕重演,美國經濟真的不行了?
    90年前曾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那場經濟大蕭條其影響面之大、破壞力之強,我們似乎從現在的歷史教科書中就可以窺見一番。同樣在英國,在法國,在荷蘭,在丹麥,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魚,整袋的咖啡豆被倒進大海,無數的奶牛、小羊被殺死……美國農場主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成為了那場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 美國將公布大蕭條時期人口普查資料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Agencies)上世紀經濟大蕭條時期,美國深陷其中,數百萬美國人經歷了大規模的失業來襲和社會動亂,而且從全球來看,一戰的陰霾還在持續。如今,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期間的1.32億人的私密詳情將被公開。
  • 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舊照,貧窮家庭的孩子都在當童工
    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舊照,貧窮家庭的孩子都在當童工1929年10月29日華爾街淪陷後,美國陷入了持續十多年的大蕭條。從農村到城市,許多家庭在這一時期陷入極度的貧困。許多美國兒童此時都是無法讀書,紛紛成為童工。圖為1932年至1933年,美國農村發生饑荒後的美國家庭,這些孩子都被餓的骨瘦如柴。
  • 王晉斌:這一次,應該很難見到「大蕭條」
    IMF當地時間4月14日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3.0%,是「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那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全球經濟會出現「大蕭條」?我們先看一下1929-33年「大蕭條」的幾個重要景象。按照弗裡德曼和施瓦茨的《美國貨幣史》、伯南克的《大蕭條》以及WIND數據,我們首先看一個「大蕭條」幾個重要景象的回放:1、銀行體系崩潰。
  • 大蕭條時期的美國憲法變革:羅斯福曾向最高法院宣戰
    作者:陳平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人公認的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在羅斯福擔任總統的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美國國內局勢和世界局勢均籠罩在濃重的陰雲之下。面對美國遭受的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羅斯福上任伊始便推出新政,政策法規涉及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新政在使美國逐步走出危機陰影的同時也極大地擴展了聯邦政府的規模和權力。
  • 美國失業率或達25% 達經濟大蕭條時期水平
    可能會達到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接近25%的失業率。美國勞工部本月8號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4月份美國失業率環比飆升10.3個百分點至14.7%,為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值。
  • 走出大蕭條的好萊塢有答案
    而不是在市場繁榮時期,隨便一個粗製濫造的項目都能賺個盆滿缽滿。越是電影業蕭條的時候,製片廠越要做出精良的電影作品。其中,最出色的當屬米高梅公司,他們甚至不惜虧本,也要保證每年做幾部電影精品。卓越的電影品質維護了米高梅的品牌聲譽,使其在大蕭條期間始終保持著不虧本的穩健步調。